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茶叶科学》,今天是
期刊基本信息
刊名:茶叶科学
刊名题词:朱德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茶叶学会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编辑出版:《茶叶科学》编辑部
创刊时间:1964年
刊期:双月刊
欢迎关注中国茶叶学会微信订阅号!
合作单位展示

全文下载排行

    一年内发表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 最近1个月下载排行 | 最近1年下载排行

    当前位置: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茶叶品质评价技术研究进展
    刘奇, 欧阳建, 刘昌伟, 陈宏宇, 李娟, 熊立瑰, 刘仲华, 黄建安
    茶叶科学    2022, 42 (3): 316-330.   DOI: 10.13305/j.cnki.jts.20220416.001
    摘要1330)      PDF(pc) (812KB)(1956)   
    茶叶品质是茶叶外形与内质的体现,快速准确地对茶叶品质作出评价,对于茶叶加工和茶叶贸易等至关重要。感官审评、成分分析检测以及新兴技术是目前主要的茶叶品质评价技术方法。综述了近年来3种主要评价技术的研究进展,并重点分析了新兴技术的发展趋势。感官审评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但结合定量描述分析可以降低主观性的影响;成分分析检测门槛高、操作难、耗时耗力,得出的结果相对准确;新兴技术具有简单、快速、无损等特点,但目前还无法达到令人满意的准确率。在茶叶产品多样化的今天,唯有多维度综合利用多种方法,才能快速、高效检测茶叶品质,为茶产业健康高效发展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中国茶叶感官审评术语基元语素研究与风味轮构建
    张颖彬, 刘栩, 鲁成银
    茶叶科学    2019, 39 (4): 474-483.   DOI: 10.13305/j.cnki.jts.20190530.001
    摘要2370)      PDF(pc) (891KB)(1609)   
    通过基元语素的提取、整理、分类和定义,设定组合术语的构词规则,是完善感官术语的关键工作。本文在GB/T 14487—2017《茶叶感官审评术语》基础上共提炼出137个基元语素,包括外形、叶底48个,色泽17个,香气46个,滋味13个,程度13个,并对这些基元语素进行了英文和日文释义。基于对基元语素术语构成及语义的分析,结合茶叶感官审评实际经验,绘制完成中国茶叶颜色轮、滋味轮、香气轮及风味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六堡茶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马婉君, 马士成, 刘春梅, 龙志荣, 唐保军, 林智, 吕海鹏
    茶叶科学    2020, 40 (3): 289-304.   DOI: 10.13305/j.cnki.jts.2020.03.001
    摘要1777)      PDF(pc) (1369KB)(1548)   
    六堡茶是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一类特色黑茶产品,产销历史悠久,具有独特的风味品质特征和保健功效,近年来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主要综述了近20年以来六堡茶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初步探讨分析了六堡茶未来可能的主要研究方向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茶叶生物化学研究进展
    宛晓春, 李大祥, 张正竹, 夏涛, 凌铁军, 陈琪
    茶叶科学    2015, 35 (1): 1-10.   DOI: 10.13305/j.cnki.jts.2015.01.002
    摘要1210)      PDF(pc) (1093KB)(1435)   
    茶叶生物化学是研究茶树生命化学的科学,主要在生物化学与分子水平上探讨茶树特别是新梢中特征性次级代谢产物的合成途径、结构与功能,以及在茶叶加工及贮藏过程中的转化规律,与茶叶品质形成的关系。近年来,茶叶生物化学主要侧重在与茶叶品质和健康功效密切相关的儿茶素、咖啡碱、茶氨酸、萜烯类香气物质等合成途径的研究,并在茶树基因组、特异性茶树种质资源代谢组、茶叶加工过程代谢谱、茶叶品质化学等领域开展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一些突破性进展。茶叶生物化学作为茶叶科学的基础,其研究成果为茶树栽培和育种、茶叶加工和深加工、茶叶贸易和茶文化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方法手段。随着行业和科技的发展,茶叶生物化学研究的深入和拓展,在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43)
    5. 国内外茶饮料加工技术研究进展
    尹军峰, 林智
    茶叶科学    2002, 22 (01): 7-13+29.   DOI: 10.13305/j.cnki.jts.2002.01.002
    摘要458)      PDF(pc) (66KB)(1374)   
    综合了近年来国内外茶饮料加工技术的研究进展。围绕茶饮料加工中存在的茶汤浑浊、沉淀和香味闷熟、低下等主要问题,从茶叶浸提、过滤、品质保存、灭菌和包装等方面对各种技术方法和工艺技术参数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对一些新技术和新工艺进行了详细介绍,并根据现状提出今后茶饮料加工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6. 茶文化资源类型及业态范式研究
    沈学政, 苏祝成, 王旭烽
    茶叶科学    2015, 35 (3): 299-306.   DOI: 10.13305/j.cnki.jts.2015.03.015
    摘要520)      PDF(pc) (670KB)(1166)   
    中华茶文化通过与农业融合反哺地方经济,形成茶文化产业。本文采用文化资源基础理论,将茶文化资源分为五大主要类型,并进一步细分为15种基本类别和13种茶文化产业类型。随后以福建省、武夷地区、大益品牌为案例,分别从一个省、一个地区、一个企业的角度总结茶文化资源3种产业开发范式,即比较优势模式、点轴开发模式和产业延伸模式,探讨茶文化资源综合开发对于区域经济和茶业转型升级的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7)
    7. 中国茶产业2020年发展规模分析
    江用文, 陈霄雄, 朱建淼, 杨双旭
    茶叶科学    2011, 31 (3): 273-282.   DOI: 10.13305/j.cnki.jts.2011.03.013
    摘要685)      PDF(pc) (374KB)(1162)   
    总结分析了21世纪以来我国茶产业取得的成就和发展特点;对今后5~10年我国茶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供给能力与茶叶需求的变化进行了预测,认为我国未来茶产业发展虽受市场需求、生产要素双重制约,但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只要能正视问题、抓住机遇,加快转型升级,提升市场竞争力,我国茶产业仍能实现稳步发展。到2015年我国茶产业发展规模预计为178.5万t,2020年预计为220万t。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74)
    8. 黑茶品质特征及其健康功效研究进展
    王茹茹, 肖孟超, 李大祥, 凌铁军, 谢忠稳
    茶叶科学    2018, 38 (2): 113-124.   DOI: 10.13305/j.cnki.jts.2018.02.001
    摘要1038)      PDF(pc) (765KB)(1140)   
    黑茶是以茶树(Camellia sinensis)鲜叶或成熟新梢为原料,经杀青、揉捻、渥堆、干燥等加工工艺制成的茶产品。黑茶香气优雅醇正,滋味甘甜醇厚,内含物质丰富,品质独特。迄今为止,大量的体外细胞实验和动物模型研究均证实了黑茶及其功能成分对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等诸多疾病具有潜在的防治功效。特别是近十年来,茶叶功能成分与健康的分子机制等相关研究进展很快,这些研究成果不仅为黑茶预防疾病提供理论依据,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黑茶消费。本文对黑茶的品质特征及其健康功效近五年来的主要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5)
    9. 茶多酚感官性质及其对茶叶涩味的影响
    童华荣, 金孝芳, 龚雪莲
    茶叶科学    2006, 26 (2): 79-86.   DOI: 10.13305/j.cnki.jts.2006.02.001
    摘要757)      PDF(pc) (483KB)(1136)   
    茶叶中含有的大量茶多酚对茶叶涩味有重要作用。涩味是茶叶滋味中极重要的感官性质,对茶叶总体质量至关重要。本文就茶叶中茶多酚的感官性质、茶汤涩味分析及茶多酚对茶叶涩味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综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97)
    10. 绿茶苦味研究进展
    马园园, 曹青青, 高一舟, 刘钰懿, 邓锶涵, 尹军峰, 许勇泉
    茶叶科学    2023, 43 (1): 1-16.   DOI: 10.13305/j.cnki.jts.2023.01.001
    摘要857)      PDF(pc) (602KB)(1133)   
    茶作为一种嗜好性饮品,风味是其第一品质属性。茶滋味的呈现是人的味觉器官对茶汤中呈味组分的综合感知效应,一般描述为苦、涩、鲜、甜等感官体验。其中,苦味是最易被感知的味觉属性,也是影响茶叶风味品质的重要因素。夏秋茶资源由于苦涩味较重,面临大量弃采的困境,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综述了苦味感知的生理基础以及苦味相关评价方法;以绿茶茶汤为主要载体,系统整合茶叶的苦味呈味组分,探讨其他滋味单体与苦味化合物间的互作效应,以及后处理介导对茶汤苦味的调控机制。以期丰富茶汤滋味化学理论基础,明晰茶叶苦味物质的呈味特性、呈味机制以及滋味物质之间的互作效应,为夏秋茶滋味品质调控及高值化利用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1. 不同品种(系)凤凰单丛成品茶的香型分类与鉴定
    周春娟, 庄东红, 郭守军, 朱慧, 马瑞君, 吴清韩
    茶叶科学    2014, 34 (6): 609-616.   DOI: 10.13305/j.cnki.jts.2014.06.023
    摘要895)      PDF(pc) (837KB)(1106)   
    利用SDE-GC/MS联用技术分析17种凤凰单丛成品茶的挥发性成分,以凤凰水仙群体种乌龙茶和石古坪乌龙茶为对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依据香型相似率大于或等于95%可以进行归类的标准,将17种凤凰单丛成品茶的香型归结为黄栀香、杏仁香、蜜兰香、芝兰香、玉兰香和香型名称未定的锯朵仔、贡香共7个类型。不同香型凤凰单丛成品茶之间的香型相似度存在明显差异,与凤凰水仙群体种的香气组分及香型也存在差异,这可能与凤凰单丛茶的自然杂交变异及其加工工艺有关。通过分析同一香型不同凤凰单丛茶的香气组分差异,可以发现不同香型的单丛茶之间既存在共性成分的含量差异,又具有个性组分的差异,比如:芝兰香型凤凰单丛茶的异丁香酚,黄栀香型的α-杜松醇,蜜兰香的榧烯醇、β-紫罗酮、石竹烯以及锯朵仔单丛的4-萜烯醇和贡香单丛的氨茴酸甲酯等,这些成分可能是所对应品种(系)凤凰单丛茶的特征香气成分,可作为凤凰单丛成品茶香型分类的重要依据之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2. 茶叶内含物质与外源污染物在冲泡过程中的浸出规律
    陈红平, 刘新, 鲁成银, 邱静
    茶叶科学    2020, 40 (1): 63-76.   DOI: 10.13305/j.cnki.jts.20200117.008
    摘要1257)      PDF(pc) (497KB)(1043)   
    在收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总结分析茶叶内含物质、农药残留与金属元素在茶汤中的浸出规律。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茶叶冲泡方法是影响浸出率的内因和外因,其中内因起着决定性作用。茶汤中化合物浸出率与水溶解度呈正相关,与辛醇-水分配系数(辛醇/水)呈负相关。冲泡水温升高能显著提高茶叶内含物质与外源污染物的浸出率及其在茶汤中的浓度,冲泡时间与化合物浸出速率呈负相关,但随着时间增加,茶汤中化合物的浓度显著提高。新烟碱类农药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浸出率较高,大部分农药浸出率高于60%。金属元素在茶汤中的浸出率研究结果相差较大,氟、镍、钴在茶汤中浸出率较高,达到50%以上,铅的浸出率在20%~50%。基于质谱分析代谢组学技术将在茶叶冲泡过程的化学物质浸出规律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热力学理论基础和传质动力学模型将有利于更深层面认识外源有害物质在茶汤中的浸出行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3. 生物酶在茶叶提取加工技术中的应用研究
    龚玉雷, 魏春, 王芝彪, 沈雪亮
    茶叶科学    2013, 33 (4): 311-321.   DOI: 10.13305/j.cnki.jts.2013.04.004
    摘要949)      PDF(pc) (1179KB)(997)   
    茶是一种广受欢迎的软饮料,其中滋味醇浓且茶乳酪少的茶饮是最受青睐的。现代生物技术将外源生物酶应用于茶叶提取中,有利于茶叶细胞壁的浸渍、蛋白质的水解和茶乳酪的转溶,增加茶叶中茶多酚、茶黄素和氨基酸等的得率,改善茶叶色、香、味等品质。本文详细介绍了纤维素酶、果胶酶、单宁酶和蛋白酶等生物水解酶,并对这些酶在茶叶提取中的应用进行综述,同时对复合酶系在茶叶提取加工中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33)
    14. 优质绿茶加工过程主要物理特性变化的研究
    李琛, 艾仄宜, 余志, 陈玉琼, 倪德江
    茶叶科学    2019, 39 (6): 705-714.   DOI: 10.13305/j.cnki.jts.2019.06.009
    摘要1007)      PDF(pc) (580KB)(906)   
    以茶树单芽和一芽一叶为试验材料,采用恒重法、量筒法、TPA测试和应力应变拉伸测试,研究针形名优绿茶加工过程物料容重、质构特性和拉伸等物理特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针形绿茶加工过程中,茶叶容重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峰值出现在揉捻叶(含水量56%~58%),做形后期、固形和干燥过程茶叶容重急剧下降。塑性也呈现先增后降的趋势,在揉捻工序达到最大值,其后在做形过程(含水量58%~23%)均维持在较高水平,而在固形和干燥阶段显著下降。弹性的变化趋势与塑性相反,呈先下降再升高的趋势,在揉捻及做形过程(含水量58%~23%)处于最低水平。加工过程柔软性的变化幅度较小。茶叶的拉伸过程经历线性阶段、非线性阶段和塑性变形到断裂阶段。随着加工的进程,最大力呈先下降后升高(含水率56%~57%)的趋势,拉伸强度则呈增加趋势,弹性模量在揉捻前变化小(含水率56%~57%),但此后显著增加。相关性分析表明,加工过程茶叶的拉伸强度与含水率呈极显著的负相关。研究结果还表明,单芽和一芽一叶的主要物理特性在加工过程的变化不尽相同。除柔软性接近外,单芽原料的容重、弹性、最大力要高于一芽一叶,但塑性、拉伸强度、弹性模量要小于一芽一叶。除了塑性和柔软性接近外,单芽在各工序的容重和弹性均高于一芽一叶,但一芽一叶的弹性模量和拉伸强度在全过程均高于单芽,最大力在揉捻后显著高于单芽。说明在机械设计原理和加工工艺的掌握方面需要注意原料的差异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5. 茶叶脱咖啡因技术研究进展
    许勇泉, 尹军峰, 袁海波, 陈建新, 汪芳
    茶叶科学    2008, 28 (1): 1-8.   DOI: 10.13305/j.cnki.jts.2008.01.001
    摘要815)      PDF(pc) (367KB)(895)   
    茶叶具有许多医疗保健作用,然而咖啡因的负作用使消费者对低咖啡因茶及茶制品特别青睐。目前脱咖啡因技术主要有水脱除、溶剂萃取、吸附分离和超临界CO2萃取等传统方法,以及后来发展的微生物和酶法降解咖啡因和培育低咖啡因茶树等。本文对茶叶脱咖啡因的研究进行综述,并讨论其可行性;水脱除法与吸附分离法相结合、微生物和酶法降解及培育低咖啡因茶树将是今后茶叶脱咖啡因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6. 中华茶文化的精神内核探析——以茶礼、茶俗、茶艺、茶事艺文为例
    周智修, 薛晨, 阮浩耕
    茶叶科学    2021, 41 (2): 272-284.   DOI: 10.13305/j.cnki.jts.20210406.001
    摘要1110)      PDF(pc) (555KB)(894)   
    茶礼、茶俗、茶艺、茶事艺文等互为影响,相辅相成,构成了中华茶文化体系的主体,成为其精神内核的重要载体。尝试以茶礼、茶俗、茶艺、茶事艺文为例,剖析其历史形成及形态;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探究中华茶文化的精神;凝练出其精神内核为“和、敬、清、美、真”,实现从物质层面至精神层面的升华。旨在传承中华茶文化,弘扬中华茶文化的精神内核,对引导人们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民族文化自信,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7. 茶园土壤酸化成因及改良措施研究和展望
    樊战辉, 唐小军, 郑丹, 杨琴, 陈光年, 李晓文, 孙家宾
    茶叶科学    2020, 40 (1): 15-25.   DOI: 10.13305/j.cnki.jts.20200117.006
    摘要1195)      PDF(pc) (364KB)(888)   
    由于茶园自身及外在因素的影响,近年来茶园土壤酸化趋势日益严重。茶园土壤酸化表现为土壤结构性变差、肥力降低及重金属含量增加,进而影响到茶树的生长发育,降低茶叶的品质,甚至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严重威胁茶园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回顾并梳理了近年来茶园土壤酸化方面的研究成果,综述了茶园土壤酸化的成因、危害及改良措施,并提出了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8. 中国与RCEP成员国茶叶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分析
    李峥, 刘锭, 霍增辉, 陈富桥
    茶叶科学    2022, 42 (5): 740-752.   DOI: 10.13305/j.cnki.jts.2022.05.010
    摘要1221)      PDF(pc) (532KB)(845)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RCEP)的签署为区域内贸易自由化提供了便利,考察RCEP对中国茶叶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2011—2020年中国与RCEP其他成员国茶叶进出口贸易数据,在分析各国进出口现状基础上,测算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出口相似度指数(ESI)、贸易互补性指数(TCI)、贸易结合度指数(TI)、产业内贸易指数(GL)等指标,考察双边茶叶贸易的竞争性与互补性。结果表明,中国茶叶出口与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国的竞争性较为突出,茶叶出口长期具有比较优势,绿茶出口比较优势明显,而大包装红茶出口的比较优势落后于印度尼西亚和越南;中国茶叶出口与日本、泰国、新加坡、韩国等茶叶出口相似度较高,在出口结构上具有较强的竞争性;中国与新西兰、文莱、澳大利亚等国的茶叶贸易互补性较高,与印度尼西亚、新西兰和越南等双边茶叶贸易在个别年份以产业内贸易为主,与澳大利亚、缅甸等国双边茶叶贸易以产业间贸易为主。最后提出在RCEP框架下我国拓展潜在市场、应对技术贸易壁垒及优化出口结构等方面的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9. Folin-Ciocalteu比色法测定苦丁茶中多酚含量
    刘丽香, Tanguy Laura, 梁兴飞, 孙怡, 叶红, 曾晓雄
    茶叶科学    2008, 28 (2): 101-106.   DOI: 10.13305/j.cnki.jts.2008.02.006
    摘要595)      PDF(pc) (236KB)(844)   
    以绿原酸为标准品,研究了Folin-Ciocalteu比色法测定苦丁茶中多酚含量的适宜条件。结果表明,苦丁茶提取液在Folin-Ciocalteu试剂3.0 ml、饱和Na2CO3溶液4.5 ml、反应温度30℃、反应时间30 min的条件下,测定其747 nm处的吸光值,多酚浓度在20.0~100.0 mg/L范围内与吸光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稳定性、精密度、重现性和回收率实验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887%~1.416%;与酒石酸亚铁比色法的测定结果无显著差异。该法是一种简便、快速、准确测定苦丁茶多酚含量的可靠方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 茶树富集氟的特点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
    邢安琪, 武子辰, 徐晓寒, 孙怡, 王艮梅, 王玉花
    茶叶科学    2022, 42 (3): 301-315.   DOI: 10.13305/j.cnki.jts.20220416.003
    摘要1119)      PDF(pc) (876KB)(830)   
    茶树是一种超累积氟的植物,其体内的氟含量远远高于其他植物,却不表现氟中毒症状。氟不是茶树生长的必需元素,但在高氟胁迫下,氟可通过破坏茶树的细胞结构、抑制酶活性等影响其正常生长。通过阐述茶树吸收、富集氟及其累积/解毒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未来研究茶树氟累积和降氟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1. 茶多酚抗氧化机理研究现状
    胡秀芳, 沈生荣, 朴宰日, 杨贤强
    茶叶科学    1999, 19 (02): 93-103.   DOI: 10.13305/j.cnki.jts.1999.02.003
    摘要635)      PDF(pc) (3755KB)(828)   
    茶多酚是茶叶中的一种主要活性成份, 有着独特的抗氧化效果。其抗氧化机理表现在6个方面: 作用于自由基有关的酶, 直接作用于自由基, 络合金属离子, 再生体内高效抗氧化剂,与其他成份协同增效和调节机体免疫力。文中对此进行了综述。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476)
    22. 白茶萎凋过程萜烯类合成相关基因的鉴定和表达分析
    陈雪津, 王鹏杰, 林馨颖, 谷梦雅, 郑玉成, 郑知临, 叶乃兴
    茶叶科学    2020, 40 (3): 363-374.   DOI: 10.13305/j.cnki.jts.2020.03.007
    摘要846)      PDF(pc) (1459KB)(821)   
    萜烯类化合物是植物中重要的次生代谢产物之一,对茶树挥发性香气的组成起着重要作用。从茶树基因组数据库中鉴定获得了141个茶树萜烯类合成相关基因,并对其不同组织表达特异性进行分析,筛选出16个在茶树顶芽和嫩叶中高表达的萜烯类合成代表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系统进化关系将茶树与拟南芥和葡萄的萜烯类合成相关基因分成了4个亚家族;茶树萜烯类合成相关基因含有5~14个外显子,在上游启动子区域分析发现了大量与光响应、植物生长发育、激素和胁迫响应密切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荧光定量检测发现,CsMVKCsDXSCsGGPS在白茶萎凋过程中的表达显著上调;CsDXR、CsMCT、CsCMK、CsMCS、CsHDS、CsGPPS和CsGGPPS在萎凋4 h和24 h的表达达到峰值。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挖掘茶叶萎凋过程中萜烯类合成相关基因对茶叶香气组分积累提供了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3. 萎凋过程鲜叶理化特性变化及其调控技术研究进展
    滑金杰, 袁海波, 江用文, 刘平, 王伟伟
    茶叶科学    2013, 33 (5): 465-472.   DOI: 10.13305/j.cnki.jts.2013.05.005
    摘要765)      PDF(pc) (569KB)(817)   
    萎凋是红茶、乌龙茶等发酵茶加工的重要工序之一,对茶叶感官品质影响明显。萎凋过程中,随着水分的不断散失,鲜叶的呼吸作用持续进行,内质成分发生剧烈变化,促使萎凋叶物理特性发生改变,为后续工序和品质形成提供特定的物质和叶形基础。文章对萎凋过程中鲜叶的物理特性和生化成分变化规律,以及目前萎凋工艺关键参数的调控技术等进行了系统综述。可精准调控环境温度、湿度、光照、通气状况等参数的设施萎凋技术是今后萎凋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52)
    24. 大叶茶(Camellia sinensis var. assamica)的命名、模式及自然分布
    赵东伟
    茶叶科学    2022, 42 (4): 491-499.   DOI: 10.13305/j.cnki.jts.2022.04.007
    摘要886)      PDF(pc) (547KB)(802)   
