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茶叶科学》,今天是
期刊基本信息
刊名:茶叶科学
刊名题词:朱德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茶叶学会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编辑出版:《茶叶科学》编辑部
创刊时间:1964年
刊期:双月刊
欢迎关注中国茶叶学会微信订阅号!
合作单位展示

本期目录

    2016年 第36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16-02-15
      
    茶多酚对阿尔茨海默病的防治功能与机理研究进展
    魏然, 徐平, 应乐, 王岳飞
    2016, 36(1):  1-10.  doi:10.13305/j.cnki.jts.2016.01.001
    摘要 ( 644 )   PDF (739KB) ( 18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阿尔茨海默病作为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因与认知功能相关的神经元异常而导致记忆衰退,甚至影响自主行动和吞咽。茶多酚能够有效防治阿尔茨海默病,其机制主要包括阻碍异常蛋白积累、抗氧化、影响神经递质水平、调节细胞信号转导通路及抗炎等。本文就近年来茶多酚对阿尔茨海默病的防治功能与机理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漳平水仙茶加工过程中香气前体含量的变化
    谢运海, 郑德勇, 叶乃兴, 金珊, 曾璞玉
    2016, 36(1):  11-17.  doi:10.13305/j.cnki.jts.2016.01.002
    摘要 ( 480 )   PDF (733KB) ( 21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采用沸乙醇法提取漳平水仙茶中糖苷类香气前体物质,再经双相酶解法释放香气物质,经标准质谱图库检索、标准样品质谱图对照和保留时间比较等方法,鉴定出漳平水仙茶中主要含有青叶醇、芳樟醇、水杨酸甲酯、香叶醇、苯甲醇、苯乙醇等6种糖苷类香气前体。实验测定了整个加工过程中12个工序的茶样的糖苷类香气前体含量,结果表明,漳平水仙茶春茶和秋茶各加工工序茶样含有相同种类的糖苷类香气前体,但各组分的含量存在差异,秋茶中糖苷类香气前体的含量明显较春茶的高;晾青叶中糖苷类香气前体含量较鲜叶有显著增加,摇青工序使糖苷类香气前体含量发生变化,说明摇青叶在做青过程中存在着糖苷合成与酶解的动态平衡。
    杀青方式对夏季绿茶化学成分及滋味品质的影响
    祁丹丹, 戴伟东, 谭俊峰, 彭群华, 张悦, 林智
    2016, 36(1):  18-26.  doi:10.13305/j.cnki.jts.2016.01.003
    摘要 ( 557 )   PDF (1074KB) ( 21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杀青是绿茶加工的关键工序,对绿茶品质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为探究杀青方式对夏季绿茶化学成分及滋味品质的影响,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对微波杀青、滚筒杀青、蒸汽杀青3种杀青方式加工后的夏季绿茶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同时,分别采用咖啡碱、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和谷氨酸钠为标准苦味、涩味和鲜味物质对3种杀青方式加工的夏季绿茶进行滋味强度分析。液质联用分析结果表明,蒸汽杀青、滚筒杀青、微波杀青对夏季绿茶中的儿茶素、黄酮糖苷、原花青素、聚酯型儿茶素、氨基酸、酚酸和有机酸等化学成分含量具有明显的影响。滋味等效量化结果表明,杀青方式可以较明显地改变夏季绿茶的滋味,不同杀青方式加工绿茶的苦味强度为:滚筒杀青>蒸汽杀青>微波杀青;涩味强度为:蒸汽杀青>滚筒杀青>微波杀青;鲜味强度3种杀青方式间无统计学显著差异。
    茯茶“散茶发花”加工前后差异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黄浩, 赵熙, 黄怀生, 银霞, 粟本文, 钟兴刚, 黄建安, 郑红发, 刘仲华
    2016, 36(1):  27-37.  doi:10.13305/j.cnki.jts.2016.01.004
