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茶叶科学》,今天是
期刊基本信息
刊名:茶叶科学
刊名题词:朱德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茶叶学会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编辑出版:《茶叶科学》编辑部
创刊时间:1964年
刊期:双月刊
欢迎关注中国茶叶学会微信订阅号!
合作单位展示

本期目录

    2012年 第32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12-08-15
      
    扁形绿茶自动化生产线构建和控制研究
    谭俊峰, 林智, 李云飞, 程玉明, 谢刚文, 苏和生, 彭群华, 郭丽, 吕海鹏
    2012, 32(4):  283-288.  doi:10.13305/j.cnki.jts.2012.04.002
    摘要 ( 435 )   PDF (639KB) ( 15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根据扁形绿茶鲜叶原料、加工工艺等特点,以现有国产茶叶加工机械为主,结合新研制的连续理条、连续做形设备,按照模块化设计思路,构建了1条扁形绿茶自动化生产线。自动化生产线的控制软件基于Windows XP操作系统开发,采用Advantech Web Access软件,通过CC-Link(Control and Communication link)现场总线与各模块进行功能交互,实现了茶叶加工参数的准确控制,操作简单明了。
    茶叶黄酮类物质的双水相系统纯化及抗氧化研究
    吴祥庭, 王爱银, 周化斌, 李国兴, 徐姗姗
    2012, 32(4):  289-296.  doi:10.13305/j.cnki.jts.2012.04.003
    摘要 ( 417 )   PDF (672KB) ( 17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采用PEG/盐的双水相系统纯化茶叶黄酮,探究萃取机理及其抗氧化活性。以茶叶为原料,茶叶黄酮得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和响应面法试验设计,研究PEG的种类和用量、盐的种类和用量、温度、pH对茶叶黄酮提取率的影响,根据Box-Behnken中心组合方法进行3因素(Na2SO4的质量分数、PEG600、MgCl2添加量)3水平的试验设计,进行响应面(RSM)分析。通过分析还原力和DPPH体系,评估不同浓度黄酮的抗氧化活性,并与参照抗氧化剂BHT和Vc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最佳条件:pH为5,萃取温度30℃,5mL 15% Na2SO4,6g PEG600,MgCl2的添加量为2.9%,萃取率为96.31%。本方法所形成双水相体系,操作简便,萃取率高,方法重现性好;茶叶黄酮有较强的铁还原能力和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茶叶黄酮是一个潜在的天然安全的有效的抗氧化剂。
    茶多酚浸泡大黄鱼片真空包装0℃贮藏期间品质变化特性
    赵进, 汪金林, 励建荣, 朱军莉, 吕卫金
    2012, 32(4):  297-304.  doi:10.13305/j.cnki.jts.2012.04.004
    摘要 ( 350 )   PDF (921KB) ( 17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研究了经过0.2%茶多酚浸泡的大黄鱼片和对照组在0℃冷藏条件下20d内品质变化特性。定期分析了处理组和对照组大黄鱼片样品的微生物指标(菌落总数)和理化指标(pH、MDA、K、MetMb、Mb、Caspase-3)。结果表明,冷藏过程中茶多酚处理能够降低化学指标活性,抑制微生物的生长,保持和延长鱼片保质期。因此,在0℃真空包装冷藏保鲜过程中茶多酚处理能更长时间保持大黄鱼片的良好品质。
    四川崇州枇杷茶野生大茶树生化成分及制茶品质初探
    王春梅, 唐茜, 杜晓, 陈昌辉, 许静逸, 李品武
    2012, 32(4):  305-312.  doi:10.13305/j.cnki.jts.2012.04.011
    摘要 ( 427 )   PDF (770KB) ( 23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通过调查四川崇州枇杷茶野生大茶树的资源现状,根据植物学特征,从中选取具代表性的茶树初分为6种不同类型(依次编号为A类、B类、C类、D类、E类、F类),测试了其主要生化成分含量,评审了所制红、绿茶样的制茶品质。结果表明,不同类型枇杷茶树游离氨基酸总量为(2.46±0.07)%~(5.69±0.10)%,茶多酚含量为(21.67±0.40)%~(37.16±0.99)%,咖啡碱含量为(4.01±0.18)%~(4.88±0.03)%,水浸出物含量为(33.31±2.49)%~(47.28±1.35)%,儿茶素总量为(77.08±1.18)~(236.47±29.59)mg/g,因此,部分材料可以作为选育高儿茶素、高咖啡碱等特异成分的育种材料。以咖啡碱、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作为影响红碎茶品质的第一、二、三主成分或综合因子,结合主要生化成分含量、酚/氨值及感官审评结果可推论,E类适制红茶,F类制绿茶品质最优。从茶氨酸及苯丙氨酸的含量比例、儿茶素组分及总量等可推论,6类供试枇杷茶树中,E类茶树进化程度最高,接近栽培型。