    大叶茶(Camellia sinensis var. assamica)在全球广泛种植,是商品茶叶的重要原料来源。本文系统地回顾了大叶茶学名的合格发表及其命名模式的研究进展。依据《深圳法规》条款41.4,Griffith在1854年将茶组[Camellia sect. Thea (L.) Griff.]作为新等级名称、而非新类群名称合格发表。老挝茶因其叶背具腺点、花柱离生而被移出茶组。Masters在1844年并未合格发表Thea assamica,此名称最早由Hooker于1847年合格发表,Steenis于1949年提出的新组合Camellia sinensis (L.) Kuntze var. assamica (Hook.) Steenis应为大叶茶的完整学名。英国邱园馆藏标本W. Griffith s.n.(K000939670)在2021年被指定为大叶茶的新模式。本文同时总结了迄今归并的7个大叶茶的异模式异名的原白和模式。尽管Darlington和Ammal在1945年将大叶茶作为物种处理并提出新组合名称C. assamica,多学科证据却支持大叶茶是茶的变种。假如大叶茶的物种地位被接受,那么1838年发表的大叶茶的异模式异名C. theifera将取代C. assamica而获得物种阶元上的优先权,届时,广泛使用的种加词“assamica”或可依据《深圳法规》条款14提议作为保留名称。本文同时总结了大叶茶在中国、印度、老挝、缅甸、泰国和越南的自然分布点,并讨论了它在不同原产国的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现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5. 茶多酚对肠道微生物的调节作用研究进展
    周方, 欧阳建, 黄建安, 刘仲华
    茶叶科学    2019, 39 (6): 619-630.   DOI: 10.13305/j.cnki.jts.2019.06.001
    摘要835)      PDF(pc) (604KB)(787)   
    代谢综合征是高血压、血糖异常、血脂紊乱和肥胖症等疾病在人体内集结的一组复杂的代谢紊乱症候群。茶多酚是茶叶中的特征次生代谢产物之一,最新研究表明,茶多酚可以通过对肠道菌群的干预,改善肠道菌群紊乱,调节宿主-肠道菌群的共代谢过程,进而达到改善代谢综合征的目的。本文系统总结了茶多酚的吸收与代谢,以及茶多酚在体外发酵模型、动物试验和临床试验中对肠道菌群的影响,阐述了茶多酚-微生物群-宿主三者之间的内在作用机制,有助于以肠道菌群理论为基础探讨茶多酚对人体健康的作用,并为茶多酚的功能性产品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6. 计算机视觉技术在茶叶领域中的应用现状及展望
    黄藩, 刘飞, 王云, 罗凡
    茶叶科学    2019, 39 (1): 81-87.   DOI: 10.13305/j.cnki.jts.2019.01.009
    摘要971)      PDF(pc) (578KB)(787)   
    计算机视觉技术作为一种无损、实时、快速、客观、经济的检测方法,近年来逐渐应用于茶树栽培和植保、茶叶加工和审评等领域,并取得一定进展。本文简述了计算机视觉技术的检测系统在茶产业应用的原理、现状和发展前景,为计算机视觉技术在茶叶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7. 基于1999—2019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信息分析茶学基础研究现状
    熊兴平, 张新忠, 杨珍伟
    茶叶科学    2020, 40 (3): 305-318.   DOI: 10.13305/j.cnki.jts.2020.03.002
    摘要1182)      PDF(pc) (380KB)(776)   
    对茶学领域1999—2019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项目,从项目年度、类别、学部、依托单位性质及其所在区域、项目负责人和学科分支分布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挖掘我国茶学学科基础研究的现状、特点和发展趋势,探讨茶学基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茶学领域科研人员的选题思路、科研发展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8. 不同培肥方式对茶园土壤团聚体中有机碳和全氮分布的影响
    王利民, 黄东风, 李清华, 何春梅, 张辉, 刘彩玲, 栗方亮, 黄毅斌
    茶叶科学    2018, 38 (4): 342-352.   DOI: 10.13305/j.cnki.jts.2018.04.002
    摘要596)      PDF(pc) (819KB)(774)   
    通过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不施肥(CK)、100%化肥(CF)和50%化肥+50%有机肥+豆科植物(IF)等3种处理对茶园黄红壤团聚体及其有机碳(TOC)和全氮(TN)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均以≥2βmm水稳性团聚体占优势,其质量分数高达54.95%~66.97%;同时,该级水稳性团聚体中TOC、TN储量分别是相应全土总量的33.31%~45.45%和33.76%~46.60%。其中,不同粒径水稳性团聚体TOC和TN的贡献率在IF和CF处理中的大小排序为(≥2βmm)>(<0.5~0.25βmm)>(<1~0.5βmm)>(<2~1βmm)>(<0.25~0.106βmm),而在CK中为(≥2 mm)>(<1~0.5βmm)>(<0.5~0.25βmm)>(<2~1βmm)>(<0.25~0.106βmm)。与CK相比,IF处理可显著(P<0.05)提升≥2βmm水稳性团聚体的含量和平均重量直径,增加该粒径水稳性大团聚体中TOC和TN的含量及储量。而且,≥2β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与全土TOC、TN含量均呈极显著(P<0.01)的正相关。但是,IF处理土壤不同粒径团聚体的C:N比值一般比CK低。综上表明,处理IF不仅能增加土壤及其水稳性团聚体中TOC和TN的含量及储量,而且提高水稳性团聚体的稳定性,是茶园黄红壤固碳供氮的合理培肥模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9. 红茶加工过程香气变化研究进展
    刘飞, 王云, 张厅, 唐晓波, 王小萍, 李春华
    茶叶科学    2018, 38 (1): 9-19.   DOI: 10.13305/j.cnki.jts.2018.01.002
    摘要865)      PDF(pc) (772KB)(765)   
    香气是红茶的重要品质特征,可直接影响品饮者对茶叶等级划分的直观判断。加工过程中,来自糖苷类香气前体物质水解、类胡萝卜素降解、脂肪酸降解、美拉德反应及焦糖化反应等生成的不同种类、比例的挥发性化合物综合作用使红茶表现出丰富多样的香型。本文就红茶加工中鲜叶、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重要工序对香气的影响进行综述,并对红茶香气研究趋势作了展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2)
    30. 茶汤色差与茶叶感官品质相关性研究
    陆建良, 梁月荣, 龚淑英, 顾志蕾, 张凌云, 徐月荣
    茶叶科学    2002, 22 (01): 57-61.   DOI: 10.13305/j.cnki.jts.2002.01.012
    摘要466)      PDF(pc) (41KB)(761)   
    对29个绿茶、20个乌龙茶和15个红茶样品进行了色差参数分析和感官审评。结果表明,茶类间色差参数差异显著,并与感官评分具有相关性。乌龙茶和绿茶茶汤明暗度表征量“L”值与感官汤色评分、滋味评分和品质总评分呈显著正相关。红绿色度表征量“a”值、黄蓝色度表征量“b”值与乌龙茶和绿茶汤色、滋味及品质总评分均呈显著负相关。红茶茶汤“a”值、“b”值与总评分呈显著正相关。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232)
    31. 茶树根系跨膜吸收氟的生理与分子机制
    徐佳佳, 广敏, 史书林, 郜红建
    茶叶科学    2019, 39 (4): 365-371.   DOI: 10.13305/j.cnki.jts.2019.04.001
    摘要870)      PDF(pc) (313KB)(756)   
    茶树[Camellia sinensis(L.) O. Kuntze]是高富集氟的植物,氟在叶片中被大量累积。饮茶是人们摄取氟的重要途径,氟的过量摄入会影响人体健康。茶树主要通过根系从土壤中吸收富集氟,但是根系跨膜吸收氟的生理与分子机制尚不清楚。本文综述了茶树根系吸收氟的主动和被动途径,总结根系H+-ATPase和Ca2+-ATPase介导氟的跨膜主动吸收过程与分子机制;剖析离子通道和Al-F络合在根系被动吸收氟过程中的作用及微观过程;分析影响根系吸收富集氟的主要因素及其调控措施。提出通过研究茶树根系氟跨膜吸收相关转运蛋白及其相关基因的克隆、表达和功能验证,以揭示跨膜吸收氟的分子机制;进而研究调控根系对氟的选择吸收,以保障茶叶质量安全和饮茶健康。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2. 中国大陆液态茶饮料发展趋势及主要技术需求分析
    尹军峰, 许勇泉, 袁海波
    茶叶科学    2010, 30 (S1): 588-592.  
    摘要385)      PDF(pc) (204KB)(753)   
    通过探讨国际茶饮料发展模式,分析中国大陆茶饮料产业发展趋势,提出了促进未来中国大陆茶饮料发展的主要技术需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33)
    33. 茶叶颜色成分研究进展
    龙飘飘, 苏胜晓, 张梁
    茶叶科学    2023, 43 (5): 593-606.   DOI: 10.13305/j.cnki.jts.2023.05.010
    摘要666)      PDF(pc) (733KB)(742)   
    茶叶色泽是茶叶风味和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呈色物质具有生色团结构和助色基团,其综合呈色效果可以使茶汤呈现不同深浅程度的绿、黄、红色。随着呈色物质在茶汤中的浓度增加,茶汤颜色会相应地发生变化,呈现黄绿色、橙黄色、红褐色等不同色泽。此外,茶叶加工过程中的发酵(酶促氧化)、干燥等加工工艺,以及茶叶冲泡过程中的温度、pH、浓度差异等也会影响茶汤的色泽及亮度。综述茶叶中呈色物质的化学结构、颜色特征、呈色机理及影响因素,以期揭示茶叶色泽的呈色规律,为茶叶风味及品质提升和加工技术创新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4. 茶树养分综合管理与减肥增效技术研究
    阮建云, 马立锋, 伊晓云, 石元值, 倪康, 刘美雅, 张群锋
    茶叶科学    2020, 40 (1): 85-95.   DOI: 10.13305/j.cnki.jts.20200117.003
    摘要1437)      PDF(pc) (1210KB)(733)   
    茶叶产业是我国南方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农业和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但是我国当前茶园施肥中存在较多问题,主要表现为过量施肥、茶树专用肥占比少、有机养分替代率较低和表面撒施等落后施用方法,造成养分损失大、生产成本升高、环境风险增大。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从精准养分用量、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调整肥料结构、改进施肥方法和配套土壤改良等5个方面总结提出了茶园养分综合管理技术策略,建立了茶园氮素总量控制、磷钾基准配比和用量基准,提出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的适宜比例与技术,研制茶树专用肥基础配方和稳铵缓释功能性肥料,改进优化追肥时期、深施与机械施肥相结合的施肥方法。茶园养分综合管理技术在农民/合作社生产茶园示范应用过程中节本增效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5. 茶树叶片响应茶饼病侵染的转录组分析
    孙云南, 许燕, 冉隆珣, 蒋会兵, 宋维希, 夏丽飞, 陈林波, 梁名志
    茶叶科学    2020, 40 (1): 113-124.   DOI: 10.13305/j.cnki.jts.2020.01.001
    摘要789)      PDF(pc) (798KB)(733)   
    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被茶饼病病菌侵染的茶树叶片进行转录组测序,筛选得到差异基因359个,其中248个上调表达,111个下调表达。差异基因中有216个获得GO(Gene ontology)数据库功能注释,主要涉及到生物合成过程、催化活性、细胞过程等诸多生理生化过程;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数据库富集分析发现,共有106个基因被注释到47个代谢通路中,其中,单萜生物合成、卟啉和叶绿素代谢、核糖体、氮代谢、双萜生物合成、植物病原互作等通路显著富集。有32个差异基因被鉴定为转录因子,分布在16个转录因子家族中。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 time quantitative PCR,qRT-PCR)验证了随机挑选的差异基因在感病叶片和未感病叶片中的相对表达量,与转录组测序结果的变化趋势一致。结果表明,茶树响应病原菌侵染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大量基因被诱导或抑制表达,与抗病相关的转录因子被大量激活且上调表达。本研究为深入挖掘茶树抗病基因及进一步研究抗病分子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6. 基于CiteSpace可视化分析的茶叶香气研究进展
    银霞, 黄建安, 黄静, 包小村, 周凌云, 李维, 刘红艳, 张曙光, 刘仲华
    茶叶科学    2020, 40 (2): 143-156.   DOI: 10.13305/j.cnki.jts.2020.02.001
    摘要1014)      PDF(pc) (1249KB)(733)   
    以1979—2019年WOS(Web of science)和CNKI(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收录的茶叶香气品质相关文献为研究对象,采用CiteSpace文献计量方法分别从年代、作者、机构、国家、研究热点、演进趋势等方面进行归纳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006年以后相关研究文献呈显著增长趋势,目前已形成稳定的核心作者群,但各群体间的合作研究相对较少;在该研究领域,我国影响力最大,其次是日本和美国;热点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香气形成机理、香气物质提取方法、检测手段及关键香气物质等方面。综上结果,结合时区图谱,进一步指出茶叶香气的研究历程及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7.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绿茶炒干中在制品理化变化研究
    伍洵, 刘飞, 陈之威, 王玉婉, 陈琳, 涂政, 周小芬, 杨云飞, 叶阳, 童华荣
    茶叶科学    2020, 40 (2): 194-204.   DOI: 10.13305/j.cnki.jts.2020.02.006
    摘要765)      PDF(pc) (965KB)(727)   
    为探明绿茶炒干过程中在制品理化变化规律,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对其外形和色泽的变化进行实时监测,同时测定其主要成分变化。结果显示,随着炒干时间的增加:(1)在制品曲率半径值逐渐下降,10~30 min下降最快;R、G、B和平均灰度值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一致性则呈相反趋势;色相H值显著上升,饱和度S值显著下降。(2)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表没食子儿茶素(EGC)、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下降,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GCG)含量显著上升。试验结果表明,曲率半径值与含水率、叶温呈极显著相关,H值与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等呈极显著相关,S值与叶绿素a、类胡萝卜素和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含量呈极显著相关。EGCG和H值线性拟合度最高,为0.922 1。今后可通过在线监测含水率、叶温和H值等来预测绿茶炒干过程中曲率半径值和化学成分的变化。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8. 茶的抗病毒作用研究进展
    熊立瑰, 刘思慧, 黄建安, 刘仲华
    茶叶科学    2021, 41 (2): 143-158.   DOI: 10.13305/j.cnki.jts.2021.02.001
    摘要1072)      PDF(pc) (566KB)(725)   
    茶是世界公认的健康饮料,其消费群体在不断扩大。近30年来,茶的抗病毒研究成果不断涌现。综述了茶叶及其功能成分(尤其是茶多酚)对流感病毒、冠状病毒、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等病毒的干预作用,并简要阐述了其作用机制。茶叶及其功能成分的抗病毒作用主要集中于体外生化研究和细胞试验,比较缺乏动物试验、人体临床试验,以及人体流行病学调查等研究。人们日常饮茶过程中,茶叶及其功能成分能否发挥抗病毒作用尚不明确。因此,研究人员需要开展更多的大规模随机化干预试验和人群流行病学调查等研究,进一步探讨茶叶及其功能成分的抗病毒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9. 茶氨酸的生理作用及合成
    吕毅, 郭雯飞, 倪捷儿, 杨贤强
    茶叶科学    2003, 23 (1): 1-5.   DOI: 10.13305/j.cnki.jts.2003.01.001
    摘要615)      PDF(pc) (451KB)(714)   
    茶氨酸是茶叶特有的化学成分之一,对茶叶品质有重要影响。近年的研究发现茶氨酸有多种保健作用,非常具有开发前景。本文就茶氨酸的性质、生理作用、合成等进行综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228)
    40. 茶多酚类化合物抗癌的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基础
    陈宗懋
    茶叶科学    2003, 23 (2): 83-93.   DOI: 10.13305/j.cnki.jts.2003.02.001
    摘要619)      PDF(pc) (496KB)(707)   
    本文对近五年来国际上关于茶多酚类化合物对人体抗癌活性及其机理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分析和综述。全文分抗氧化活性、对关键酶的调控、阻断信息传递、抗血管形成和细胞凋亡五个方面讨论了其抗癌机理,并对茶多酚今后的开发前景和研究动向进行了讨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80)
    41. 茶汤沉淀形成及其调控方法研究进展
    许勇泉, 尹军峰
    茶叶科学    2016, 36 (4): 337-346.   DOI: 10.13305/j.cnki.jts.2016.04.001
    摘要860)      PDF(pc) (689KB)(707)   
    茶饮料、速溶茶、茶浓缩汁的加工及贮藏过程中形成的茶汤沉淀,不仅影响产品的外观品质,同时也造成产品风味品质的下降。然而,由于沉淀形成过程比较复杂,至今缺乏明确的形成机理和调控方法,一直无法得到解决。目前,国内茶饮料企业主要采用物理去除或化学转溶的方法来去除或抑制沉淀的形成,这不仅会导致茶叶大量有效成分损失,功能保健价值降低,同时也会造成产品外观颜色和内在品质的明显劣变,严重阻碍了我国茶饮料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冷后浑,又叫茶乳酪,是指茶汤冷却后产生的浑浊现象,冷后浑是茶汤沉淀形成的前期过程。茶汤沉淀分为可逆沉淀和不可逆沉淀,其化学组成、形成机理及影响因素都存在明显不同。本文针对这一问题,对茶汤沉淀的化学组成、沉淀形成影响因素、沉淀形成机理、沉淀形成调控方法等方面进行综述,为有效调控茶饮料沉淀形成奠定研究基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4)
    42. 普洱茶中的没食子酸研究
    吕海鹏, 林智, 谷记平, 郭丽, 谭俊峰
    茶叶科学    2007, 27 (2): 104-110.   DOI: 10.13305/j.cnki.jts.2007.02.002
    摘要774)      PDF(pc) (484KB)(698)   
    以普洱茶及其提取物的柱层析组分、以及晒青毛茶渥堆加工过程样等为试验对象,研究普洱茶中的没食子酸含量、晒青毛茶渥堆加工过程中没食子酸的变化规律以及没食子酸与普洱茶生物活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普洱茶中没食子酸的平均含量为9.01βmg/g,但不同样品间含量差异比较大;晒青毛茶渥堆加工过程中没食子酸的含量遵循着先上升而后下降的变化规律;没食子酸富集的柱层析组分表现出了比较强的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61)
    43. 陈年茯砖茶多酚类对老年人肠道菌群的影响研究
    吴根梁, 侯爱香, 李珂, 李宗军
    茶叶科学    2018, 38 (3): 319-330.   DOI: 10.13305/j.cnki.jts.2018.03.013
    摘要586)      PDF(pc) (1529KB)(697)   
    为了揭示陈年茯砖茶多酚类对老年人肠道菌群多样性及结构的影响,从陈放1年及7年的茯砖茶中提取、纯化茶多酚,将等量茶多酚的提取物分别加入含有65岁老年人的肠道菌群混合培养基中进行体外静态厌氧培养,在0βh、4βh、8βh、12βh及24βh时对7年陈茶多酚组(O组)、1年陈茶多酚组(N组)及空白组(B组)进行茶多酚和短链脂肪酸(SCFAs)的含量测定,并进行肠道菌群的高通量测序,对测序结果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7年陈茯砖茶的茶多酚类在与老年人肠道菌群的体外互作下,SCFAs的含量较对照组显著提高,老年人肠道菌群的丰度及多样性水平也有所提升。在4βh及12βh时,能明显降低埃希氏菌属(Escherichia)及γ-变形菌纲_B38(γ-Proteobacteria_B38)的相对丰度,同时提高拟杆菌属(Bacteroides)、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及普拉梭菌属(Faecalibacterium)的相对丰度。研究表明,7年陈茯砖茶的茶多酚类比1年陈茯砖茶的茶多酚类更有益于改善老年人的肠道菌群结构,在老年人的营养保健方面更具潜在的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4. 富硒区茶树鲜叶中硒累积与土壤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张豪杰, 郝心愿, 周超, 王璐, 王新超, 杨亚军, 曾建明, 孙冷雪, 戴居会, 向俊, 罗鸿, 王朝阳, 张贤贵, 刘涛
    茶叶科学    2020, 40 (4): 465-477.   DOI: 10.13305/j.cnki.jts.2020.04.003
    摘要661)      PDF(pc) (2170KB)(693)   
    茶树是富硒植物,饮用富硒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补硒途径之一。茶叶的硒含量受多种环境因素影响,但有关富硒茶区茶树硒积累特性及主要影响因子的研究还鲜有报道。以高硒茶区湖北恩施、陕西安康不同地点生产茶园成龄茶树和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结合土壤及植物样品全硒含量等多种指标,明确了根际土壤硒含量对茶树硒分布特性的影响,分析了富硒区土壤pH、硒含量等9个重要土壤特性相关因子的数值分布规律。通过对186组具有代表性的土壤样品和附生茶树新梢组织检测数据进行分组和整体相关性分析,证实了富硒区茶叶全硒含量与土壤硒含量之间存在极显著相关(相关系数r=0.59,P<0.01),揭示了茶叶全硒含量与土壤有机质含量、水解性氮、锌含量以及茶叶中硫、锌含量的显著相关,同时对安康和恩施地区的土壤和茶叶硒含量相关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茶叶硒含量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硫含量、硒含量和锌含量的数学模型,模型拟合优度为0.512 6,达极显著水平(P<0.01)。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5. 茶啤酒的研究进展
    陈德权, 朱艳, 邹纯, 尹军峰, 陈建新, 许勇泉
    茶叶科学    2022, 42 (2): 169-178.   DOI: 10.13305/j.cnki.jts.2022.02.005
    摘要850)      PDF(pc) (708KB)(690)   
    茶啤酒是在啤酒酿造过程中加入茶或茶提取物得到的兼具茶与啤酒双重风味的新型啤酒。茶啤酒的开发不仅可以丰富啤酒的种类、风味和生理功效等,还可以提升茶叶资源的附加值和利用率,有助于促进茶与啤酒产业的共同发展。然而,茶啤酒在原料处理、发酵工艺和澄清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尚不成熟。本文结合了近年来茶啤酒相关研究,系统总结茶啤酒原料的前处理、发酵和澄清等技术的相关研究成果,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旨在为茶啤酒的深入研究和发展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6. 茶多酚保健功能研究进展与保健食品开发
    邬新荣, 王岳飞, 张士康, 徐平, 杨贤强
    茶叶科学    2010, 30 (S1): 501-505.  