    摘要 ( 522 )   PDF (1449KB) ( 15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以乌龙茶(大红袍)、红茶、绿茶、黑茶(天尖茶原料、金湘益茯砖茶原料)为加工原料,运用“散茶发花”技术,加工制得不同茶类散装茯茶制品。本研究以不同性质茶叶的“发花”(真菌固体发酵)前后茶样作为研究对象,将“发花”前后的茶样经HPLC图谱叠加比对分析,寻找“发花”前后主要新增差异化学成分,同时运用制备色谱制备目标差异化学成分,并经HR-MS和NMR技术对其进行结构鉴定。结果表明,在本研究的分离条件下,不同性质的5种茶叶原料经相同“发花”处理后,各组形成的差异化学成分基本表现一致,其中选取分离、鉴定的两种新增差异化学成分均为黄酮醇化合物,分别是槲皮素和山奈酚。
    不同极性色谱柱在滇红香气成分分析中的对比研究
    乔阳, 杜丽平, 肖冬光
    2016, 36(1):  38-44.  doi:10.13305/j.cnki.jts.2016.01.005
    摘要 ( 461 )   PDF (897KB) ( 22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对滇红的香气成分进行富集,分别使用两种不同极性的色谱柱进行色谱分离,气质联用(GC-MS)检测分析,比较了非极性色谱柱HP-5MS和极性色谱柱CP-Wax对红茶香气成分分离效果的差异。结果表明,两种不同极性色谱柱对红茶香气成分的分离效果均表现良好,但分析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对红茶中不同的香气成分进行研究分析时,应根据分析目标的不同选择合适的色谱柱。
    蚯蚓生物有机培肥技术(FBO)对茶园土壤微生物特征及酶活性的影响
    唐劲驰, 周波, 黎健龙, 唐颢, 操君喜
    2016, 36(1):  45-51.  doi:10.13305/j.cnki.jts.2016.01.006
    摘要 ( 523 )   PDF (685KB) ( 19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连续5年对蚯蚓生物有机培肥的茶园土壤微生物特征以及酶活性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蚯蚓生物有机培肥技术(FBO)对茶园土壤微生物特征及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蚯蚓生物有机培肥处理(100% FBO)可以显著增加0~20 cm土层微生物量碳、呼吸速率、微生物熵、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等表征土壤微生物数量和活性的指标,并可以显著提升过氧化氢酶、脲酶、转化酶和碱性磷酸酶的活性(P<0.05)。在20~40 cm土层,100% FBO处理的微生物和酶活性相关指标也高于CK,但多数未达到显著水平。蚯蚓生物有机培肥技术可以显著增加表层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和活性,并提升与土壤养分转化密切相关的几类酶的活性,有利于受损茶园土壤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全面提升土壤质量。
    新型茶园管理机的农药雾滴沉积特性及田间药效评价
    罗宗秀, 边磊, 蔡晓明, 陈宗懋
    2016, 36(1):  52-58.  doi:10.13305/j.cnki.jts.2016.01.007
    摘要 ( 461 )   PDF (900KB) ( 10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为评估3CG-45型茶园管理机的喷雾性能,本试验利用水敏纸测试了该机器的雾滴雾化效果,利用诱惑红水溶液作为示踪剂研究该机器的雾滴沉积分布,并进行了田间药效评价试验。结果表明,3CG-45型茶园管理机的雾滴细,单位面积内雾滴数多于常规背负式喷雾器,茶树1/2高度正面45°处,3CG-45型茶园管理机的雾滴在水敏纸上印痕直径为(300.24±157.23)μm,雾滴密度为(141.25±23.85)个·cm-2。雾滴在茶树上部、中部、下部及地表的诱惑红沉积量分别为(0.64±0.14)μg·cm-2、(0.20±0.05)μg·cm-2、(0.18±0.03)μg·cm-2和(0.14±0.02)μg·cm-2。田间药效试验结果显示,3CG-45型茶园管理机在农药剂量减少的情况下,防治效果仍然高于常规背负式喷雾器,适用于茶园病虫害喷雾防治。
    茎点霉真菌Phoma adianticola引起的一种茶树新病害
    杨文, 陈瑶, 陈小均, 姚雍静, 周玉锋
    2016, 36(1):  59-67.  doi:10.13305/j.cnki.jts.2016.01.008