    茶叶中EGCG3"Me和EGCG4"Me的分离制备与鉴定
    李银花, 张盛, 黄建安, 刘仲华
    2012, 32(4):  313-318.  doi:10.13305/j.cnki.jts.2012.04.005
    摘要 ( 495 )   PDF (644KB) ( 20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采用柱色谱和高效制备液相色谱法从茶叶中分离制备2种甲基化EGCG(EGCG 3"Me和EGCG 4"Me)。用含水的乙酸乙酯提取茶叶,粗提液浓缩后经HP-20柱色谱分离,再经制备液相色谱分离,以水和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得到2种甲基化EGCG。经紫外光谱、核磁共振及质谱分析,进一步确定2种甲基化EGCG分别为EGCG3"Me和EGCG4"Me。所制备的2种甲基化EGCG的纯度在98%以上。
    茶叶再造烟叶对卷烟烟气成分的影响
    姚二民, 宋豪, 李晓, 纪晓楠, 苏海建, 牛津桥
    2012, 32(4):  319-324.  doi:10.13305/j.cnki.jts.2012.04.006
    摘要 ( 388 )   PDF (735KB) ( 13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以茶叶为添加物,将添加不同比例茶叶的再造烟叶加入叶组制成卷烟样品,用吸烟机抽吸样品,再用同时蒸馏萃取法(SDE)进行提取,并用GC-MS进行烟气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样对比,含不同比例茶叶的再造烟叶叶组卷烟中,致香成分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羧酸类、杂环类、醛酮类、酯类和醇类含量增加,分别平均增加175.08%、58.46%、48.57%、40.83%和16.47%;随着茶叶添加比例的增加,杂环类、酯类、羧酸类和醛酮类致香物质含量呈逐渐增加的趋势。检测到主要有害成分共13种,分别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添加10%、12%、14%、16%茶叶的样品中总量分别降低19.0%、40.7%、10.6%、17.1%。
    不同种类微生物对普洱茶发酵过程的影响
    付秀娟, 宋文军, 徐咏全, 李长文
    2012, 32(4):  325-330.  doi:10.13305/j.cnki.jts.2012.04.007
    摘要 ( 479 )   PDF (655KB) ( 26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为阐明微生物在普洱茶发酵过程中作用机制,进行了普洱生茶单菌发酵实验,通过跟踪不同菌种对普洱茶发酵过程中感官品质和理化指标的影响,发现不同微生物对普洱茶发酵的作用,并对优势菌种进行混菌发酵实验,以期为工业化微生物发酵普洱茶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持。结果表明,普洱茶发酵过程中,叶色由黄绿变为猪肝色,茶汤的苦涩感逐渐减弱,汤色红浓明亮,理化成分中茶多酚和水浸出物含量均减少,茶褐素和咖啡碱含量增加,且霉菌对这些成分的影响最大,酵母次之,细菌最小。混菌发酵茶样20d即具有普洱熟茶的品质。结果证明采用合理配比微生物发酵普洱茶可以缩短发酵时间,而且能更好地控制和规范普洱茶的发酵趋势和结果。
    茶饼病菌侵染对茶树挥发性物质的影响
    张春花, 单治国, 魏朝霞, 李家华, 唐嘉义
    2012, 32(4):  331-340.  doi:10.13305/j.cnki.jts.2012.04.009
    摘要 ( 529 )   PDF (910KB) ( 19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SDE/GC/MS)技术,分别测定了健康及受茶饼病菌侵染鲜叶中挥发性物质,探讨了云南大叶种健康及受茶饼病菌侵染鲜叶中挥发性物质的组成和差异,分析了茶饼病菌侵染对茶树挥发性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茶树健康叶片中共检测出37种挥发性物质,占总挥发物的80.195%,而受茶饼病菌侵染叶片中共检测出56种挥发性物质,占总挥发物的92.166%;在受茶饼病菌侵染叶片中有13种物质未检测出,有31种新的挥发性物质被检测出;芳樟醇是云南大叶种茶树鲜叶中主要的挥发性物质;受茶饼病菌危害的叶片以含氮含硫化合物、萜烯类、芳香族化合物、绿叶性气体为主要挥发物。
    泰山茶园蜘蛛种类调查及优势种动态分析
    李巍巍, 刘玉, 张丽霞, 杨超