    摘要754)      PDF(pc) (182KB)(689)   
    作为一类出色的天然抗氧化剂,茶多酚的保健功能研究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介绍了近年来流行病学研究和临床研究在茶多酚对癌症、心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皮肤疾病等多种疾病的防治功能的最新发现。同时,简单分析了我国利用茶多酚开发保健食品的现状,并从进一步发挥茶多酚保健功能的角度对茶多酚保健食品开发进行了的展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67)
    47. 茶叶主要特征性化合物抗心血管炎症研究进展
    姚敏, 李大祥, 谢忠稳
    茶叶科学    2020, 40 (1): 1-14.   DOI: 10.13305/j.cnki.jts.20191202.004
    摘要939)      PDF(pc) (632KB)(685)   
    慢性炎症是诱发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炎症因子如IL-6、TNF-α、IL-1β等均能导致心肌肥大、心肌纤维化和血管平滑肌细胞异常增殖。茶叶中富含的多种特征性化合物如茶多酚、茶氨酸、茶黄素、咖啡碱等,它们通过抑制重要炎症介质的产生和调控NF-κB、MAPK、Tolls样受体等信号通路,抑制心血管炎症的发生及发展,对心血管疾病具有预防和治疗作用。本文综述了近几年茶叶中的茶多酚、茶氨酸、茶黄素等特征成分通过抑制心血管炎症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8. 几种乌龙茶香气成分比较研究
    嵇伟彬, 刘盼盼, 许勇泉, 江用文, 陈建新, 尹军峰
    茶叶科学    2016, 36 (5): 523-530.   DOI: 10.13305/j.cnki.jts.2016.05.011
    摘要664)      PDF(pc) (900KB)(685)   
    乌龙茶主要产于我国福建南部(闽南)、北部(闽北)及广东和台湾等地,不同产区乌龙茶具有独特的香气品质特征。本文选取不同产区有代表性的乌龙茶样品,采用专家感官审评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结合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技术(GC-MS),进行了香气感官品质审评和香气成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乌龙茶香气化合物主要包括醇类、酮类、醛类、酯类、碳氢化合物、酚类、含氮化合物等,但不同产区乌龙茶香气组成存在明显差异;反-橙花叔醇(40.96%)与α-法尼烯(20.00%)是台湾高山乌龙茶的主要香气成分;反-橙花叔醇(46.22%)、吲哚(15.20%)和α-法尼烯(23.01%)是闽南清香型铁观音的主要香气成分;反-橙花叔醇(13.51%)、芳樟醇及其氧化产物(11.87%)和紫罗酮类物质(5.26%)是闽北水仙的主要香气成分;而反-橙花叔醇(31.43%)和吲哚(35.83%)是广东乌叶单枞的主要香气成分。本文还分析比较了不同做青程度乌龙茶的香气成分,同时探讨了香气成分含量与乌龙茶香气品质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7)
    49. 儿茶素呈味特性及其感官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张英娜, 嵇伟彬, 许勇泉, 尹军峰
    茶叶科学    2017, 37 (1): 1-9.  
    摘要573)      PDF(pc) (736KB)(685)   
    滋味是茶汤最重要的品质特征,绿茶茶汤滋味主要由多酚类、咖啡碱、氨基酸、碳水化合物和金属离子等共同作用形成。多酚类是绿茶茶汤中最主要的滋味物质,儿茶素又是多酚类物质的主体成分。儿茶素组分是茶汤苦味与涩味的主要贡献物质,不同儿茶素种类和含量的组合形成了茶汤不同的苦涩味强度,并影响茶汤整体风味。现阶段对于茶汤滋味评价主要是采用人体感官分析,感官分析在食品风味评价上具有不可替代性。本文就绿茶茶汤中儿茶素呈味特性、滋味物质间互作及滋味物质感官分析方法3个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完善儿茶素呈味及其互作理论体系,为感官分析方法在滋味物质呈味特性中的应用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4)
    50. 渥堆过程中主要微生物对云南普洱茶品质形成的研究
    周红杰, 李家华, 赵龙飞, 韩俊, 杨行吉, 杨伟, 吴新庄
    茶叶科学    2004, 24 (3): 212-218.   DOI: 10.13305/j.cnki.jts.2004.03.012
    摘要702)      PDF(pc) (976KB)(675)   
    对云南普洱茶渥堆过程中的微生物研究表明:主要微生物有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青霉属(Penicllium)、根霉属(Rhizopus)、灰绿曲霉(Aspergillus gloucus)、酵母属(Saccharomyces)、土生曲霉(Aspergillus terreus)、白曲霉(Aspergillus candidus)、细菌类(Bacterium)。其中黑曲霉最多,它能产生葡萄糖淀粉酶、果胶酶、纤维素酶等;酵母次之,除它本身含有极丰富的对人体有益的营养物质、丰富的酶系统和生理活性物质外,酵母菌还能代谢产生维生素B1、B2、、维生素C[1]等物质。这些微生物对普洱茶品质形成都直接或间接地起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242)
    51. 几种茶多糖降血糖活性的研究
    刘丹奇, 任发政, 李景明, 侯彩云
    茶叶科学    2019, 39 (6): 652-660.   DOI: 10.13305/j.cnki.jts.2019.06.004
    摘要896)      PDF(pc) (1225KB)(673)   
    研究和对比白茶多糖(White tea polysaccharide,WTP)、绿茶多糖(Green tea polysaccharide,GTP)和红茶多糖(Black tea polysaccharide,BTP)的成分、降血糖效果及机理。分别选取寿眉、龙井、白琳工夫作为白茶、绿茶和红茶的代表,测定分析茶多糖提取物的成分和分子量。以链脲佐菌素诱导小鼠糖尿病模型,二甲双胍作为阳性对照,研究茶多糖降血糖效果,qPCR测定小鼠肝脏中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结果表明,所选白茶、绿茶和红茶多糖的绝对重均分子量分别为18 180、19 470、8 745 Da。所选茶多糖提取物均具有降血糖功效,白茶、绿茶和红茶多糖干预组小鼠的血糖下降率分别为53.2%、52.8%及61.6%。茶多糖均可改善小鼠葡萄糖耐量,调节糖代谢相关基因表达,并且存在一定差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2. 黑茶香气化学研究进展
    何华锋, 朱宏凯, 董春旺, 叶阳, 桂安辉, 高明珠
    茶叶科学    2015, 35 (2): 121-129.   DOI: 10.13305/j.cnki.jts.2015.02.003
    摘要678)      PDF(pc) (674KB)(673)   
    黑茶是我国独有的茶类,独特的渥堆工艺形成了其陈纯的香气特征。本文详尽综述了近年来黑茶香气化学研究的进展,从黑茶香气成分的化学特性方面归纳出甲氧基苯类和烯醛类化合物是黑茶独特香型的特征成分,分析了渥堆、干燥、贮藏等主要加工工艺对黑茶香气品质的影响,讨论了微生物对黑茶香气形成的影响,并指出了原料、香气提取方式等对黑茶香气分析的影响;最终提出黑茶特征性香气成分的鉴定与表征,香气骨架分子官能团的转化机理,以及微生物对香气形成的参与机制应是今后黑茶香气研究的难点。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21)
    53. 不同贮藏年份政和白茶的香气特征与挥发性成分分析
    黄维, 张灵枝, 张嘉琳, 林馥茗, 荣杰峰, 肖春燕, 岳鹏航, 余华珠, 孙威江, 黄艳
    茶叶科学    2023, 43 (5): 667-680.   DOI: 10.13305/j.cnki.jts.2023.05.006
    摘要481)      PDF(pc) (1492KB)(672)   
    为探究不同贮藏年份政和白茶的香气特征,采用定量描述分析结合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贮藏0、5、10、15年的政和白牡丹白茶(分别编号BMD0、BMD5、BMD10和BMD15)的香气特征与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贮藏年份政和白牡丹的香气特征差异明显,BMD0以毫香、清香、甜香、花香为主,随贮藏时间延长,毫香、清香、甜香、花香减弱,陈香、木香增强。不同贮藏年份的政和白牡丹共检测出66种挥发性成分,以醇类、酯类、酸类为主,BMD0和BMD5醇类含量较高,BMD10和BMD15酯类含量较高,随贮藏年份增加,挥发性成分总量显著降低,相对含量的组成与占比变化显著。所建立的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模型,可将不同贮藏年份政和白牡丹进行有效区分,分别以相对香气活性值(Relative odor activity value,rOAV)>1、变量投影重要性(Variable important for the projection,VIP)>1为依据,筛选出14种和30种差异挥发性成分;以rOAV>1且VIP>1为依据,筛选出β-紫罗兰酮、α-紫罗兰酮、反式-橙花叔醇、苯甲醇、苯乙醛、α-亚麻酸共6种关键差异挥发性成分。本研究为白茶科学储藏、陈年白茶风味解析提供理论参考与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4. 茶多糖化学及生物活性的研究
    徐仲溪, 王坤波
    茶叶科学    2004, 24 (2): 75-81.   DOI: 10.13305/j.cnki.jts.2004.02.001
    摘要496)      PDF(pc) (280KB)(670)   
    近年的研究发现茶叶多糖有多种生理作用,非常具有开发前景。它具有降血糖、降血脂、抗血栓、降血压及增强机体免疫力等生理功能,可作为功能保健食品用于糖尿病人、心脑血管病人的辅助治疗。本文就茶多糖的提取纯化方法、纯度测定、分子量测定、化学组成、生理作用等进行综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51)
    55. 间套作功能植物对茶园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
    史凡, 黄泓晶, 陈燕婷, 陈李林
    茶叶科学    2022, 42 (2): 151-168.   DOI: 10.13305/j.cnki.jts.2022.02.011
    摘要699)      PDF(pc) (1493KB)(666)   
    合理间套作功能植物是茶园生境管理的主要措施之一,能够遮光保温、保持水土、增肥促长、保持微域环境稳定;还能吸引天敌、驱避害虫,减轻茶园病虫草为害,有助于茶叶提质增效。但不合理的间套作会破坏茶园微域环境和争夺养料,进而影响茶树生长。通过综述近年来在茶园间套作功能植物及其对茶园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方面的文献,主要包括茶园常见功能植物的种类、作用方式、功效和常见问题,以及间套作功能植物对茶树生长发育和茶叶产量品质的影响及对病虫草害的调控作用;以期为应用间套作措施促进茶园病虫草害的综合调控和提升茶园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供指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6. 儿茶素生物医用纳米材料研究进展
    俞蓉欣, 郑芹芹, 陈红平, 张劲松, 张相春
    茶叶科学    2022, 42 (4): 447-462.   DOI: 10.13305/j.cnki.jts.2022.04.004
    摘要560)      PDF(pc) (2659KB)(656)   
    儿茶素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抗病毒、抗炎和免疫调节等功能,是茶叶中含量丰富的一类生物活性物质。由于酚羟基的高活泼性导致儿茶素在生物体外及体内极易失去活性,致使其在生物体内利用度不高。近年来,纳米生物技术的发展有望通过配体设计、精准合成和智能调控等策略解决儿茶素低生物利用度的难题,并拓展其在生命健康领域中的应用。综述了近几年儿茶素生物医用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儿茶素生物医用纳米材料的抗肿瘤、抗菌、抗炎、药物递送和抗病毒等活性,对儿茶素生物医用纳米材料的构建和生物作用机制进行了探讨,并对儿茶素新材料设计及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7. 茶树茉莉酸合成与转导途径关键基因在乌龙茶加工过程中对萜类物质的影响
    卢丽, 詹冬梅, 周承哲, 朱晨, 谢思艺, 徐凯, 田采云, 赖钟雄, 郭玉琼
    茶叶科学    2023, 43 (1): 91-108.   DOI: 10.13305/j.cnki.jts.2023.01.007
    摘要335)      PDF(pc) (3811KB)(653)   
    对茶树茉莉酸合成与信号转导途径关键基因进行分析,并探究其在乌龙茶加工过程中的表达模式和对萜类物质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茶树茉莉酸合成与信号转导途径中共11个关键基因家族,包含133个候选基因;顺式作用元件分析显示,该途径关键基因的启动子区域包含大量的顺式作用元件,包括茉莉酸响应、损伤响应和厌氧诱导响应等元件;qRT-PCR分析表明,该途径大多数基因在萎凋过程呈上升趋势,在二摇后达到最高,四摇过程显著下调,杀青前略有回升,且关键基因可响应乌龙茶加工过程中多种胁迫;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检测出73种萜类物质,主要包括芳樟醇、香叶醇和α-法尼烯等呈花果香型物质;相关性分析表明,CsLOX11CsLOX12CsAOS2CsAOC1CsACX4CsACX8CsMYC2-4CsMYC2_15CsMYC2_21β-蒎烯、柠檬烯和月桂烯等呈正相关,CsOPR2CsTPL6CsLUG4与反式-橙花叔醇、α-法尼烯和紫罗兰酮等呈正相关,其中CsTPL6与35种萜类化合物呈极显著正相关。明确茶树茉莉酸合成与信号转导途径关键基因参与调控乌龙茶加工过程中萜类化合物的形成,为探明乌龙茶加工过程香气形成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8. 茶树生长光调控研究进展
    盖淑杰, 王奕雄, 李兰, 刘硕谦, 李银花, 程孝, 夏茂, 刘仲华, 周智
    茶叶科学    2022, 42 (6): 753-767.   DOI: 10.13305/j.cnki.jts.2022.06.005
    摘要731)      PDF(pc) (882KB)(648)   
    茶树生长发育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光是重要的因素之一,可单独或与温度等其他环境因素协同调控茶树生长发育及次生代谢产物的合成。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光调控茶树生长及其代谢方面的研究进展,重点探讨了不同光谱波段、光子通量和光周期对茶树生长、代谢产物组分的影响,明确茶树生长、代谢的光调控过程,解析光调控机制,为开发可用于生产实践的茶树光调控技术奠定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9. 基于EDEM的茶叶揉捻机参数优化及试验研究
    李兵, 李为宁, 柏宣丙, 黄剑虹
    茶叶科学    2020, 40 (3): 375-385.   DOI: 10.13305/j.cnki.jts.2020.03.008
    摘要659)      PDF(pc) (3748KB)(648)   
    为解决目前茶叶在揉捻过程中揉捻质量不稳定的问题,以6CR-40型茶叶揉捻机为研究对象,基于Solidworks对茶叶揉捻机进行三维建模,运用离散元仿真软件EDEM对茶叶揉捻机的揉捻过程进行数值模拟,探求各试验因素对茶叶揉捻机性能指标的影响规律。运用二次正交旋转试验,通过Design-Expert软件进行优化求解,获得揉捻质量最佳的结构参数组合。结果表明,当揉桶转速为42 r·min-1、棱骨高度为10 mm、揉盘倾角为3.8°时,茶叶的成条率为88.55%、碎茶率为1.83%。茶叶揉捻机具有较好的揉捻质量。验证试验结果与仿真优化结果基本一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60. 中国茶叶消费现状与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
    管曦, 杨江帆, 谢向英, 林丽琼
    茶叶科学    2011, 31 (6): 546-551.   DOI: 10.13305/j.cnki.jts.2011.06.006
    摘要803)      PDF(pc) (619KB)(641)   
    文章采用logistic模型,基于中国健康和营养调查的数据,对我国茶叶消费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消费者的年龄、性别、城乡、受教育程度、收入、所属区域等都影响消费者的饮茶行为,其中年龄、受教育程度和收入对是否饮茶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男性和城市消费者的饮茶可能也较高,中东部地区的消费者相对于西部消费者饮茶可能性较低,并根据结论提出了对应的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29)
    61. 乌龙茶做青期间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变化
    禹利君, 史云峰, 杨伟丽, 王若仲
    茶叶科学    2001, 21 (02): 130-133.   DOI: 10.13305/j.cnki.jts.2001.02.012
    摘要416)      PDF(pc) (95KB)(638)   
    以毛蟹的三、四叶梢为原料 ,通过对乌龙茶新工艺加工过程中多酚氧化酶 (PPO)、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研究 ,发现在做青过程中 ,整叶的PPO活性、POD活性分别呈低→高→低和高→低→高的变化规律 ;整叶叶缘的PPO活性呈高→低→高的变化规律 ,POD活性呈低→高→低的变化规律 ;整叶叶芯的PPO活性、POD活性分别呈依次减弱和依次增强的变化规律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68)
    62. 茶多酚生物学活性的研究
    杨贤强, 曹明富, 沈生荣, 方允中, 刘明哲, 朱善瑾, 徐黻本
    茶叶科学    1993, 13 (01): 51-59.   DOI: 10.13305/j.cnki.jts.1993.01.009
    摘要713)      PDF(pc) (2644KB)(638)   
    用 ESR 法、化学发光法和分光光度法3种实验模型测定,证明茶多酚消除活性氧自由基的效率达92%—98%,明显优于维生素 C 和维生素 E。动物实验结果表明,口喂或腹腔注射给药,茶多酚能提高小白鼠的全血 GSH-Px 活力(P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324)
    63. Miang茶(一种泰国发酵型茶)及其饮食
    BOUPHUNTunyaluk, 胥伟, 姜依何, 朱旗
    茶叶科学    2017, 37 (6): 645-652.  