    摘要 ( 412 )   PDF (1328KB) ( 35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对一种引起茶树芽头褐变的病原进行了分离鉴定研究。通过柯赫氏法则,成功分离得到了致病菌株。菌株PDA培养条件下的形态学和rDNA-ITS分子鉴定结果表明,此病原菌为茎点霉属真菌。按照茎点霉属真菌鉴定程序开展了鉴定研究。此菌在OA和MA培养基上培养7 d后,菌落平均直径6.0~6.4 cm;分生孢子器圆球形,具孔口,器外壁光滑或有菌丝附着;分生孢子橄榄球形,无隔,多数具2个游球,大小为4.9~6.3 μm×2.1~2.8 μm;NaOH颜色反应呈黄绿色。根据上述特征,初步鉴定此病原菌为Phoma adianticola。由P. adianticola引起的茶树芽头褐变可能是茶树的一种新病害。根据此菌侵染后的症状,暂将其表述为茶树褐芽病。
    茶树PVP申请品种的SSR分子标记鉴定和系谱关系分析
    黄丹娟, 马建强, 陈亮
    2016, 36(1):  68-76.  doi:10.13305/j.cnki.jts.2016.01.009
    摘要 ( 426 )   PDF (1433KB) ( 15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利用30对SSR引物,对26个植物新品种保护(PVP)申请茶树品种及其13个近似品种与亲本进行了分子鉴定和系谱关系分析,探讨SSR分子标记在茶树新品种保护工作和DUS测试中的应用。研究结果显示,30对SSR引物共检测到131个等位基因,每对引物检测的等位基因数为3~7个,平均4.4个。平均Shannon信息指数(I)和多态信息含量(PIC)分别为1.04和0.51。39个参试品种的遗传距离在0.03~0.70之间。在遗传距离为0.15时,可将39个品种划分为7类,其中地理来源一致或遗传背景相似的材料基本上聚为一类。30对引物的品种鉴定能力差异较大,每对引物能鉴定的品种数为3~16个。通过4对核心引物的组合可以鉴定全部39个参试品种,并依此构建了SSR指纹图谱。
    茶树不同叶位叶片功能性状与光合特性研究
    王峰, 陈玉真, 王秀萍, 尤志明, 陈常颂
    2016, 36(1):  77-84.  doi:10.13305/j.cnki.jts.2016.01.010
    摘要 ( 398 )   PDF (932KB) ( 12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以5个茶树品种(系)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茶树新梢不同叶位叶片的叶面积(LA)、叶形指数(LI)、比叶面积(SLA)、干物质含量(LDMC)、叶绿素a(Chla)、叶绿素b(Chlb)、叶绿素总量(Chl)、类胡萝卜素(Car)及光合特性,并研究了叶片功能性状和光合特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叶位叶片的LA、LMDC、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由第1叶至第6叶基本呈现先增加后降低趋势,新梢中部3~4叶达到峰值,第1叶和第6叶显著降低(P<0.05);不同叶位叶片LI和SLA基本呈现随着叶位增加而增加的趋势,第6叶的SLA均显著高于其他叶位(P<0.05);第1~4叶的Chla、Chlb和Chl含量较高,第6叶Chla、Chlb和Chl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叶位(P<0.05),Car变化趋势不明显。LA与LI、LDMC、Chla、Chlb、Chl和Car之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胞间CO2浓度(Ci)之间呈显著负相关,与其他指标相关性不显著;LI与其他指标不相关(LA除外);SLA与LDMC、Chla、Chlb、Chl、Car和Pn之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与Ci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其他指标相关性不显著;LDMC与Chla、Chl和Pn之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Chla、Chlb、Chl和Car两两之间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且均与Pn存在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GsTr与叶片功能性状不相关。分析以上结果可以得出,茶树新梢第3~4叶具有相对较大的LA和较强的光合能力,LDMC积累较大,可以作为表征茶树光合能力的供试叶片;SLA、LDMC和光合色素含量与Pn存在密切相关性,可作为评价茶树光合能力的指标。