    2012, 32(4):  341-346.  doi:10.13305/j.cnki.jts.2012.04.008
    摘要 ( 476 )   PDF (950KB) ( 35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通过对泰山茶园进行定点定期调查,共采集蜘蛛1095头,经鉴定隶属13个科40个种,其中以游猎型类群最多,占蜘蛛总量的77.90%,结网型类群占21.91%。星豹蛛、遂宁獾蛛、黄栉足蛛和泰山隙蛛为泰山茶园的优势种,具有不同的年变化动态。泰山茶园全年皆有蜘蛛活动,数量以2月份最少,8月下旬最多,6~9月份维持在较高的水平。
    长期培肥下红黄壤区茶园土壤酶活性的变化
    王利民, 李卫华, 范平, 邱孝煊, 黄东风, 林新坚
    2012, 32(4):  347-352.  doi:10.13305/j.cnki.jts.2012.04.012
    摘要 ( 321 )   PDF (582KB) ( 14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通过红黄壤区茶园长期培肥试验,研究不施肥、全量化肥、半量化肥+半量有机肥、全量有机肥、全量化肥+豆科绿肥、半量化肥+半量有机肥+豆科绿肥等不同培肥模式对土壤蛋白酶、脲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和磷酸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培肥模式均能不同程度提高土壤蛋白酶、脲酶和磷酸酶的活性,特别是半量化肥+半量有机肥+豆科绿肥的培肥模式可显著增强这3种酶的活性,分别增加了2.82、7.73、0.33倍,而长期施用化肥对这些酶活性的促进作用则较小。此外,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水解氮、有效磷、速效钾、阳离子交换量、土壤含水量、茶树株高及茶叶产量与土壤蛋白酶、脲酶和磷酸酶活性均有显著正相关性,说明这些酶对培肥模式的变化反应灵敏,可作为红黄壤区茶园土壤肥力水平和茶树生长状况的评价指标;而与过氧化氢酶活性的相关性较弱,该酶活性不能较好地表征土壤肥力状况。因此,半量化肥+半量有机肥+豆科绿肥的培肥模式更有利于加快土壤中氮、磷等营养元素的循环,增加茶树的养分供应。
    苏州洞庭碧螺春茶文化旅游资源的经济价值评估
    冯卫英, 王玉花, JohnKipkorirTanui, 黎星辉
    2012, 32(4):  353-361.  doi:10.13305/j.cnki.jts.2012.04.001
    摘要 ( 469 )   PDF (315KB) ( 24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茶文化旅游作为一种新兴旅游形式,是近年来旅游业和茶产业相结合而发展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本文采用旅行费用法和条件价值法,通过对茶文化游客的调查,分别对洞庭碧螺春茶文化景区的使用价值和非使用价值进行评估;运用SPSS17.0软件分析,结果得出2010年洞庭碧螺春茶文化旅游资源的总价值67894.91万元,其中使用价值65675.11万元,非使用价值2219.8万元,显示出茶文旅游资源蕴含着巨大的经济价值。
    植物功能基因组研究主要方法在茶树上的应用
    乔小燕, 陈栋, 李家贤, 吴华玲, 黄华林, 何玉媚, 晏嫦妤
    2012, 32(4):  362-368.  doi:10.13305/j.cnki.jts.2012.04.013
    摘要 ( 265 )   PDF (581KB) ( 17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随着大量基因序列的产生,植物基因组研究已从结构基因组转向功能基因组研究,随之一些新的方法和技术相继建立。茶树庞大而复杂的基因组,使得茶树功能基因组研究起步较晚,但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本文就茶树在应用这些新技术研究功能基因组所取得的进展和突破进行概述。
    茶树EST-SNP分布特征及标记开发
    王丽鸳, 张成才, 成浩, 韦康
    2012, 32(4):  369-376.  doi:10.13305/j.cnki.jts.2012.04.014
    摘要 ( 493 )   PDF (667KB) ( 14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对NCBI网上公开的12757条茶树ESTs序列进行聚类,成功构建了茶树的独立基因(Unigene)数据库,发现茶树的EST序列冗余率约为68.2%。初步建立了茶树EST-SNP标记开发体系,明确了茶树EST中SNP的分布规律,茶树编码区的SNP发生频率约为0.58%,平均200bp就有1个SNP位点,并进一步推算出茶树基因组DNA序列的杂合率约为0.38%,平均300个碱基就可能出现1个杂合位点。从237个多基因聚类簇中发现了818个SNP候选位点,设计了25对SNP引物进行DNA重测序验证,发现EST-SNP候选位点的多态检出率为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