    摘要1914)      PDF(pc) (1011KB)(637)   
    Miang茶是泰国北部地区居民一类传统日常食用的腌茶,是一种将茶树鲜叶通过腌制发酵的方法制得的食品。文章回顾了该茶的历史,论述了该茶的采摘与加工工艺,简述了亚洲相关国家如中国、日本、老挝、缅甸等地的腌茶,论述了Miang茶在泰国北部悠久的历史和重要的经济价值。探讨了这种天然的发酵类茶的化学成分和微生物种类及相关菌群对人体健康的益处。最后论述了该茶所面临的挑战,以期为Miang茶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指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64. 茶树耐旱机理及抗旱节水研究进展
    刘声传, 陈亮
    茶叶科学    2014, 34 (2): 111-121.   DOI: 10.13305/j.cnki.jts.2014.02.001
    摘要846)      PDF(pc) (975KB)(636)   
    干旱是影响茶叶生产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茶树对干旱胁迫及随后复水的响应非常复杂,探究茶树耐旱机理,对于发掘利用耐旱节水基因资源、提高耐旱性和水分利用效率、发展节水抗旱栽培、减轻旱灾损失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简述了干旱对茶树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述评了当前茶树响应干旱胁迫和复水机理的研究动态,概述了茶树节水抗旱栽培和灾后恢复技术,并展望了今后研究重点。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0)
    65. 茶树CsRAV2转录因子基因的克隆与表达特性分析
    吴致君, 黎星辉, 房婉萍, 周琳, 赵真, 庄静
    茶叶科学    2014, 34 (3): 297-306.   DOI: 10.13305/j.cnki.jts.2014.03.013
    摘要404)      PDF(pc) (1481KB)(634)   
    RAV转录因子是AP2/ERF家族的成员之一,在植物生长发育和逆境调控中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以安吉白茶和迎霜这两个茶树(Camellia sinensis)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PCR和RT-PCR方法分别从两种茶树的DNA和cDNA中克隆得到CsRAV2基因。分析显示,来源于两种茶树中的CsRAV2基因全长均为1 089 bp,没有内含子,分别编码362个氨基酸,含有相对保守的AP2结合域和B3结构域,具有典型的植物RAV类转录因子特征。从氨基酸组成成分、理化性质、亲水性/疏水性、三级结构上分析显示,茶树中CsRAV2转录因子是亲水性蛋白。茶树中CsRAV2转录因子与拟南芥AtRAV具有相似的三级结构。实时定量PCR分析表明,茶树中CsRAV2基因在茶树根中表达量最高,高温、低温、NaCl处理均能诱导该基因表达,不同品种间存在差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66. 萎凋温度对鲜叶主要生化成分和酶活动态变化规律的影响
    滑金杰, 袁海波, 王伟伟, 江用文, 刘千录, 陈根生, 汪芳
    茶叶科学    2015, 35 (1): 73-81.   DOI: 10.13305/j.cnki.jts.2015.01.014
    摘要488)      PDF(pc) (615KB)(634)   
    以一芽二叶茶鲜叶为原料,设置20、28、36℃ 3个萎凋温度梯度,取不同含水率的萎凋叶,测定茶多酚、氨基酸、黄酮、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糖等含量,以及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的酶活,并对后续加工叶的主要生化成分进行测定,研究萎凋温度对鲜叶主要生化成分和酶活性动态变化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萎凋过程鲜叶含水率的逐渐下降,茶多酚、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等含量均呈现下降的趋势,36℃和28℃处理下茶多酚含量无显著差异,均高于20℃处理,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与温度呈负相关;氨基酸和黄酮含量呈上升趋势,不同处理间36℃>28℃>20℃;CO2释放量总体呈“降-升-降”的变化趋势,以36℃处理样的释放量相对最大;多酚氧化酶活性呈缓慢下降的趋势,过氧化物酶活性呈上升趋势,且均以28℃处理酶活性最高。成品茶中28℃处理样的茶黄素、茶红素、茶多酚等含量最高,感官审评结果也表明28℃处理样的汤色、滋味等得分最高,品质最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67. 加入WTO对中国茶业的影响与对策
    陈宗懋, 赵红鹰, 姜含春
    茶叶科学    2002, 22 (01): 1-6.   DOI: 10.13305/j.cnki.jts.2002.01.001
    摘要309)      PDF(pc) (57KB)(630)   
    本文在概述了我国茶业在国内经济和世界茶业中的地位和差距的基础上,对我国茶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入世后我国茶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茶业的五条应对措施。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34)
    68. 绿茶茶汤冷后浑特性研究
    许勇泉, 尹军峰
    茶叶科学    2010, 30 (S1): 527-532.  
    摘要467)      PDF(pc) (222KB)(630)   
    通过比较不同原料绿茶茶汤沉淀量、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及其参与冷后浑形成比率,研究绿茶冷后浑形成特性。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绿茶茶汤之间沉淀量差异极大,茶汤中蛋白质、咖啡碱、茶多酚、黄酮化合物、酯型儿茶素(包括EGCG、GCG、ECG、CG)、Ca2+、Na+、Ni2+相比其他化学成分更容易参与绿茶冷后浑的形成。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咖啡碱与酯型儿茶素是绿茶冷后浑形成的关键化学成分,通过初始茶汤中这两种化学成分含量可以预算茶汤可能形成的沉淀量,Cream(g/L)=-172.071+0.129×C咖啡碱+0.024×C酯型儿茶素(R2=0.936)。本研究结果将为进一步揭示绿茶冷后浑形成机理提供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7)
    69. 普洱茶茶褐素的分级及相关性质初步研究
    杨新河, 王丽丽, 黄建安, 吴文亮, 刘仲华
    茶叶科学    2011, 31 (3): 187-194.   DOI: 10.13305/j.cnki.jts.2011.03.006
    摘要592)      PDF(pc) (520KB)(630)   
    普洱茶水提物依次经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后剩余的水层色素-茶褐素上羟丙基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柱,以丙酮-水溶液进行洗脱,按照色素条带分别收集得到级分并初步研究它们的理化与光谱性质。结果表明,以40%丙酮-水溶液为洗脱剂,流速为0.05BV/h时,茶褐素的分级效果最好,柱中呈现6条明显的条带,它们的色差参数值、还原力、pH值、常规成分含量、紫外-可见光谱扫描、红外光谱扫描及稳定性等存在差异。该研究进一步表征了普洱茶茶褐素组成与性质的复杂性,同时为深入研究茶褐素的生物活性与化学成分的本质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6)
    70. 闷黄过程中黄茶生化成分变化及其影响因子研究进展
    滑金杰, 江用文, 袁海波, 尹军峰, 钟维标, 余书平, 谢前途
    茶叶科学    2015, 35 (3): 203-208.   DOI: 10.13305/j.cnki.jts.2015.03.001
    摘要509)      PDF(pc) (498KB)(628)   
    闷黄过程中,黄茶中的生化成分在湿热作用下发生剧烈变化,如叶绿素因湿热引起的氧化降解反应而含量锐减;儿茶素因氧化和异构化反应,其组分及比例发生明显改变;氨基酸和可溶性糖含量亦有所变化等。这些变化为形成黄茶黄汤黄叶、醇爽口感等独特品质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文章对闷黄过程中,黄茶主要品质成分和微生物动态变化规律,以及闷黄工艺关键影响因子等进行了综述,并对闷黄工艺研究趋势作了展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5)
    71. 茉莉花茶特征香气成分研究
    安会敏, 欧行畅, 熊一帆, 张杨波, 李娟, 李勤, 李骞, 李适, 黄建安
    茶叶科学    2020, 40 (2): 225-237.   DOI: 10.13305/j.cnki.jts.2020.02.009
    摘要1315)      PDF(pc) (521KB)(626)   
    茉莉花茶是我国特有的再加工茶,香气是决定茉莉花茶品质的最主要因素。本研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绿茶素坯和茉莉花茶的挥发性成分定性定量,通过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Orthogonal projections to latent structu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香气活度值法(Odor activity value,OAV)筛选茉莉花茶的特征香气成分,并探究其对花茶品质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绿茶素坯与茉莉花茶中共鉴定出70种挥发性成分,其中茉莉花茶的特征香气成分有13种,分别是3-己烯-1-醇、苯甲醇、芳樟醇、苯乙醇、乙酸叶醇酯、苯甲酸甲酯、乙酸苄酯、水杨酸甲酯、顺式-3-己烯基异戊酸酯、2-氨基苯甲酸甲酯、顺式-3-己烯基苯甲酸酯、吲哚和α-法呢烯;苯乙醇与茉莉花茶品质相关性较低,其余12种特征香气成分与茉莉花茶品质相关性较强(r≥0.84)。该研究结果为茉莉花茶品质的评定、调控和提升提供了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72.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绿茶中草甘膦和氨甲基膦酸残留量
    杨亚琴, 冯书惠, 胡永建, 李圆圆, 王会锋, 刘进玺, 钟红舰
    茶叶科学    2020, 40 (1): 125-132.   DOI: 10.13305/j.cnki.jts.20191202.003
    摘要779)      PDF(pc) (791KB)(624)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建立了一种检测绿茶中草甘膦及其代谢物氨甲基膦酸残留量的测定方法。绿茶样品用水提取,经二氯甲烷液液分配和阳离子交换/反相吸附复合固相萃取柱净化,与三氟乙酸酐和七氟丁醇进行衍生化反应后,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检测。该方法草甘膦定量限为0.05 mg·kg-1,在2~100 ng·mL-1浓度范围内呈现良好线性(R2=0.999 3),氨甲基膦酸的定量限为0.02 mg·kg-1,在1~100 ng·mL-1浓度范围内呈现良好线性(R2=0.999 2)。绿茶样品草甘膦添加浓度为0.25 mg·kg-1和0.50 mg·kg-1时,其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0.8%和93.2%,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4.93%和6.74%,氨甲基膦酸添加浓度为0.10 mg·kg-1和0.20 mg·kg-1时,其平均回收率分别为85.8%和95.4%,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0.5%和5.16%。该方法净化效果好,杂质干扰小,回收率高,可满足绿茶中草甘膦及其代谢物氨甲基膦酸的残留检测要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73. 茶多糖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李焱, 林泳峰, 刘文美, 邹泽华, 刘光明, 刘庆梅
    茶叶科学    2023, 43 (4): 447-459.   DOI: 10.13305/j.cnki.jts.2023.04.001
    摘要534)      PDF(pc) (475KB)(622)   
    茶多糖是茶叶中的重要活性成分,研究茶多糖的性质、推动茶多糖产品的开发将有利于茶产业及健康产业的发展。对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近十年茶多糖相关文献进行了可视化分析。结果显示,2013—2022年,茶多糖相关主题发文量总体呈增长趋势;关键词的共现、突现、频次分析结果均表明茶多糖的抗氧化性是持续的研究热点,这也可能是未来研究的主要趋势之一。当前,全球范围内茶多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单糖组成、溶解性、乳化性等理化性质和抗氧化、抗肿瘤、抗糖尿病等生物活性方面。茶多糖虽具有多种生物活性,但相关的机理解析仍不够深入;最新研究表明茶多糖能够影响肠道菌群,具有良好的益生元潜力。另外,茶多糖相关产品的转化和开发尤为不足,研究者们未来可聚焦于利用茶多糖开发生物膜制品、药物递送产品及功能性食品等。总结茶多糖领域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热点方向,旨在为该领域的研究者及茶多糖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74. 茶叶中原花青素研究进展
    高晨曦, 黄艳, 孙威江
    茶叶科学    2020, 40 (4): 441-453.   DOI: 10.13305/j.cnki.jts.2020.04.002
    摘要976)      PDF(pc) (517KB)(621)   
    原花青素是茶叶中一类重要的多酚类物质,也是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近年来茶叶中含有的原花青素类物质(Proanthocyanidins,PAs)受到广泛关注。对茶树中原花青素类物质的研究有助于推进茶树生长过程中多酚类代谢途径研究,在茶叶生物化学基础研究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国内外学者对原花青素的研究现状,综述了原花青素与花青素的关系、茶叶中原花青素的生物合成途径、缩合机理、茶叶中原花青素的类型,以及在茶叶中的含量差异和应用现状,并探讨其研究利用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75. 茶叶分类进展研究——兼论六堡茶的归属
    吴平
    茶叶科学    2014, 34 (4): 408-416.   DOI: 10.13305/j.cnki.jts.2014.04.014
    摘要732)      PDF(pc) (659KB)(621)   
    阐述了我国历史上和国外的茶叶分类理论和方法,以及黑茶的独特工艺、品质特征等情况。通过研究六堡茶标准化工艺流程中不同工艺阶段的堆积变色方法、影响堆积变色的主导因素、毛茶和成品茶的感官品质特征等,认为无论是六堡茶的毛茶还是成品茶,均经过了堆积变色过程,符合茶叶分类理论、相关标准及相关法规规定,均可称为黑茶,但成品茶比毛茶多了两次堆积变色过程——渥堆和陈化。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76. 茶树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梁月荣, 石萌
    茶叶科学    2015, 35 (2): 103-109.   DOI: 10.13305/j.cnki.jts.2015.02.001
    摘要739)      PDF(pc) (567KB)(619)   
    本文从茶树育种材料创新、育种鉴定技术发展、育种目标变化、育种程序的改进、育种成果以及良种繁育与推广体系等方面综述了茶树遗传育种领域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深入开展茶树遗传育种研究提供参考。茶树育种材料创新的手段仍然以杂交为主,理化诱变的应用日趋广泛,转基因技术有待进一步完善。高分辨率检测设备和基因鉴定技术的应用,结合计算机预测模型开发,使茶树品种早期鉴定的准确性得到提升。茶树育种目标经过了高产、优质、早生的阶段,发展到了满足多样化需求的时期。进一步提高早期鉴定准确度、缩短育种周期是茶树育种技术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77. 保留指数在茶叶挥发物鉴定中的应用及保留指数库的建立
    林杰, 陈莹, 施元旭, 王校常
    茶叶科学    2014, 34 (3): 261-270.   DOI: 10.13305/j.cnki.jts.2014.03.008
    摘要559)      PDF(pc) (835KB)(618)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别应用正构烷烃(n-alkanes)混标和分析物中的正构烷烃对茶叶保留指数(RI)进行了测定,得到的保留时间相对碳数的线性相关系数(R2)均超过了0.99,证实了两种保留指数测定方法的可靠性。在谱库检索的基础上结合保留指数法,龙井茶香气成分的鉴定率从46.67%提高到74.67%,大多数物质可得到完全鉴定。同时,保留指数能对质谱匹配过程中存在的同分异构体进行有效的鉴定,提高物质定性的准确性,使物质鉴定效率大大提高。归纳相关文献数据,构建了HP-innowax色谱柱的保留指数库,提高了利用HP-innowax色谱柱进行挥发物分析的效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24)
    78. 不同类型水质对龙井茶汤风味品质及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
    龚芝萍, 尹军峰, 陈根生
    茶叶科学    2020, 40 (2): 215-224.   DOI: 10.13305/j.cnki.jts.2020.02.008
    摘要898)      PDF(pc) (508KB)(618)   
    为了解水质对茶汤品质的影响,选用自来水、娃哈哈纯净水、虎跑冷泉、C胞活力小分子团水、5100西藏冰川矿泉水和健龙火山冷矿泉水等6种饮用水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感官品质评定和成分分析两种方式,研究不同类型水质对茶汤风味品质及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pH呈弱酸性,Ca2+、Mg2+及总离子含量较低的纯净水和虎跑冷泉冲泡龙井茶较为适宜,在风味品质方面既能较好的控制茶汤的苦、涩、鲜等滋味,也能体现出茶汤特有香气的浓郁度和纯正度。通过风味物质的分析,随着饮用水离子浓度增加,茶汤中的茶多酚、氨基酸、EGCG、酯型儿茶素、草酸含量均显著下降;咖啡碱和总糖含量差异较小;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略有增加。Ca2+、Mg2+浓度较高的矿物质水对茶汤中的芳樟醇、反-丁酸-3-己烯酯、十二烷、十四烷、顺-3-己烯异戊酸酯、香叶醇、β-紫罗酮等17种龙井茶特征香气成分挥发有抑制作用。本研究初步明确了水质对茶汤滋味物质构成和香气物质挥发的影响,试验结果对茶叶风味化学、科学泡茶、茶饮制造用水的选择等方面提供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79. 茶多酚对动脉粥样硬化的预防作用与机理研究进展
    张姝萍,王岳飞,徐平
    茶叶科学    2019, 39 (3): 231-246.   DOI: 10.13305/j.cnki.jts.2019.03.001
    摘要1171)      PDF(pc) (914KB)(616)    PDF(mobile) (748KB)(101)   
    动脉粥样硬化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的重要病理基础,对心脑血管的损害可累及全身各个器官。茶多酚能 够通过抗炎、调节血脂水平、抑制LDL 氧化修饰、改善内皮功能、保持斑块稳定性等不同途径有效预防动脉 粥样硬化。本文就近年来茶多酚对动脉粥样硬化的预防功能与机理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80. 近红外光谱技术在茶叶品控与装备创制领域的研究进展
    任广鑫, 金珊珊, 李露青, 宁井铭, 张正竹
    茶叶科学    2020, 40 (6): 707-714.   DOI: 10.13305/j.cnki.jts.2020.06.001
    摘要980)      PDF(pc) (1236KB)(614)   

    茶叶是中国特色的经济作物和高附加值的天然饮品,快速、准确的营养诊断和品质监控是保证茶叶制品质量的必然要求。本文分析了传统茶叶质量评价方法和近年来涌现出的快速检测技术的局限性,介绍了近红外光谱技术的特性和该技术应用于茶叶领域的研究论文关键词的演变过程,详细评述了该技术在茶制品关键组分快速检测、茶制品质量控制、数字化光谱快速分析仪创制和技术标准开发中的研究进展,并对该技术在茶叶分析中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81. 条纹蝇虎对灰茶尺蠖幼虫的捕食作用
    汪为通, 周孝贵, 张欣欣, 王志博, 张大羽, 肖强
    茶叶科学    2022, 42 (4): 515-524.   DOI: 10.13305/j.cnki.jts.2022.04.002
    摘要420)      PDF(pc) (421KB)(612)   
    为明确条纹蝇虎(Plexippus setipes)对灰茶尺蠖(Ectropis grisescens)的防控效果,在室内条件下,开展了条纹蝇虎对灰茶尺蠖幼虫的捕食量、捕食功能反应、捕食选择性和种内干扰效应的研究。结果显示,条纹蝇虎偏好捕食灰茶尺蠖低龄幼虫,不同发育阶段捕食能力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成蛛捕食能力最强,日均可捕食灰茶尺蠖1龄幼虫17.44头,幼蛛捕食能力相对较弱,日均捕食1龄幼虫2.33头。条纹蝇虎捕食功能反应符合Holling Ⅱ模型,捕食量随灰茶尺蠖幼虫密度的增加而增加,而搜寻效应逐渐降低。捕食选择性试验表明,条纹蝇虎对灰茶尺蠖1龄幼虫和2龄幼虫表现为正喜好性(Ci>0),对3龄幼虫表现为负喜好性(Ci<0)。条纹蝇虎对灰茶尺蠖幼虫的捕食作用同时受自身密度的影响,存在较强的种内干扰反应,该反应符合Hasse Ⅱ模型。研究表明,条纹蝇虎对灰茶尺蠖幼虫具有较强的捕食能力和良好的防控潜能,这为利用茶园蜘蛛天敌资源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82. 茶树基因组与测序技术的研究进展
    王鹏杰, 杨江帆, 张兴坦, 叶乃兴
    茶叶科学    2021, 41 (6): 743-752.  
    摘要1068)      PDF(pc) (564KB)(609)   
    茶树具有高度杂合、基因组庞大及高度重复等特点,这导致茶树基因组的前期研究进展缓慢。基因组测序技术的迅速发展有力推动茶树基因组的解析与完善。综述了基因组测序技术的发展,将近年来茶树基因组的组装与研究进展按照草图水平、染色体水平和单体型水平进行分类,探讨茶树基因组未来的应用与发展方向,为茶树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和精确分子育种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83. 酶工程技术在茶叶深加工中的应用及展望
    王斌, 江和源, 张建勇, 王岩, 黄永东
    茶叶科学    2010, 30 (S1): 521-526.  
    摘要391)      PDF(pc) (240KB)(608)   
    根据前人研究成果从酶工程技术的研究角度出发,总结近年来该技术在茶叶深加工领域的应用,包括茶黄素、茶氨酸、儿茶素衍生物等茶叶天然产物的合成;茶多酚、茶多糖等天然产物的提取;速溶茶的加工和茶饮料的澄清、保香增香等方面,并对其应用前景加以展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84. 茶叶对血小板活化的影响研究进展
    陈萍, 邱培, 程浩, 周盈, 龚淑英
    茶叶科学    2015, 35 (5): 458-464.   DOI: 10.13305/j.cnki.jts.2015.05.008
    摘要689)      PDF(pc) (592KB)(605)   
    血小板活化是许多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基础,抗血小板药物能够在不同水平阻断血小板聚集作用的级联反应。临床医学和动物实验证实,茶叶及有效成分对血小板活化具有抑制作用,在抗血栓活性上表现出一定的构效关系。本文从饮茶及茶叶成分对血小板聚集、血栓、凝血系统等方面的体内外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探讨茶叶抑制血小板活化的不同作用机理,有助于系统阐明茶叶抗血栓、预防心血管疾病功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
    85. 茶树根际微生物研究进展
    黄芳芳, 李勤, 黄建安
    茶叶科学    2020, 40 (6): 715-723.   DOI: 10.13305/j.cnki.jts.2020.06.002
    摘要679)      PDF(pc) (339KB)(600)   
    根际微生物群落种类丰富、数量庞大,影响植物的生理和发育,被称为植物的第二基因组。茶树根际特定的生态系统对茶树的生长和健康至关重要,了解茶树根际微生物对提高茶树根际生态系统功能非常关键。本文结合根际微生物的生态功能和研究方法,从茶树根际微生物的多样性及其影响因素等方面综述茶树根际微生物的研究进展,并对亟待研究的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改善茶树根际微域环境,提高茶叶品质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86. 茶组植物的分类历史与思考
    杨世雄
    茶叶科学    2021, 41 (4): 439-453.   DOI: 10.13305/j.cnki.jts.2021.04.001
    摘要1034)      PDF(pc) (863KB)(598)   
    茶组植物是重要的经济植物,也是山茶属内分类学问题最多的类群,由于形态性状的多样性和连续性,其组的分类学范围和物种的界定均存在不少的争议。系统地回顾了茶组植物分类的历史,并基于植物分类学者的立场,对造成茶组植物分类学混乱的原因及如何改进,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87. 红茶对高脂饮食小鼠血脂的调节作用研究
    陈金华, 谭斌, 龚雨顺, 黄建安, 刘仲华
    茶叶科学    2015, 35 (4): 384-396.   DOI: 10.13305/j.cnki.jts.2015.04.012
    摘要526)      PDF(pc) (1872KB)(597)   
    采用脂代谢紊乱模型法—预防性给予不同地区不同剂量的红茶(剂量为成人每日饮用量的5倍、10倍和20倍3种),观察小鼠体重、血脂、相关酶及肝脏形态的变化。结果表明:与高脂模型对照组相比,红茶剂量组能极显著(P<0.01)降低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肝脏丙二醛(MDA)、肝脏指数;极显著(P<0.01)升高血清载脂蛋白A1(apoA1)、脂蛋白脂酶(LPL)、肝脂酶(HL)、总脂酶、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C)有所上升,小鼠体重也得到了一定的抑制,肝脏病变程度得到了相应的减轻,说明红茶具有一定的调节血脂及减小肝脏因高脂饮食所带来的损伤。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7)
    88. 普洱茶与茯砖茶风味轮的构建及应用
    陈国和, 胡腾飞, 谢贺, 符文杰, 翟玉珂, 鲍肃都, 安勤, 王超, 王韺姿, 刘仲华, 黄建安
    茶叶科学    2023, 43 (5): 631-644.   DOI: 10.13305/j.cnki.jts.2023.05.008
    摘要403)      PDF(pc) (1988KB)(595)   
    风味轮是一种简单易懂的描述词系统,方便消费者交流普洱茶与茯砖茶的感官风味属性。通过建立感官审评小组,对普洱茶和茯砖茶的风味进行感官审评,从香气和滋味两个维度绘制了普洱茶和茯砖茶的风味轮。在此基础上,对23个典型感官描述词设置不同强度的参比样品,建立了普洱茶和茯砖茶感官定量描述词汇表。进一步运用M值法结合方差分析及多元统计学分析,筛选出能够较好描述普洱茶和茯砖茶的感官主要描述语,普洱茶中筛选出7个香气描述词(木香、甜香、药香、酵气、糯香、枣香和陈香)和5个滋味描述词(甜味、苦味、涩味、酸味和醇厚);茯砖茶筛选出5个香气描述词(木香、甜香、药香、陈香和菌花香)和5个滋味描述词(甜味、苦味、涩味、酸味和醇厚),这些描述词均可较好地评价普洱茶和茯砖茶样品的感官品质特征。研究结果对区分、评价普洱茶和茯砖茶感官风味特征及其产品的开发提供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89. EGCG对细胞的促氧化作用研究进展
    陈怡君, 熊立瑰, 黄建安, 龚雨顺, 刘仲华
    茶叶科学    2015, 35 (2): 130-136.   DOI: 10.13305/j.cnki.jts.2015.02.004
    摘要772)      PDF(pc) (519KB)(588)   
    EGCG是茶叶中主要的儿茶素类物质,具有多种生物活性。近年来,EGCG促氧化作用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对国内外细胞实验中EGCG的促氧化作用进行综述。EGCG在细胞培养基中发生自动氧化可以形成细胞外氧化应激环境,这种自动氧化受到培养基种类、EGCG浓度与处理时间、血清含量及pH值等因素影响。在细胞内,EGCG直接提高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idative Species, ROS)和线粒体ROS,或者通过Fenton反应间接产生OH-。EGCG可以影响细胞内转录因子、信号通路与表面生长因子受体的表达与传递,从而影响细胞的一系列生命活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4)
    90. 基于UHPLC-Q-TOF/MS的不同产地普洱生茶化学成分差异研究
    杨晨, 戴伟东, 吕美玲, 李朋亮, 刘栩, 田军, 万云龙, 李继, 林智
    茶叶科学    2017, 37 (6): 605-615.  