    自然低温对茶树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曾光辉, 马青平, 王伟东, 周琳, 尹盈, 黎星辉
    2016, 36(1):  85-91.  doi:10.13305/j.cnki.jts.2016.01.011
    摘要 ( 448 )   PDF (708KB) ( 19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以南京中山陵茶园中十年生龙井长叶茶树为试验材料,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自然低温下茶树叶片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以探讨自然低温下茶树内源激素变化规律。结果显示,自然越冬期间,茶树叶片中吲哚乙酸(IAA)含量的波动幅度最大,脱落酸(ABA)次之,而赤霉素(GA3)与玉米素核苷(ZR)波动幅度较小;同时,除了ABA外,茶树其他内源激素IAA、ZR和GA3含量变化趋势一致;激素间比值变化和相关性分析显示ZR与GA3、ZR与IAA、IAA与GA3含量变化极显著相关,ABA与IAA、ABA与ZR呈显著正相关。试验结果表明,茶树内源激素之间关系密切,茶树可能通过调控ABA/(GA3+IAA+ZR)的比值来适应自然低温环境。
    不同氮处理茶树实时定量PCR内参基因筛选和验证
    刘圆, 王丽鸳, 韦康, 成浩, 张芬, 吴立赟, 胡娟
    2016, 36(1):  92-101.  doi:10.13305/j.cnki.jts.2016.01.012
    摘要 ( 332 )   PDF (1081KB) ( 3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为筛选不同氮处理下茶树(Camellia sinensis)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试验体系中最佳内参基因,以茶树幼叶、成熟叶和幼根为材料,应用qRT-PCR分析GAPDH18S rRNAβ-actinRPL13α-tubulinRuBP等6个内参基因在不同氮浓度和氮源处理下的表达变化,借助GeNorm和NormFinder程序对候选内参基因稳定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不同氮浓度和氮源处理下,GAPDHβ-actinRPL13表达稳定性较好,GAPDH+β-actin组合稳定性最佳,可用作茶树基因表达研究的内参基因;而α-tubulinRuBP表达稳定性较差,不适合做内参基因。为进一步证实上述结果,分别以GAPDHα-tubulin GAPDH+β-actin组合为内参基因,分析茶树幼叶中硝酸根转运蛋白基因(CsNRT1.2)和铵根转运蛋白基因(CsAMT1.1)的表达水平,发现以GAPDHGAPDH+β-actin组合为内参基因时,目的基因的相对表达量随处理时间延长变化规律基本一致;而以α-tubulin为内参基因时,目的基因的变化规律与前两者存在明显差别。因此,根据特定试验体系选择合适的内参基因对于qRT-PCR定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茯砖茶褐素组分特征及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研究
    贺国文, 钟桐生, 彭晓赟, 龙立平, 赵运林, 章卫民
    2016, 36(1):  102-110.  doi:10.13305/j.cnki.jts.2016.01.013
    摘要 ( 432 )   PDF (1311KB) ( 19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采用膜分离技术得到分子质量分别为≤3.5 kDa、3.5~25 kDa、25~50 kDa、50~100 kDa和≥100 kDa的5种茯砖茶褐素,比较了其光谱和理化性质,鉴定出可能存在的39种成分,研究了它们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作用的差异。结果显示,茯砖茶褐素具有优越的降糖功效,活性强弱与总酸性基团、羧基、酚羟基、多糖、蛋白质等含量有关。5种茶褐素属酚类物质,均含有羟基、烷基、羧基及苯环,且在230 nm处有一特征吸收峰。多糖含量随着分子量的增加而增加,蛋白质含量反之,活性显示25~50 kDa透出部分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最高,相当于阿卡波糖的1.9倍。推测茯砖茶褐素属苯多酚类,内含多糖、蛋白质等物质,共同构成半椅状或椅状构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