    摘要609)      PDF(pc) (1648KB)(588)   
    为了更加全面地了解产地对普洱生茶品质与化学成分的影响,本研究选取来自临沧市、普洱市、西双版纳州三大产区12个茶山(自然村)的普洱生茶样品,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HPLC-Q-TOF/MS)对不同产地普洱生茶的非挥发性代谢物表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产地普洱生茶的化学成分在含量上具有较大差异,且具有明显的产地特征。采用主成分分析,可以对来自西双版纳自治州(包括勐腊县、勐海县、景洪市)、普洱市、临沧市3个地级行政区的普洱生茶进行有效区分,也可以对来自普洱茶产区的东南、西南、西北3个区域的普洱生茶进行有效区分。进一步鉴定了普洱生茶中79种主要成分,并对其在12个茶山(自然村)的普洱生茶中的含量分布,以及与不同产地普洱生茶滋味品质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本研究表明,基于UHPLC-Q-TOF/MS的茶叶非挥发性化学成分轮廓可以作为普洱生茶产地判别的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91. 名优炒青绿茶挥发性成分研究进展
    石亚丽, 朱荫, 马婉君, 杨高中, 王梦琪, 施江, 彭群华, 林智, 吕海鹏
    茶叶科学    2021, 41 (3): 285-301.   DOI: 10.13305/j.cnki.jts.2021.03.001
    摘要949)      PDF(pc) (622KB)(585)   
    香气是评价茶叶品质的关键指标之一,众多香气化合物通过复杂的相互作用决定了茶叶的香气品质。名优炒青绿茶一般具有滋味好、香气高的特点,是我国优质绿茶的典型代表。近年来,关于名优炒青绿茶香气成分的研究逐渐增多,但针对不同名优炒青绿茶挥发性成分的组成特点等尚缺乏系统阐述。综述了近二十年来名优炒青绿茶挥发性成分的研究进展,汇总已鉴定出的香气成分,分析共有香气物质,探讨关键呈香成分,以期为名优炒青绿茶的风味品质评价和香气品质调控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92. 基于感官组学分析不同足火方式对金牡丹工夫红茶香气的影响
    魏昊, 蓝天梦, 缪伊雯, 孟庆, 坤吉瑞, 张玉, 童华荣
    茶叶科学    2023, 43 (1): 109-123.   DOI: 10.13305/j.cnki.jts.2023.01.010
    摘要426)      PDF(pc) (1412KB)(584)   
    为探究不同足火方式对红茶香气的影响,以金牡丹茶树秋季鲜叶为原料,使用高温热风(80 ℃)、低温热风(40 ℃)、脱水热风(热泵)、真空冷冻4种干燥方式加工工夫红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气相色谱-嗅辨联用(Gas chromatography-olfactometry,GC-O)、香气活度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香气特征影响值(Aroma character impact value,ACI)以及香气审评方法,比较不同干燥方式工夫红茶关键香气化合物种类、含量及其对香气的贡献程度。结果表明,4种干燥方式红茶在香型、香气化合物的种类与含量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香气审评表明,高温干燥红茶呈现不愉悦的闷味,低温干燥红茶花香不显且青草气较重,热泵干燥红茶呈现清爽的花香,冷冻干燥红茶香气协调,花果香保留好且青气不显。GC-MS结果表明,4-戊烯醛、1-辛烯-3-酮、(E)-3-己烯-1-醇乙酸酯等物质仅在高温干燥工夫红茶中检出,是高温干燥红茶闷味的来源;低温干燥红茶中由OAV及GC-O判定为活性香气成分的呈花香的芳樟醇及其氧化物含量显著较低,呈青草气的(Z)-2-戊烯醇等挥发性成分含量显著高于传统高温干燥工夫红茶,热泵干燥红茶中由OAV及GC-O判定为活性香气成分的呈花果香的芳樟醇及其氧化物、苯甲醛、苯乙醛、水杨酸甲酯、香叶醇,以及呈青草气的(Z)-2-戊烯醇等含量与贡献度均高于其他干燥方式红茶;冷冻干燥红茶中上述香气物质含量及比例均衡。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tion analysis,OPLS-DA)和拟合预测变量投影重要性(Variable importance in projection,VIP)结果表明,OPLS-DA模型可靠且筛选出19种VIP值高于1的化合物。研究结果表明,热泵及冷冻干燥技术均能有效减少传统高温足干工艺所产生的闷味,可用于提高红茶花果香气品质。该研究可为红茶加工中香气品质的提升及工艺选择提供技术参考和理论指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93. EGCG衍生物合成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柳敏, 饶国武, 华允芬
    茶叶科学    2016, 36 (2): 119-130.   DOI: 10.13305/j.cnki.jts.2016.02.002
    摘要705)      PDF(pc) (800KB)(582)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是茶叶中一类重要儿茶素, 在体外细胞实验及动物体内实验中,表现出多种生物活性。但EGCG的“多羟基”的化学结构具有脂溶性差,生物利用率低以及稳定性差等缺点,影响其被深度利用,而分子修饰能显著的改善EGCG多种理化性质。本文综述了最近国内外EGCG结构修饰的常见方法,合成过程以及相应的药理活性研究,以期为后续EGCG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4)
    94. 不同仓储期普洱茶(生茶)中酚类成分差异及其对体外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马冰凇, 王佳菜, 徐成成, 任小盈, 马存强, 周斌星
    茶叶科学    2022, 42 (1): 51-62.  
    摘要646)      PDF(pc) (1203KB)(579)   
    为探究普洱茶仓储陈化过程中酚类物质等品质成分变化及其对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方法对6个系列3个不同仓储期共18款普洱茶(生茶)中的17种酚类化合物、3种嘌呤碱等品质成分进行定量检测。并对普洱茶(生茶)的铁离子还原/抗氧化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等体外抗氧化能力进行了测定。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等多元统计学分析方法,结合感官审评结果可基本实现仓储陈化过程中普洱茶(生茶)新茶和老茶的判别。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普洱茶仓储陈化过程中7种儿茶素含量极显著(P<0.01)降低,而鞣花酸、槲皮素、木犀草素和山奈酚等黄酮类化合物含量极显著(P<0.01)增加。与普洱茶(生茶)陈茶和老茶相比,普洱茶(生茶)新茶的铁离子还原/抗氧化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最高,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最低。双变量相关性分析揭示儿茶素(C)、没食子儿茶素(GC)、表没食子儿茶素(EGC)、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和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等儿茶素类物质是影响普洱茶(生茶)仓储陈化过程中铁离子还原/抗氧化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的主要酚类成分。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95. 基于ResNet卷积神经网络的绿茶种类识别模型构建
    张怡, 赵珠蒙, 王校常, 冯海强, 林杰
    茶叶科学    2021, 41 (2): 261-271.   DOI: 10.13305/j.cnki.jts.2021.02.008
    摘要951)      PDF(pc) (2020KB)(578)   
    绿茶是我国种类最多、产量最大的茶类,外形是其分类的重要依据。图像分类是计算机视觉的核心技术之一,但其在茶叶领域的应用较少,茶类识别仍依赖感官审评方法。采集8种常见绿茶(丽水香茶、信阳毛尖、六安瓜片、太平猴魁、安吉白茶、碧螺春、竹叶青和龙井)共1 713张图片,基于ResNet卷积神经网络,从识别模型的预测能力、收敛速度、模型大小和识别均衡性等角度探索了不同网络深度和不同优化算法的建模效果,最终选择ResNet-18结构、SGD优化算法,建立了区分8种绿茶的深度学习模型,其对复杂背景茶叶图片的识别准确率达到了90.99%,单张图片识别时间仅为0.098 s,模型大小为43.7 MB。本研究为构建茶叶视觉识别模型并应用于移动端提供了基础,为茶叶种类识别提供了一种快捷而高效的新方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96. 基于改进YOLOv4-tiny的茶叶嫩芽检测模型
    方梦瑞, 吕军, 阮建云, 边磊, 武传宇, 姚青
    茶叶科学    2022, 42 (4): 549-560.   DOI: 10.13305/j.cnki.jts.2022.04.009
    摘要627)      PDF(pc) (1758KB)(578)   
    精准检测茶叶嫩芽是茶叶机械智能采摘的重要前提。针对茶叶大小不一、遮挡造成的小尺度嫩芽特征显著性弱、漏检率高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YOLOv4-tiny的茶叶嫩芽检测模型。该模型在颈部网络添加52×52的浅层特征层以提高YOLOv4-tiny网络对小目标嫩芽的关注度,通过引入卷积块注意力机制(Convolutional block attention module,CBAM)以抑制背景噪声,提高嫩芽特征的显著性,采用双向特征金字塔网络(Bidirectional feature pyramid network,BiFPN)以融合不同尺度的特征信息,从而提出一个高性能轻量化的茶叶嫩芽检测模型YOLOv4-tiny-Tea。对同一训练集与测试集进行模型训练与性能测试,结果表明YOLOv4-tiny-Tea模型检测精确率和召回率分别为97.77%和95.23%,相比改进之前分别提高了5.58个百分点和23.14个百分点。消融试验验证了网络结构改进对不同尺度嫩芽检测的有效性,并将改进后的YOLOv4-tiny-Tea模型与3种YOLO系列算法进行对比,发现改进后的YOLOv4-tiny-Tea模型F1值比YOLOv3、YOLOv4、YOLOv5l模型分别提高了12.11、11.66和6.76个百分点,参数量仅为3种网络模型的13.57%、13.06%和35.05%。试验结果表明,YOLOv4-tiny-Tea模型能有效提高不同尺度下嫩芽检测的精确率,大幅度减少小尺寸或遮挡嫩芽的漏检情况,在保持轻量化计算成本的基础上获得较为明显的检测精度,能够满足农业机器人的实时检测和嵌入式开发的需求,可以为茶叶嫩芽智能采摘方法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97. 茶色素中茶黄素类的HPLC定量
    李大祥, 宛晓春, 刘莉华, 夏涛
    茶叶科学    2004, 24 (2): 124-128.   DOI: 10.13305/j.cnki.jts.2004.02.010
    摘要503)      PDF(pc) (274KB)(578)   
    应用高速逆流色谱结合Sephadex LH-20和半制备HPLC对茶色素中三种主要茶黄素(茶黄素,TF1;茶黄素单没食子酸酯,TF2+TF3;茶黄素双没食子酸酯,TF4)进行了分离纯化,并以它们为标样,建立了茶色素中三种主要茶黄素的HPLC定量法。精密度和加样回收率实验结果表明,TF1、TF2+TF3和TF4的变异系数分别为2.6’8.5%、2.0’3.8%和2.0’3.9%,三者总量的变异系数为2.2’4.1%。应用该法对Sigma公司的混合茶黄素标样测定表明,其相对误差为3.4%。对自制茶色素中茶黄素类含量分析表明,茶黄素类总量可达20.5%、其中TF1、TF2+TF3和TF4的含量则分别为6.0%、9.1%和5.4%。茶色素中茶黄素类HPLC定量方法的建立,对于茶色素质量控制具有重要的实际价值,并有助于茶色素的开发以及药理功能的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76)
    98. 茶树CsMDHAR基因的克隆与非生物胁迫响应分析
    林士佳, 李辉, 刘昊, 滕瑞敏, 刘婧愉, 王爽, 庄静
    茶叶科学    2019, 39 (5): 495-505.   DOI: 10.13305/j.cnki.jts.2019.05.001
    摘要629)      PDF(pc) (1290KB)(577)   
    基于茶树转录组数据,以龙井43茶树cDNA为模板,克隆得到开放阅读框(ORF)长度为1β305βbp,编码434个氨基酸的茶树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基因,命名为CsMDHAR。蛋白序列特征和基因表达模式分析表明,CsMDHAR蛋白含有FAD结合功能域,属于FAD依赖的吡啶核苷酸-硫基氧化还原酶(Pyr-redox-2)家族。该蛋白有两个无序化区域,而且包含有32个磷酸化位点,理论相对分子量为47.21βkDa,pI为5.99,属于亲水性蛋白;CsMDHAR蛋白二级结构以α-螺旋和随机卷曲为主。通过PlantCARE和PLACE对启动子上游调控元件进行分析预测,结果显示,CsMDHAR基因启动子上游1β000βbp中含有多个与光、激素以及植物抗逆有关的顺式作用元件。利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龙井43和迎霜的CsMDHARCsAOCsAPX在4种不同非生物胁迫下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在低温(4℃)胁迫下,两个茶树品种的CsMDHARCsAOCsAPX的表达均受抑制,且品种间的差异较小;在高温(38℃)和干旱(200βg·L-1 PEG)胁迫下龙井43中的CsMDHAR表达均上调,分别在8βh和2βh时达到最大值,为对照的1.49倍和1.85倍;盐(200βmmol·L-1 NaCl)胁迫下,CsAOCsAPX在两种茶树品种中的表达量变化趋势相似,但变化幅度不同,可能与品种间不同的抗逆性有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99. 基于代谢组学的云南白茶与福鼎白茶化学成分比较分析
    高健健, 陈丹, 彭佳堃, 吴文亮, 蔡良绥, 蔡亚威, 田军, 万云龙, 孙威江, 黄艳, 王哲, 林智, 戴伟东
    茶叶科学    2022, 42 (5): 623-637.   DOI: 10.13305/j.cnki.jts.20220601.001
    摘要738)      PDF(pc) (1197KB)(572)   
    为了探明云南白茶与福鼎白茶的化学物质差异,以9个云南白茶茶样和6个福鼎白茶茶样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轨道阱质谱(UHPLC-Q-Exactive/MS)的代谢组学方法并结合感官审评分析对其非挥发性化学成分进行系统研究。本研究共鉴定出109个化合物,包括儿茶素类、二聚儿茶素类、黄酮糖苷类(黄酮-O-糖苷和黄酮-C-糖苷)、N-乙基-2-吡咯烷酮取代的儿茶素类、氨基酸类、酚酸类、有机酸类、生物碱类、脂质类等。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和热图分析表明,云南白茶和福鼎白茶的化学成分存在较大差异,共得到46个具有组间显著性差异的化合物(P<0.05),其中表型儿茶素类、二聚儿茶素类、部分黄酮糖苷类(山柰酚-3-半乳糖苷、槲皮素-3-葡萄糖苷等)、酚酸类、有机酸类、脂类等化合物在云南白茶中含量较高;非表型儿茶素类、部分黄酮糖苷类(槲皮素-3-半乳糖苷、杨梅素-3-半乳糖苷等)、氨基酸类、生物碱类化合物在福鼎白茶中含量相对较高,推测主要受茶树品种和干燥工艺的影响。本研究可为全面了解和认识两地白茶的化学物质基础和风味品质差异及其产地鉴别提供理论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00. 我国茶树蓑蛾区系与发生
    张汉鹄, 韩宝瑜
    茶叶科学    1997, 17 (02): 171-176.   DOI: 10.13305/j.cnki.jts.1997.02.002
    摘要442)      PDF(pc) (100KB)(570)   
    我国茶树蓑蛾类害虫已达11属20种。除雄蛾外,其它虫态终生负囊,聚集发生,形成“危害中心,常致局部茶丛受害光秃。常见种大都一年发生1代,只茶蓑蛾与茶小蓑蛾一年2代。多以非老熟幼虫越冬,仅大蓑蛾以老熟幼虫、黑肩蓑蛾以卵越冬。非老熟幼虫早春复苏早而贪食,常造成冬芽殆尽,春茶局部绝收。气候雨湿和天敌可对蓑蛾产生明显的自然控制。文中还就其地理分布、形态鉴别进行了阐述。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5)
    101. 钾、镁营养供应对茶叶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阮建云, 吴洵
    茶叶科学    2003, 23 (s1): 21-26.   DOI: 10.13305/j.cnki.jts.2003.s1.005
    摘要531)      PDF(pc) (294KB)(568)   
    本文总结了茶园钾、镁肥使用效果及施用技术等方面的研究结果。对我国主要产茶省份红黄壤茶园土壤分析表明,茶园土壤有效钾、镁含量较低。施用钾、镁肥一方面显著增加茶叶产量,另一方面明显提高茶叶的品质,绿茶游离氨基酸含量、乌龙茶的香气成分和红茶的茶红素与茶黄素等品质成分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施用钾肥还能提高茶树抗旱和抗病能力。适当施用氯化钾具有与硫酸钾类似的增产提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包含钾、镁肥的平衡施肥是提高我国茶叶生产力的重要措施,初步提出了根据茶园土壤有效钾、镁含量的推荐施肥标准。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42)
    102. 茶尺蠖丝氨酸蛋白酶基因EoSP1的克隆、时空表达及对饥饿的表达响应
    张新, 陈成聪, 杜琴, 李喜旺, 孙晓玲
    茶叶科学    2019, 39 (6): 669-680.   DOI: 10.13305/j.cnki.jts.2019.06.006
    摘要489)      PDF(pc) (719KB)(566)   
    丝氨酸蛋白酶是鳞翅目昆虫消化系统中一类重要的蛋白酶。本研究从茶尺蠖(Ectropis obliqua)中克隆到一条丝氨酸蛋白酶基因EoSP1并分析了其结构特征和表达特性。EoSP1基因序列全长858 bp,编码285个氨基酸,预测蛋白分子量为29.53 kDa,等电点为5.44。经与其他丝氨酸蛋白酶比对,EoSP1含有保守的丝氨酸蛋白酶催化位点(H95,A161和S328)及蛋白互作结构域,与蓓带夜蛾(Mamestra configurata)中SPs亲缘关系较近。进一步获得了与EoSP1-GST融合蛋白大小接近的目的蛋白。qRT-PCR分析发现,EoSP1在幼虫期的表达显著高于成虫、蛹和卵期,并在幼虫中肠中特异性表达;饥饿处理后EoSP1表达下降,恢复饲喂后表达量接近对照组。以上结果为茶尺蠖消化酶功能解析及抗虫新靶点的筛选提供了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03. 茶叶预防衰老及衰老相关疾病研究进展
    戴申, 鹿颜, 余鹏辉, 龚雨顺, 刘仲华
    茶叶科学    2019, 39 (1): 23-33.   DOI: 10.13305/j.cnki.jts.2019.01.003
    摘要673)      PDF(pc) (684KB)(566)   
    综述了茶叶及其主要功能成分茶多酚、茶氨酸和咖啡碱对秀丽线虫、果蝇及老鼠等多种模式生物的抗衰老作用;概述了茶叶预防衰老相关疾病的保健功能;阐述了茶叶通过调节能量感应网络延缓衰老的研究现状;简单讨论了今后茶叶抗衰老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04. 茶叶中聚酯型儿茶素研究进展
    徐斌, 薛金金, 江和源, 张建勇, 王岩
    茶叶科学    2014, 34 (4): 315-323.   DOI: 10.13305/j.cnki.jts.2014.04.001
    摘要717)      PDF(pc) (714KB)(563)   
    聚酯型儿茶素(Theasinensins, TSs)是一类儿茶素的氧化产物,是在茶叶加工过程中由于揉捻等工序使茶叶细胞破碎导致儿茶素与酶接触,进而氧化形成的。近年来,一些研究结果表明TSs具有一定的生理活性功能。本文就从TSs的发现、形成机理、分析方法、分离制备、药理作用方面进行综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7)
    105. 儿茶素酰基化修饰研究进展
    刘晓辉, 江和源, 张建勇, 袁新跃, 崔宏春
    茶叶科学    2009, 29 (1): 1-8.   DOI: 10.13305/j.cnki.jts.2009.1.001
    摘要494)      PDF(pc) (287KB)(563)   
    儿茶素因其独特和广泛的生物活性引起了研究者和公众的极大关注,但由于其脂溶性差、体内不稳定和生物利用度低等使其应用受到了限制。本文就提高其应用特性的酰基化修饰及修饰后的生理活性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发展作了展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54)
    106. 普洱茶加工过程中香气成分的变化规律研究
    吕海鹏, 钟秋生, 王力, 林智
    茶叶科学    2009, 29 (2): 95-101.   DOI: 10.13305/j.cnki.jts.2009.2.003
    摘要465)      PDF(pc) (254KB)(561)   
    以普洱茶加工过程样为研究对象,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富集其香气物质和GC-MS进行香气成分分析,研究了普洱茶加工过程中香气成分组成的变化。结果表明,晒青毛茶在渥堆过程中香气组分中的醇类成分和碳氢化合物成分剧烈减少,而杂氧化合物成分和酯类成分大幅度增加;1,2,3-三甲氧基苯是杂氧化合物中含量最丰富的成分,在渥堆结束后含量达到最高;此外,还进一步分析了晒青毛茶和普洱茶香气成分中相对含量差异比较明显的几种化学成分。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40)
    107. 中国黑茶贸易与传播
    纪晓明
    茶叶科学    2006, 26 (3): 159-165.   DOI: 10.13305/j.cnki.jts.2006.03.001
    摘要445)      PDF(pc) (316KB)(560)   
    黑茶是中国的传统大宗茶类,本文根据大量历史资料,论述了中国黑茶的主要品类——湖南黑茶、湖北黑茶、川滇黑茶、滇桂黑茶的历史贸易途径和市场沿革状况,提出了黑茶发源于雅安一带的看法和论据,阐述了茶叶贸易和西北商贸历史成就的关系,对黑茶在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的地位作用进行了一定的探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56)
    108. 茶树挥发性萜类物质及其糖苷化合物生物合成的研究进展
    贺志荣, 项威, 徐燕, 高丽萍, 夏涛, 魏书
    茶叶科学    2012, 32 (1): 1-8.   DOI: 10.13305/j.cnki.jts.2012.01.008
    摘要824)      PDF(pc) (690KB)(557)   
    挥发性单萜(C10)与倍半萜(C15),常具有宜人的花果香气。茶鲜叶中此类物质的种类及其糖苷化合物的含量和水解对成品茶的香气香型有重要影响。就可能影响茶树挥发性萜类物质及其糖苷化合物合成途径中的限速反应和相关的酶进行综述,认为1-脱氧-D-木酮糖-5-磷酸还原异构酶(DXR)和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HMGR)是影响萜类代谢前体异戊烯基焦磷酸(IPP)及二甲烯丙基焦磷酸(DMAPP)的限速酶。单萜和倍半萜合成酶是挥发性萜类化合物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此外,糖基转移酶可能与茶鲜叶中糖苷态萜类香气化合物的合成和积累有关。糖苷水解酶则催化茶鲜叶中糖苷态香气物质的水解,导致香气物质的释放。调节相关基因的表达,将有可能控制萜类代谢流向挥发性萜类合成分支。本文还讨论了影响茶叶香气品质的其他因素,如茶树品种、栽培环境,以及加工方法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28)
    109. 福州8种主要茉莉花茶特征香气成分比较与分析
    傅天龙, 郭晨, 傅天甫, 彭姗姗, 林兴荣, 饶耿慧, 陈楠, 张俊杰
    茶叶科学    2020, 40 (5): 656-664.   DOI: 10.13305/j.cnki.jts.2020.05.011
    摘要1352)      PDF(pc) (348KB)(556)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福州地区的8种茉莉花茶进行香气成分的测定,同时采用内标法确定各香气成分的相对含量,并对结果进行比较与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在8种茉莉花茶样品中挥发性化合物达47~55种,特征香气中共同的挥发性化合物有26种,包括醇类、醛类、酯类、酸类、酮类、酚类、杂环类、烃类等八大类化合物;萜烯指数的范围为0.937~0.970;茉莉花茶香气指数的范围为2.752~5.632。综合对8种茉莉花茶的等级进行评价,结果显示:茉莉龙芽、茉莉针王、生态花茶品质最高;茉莉银毫、茉莉龙毫和茉莉大白毫次之;茉莉白龙珠和特级花茶等级最低。该研究为有效区分福州茉莉花茶提供了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10. 茶树等植物中嘌呤生物碱代谢研究进展
    周晨阳, 金基强, 姚明哲, 陈亮
    茶叶科学    2011, 31 (2): 87-94.   DOI: 10.13305/j.cnki.jts.2011.02.002
    摘要515)      PDF(pc) (464KB)(555)   
    咖啡碱等嘌呤生物碱分布于自然界多种植物中,由于过量摄入咖啡碱会对人体产生副作用,因此对嘌呤碱代谢进行调控,培育低咖啡碱植物品种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综述了嘌呤生物碱在不同属种植物中的分布、生物合成与降解的主要路径及非主要路径、参与嘌呤碱代谢的酶及相应编码基因克隆的研究进展,并对培育低咖啡碱茶树品种中存在的问题与今后的努力方向进行了讨论和展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20)
    111. 茶氨酸酶促生物合成研究进展
    陈林, 张正竹, 陈键, 张应根, 宛晓春
    茶叶科学    2011, 31 (1): 1-10.   DOI: 10.13305/j.cnki.jts.2011.01.001
    摘要595)      PDF(pc) (350KB)(554)   
    茶氨酸系茶树(Camellia sinensis)特征性成分,具有放松镇静、增强记忆、保护神经、化疗调节等诸多生理活性。目前发现能催化茶氨酸生物合成的酶有7种,它们分别是茶氨酸合成酶、谷氨酰胺合成酶、γ-谷氨酰甲胺合成酶、谷氨酸合成酶、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谷氨酰胺酶和γ-谷氨酰转肽酶。茶氨酸生物合成反应有两种代表类型:(1)谷氨酸和乙胺为底物的连接合成反应(需ATP供能);(2)谷氨酰胺和乙胺为底物的酰基转移反应。本文对茶氨酸酶促合成途径进行了综述,以此为茶氨酸微生物合成技术的开发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31)
    112. 茶叶调节SREBPs的降脂作用
    潘联云, 鹿颜, 龚雨顺
    茶叶科学    2018, 38 (1): 102-111.   DOI: 10.13305/j.cnki.jts.2018.01.011
    摘要476)      PDF(pc) (1101KB)(554)   
    茶叶可调节不同组织的脂质代谢,抑制肠道消化吸收脂质,起到降脂减肥作用。茶叶对脂质代谢途径具有显著影响,主要通过调控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 Binding Proteins)及其上下游因子表达,影响脂质合成和分解,从而降低脂肪积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
    113. 茶树害虫性信息素研究与应用进展
    罗宗秀, 蔡晓明, 边磊, 李兆群, 陈宗懋
    茶叶科学    2016, 36 (3): 229-236.   DOI: 10.13305/j.cnki.jts.2016.03.001
    摘要836)      PDF(pc) (738KB)(554)   
    茶是目前世界上消费量最大的饮料作物之一。然而,由于茶园长期依赖化学农药进行病虫害防治,使得茶叶农药残留问题对消费者的健康安全造成了隐患,同时化学农药的使用还带来了害虫抗药性、环境污染等负面影响。昆虫性信息素作为上世纪60年代化学生态学的重要发现,因其具有高效、环保、专一性强等优点,受到各国科学家的肯定,被认为是“生物合理农药”。在过去的研究中,茶园许多昆虫的性信息素被相继鉴定和应用,如茶小卷叶蛾的性信息素防治已经成为昆虫性信息素应用的典范。本文将从茶树昆虫性信息素的化学结构鉴定、性信息素微量成分的作用、性信息素手性异构、性信息素多态性、性信息素抗性、性信息素生物合成路径及调控机制,以及性信息素的其他生态学功能等方面综述近年来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8)
    114. 浙江省“十大名茶”感官品质分析及风味轮的构建
    张颖彬, 金寿珍, 王国庆, 于良子, 周苏娟, 刘新, 鲁成银
    茶叶科学    2015, 35 (3): 225-232.   DOI: 10.13305/j.cnki.jts.2015.03.004
    摘要795)      PDF(pc) (742KB)(554)   
    研究收集了浙江省特别荣誉名茶西湖龙井和浙江省十大名茶2013年不同等级的78个样品,进行感官审评与理化分析。感官审评发现,浙江省“十大名茶”随着等级下降,茶叶风味品质逐渐降低,级差明显。对不同样品的理化成分按照等级进行一般判别分析,趋势较好。文章对浙江省“十大名茶”的香气、滋味类型,香气和滋味中的缺陷类型与数量进行了归纳与统计。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浙江省“十大名茶”品质特征,对各个名茶的香气、滋味类型进行了解析与重构,首次绘制完成了浙江省“十大名茶”香气、滋味风味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15. 我国茶园蜘蛛生态学研究进展
    高宇, 孙晓玲, 金珊, 张正群, 边磊, 罗宗秀, 陈宗懋
    茶叶科学    2012, 32 (2): 160-166.   DOI: 10.13305/j.cnki.jts.2012.02.001
    摘要535)      PDF(pc) (629KB)(553)   
    我国茶园中的蜘蛛资源十分丰富,是控制茶树害虫种群的重要天敌类群。茶园蜘蛛生态学研究是与茶园以蛛治虫的研究相应发展的。本文从蜘蛛类群与茶园主要害虫的种群动态关系、群落多样性、栽培和管理方式等对群落多样性的影响、生态因素对蜘蛛的影响、捕食行为生态学和化学生态学等方面简述了近年来我国茶园蜘蛛生态学研究的新进展,并提出了蜘蛛化学生态学是未来茶园害虫防治的重要研究和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21)
    116. 多茶类CNN图像识别的数据增强优化及类激活映射量化评价
    章展熠, 张宝荃, 王周立, 杨垚, 范冬梅, 何卫中, 马军辉, 林杰
    茶叶科学    2023, 43 (3): 411-423.   DOI: 10.13305/j.cnki.jts.2023.03.006
    摘要319)      PDF(pc) (1936KB)(547)   
    我国茶叶种类繁多,识别难度大。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图像识别具有客观性、适应复杂图片背景且可移植于移动端的优势。但当前茶叶CNN图像识别缺乏对数据增强优化和识别准确性客观评价的研究,限制了模型识别的鲁棒性和泛化能力。采集29种常见茶类共6 123张图像构建数据集,对比了10种图像数据增强方法的ResNet-18(Residual network-18)训练效果;为了客观评价模型识别区域的准确性,构建了2个梯度加权类激活映射(Gradient-weighted class activation mapping,Grad-CAM)量化评价指标(IOB和MPI)。结果表明,网格擦除(Ratio=0.3)、分辨率扰动和HSV(Hue,Saturation,Value)颜色空间扰动是较优的数据增强方法,准确率(Accuracy)、损失值(Loss)、IOB和MPI等4个指标综合表现较优。进一步通过消融实验,得到了最佳的数据增强方法组合—水平镜像翻转+网格擦除(Ratio=0.3)+HSV颜色空间扰动,其模型测试准确率达到了99.82%、损失值仅有0.64,且IOB、MPI指标也表现较优,体现了较好的图像识别区域准确性。本研究对茶叶图像数据增强方法进行了优化,训练得到了高鲁棒性的多茶类CNN图像识别模型,构建的量化指标IOB和MPI也解决了CAM识别区域准确性客观评价的问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17. 茶叶减肥作用的研究进展
    龚金炎, 焦梅, 吴晓琴, 张英
    茶叶科学    2007, 27 (3): 179-184.   DOI: 10.13305/j.cnki.jts.2007.03.014
    摘要630)      PDF(pc) (398KB)(542)   
    肥胖是食欲调节和能量代谢功能长期紊乱引起的体内脂肪积累。随着肥胖发病率的逐年上升,寻找高效的减肥药物已成为学术界的共同愿望。茶作为一种天然的饮料,已有几千年的饮用历史,与此同时其良好的减肥效果,也日益引起国内外许多学者的关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茶叶减肥方面的研究,并简单阐述了茶叶减肥的作用机理。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63)
    118. 冲泡过程中西湖龙井茶黄酮苷类浸出特性及滋味贡献分析
    刘阳, 陈根生, 许勇泉, 张英娜, 尹军峰
    茶叶科学    2015, 35 (3): 217-224.   DOI: 10.13305/j.cnki.jts.2015.03.003
    摘要667)      PDF(pc) (640KB)(542)   
    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HPLC的茶叶黄酮苷类物质检测方法,采用此方法分析了西湖龙井茶中黄酮苷类物质在不同冲泡条件下的浸出特性,并通过Dot值(浓度与阈值的比值)分析黄酮苷类物质对茶汤滋味的影响。结果表明:(1)该检测方法可以较好地分离和测定茶叶中11种黄酮苷类物质;(2)传统冲泡条件下,西湖龙井茶中以杨梅素-3-O-半乳糖苷(Myr-gala)和槲皮素-3-O-芸香糖苷(Que-rut)为主,随着冲泡温度的提高和时间的延长,11种黄酮苷类物质除了山柰酚-3-O-芸香糖苷(Kae-rut)外,都呈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槲皮素-3-O-芸香糖苷(Que-rut)和槲皮素-3-O-半乳糖苷(Que-gala)的浸出速率较快,而杨梅素-3-O-鼠李糖苷(Myr-rha)和牡荆素-2"-O-鼠李糖苷(Vit-rha)的浸出速率较慢;(3)通过Dot值分析,槲皮素-3-O-芸香糖苷(Que-rut)、槲皮素-3-O-半乳糖苷(Que-gala)和杨梅素-3-O-半乳糖苷(Myr-gala)的Dot值均高于10,可能是茶汤滋味的重要贡献物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6)
    119. 茶树咖啡碱合成酶CRISPR/Cas9基因组编辑载体的构建
    唐雨薇, 刘丽萍, 王若娴, 陈宇宏, 刘仲华, 刘硕谦
    茶叶科学    2016, 36 (4): 414-426.   DOI: 10.13305/j.cnki.jts.2016.04.010
    摘要876)      PDF(pc) (1013KB)(539)   
    CRISPR/Cas9技术是一门新兴的基因组定点编辑技术,具有操作简单、高效的优点,可轻松实现对目标基因的敲除、替换和定点突变等操作。该技术刚诞生,就受到了全球生命科学领域研究者的关注,不到3年的时间就已经成功应用于多种动、植物当中。然而CRISPR/Cas9技术在茶树中的应用面临载体构建问题,本文以茶树咖啡碱合成酶为例,联合采用常规PCR、Overlapping PCR和Golden Gate Cloning技术,构建了包含茶树咖啡碱合成酶双靶点的CRISPR/Cas9基因编辑载体,为CRISPR/Cas9介导的基因组编辑技术在茶树中的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20. 茎点霉真菌Phoma adianticola引起的一种茶树新病害
    杨文, 陈瑶, 陈小均, 姚雍静, 周玉锋
    茶叶科学    2016, 36 (1): 59-67.   DOI: 10.13305/j.cnki.jts.2016.01.008
    摘要493)      PDF(pc) (1328KB)(538)   
    对一种引起茶树芽头褐变的病原进行了分离鉴定研究。通过柯赫氏法则,成功分离得到了致病菌株。菌株PDA培养条件下的形态学和rDNA-ITS分子鉴定结果表明,此病原菌为茎点霉属真菌。按照茎点霉属真菌鉴定程序开展了鉴定研究。此菌在OA和MA培养基上培养7 d后,菌落平均直径6.0~6.4 cm;分生孢子器圆球形,具孔口,器外壁光滑或有菌丝附着;分生孢子橄榄球形,无隔,多数具2个游球,大小为4.9~6.3 μm×2.1~2.8 μm;NaOH颜色反应呈黄绿色。根据上述特征,初步鉴定此病原菌为Phoma adianticola。由P. adianticola引起的茶树芽头褐变可能是茶树的一种新病害。根据此菌侵染后的症状,暂将其表述为茶树褐芽病。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21. 茶树儿茶素合成相关MYB转录因子生物信息学分析
    张玥, 胡雲飞, 王树茂, 柯子星, 林金科
    茶叶科学    2018, 38 (2): 162-173.   DOI: 10.13305/j.cnki.jts.2018.02.007
    摘要734)      PDF(pc) (1655KB)(537)   
    从茶树(Camellia sinensis)转录组数据库中获得6个与儿茶素合成相关的MYB转录因子,对其进行蛋白理化性质与结构功能预测、核定位信号和蛋白保守结构域分析,通过同源分析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与儿茶素合成相关的6个MYB蛋白都属于亲水性的非分泌蛋白,定位在叶绿体、线粒体和细胞核上,其空间结构主要是α-螺旋和β-转角;保守结构域的分析发现除了comp159173_c0基因,其余5个都属于SANT超家族基因成员。系统进化树显示6个MYB蛋白形成4个分支,显示出各自间较远的亲缘关系。差异表达分析的结果进一步证实了6个MYB转录因子与儿茶素合成代谢的相关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22. 基于颜色和形状的茶叶计算机识别研究
    汪建, 杜世平
    茶叶科学    2008, 28 (6): 420-424.   DOI: 10.13305/j.cnki.jts.2008.06.001
    摘要475)      PDF(pc) (527KB)(535)   
    综合利用计算机视觉、图像处理技术,增加茶叶的形状参数,改进神经网络算法,实现了茶叶品质识别的自动化。研究中通过数码相机等直接得到茶叶图像,经过对图像格式进行转换和预处理,然后基于HSI模型提取的茶叶颜色特征参数和二值化后图像提取的茶叶形状特征参数,通过遗传神经网络,最后完成对茶叶的自动识别。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能取得更好的识别效果,计算机的检测结果与人工检测结果高度吻合。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23. 红茶烟用香料的制备、分析及应用
    蒋美红, 包崇彦, 念小魁, 刘丽芬, 朱东来, 者为
    茶叶科学    2007, 27 (2): 117-119.   DOI: 10.13305/j.cnki.jts.2007.02.004
    摘要475)      PDF(pc) (403KB)(534)   
    以滇红茶为原料通过特殊工艺制得一具有滇红茶特征茶香、略带花香和烘烤香韵的烟用香料,采用同时蒸馏萃取(SDE)装置收集其挥发性成分,并以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其挥发性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共检出48种化合物,其中有香叶醇、芳樟醇、苯乙醇和苯甲醇等烟草本香物质及2-甲基丁酸、己酸等低级脂肪酸,苯乙醛、苯甲醛、3-甲基丁醛等烟草重要致香物质。将该香料用于卷烟加香,能够明显丰富烟香,减小刺激性和改善卷烟余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9)
    124. 红茶对胃肠道生理调节与疾病预防作用的研究进展
    杜钰, 袁海波, 陈小强, 胡婷, 江用文
    茶叶科学    2017, 37 (1): 10-16.  
    摘要582)      PDF(pc) (648KB)(532)   
    红茶是鲜叶在加工过程中经酶促氧化等反应所制成的一类茶,与其他种类茶叶相比,风味物质和功能因子种类也有所差异。红茶中的内含成分赋予其多种保健功能,对胃肠道的生理调节与疾病预防作用就是其中之一。红茶功能成分可以通过抑制有害菌生长、促进有益菌生长来改善肠道菌群结构;通过防止组织氧化和修复氧化损伤,并与胃粘液和谷胱甘肽等物质相互作用来保护胃肠道黏膜;通过与消化酶相互作用,促进胃肠道的蠕动来调节消化吸收;通过与免疫系统调节因子、相关转录因子和一系列酶类的相互作用来预防胃肠道疾病。本文就近年来红茶在这几个方面的生理调节与疾病预防作用的研究状况进行阐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25. 普洱茶贮藏过程中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及感官品质变化的研究
    龚淑英, 周树红
    茶叶科学    2002, 22 (01): 51-56.   DOI: 10.13305/j.cnki.jts.2002.01.011
    摘要419)      PDF(pc) (42KB)(529)   
    将成品普洱茶在不同条件下贮藏,分析其茶多酚、可溶性糖和氨基酸含量的变化和感官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贮藏时茶叶含水量和周围环境温度升高,最佳品质出现时间提前,55℃/12%的处理最佳品质出现在贮藏45天左右,37℃/9%的处理最佳品质出现在贮藏135天左右,处理后感官品质明显优于对照。茶多酚、可溶性糖随着贮藏时间延长、贮藏温度提高而下降,且茶叶含水量高者下降幅度大。氨基酸随着贮藏时间延长、贮藏温度提高而下降,但与茶叶含水量相关性不大。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205)
    126. 茶叶高氯酸盐污染及分析技术
    邓家军, 潘华, 张富生, 张莉, 曹芳, 张志芳, 陈俊松
    茶叶科学    2019, 39 (4): 372-381.   DOI: 10.13305/j.cnki.jts.2019.04.002
    摘要751)      PDF(pc) (295KB)(528)   
    高氯酸盐是茶叶中的一种新型污染物,对茶叶产品质量安全、人体健康和对外贸易构成了潜在风险,已引起了国内外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综述了茶叶中高氯酸盐的来源及污染现状,介绍了茶叶中高氯酸盐的分析技术,以期为开展高氯酸盐环境化学行为、农产品质量安全、人体健康风险及其相关安全标准等方面的研制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27. 普洱茶中真菌研究进展
    赵振军, 刘勤晋
    茶叶科学    2014, 34 (3): 205-212.   DOI: 10.13305/j.cnki.jts.2014.03.001
    摘要449)      PDF(pc) (651KB)(527)   
    普洱茶后发酵过程中真菌的参与使普洱茶具有独特的品质,本文对普洱茶后发酵过程中真菌的种类、真菌对普洱茶品质形成的影响及其安全性研究作了综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4)
    128. 名优绿茶鲜叶摊放过程中主要生化成分的动态变化
    尹军峰, 许勇泉, 袁海波, 余书平, 韦坤坤, 陈建新, 汪芳, 吴荣梅
    茶叶科学    2009, 29 (2): 102-110.   DOI: 10.13305/j.cnki.jts.2009.2.004
    摘要607)      PDF(pc) (289KB)(526)   
    以一芽一叶茶鲜叶为原料,进行连续摊放(水分78%~61%)处理,取不同含水率摊放叶,分别进行液氮速冻和冷冻干燥,测定茶多酚、儿茶素各组分、氨基酸及各游离组分、咖啡碱、叶绿素、维生素C及可溶性总糖等含量,研究茶鲜叶摊放过程中主要生化成分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摊放时间的增加,茶鲜叶中含水率下降逐渐加快,干物质质量下降;茶多酚和儿茶素总量呈现前期下降后期有所上升的趋势,酯型儿茶素总量逐渐下降,鲜叶和摊放叶中检测不到没食子酸儿茶素(GC);氨基酸总量呈上升趋势,不同游离组分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咖啡碱和可溶性总糖含量呈逐渐上升趋势,叶绿素和维生素C含量呈逐渐下降趋势。摊放过程中茶鲜叶不同生化成分具有不同的动态变化规律,本研究为提高名优绿茶品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43)
    129. 茶叶抗癌研究二十年
    陈宗懋
    茶叶科学    2009, 29 (3): 173-190.   DOI: 10.13305/j.cnki.jts.2009.3.001
    摘要543)      PDF(pc) (462KB)(526)   
    对茶叶抗癌研究的世界进展进行了分析和综述。从1987年日本富田熏最早报道茶叶提取物可以抑制人体癌细胞起,全世界约发表了4000~5000篇关于茶叶抗癌的研究论文。作者将这些研究分为四个阶段:八十年代后期到九十年代中期主要集中在活体外、活体内以及临床实验,九十年代中期到新世纪初主要在流行病学研究和抗癌机理的研究,新世纪初继续进行抗癌机理研究同时进行活性成分在动物和人体内的代谢、运转和归宿的研究,从2004年起开始了儿茶素类化合物的结构修饰和改造以期提高其生物可利用性和生物活性。本文重点对2003年以来的文献分流行病学实验、抗癌机理、儿茶素类化合物在动物和人体中代谢与归宿、儿茶素类化合物的结构修饰和改造与生物活性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就茶叶抗癌的应用前景进行了讨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29)
    130. 茶叶科技创新与茶产业可持续发展
    陈宗懋, 孙晓玲, 金珊
    茶叶科学    2011, 31 (5): 463-472.   DOI: 10.13305/j.cnki.jts.2011.05.008
    摘要572)      PDF(pc) (716KB)(526)   
    在引列了1910~2009年世界茶产业的发展和1950~2010年我国茶产业发展的基础上,分析了世界茶产业和我国茶产业的发展与科技发展间的关系。研究表明,科学技术发展迅速和科技创新成果较多的年代相应地出现茶产业的快速发展。文中列出了一批对世界茶产业具有重要影响意义的成果。在此基础上引列了我国与世界主要产茶国相比的七个差距。在对我国今后茶产业可持续发展进行讨论时,本文提出了影响可持续发展的6个战略性科技问题。本文最后对我国未来10~15年茶产业的科技创新提出了6个方面的设想,包括现代生物技术与传统育种技术、环境科学和生态科学引入茶叶生产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03)
    131. 高纯度茶氨酸的合成与特性
    YAN Shou He, Jean-Pierre DUFOUR, Marc MEURENS
    茶叶科学    2003, 23 (2): 99-104.   DOI: 10.13305/j.cnki.jts.2003.02.003
    摘要722)      PDF(pc) (337KB)(526)   
    报道了一种改进的茶氨酸(γ-谷酰基乙胺)的合成方法,包括L-谷氨酸的去氢成为吡咯烷酮羟酸(PCA),然后再加纯的乙胺(99%,气-液)反应,得率92.6%,再在84%乙醇溶液中重结晶后,高纯度茶氨酸(A型)的得率37.4%。其结晶在透视和扫描电镜下呈长方形棱柱,具丝光状。A型茶氨酸的融点为224°C。B型茶氨酸从L-PCA合成,为甘蓝叶状,边缘呈波浪型,融点217-218°C。用HPLC分析证明,A和B型茶氨酸是混合异构体,A型含47.9%的L-茶氨酸,B型含90.9%的L-茶氨酸,100%的L-茶氨酸的旋光度(α)为+ 8.57°。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22)
    132. 论湖南茶文化的历史地位
    施兆鹏
    茶叶科学    2005, 25 (1): 1-6.   DOI: 10.13305/j.cnki.jts.2005.01.001
    摘要674)      PDF(pc) (379KB)(525)   
    本文综合出土文物和史籍记载,对湖南茶文化的历史地位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对《茶经》“六之饮”中的“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之说,考证了神农尝百草识茶,死后葬于长沙茶乡之尾的史实,还考证了湘西“秦人擂茶”的传说。通过对出土文物的考研,包括《茶经》“四之器”中提及的唐朝六大瓷窑之一岳州窑的茶具茶碗,以及对唐朝的另一类瓷窑长沙窑也作了考查,证实了湖南唐代两大瓷窑开创了釉彩及文饰的先河,在中国古瓷界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本文根据史记记载,阐述了《唐国史补》中提到的“灉湖含膏”及“白鹤翎”茶。还表明了对茶文化界久有争论的“茶禅一味”源头的看法,赞成源于湖南石门夹山寺,系宋朝圆悟克勤所作。此外,论述了湖南省黑茶在我国茶叶经济和民族团结中起到的重要作用。本文旨在说明湖南是中华茶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在中华茶文化史上,过去、现在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66)
    133. 茶树富集铝的特点及耐铝机制研究进展
    黄丹娟, 毛迎新, 陈勋, 谭荣荣, 王红娟, 王友平, 龚自明
    茶叶科学    2018, 38 (2): 125-132.   DOI: 10.13305/j.cnki.jts.2018.02.002
    摘要702)      PDF(pc) (663KB)(520)   
    茶树是一种富集铝的植物,体内的铝含量远远高于其他植物,却不表现出受害症状。本文对铝在茶树中的吸收、运输形式,铝在茶树中的含量和分布特点,铝对茶树生长发育的影响以及茶树耐铝机制4个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了综述,同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作了简要讨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34. 茶鲜叶可溶性糖和氨基酸含量与低温的相关性
    田野, 王梦馨, 王金和, 韩宝瑜
    茶叶科学    2015, 35 (6): 567-573.   DOI: 10.13305/j.cnki.jts.2015.06.008
    摘要748)      PDF(pc) (738KB)(520)   
    为评价茶树抗冻物质基础和品种间抗冻性差异,选择乌牛早和茂绿品种的栽培茶园,从2013年10月20日到翌年4月5日逐日调查供园气温;每月5、15、25日采集茶树成叶,以比色法检测鲜叶可溶性糖含量,以HPLC检测脯氨酸等17种游离氨基酸含量。结果发现:①在2013年10月20日至12月27日气温持续下降、2013年12月28日至翌年2月10日持续低温、2014年2月11日至4月5日气温日渐升高的3个时段,可溶性糖含量相应地持续增加、继续增加、逐渐减少,整个试验期间温度与可溶性糖含量显著负相关;②脯氨酸含量和17种游离氨基酸总量在这3个阶段相应的缓慢增加、明显增加、显著提升。研究结果表明:①可溶性糖、脯氨酸、游离氨基酸,这3类都是茶树抗寒物质,且可溶性糖含量与温度相关性大于其他两类物质;②这3类抗冻物质的含量,乌牛早鲜叶相应地大于茂绿鲜叶,乌牛早冻害指数小于茂绿冻害指数,因此乌牛早抗冻性更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2)
    135. 保护品种云茶1号茶树全长转录组测序分析
    朱兴正, 夏丽飞, 陈林波, 孙云南, 田易萍, 宋维希, 蒋会兵
    茶叶科学    2018, 38 (2): 193-201.   DOI: 10.13305/j.cnki.jts.2018.02.010
    摘要687)      PDF(pc) (860KB)(519)   
    为探讨云茶1号茶树品种优异性状的遗传基础,采用PacBio平台进行全长转录组测序,最终获得Polished consensus序列213β389个,预测到CDS有223β120个,检测到195β062个SSR位点。在NR数据库有170β264个同源序列比对到980个物种;有103β124个在KOG数据库得到注释,根据其功能各分为26类;有65β524个得到GO注释分为细胞组分、分子功能及生物学过程等三大类的55个功能组;根据KEGG数据库,105β972个得到了注释,涉及到216个代谢途径分支,包括茶叶品质、活性物质代谢以及抗逆等相关基因等;还预测到隶属于60个转录因子家族的转录因子有5β785个。这些结果为进一步开展云茶1号茶树特异性状基因的标记性引物开发、遗传研究以及品质形成和抗逆机制研究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36. 不同氮处理茶树实时定量PCR内参基因筛选和验证
    刘圆, 王丽鸳, 韦康, 成浩, 张芬, 吴立赟, 胡娟
    茶叶科学    2016, 36 (1): 92-101.   DOI: 10.13305/j.cnki.jts.2016.01.012
    摘要442)      PDF(pc) (1081KB)(519)   
    为筛选不同氮处理下茶树(Camellia sinensis)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试验体系中最佳内参基因,以茶树幼叶、成熟叶和幼根为材料,应用qRT-PCR分析GAPDH18S rRNAβ-actinRPL13α-tubulinRuBP等6个内参基因在不同氮浓度和氮源处理下的表达变化,借助GeNorm和NormFinder程序对候选内参基因稳定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不同氮浓度和氮源处理下,GAPDHβ-actinRPL13表达稳定性较好,GAPDH+β-actin组合稳定性最佳,可用作茶树基因表达研究的内参基因;而α-tubulinRuBP表达稳定性较差,不适合做内参基因。为进一步证实上述结果,分别以GAPDHα-tubulin GAPDH+β-actin组合为内参基因,分析茶树幼叶中硝酸根转运蛋白基因(CsNRT1.2)和铵根转运蛋白基因(CsAMT1.1)的表达水平,发现以GAPDHGAPDH+β-actin组合为内参基因时,目的基因的相对表达量随处理时间延长变化规律基本一致;而以α-tubulin为内参基因时,目的基因的变化规律与前两者存在明显差别。因此,根据特定试验体系选择合适的内参基因对于qRT-PCR定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7)
    137. 高酯型儿茶素含量的茶树资源筛选研究
    林金科, 陈荣冰, 陈常颂, 游小妹, 张应根, 陈林, 李秀峰
    茶叶科学    2005, 25 (1): 30-36.   DOI: 10.13305/j.cnki.jts.2005.01.006
    摘要533)      PDF(pc) (418KB)(517)   
    以福建省茶树品种园780份资源为试验材料,依外部形态特征初步筛选出45份较有希望的品种或株系。用等度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检测这45个品种或株系的春梢、夏梢、秋梢酯型儿茶素含量,筛选高酯型儿茶素含量的茶树特异资源。结果表明:新梢酯型儿茶素含量在不同品种、株系间差异很大;春梢、夏梢、秋梢的酯型儿茶素含量变化范围分别为5.21%~24.03%、3.05%~20.31%、2.89%~19.66%,平均值分别为16.08%、14.73%、9.96%,变异系数分别为22.26%、24.10%、40.76%。同一品种或株系新梢的酯型儿茶素含量呈季节性变化,大多数(约71.11%)表现为:春梢>夏梢>秋梢。有5个品种、株系(033、505、509、524、1005),春、夏、秋三季,酯型儿茶素平均含量高于19%,为超常规水平的高酯型儿茶素茶树特异资源,可作为品质遗传改良或直接应用于提取酯型儿茶素的重要材料。有8个品种、株系[033、505、509、510(1)、510(2)、524、1001、1005]新梢酯型儿茶素含量在儿茶素总量中所占比例高达80%以上(一般品种为68%),可作为提取茶多酚、儿茶素的特种材料。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01)
    138. 固相萃取和分散固相净化-串联质谱测定茶鲜叶和干茶中的农药残留
    杨洁, 周利, 余焕, 孙荷芝, 王新茹, 张新忠, 杨梅, 陈宗懋, 罗逢健
    茶叶科学    2020, 40 (3): 397-406.   DOI: 10.13305/j.cnki.jts.2020.03.010
    摘要731)      PDF(pc) (426KB)(517)   
    建立了茶鲜叶和干茶中9种农药的残留分析方法。样品中的残留农药经乙腈提取,Florisil/GCB固相萃取柱和PSA/GCB分散固相联合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测定。在0.005~1.000 mg·kg-1的添加水平下,目标农药在鲜叶和干茶中的平均回收率在70.3%~103.9%,相对标准偏差(RSD)<20.0%。在0.005~2.000 mg·kg-1浓度范围,目标农药在鲜叶和干茶基质中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5 4。定量限(LOQ)为0.005 mg·kg-1。实际样品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灵敏度高,重现性好,能够满足农药多残留检测的要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39. 基于感官组学分析玉米香型南川大茶树工夫红茶特征香气
    欧阳珂, 张成, 廖雪利, 坤吉瑞, 童华荣
    茶叶科学    2022, 42 (3): 397-408.   DOI: 10.13305/j.cnki.jts.20220506.003
    摘要555)      PDF(pc) (1290KB)(516)   
    南川茶是重庆市南川区特有的古茶树资源,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MS)、气相色谱-嗅闻分析技术(GC-O)以及通过计算香气活度值(OAV)与香气特征影响值(ACI),对南川大茶树鲜叶制成的玉米香型工夫红茶香气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玉米香型工夫红茶中OAV>1的挥发性化合物有22种,其中二甲基硫的OAV最高(1 187.32),其ACI达51.56%,远高于其他化合物。GC-O嗅闻到26种活性香气化合物,其中二甲基硫的嗅闻强度较高(4.75),并呈现出玉米香属性。香气重组与删除试验进一步验证了二甲基硫对于玉米香型工夫红茶的重要性。本研究明确了玉米香型南川大茶树工夫红茶的特征香气成分,为南川大茶树工夫红茶品质的定向调控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40. 茶黄素双没食子酸酯的抗癌活性及其作用机理研究
    江和源, HangXiao, 袁新跃, 王川丕, Chung S Yang
    茶叶科学    2007, 27 (1): 33-38.   DOI: 10.13305/j.cnki.jts.2007.01.005
    摘要450)      PDF(pc) (406KB)(515)   
    以Sephadex LH-20柱色谱分离得到茶黄素双没食子酸酯(TFDG)成分,以H1299和HCT-116细胞分析了该成分的抗癌活性及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TFDG具有良好的抑制H1299细胞生长的活性,IC50为25μmol/L;有调节细胞周期的活性,可增加HCT-116细胞G1期细胞的比例;有促进HCT-116细胞凋亡的作用,浓度为50μmol/L时效果显著,48βh凋亡率达到40%以上;Western杂交技术分析结果表明,它可降低HCT-116细胞中促癌蛋白质因子Bcl-xL的表达量,可增加抑癌蛋白质因子Bax的表达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86)
    141. L-茶氨酸改善慢性应激大鼠抑郁行为作用研究
    彭彬, 刘仲华, 林勇, 林海燕, 黄建安
    茶叶科学    2014, 34 (4): 355-363.   DOI: 10.13305/j.cnki.jts.2014.04.006
    摘要577)      PDF(pc) (826KB)(515)   
    研究L-茶氨酸对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模型大鼠的抗抑郁作用及其机制。建立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CUMS)抑郁大鼠模型,通过糖水偏好实验,旷场实验,明暗箱实验评估L-茶氨酸的抗抑郁作用效果;为了阐释其相关机理,本研究通过酶联免疫法测定了各组大鼠海马和皮层组织中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A)、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皮质酮(CORT)的含量,同时也检测了大鼠血清和海马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糖水偏好度、横穿格数和直立次数、进入明箱中的大鼠数量以及停留的时间极显著降低,显示大鼠抑郁模型构建成功;而与模型组相比,灌胃低高两个剂量L-茶氨酸的大鼠抑郁症状有不同程度改善,尤其高剂量都达到显著水平。同时,L-茶氨酸能显著提升大鼠海马和皮层中5-HT、NA的含量,降低ACTH,CORT的含量,上调大鼠血清和皮层中SOD和GSH-Px的活性,进一步表明了其抗抑郁的功效,其机制可能主要与促进单胺类递质分泌有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36)
    142. 高浓度镉胁迫对茶树生理及吸收积累特性的影响
    王春梅, 唐茜, 张小琴, 张冬川
    茶叶科学    2012, 32 (2): 107-114.   DOI: 10.13305/j.cnki.jts.2012.02.010
    摘要416)      PDF(pc) (671KB)(515)   
    以名山白毫品种茶苗为材料,通过土壤盆栽实验,研究了高浓度镉胁迫对茶树生长、生理及吸收积累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添加0~120mg/kg镉,茶树未表现出明显受害症状。但随镉胁迫浓度的增加,各器官生长量、叶绿素合成和光合作用均受到明显抑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逐渐降低;丙二醛(MDA)、脯氨酸(Pro)含量以及相对电导率(RC)大幅上升。茶树各器官镉含量(y)与镉胁迫浓度(x1)、土壤有效态镉含量(x2)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性正相关关系,各器官镉积累量高低顺序为:细根>粗根>主茎>枝条>叶片>新梢。土壤中有效态镉向茶树迁移是各器官所积累镉的主要来源,镉在茶树体内大部分被细根、粗根固定,向地上部运输的比例较低。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6)
    143. 茯茶水提物对Ⅱ型糖尿病小鼠糖代谢紊乱的干预作用
    黄颂, 刘仲华, 黄建安, 阳衡, 李勤
    茶叶科学    2016, 36 (3): 250-260.   DOI: 10.13305/j.cnki.jts.2016.03.004
    摘要529)      PDF(pc) (1667KB)(513)   
    采用高脂高糖饲料联合链脲佐菌素诱导Ⅱ型糖尿病小鼠模型,研究茯砖茶水提物对Ⅱ型糖尿病小鼠的降糖功效。结果表明,茯茶水提取物干预能显著改善糖尿病小鼠多食、多饮、多尿、消瘦症状,降低空腹血糖浓度,提高机体对糖负荷的耐受性,提升胰岛素和胰岛素敏感水平,降低胰岛素抵抗水平。同时,qRT-PCR分析发现,茯茶水提物通过增强PPAR-α、GLUT2和GLUT4基因表达,促进了葡萄糖转运和肝脏内脂质代谢,从而改善糖尿病小鼠体内糖代谢紊乱。综上所述,茯茶能显著改善Ⅱ型糖尿病小鼠糖代谢紊乱症状,其中中、高剂量茯茶效果最为显著。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44. 茶树转录因子基因CsDREB-A4的克隆与温度胁迫响应的分析
    刘志薇, 熊洋洋, 李彤, 严雅君, 韩洪润, 吴致君, 庄静
    茶叶科学    2015, 35 (1): 24-34.   DOI: 10.13305/j.cnki.jts.2015.01.006
    摘要554)      PDF(pc) (2055KB)(513)   
    基于本实验室茶树品种迎霜的转录组数据,通过PCR方法从迎霜的DNA中克隆得到CsDREB-A4基因。分析显示,该基因含开放阅读框长708βbp,编码235个氨基酸,含有AP2/ERF家族转录因子典型的保守AP2结合域,并且与大豆、番茄、葡萄、拟南芥等的DREB转录因子有高度同源性。从进化树、亲/疏水性、无序化特性、二级和三级结构等方面进行预测与分析,结果表明,该转录因子属于AP2/ERF家族中的DREB亚族的A4组,大多数氨基酸属亲水性氨基酸,无序化特征比较明显,三级结构与AtERF1相似。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在迎霜、安吉白茶、云南十里香3个茶树品种中CsDREB-A4基因均受高温、低温诱导表达。在4℃处理下,在上述3个茶树品种中CsDREB-A4基因表达量均在24βh时达到最大值,分别为对照的23、4、43倍,并且CsDREB-A4基因在迎霜和云南十里香中均比安吉白茶的基因表达上调时间更长,上调程度更大。在38℃处理下,CsDREB-A4基因在迎霜和云南十里香中表达受抑制,均只在8βh时表达量高于对照,而在安吉白茶中表达量显著增加,在12βh时高达对照的2β720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45. 黑茶真菌污染研究进展及探讨
    姜依何, 胥伟, 朱旗
    茶叶科学    2018, 38 (3): 227-236.   DOI: 10.13305/j.cnki.jts.2018.03.002
    摘要596)      PDF(pc) (1086KB)(510)   
    微生物胞外酶催化动力是黑茶品质形成的关键因素,黑茶产品的后期贮存也会带来黑茶微生物体系的改变。为探讨黑茶的真菌体系对黑茶产品潜在的食品安全风险的影响,本文检索了黑茶真菌污染的研究成果,结果表明多种污染真菌毒素在黑茶样本中有可能被检出,如:黄曲霉毒素(Aflatoxins)、赭曲霉素(Ochratoxins)、呕吐毒素(Deoxynivalenol)等。研究表明,黑茶样本的毒素暴露处于较低水平,并且黑茶多种活性成分可下调表达黄曲霉毒素的基因簇部分基因,从而抑制黄曲霉在黑茶基质样本上产毒。指出正规地生产和饮用黑茶是安全的,而定向发酵技术在黑茶加工中的应用是其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46. 基于CKB数据的中国茶叶消费行为研究
    管曦, 杨江帆, 谢向英, 林畅, 李静芸
    茶叶科学    2018, 38 (3): 287-295.   DOI: 10.13305/j.cnki.jts.2018.03.009
    摘要820)      PDF(pc) (898KB)(510)   
    论文利用中国慢性病前瞻研究(CKB)10个项目地区512β824个样本数据,对中国茶叶消费做了系统全面的描述和统计,在此基础上通过将茶叶消费者进行分类,使用OLS模型分别分析影响消费者饮茶习惯、茶叶消费者饮茶频率、每日饮茶数量和杯数的相关因素。研究显示,家庭收入和饮茶历史对茶叶消费者的饮茶频率、每日饮茶杯数和茶叶消费量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年龄与中国消费者饮茶习惯呈显著负相关,与饮茶者消费频率有显著正向影响,与重度茶叶消费者每日饮茶量和每日饮茶杯数呈现负相关,采用每日饮茶杯数分析茶叶消费行为,会导致结论存在较大偏差。对今后中国茶叶消费的研究,提出要对消费者进行分类,并以每日茶叶消费量来取代饮茶杯数,并同时提出今后开发茶叶消费市场的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
    147. 茶树R2R3-MYB转录因子CsTT2表达分析及功能初步鉴定
    王玉源, 刘任坚, 刘少群, 舒灿伟, 孙彬妹, 郑鹏
    茶叶科学    2022, 42 (4): 463-476.   DOI: 10.13305/j.cnki.jts.2022.04.005
    摘要441)      PDF(pc) (2544KB)(510)   
    儿茶素是茶树中特色的次生代谢产物之一,是影响茶叶的品质与风味的主要组分,具有抗氧化、抗病毒、降脂减肥等药理功效。通过系统发育进化树分析、基因表达模式分析和分子生物学试验对茶树儿茶素生物合成相关调控因子CsTT2的功能进行初步鉴定。结果显示,CsTT2是R2R3-MYB转录因子,与拟南芥中调控次生代谢产物的MYB转录因子同在一个分支。在茶树品种顶芽组织中总儿茶素含量较高,CsTT2和儿茶素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也较高。亚细胞定位、酵母试验和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试验结果表明,CsTT2定位在细胞核中,其编码的蛋白是具有转录激活能力的调控因子,可以结合儿茶素生物合成关键基因ANR的启动子激活其表达。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48. 武夷大红袍初制过程中香型与香气成分的变化规律
    王芳, 张见明, 李博, 陈百文, 刘宝顺, 占仕权, 刘仕章
    茶叶科学    2019, 39 (4): 455-463.   DOI: 10.13305/j.cnki.jts.2019.04.011
    摘要794)      PDF(pc) (458KB)(507)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武夷大红袍初制过程在制叶的香气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鲜叶相比,以壬醛、十四烷、十三烷、十二烷、丁酸-2-乙基-1,2,3-丙三酯、二-叔-十二烷基二硫化物和乙酸橙花叔酯为代表的烷烃类、醛类和酮类组分等香气成分随着初制工序的进展呈下降趋势,且降幅较大,在毛茶中的含量分别下降了72.4%、91.8%、63.6%;而以橙花叔醇、α-法尼烯、吲哚、苯乙腈、苯乙醇、己酸己酯、己酸-顺3-己烯酯、己酸-反2-己烯酯、苯甲酸己酯、苯甲酸-3-己烯-1-酯和苯甲酸反2-己烯酯为代表的构成大红袍的特征性香型的醇类、酯类和烯烃类香气成分在初制过程中大量转化生成,在毛茶中的含量分别增加了215.5%、70.8%、682.6%。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49. 茶树地方群体种资源叶片表型及生化组分多样性分析
    唐璐, 李长乐, 葛悦, 王璞, 赵华, 王明乐, 王郁, 郭飞, 倪德江
    茶叶科学    2023, 43 (4): 473-488.   DOI: 10.13305/j.cnki.jts.2023.04.008
    摘要391)      PDF(pc) (528KB)(504)   
    为保护茶树种质资源和促进茶树种质创新,对来自全国12个省份的32份茶树地方群体种资源表型性状及生化组分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6个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变化范围为0.81~1.94,供试群体表型遗传多样性较高;叶面积、叶形、叶面、芽叶茸毛、叶尖、叶身6个表型性状变异的累计贡献率为71.78%,是造成供试茶树群体表型差异的主要因素;综合两年生化成分测定结果,供试样品咖啡碱含量变异系数(17.95%和14.55%)最大,其次是茶多酚含量变异系数(13.61%和8.11%),游离氨基酸变异系数(5.62%和7.52%)最小;基于生化组分含量测定结果进行聚类分析将供试茶树群体划分为3个类群,分别包含不同类型的种质。从供试茶树地方群体种资源的地理分布范围来看,供试种质生化成分含量呈现出地域差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50. 中国茶树的粉虱新记录——粉背刺粉虱(半翅目:粉虱科)
    王吉锐, 穆丽霞, 杜予州, 徐志宏
    茶叶科学    2016, 36 (4): 427-431.   DOI: 10.13305/j.cnki.jts.2016.04.011
    摘要752)      PDF(pc) (994KB)(503)   
    记述了茶树上一新记录粉虱——粉背刺粉虱Aleurocanthus inceratus Silvestri,该种亚缘区有11对长度一致的刺毛,其中头胸部5对;在背面中区头胸部有刺毛9对;腹部背面中区有14对,纵向分列3排;管状孔近圆形,盖瓣心形,尾沟不明显。统计了茶树上的9种粉虱即山茶褶粉虱Aleurotrachelus camelliae (Kuwana)、杨梅类伯粉虱Parabamisia myricae (Kuwana)、黑刺粉虱Aleurocanthus spiniferus (Quaintance)、番石榴白棒粉虱Aleuroclava psidii Singh、流苏子瘤粉虱Aleuroclava thysanospermi (Takahashi)、归亚瘤棒粉虱Aleuroclava guyavae (Takahashi)、杜鹃穴粉虱Aleurolobus rhododendri Takahashi、柑橘裸粉虱Dialeurodes citri (Ashmead)和粉背刺粉虱Aleurocanthus inceratus Silvestri,根据其伪蛹特征编制了茶树上粉虱分类检索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51. 陈年六堡茶对高脂血症小鼠的调脂护肝作用研究
    吴文亮, 刘仲华, 林勇, 黄建安, 左高隆, 滕翠琴, 龙志荣, 邱瑞瑾, 曹中环
    茶叶科学    2018, 38 (4): 430-438.   DOI: 10.13305/j.cnki.jts.2018.04.012
    摘要731)      PDF(pc) (1233KB)(503)   
    为了探讨陈年六堡茶的调脂保肝功效,比较分析了不同年代六堡茶的主要化学物质的差异,再以高脂高糖饮食建立高脂血症小鼠模型,并用选定的陈年六堡茶水提物灌胃小鼠,观察小鼠相关生理生化指标及组织形态的变化。结果表明,陈化15年茶样被选为陈年六堡茶的代表,用于后续试验。与模型组相比,陈年六堡茶尤其中高剂量条件下能有效减轻高脂血症小鼠体重、肝重和降低肝系数,显著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降低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降低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活力,改善大鼠肝脏氧化应激状态,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肝脏和脂肪组织病理切片显示,陈年六堡茶能明显减少肝细胞中脂滴的形成和抑制脂肪细胞膨大,呈剂量依赖关系。综上表明,陈年六堡茶在正常剂量条件下能有效改善因高脂高糖饮食所致的小鼠脂质代谢紊乱和肝脏损伤。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52. 我国名优茶发展现状与趋势
    周智修, 段文华, 吴海燕, 司智敏
    茶叶科学    2013, 33 (2): 171-178.   DOI: 10.13305/j.cnki.jts.2013.02.006
    摘要595)      PDF(pc) (661KB)(502)   
    通过对1994~2011年连续九届3948只“中茶杯”名优茶评比茶样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六大茶类名优茶均呈现发展态势,绿茶是发展的主茶类,乌龙茶、黑茶稳步增长,红茶、白茶和黄茶呈恢复性增长。四大茶区中,江南茶区获奖率最高,发展势头强劲;浙江名优茶产业引领我国名优茶发展,江苏名优茶总体质量位居全国前列,山东显现强烈的市场竞争意识,福建、四川、湖北、贵州、广东和安徽等省也占重要地位。无性系品种茶样比例不断提高,福鼎大白茶、白叶一号、福鼎大毫茶、龙井系列品种等是主要无性系良种。名优茶质量不断提高,但外形同类化趋势明显;卫生安全状况良好,有机茶发展较快;名优茶机制率、按标准生产率和商标持有率等逐年提高到比较高的水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40)
    153. 茶树钙依赖性蛋白激酶基因CsCDPK17的鉴定及表达分析
    雷蕾, 王璐, 姚丽娜, 郝心愿, 曾建明, 丁长庆, 王新超, 杨亚军
    茶叶科学    2019, 39 (3): 267-279.   DOI: 10.13305/j.cnki.jts.2019.03.004
    摘要777)      PDF(pc) (2055KB)(502)    PDF(mobile) (2055KB)(14)   
    钙依赖型蛋白激酶(Calcium-dependent protein kinases,CDPKs或CPKs)是植物细胞中重要的钙离子信号受体,普遍参与了植物生长发育和胁迫响应等调控过程。本研究从茶树龙井43中克隆到1条CDPK基因,经测序验证该序列包含1 611 bp的完整ORF,编码536个氨基酸。结合序列比对和进化分析发现该蛋白N-末端具有豆蔻酰化位点,具备钙依赖性蛋白激酶的保守结构域,并且与拟南芥AtCDPK17的同源关系最近,因此命名为CsCDPK17(Genbank登录号为:MK238482)。蛋白质理化特性分析发现其蛋白分子量为59.9 kD,理论等电点pI为5.43,属无跨膜结构域的亲水性蛋白。使用水稻原生质体和烟草叶片两种瞬时表达的方法均证明CsCDPK17是细胞质膜和细胞核双定位蛋白。对克隆到的CsCDPK17上游2 000 bp的启动子区分析发现了多个与基因转录、光、激素(ABA、SA、MeJA等)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表达分析显示,CsCDPK17在成熟叶和种子中表达水平较高,而在根中的表达水平最低;在龙井43、大面白等4个品种冷驯化过程中,该基因的表达随着冷驯化过程显著上调,随着脱驯化过程下调;同时还发现CsCDPK17能够不同程度地响应低温(最高5.1倍)、干旱(最高2.3倍)、渗透(最高2.4倍)胁迫。本研究的结果表明CsCDPK17在茶树的生长发育和低温、干旱、渗透等非生物胁迫响应的过程中均发挥一定的调控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54. 茶树成花机理研究进展
    刘莹, 郝心愿, 郑梦霞, 王新超, 肖斌, 杨亚军
    茶叶科学    2019, 39 (1): 1-10.   DOI: 10.13305/j.cnki.jts.2019.01.001
    摘要619)      PDF(pc) (747KB)(499)   
    开花是植物进入生殖生长的重要标志,花器官的形成在遗传信息传递中起重要作用。茶树是起源于我国西南地区的重要经济作物,具有开花多、花期长的特点。生产上,茶树旺盛的生殖生长会消耗大量营养,影响茶叶的产量和品质。而在杂交育种中,茶树又具有自交不亲和与结实率低等特点。对茶树成花机理的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茶树花芽分化和发育的时间、影响因素及分子调控机制,为茶树良种选育、绿色高效生产和育种效率提高等提供理论基础。目前对茶树成花机理的研究已取得一定进展,但还不够深入和系统。本文结合其他植物成花调控最新研究进展,从开花诱导、花芽分化与发育机制方面对茶树开花相关研究取得的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研究方向提供有益思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55. 红光萎凋对茶叶挥发性成分及其成品红茶品质的影响
    林家正, 涂政, 陈琳, 叶阳, 刘飞, 王玉婉, 杨云飞, 伍洵, 吕昊威
    茶叶科学    2021, 41 (3): 393-405.   DOI: 10.13305/j.cnki.jts.2021.03.006
    摘要1006)      PDF(pc) (1658KB)(497)   
    红光萎凋有助于茶叶香气的形成,然而,不同红光光质对萎凋茶叶挥发性成分及其成品红茶品质的影响有待研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无光、红光(630 nm,1 000 lx、3 000 lx)、自然光(260~325 lx)等光照处理萎凋叶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分析,并研究了不同光照处理下萎凋叶挥发性成分及红光萎凋差异性挥发性物质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时间段的萎凋叶中共检出挥发性成分130种,其中醇类26种、酯类33种、烃类29种、醛类12种、酮类13种以及其他类17种。对比不同光照萎凋方法发现,红光3 000 lx组在萎凋前中期(8 h前)的挥发性成分总量均显著高于其他组;随着红光强度增加,酯类物质总量显著提升(P<0.05),酮类物质总量显著下降(P<0.05)。按照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中变量投影重要性因子大于1,联合变异系数大于50%,筛选出受红光照射响应程度较大的挥发性成分5个,包含1,2-二甲基丙基-2-甲基丁酸酯、1-异氰基-3-甲苯、癸醛、2-甲基-2-癸醇和亚油酸乙酯,其中癸醛在红光1 000 lx组变异系数最高,达133.34%。研究结果可为红茶香气品质提升和定向调控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56. 茶多酚改性及其抗氧化性能研究进展
    应乐, 张士康, 王岳飞, 朱跃进, 杨贤强
    茶叶科学    2010, 30 (S1): 511-515.  
    摘要578)      PDF(pc) (180KB)(497)   
    利用溶剂法、乳剂法和分子修饰法等技术对茶多酚进行改性,以制备具有较好脂溶性的改性茶多酚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就目前用于茶多酚改性的三种方法及其优缺点,以及改性后的脂溶性茶多酚的抗氧化性能与机理进行了综述和总结,并对茶多酚改性技术发展与脂溶性茶多酚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41)
    157. 不同堆青时间对白茶风味品质的影响
    吴少玲, 王治会, 商虎, 朱陈松, 叶婷婷, 孙威江
    茶叶科学    2023, 43 (1): 78-90.   DOI: 10.13305/j.cnki.jts.2023.01.006
    摘要504)      PDF(pc) (1056KB)(495)   
    以不同堆青时间的白茶样品为研究对象,结合感官审评和生化成分检测,探究不同堆青时间对白茶风味品质的影响。生化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堆青时间的增加,茶汤的苦味和涩味先减弱后增强,甜度先升高后下降,醇度逐步提升,白茶青气消退、甜花香凸显。茶多酚、黄酮、可溶性糖、儿茶素和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变化是滋味差异的主要原因。顺式芳樟醇氧化物(呋喃型)、反式芳樟醇氧化物(呋喃型)、癸醛、α-萜品醇、β-环柠檬醛、香叶基丙酮、β-紫罗兰酮、正辛醛等香气化合物含量的变化是形成香气差异的关键。不同堆青时间处理下,堆青12 d茶样的风味品质最佳,既有利于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儿茶素含量的增加,也能最大限度降低茶汤中的苦涩味指数,同时提高反式芳樟醇氧化物(呋喃型)、癸醛、β-环柠檬醛、香叶基丙酮、β-紫罗兰酮等香气化合物的含量,促进白茶中甜香和花香的形成。本研究可为白茶堆青工艺优化及风味品质的提升提供一定借鉴和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58. 中国古代茶书中的生态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刘馨秋, 杜茜雅
    茶叶科学    2023, 43 (3): 437-446.   DOI: 10.13305/j.cnki.jts.2023.03.013
    摘要354)      PDF(pc) (362KB)(492)   
    中国传统生态思想以儒释道为文化内核,在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过程中,提出一系列保护环境及尊重生命的思想,其形成受特定地理环境、政治状况、经济条件和思想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产生了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体系。受此生态思想影响,茶业发展形成一套专门的茶树种植管理与茶叶饮用方法体系,这在历代茶书中多有记载。茶业生态思想在不同时期都有具体表现,包括对茶树栽培生态环境的历史认识、茶园管理技术的发展演进及茶叶饮用方式的阶段变化等。古代茶业生态理念承袭至今,仍可供当代借鉴与施行。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59. ISSR分子标记在茶树遗传关系分析中的初步应用
    林郑和, 陈荣冰, 陈常颂, 林金科, 郝志龙, 高水练, 陈梁城
    茶叶科学    2007, 27 (1): 45-50.   DOI: 10.13305/j.cnki.jts.2007.01.007
    摘要397)      PDF(pc) (498KB)(492)   
    ISSR标记是一种基于微卫星序列发展起来的十分有效的分子标记。本文主要利用ISSR分子标记对我国39份茶树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关系研究,从40条引物中筛选出15条引物,共扩增出143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为131个,占91.6%。通过UPGMA聚类分析,39个茶树种质资源GS变化范围0.21~0.95,其中慢奇兰与竹叶奇兰GS值最大、遗传相似程度最高,遗传距离最近;崇庆枇杷茶与英红1号GS值最小、遗传相似程度最低、遗传学差异最大。聚类分析将39个种质资源划分为3个大类(GS=0.20),崇庆枇杷与英红1号,属于原始类型资源,归为一类;九龙珠与黄龙,属于较原始类型,也归为一类;其余的种质资源归为一类。据此认为,ISSR作为一种信息量高、重演性好的分子标记,应用于茶树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分析是非常有效。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60. 乌龙茶加工过程多糖的变化、组分分离及特性研究
    倪德江, 陈玉琼, 余志, 张芸, 谢笔钧, 周继荣
    茶叶科学    2005, 25 (4): 282-288.   DOI: 10.13305/j.cnki.jts.2005.04.008
    摘要527)      PDF(pc) (363KB)(492)   
    摘要:在乌龙茶加工过程中,多糖含量以及组成多糖的中性糖、蛋白质含量呈递减趋势,从鲜叶至第2次摇青结束,下降幅度小,但第3次摇青后大幅度下降,而糖醛酸的变化较小;加工过程多糖清除·OH和 自由基的趋势基本一致,呈现抛物线变化,活性最高峰出现在第2次摇青结束,多酚类保留量为85%左右可以作为制定乌龙茶加工过程高活性茶多糖的形成指标。采用纤维素和葡聚糖凝胶柱层析法分离纯化乌龙茶多糖,各级分中性糖、蛋白质、糖醛酸含量以及清除OH、 的作用有较大差异。获得的乌龙茶多糖主要组分OTPS2-1是富含糖醛酸和少量蛋白质的三元糖复合物,相对重均分子质量为8.877×104,糖基由半乳糖、葡萄糖、阿拉伯糖、岩藻糖和鼠李糖组成,其摩尔比为7.58:2.14:7.05:1.76:1.02。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61. 咖啡碱合成N-甲基转移酶研究进展
    晏嫦妤, 任秋婧, 陈小芳, 李斌, 陈忠正
    茶叶科学    2014, 34 (6): 531-540.   DOI: 10.13305/j.cnki.jts.2014.06.013
    摘要648)      PDF(pc) (697KB)(490)   
    咖啡碱是茶叶、咖啡等饮料的主要品质成分及功能成分之一。在植物体内咖啡碱生物合成的核心途径为:黄嘌呤核苷→7-甲基黄嘌呤核苷→7-甲基黄嘌呤→可可碱→咖啡碱,其中包括3步由N-甲基转移酶催化的转甲基化反应和1步由核糖核苷水解酶催化的脱核苷反应。N-甲基转移酶是参与咖啡碱生物合成的关键酶类。介绍了植物中咖啡碱的基本情况及其生物合成途径,重点综述了咖啡碱合成N-甲基转移酶的酶学特性、NMTs的克隆、基因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以及基因表达调控研究等方面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该领域的研究重点进行了探讨和展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7)
    162. 我国茶树尺蛾区系考查
    张汉鹄
    茶叶科学    2001, 21 (02): 157-160.   DOI: 10.13305/j.cnki.jts.2001.02.019
    摘要304)      PDF(pc) (124KB)(489)   
    我国危害茶树的尺蛾多达 4 0余种 ,分属 5亚科 2 9属。以霜尺蛾亚科居多 ,包括许多危害严重的种类 ,分布广泛。文中对常见 2 0种成虫和 9种幼虫列出鉴别检索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8)
    163. 两性生命表研究灰茶尺蠖与茶尺蠖生长发育和繁殖力
    葛繁星, 史凡, 程春喜, 陈李林
    茶叶科学    2022, 42 (6): 828-838.   DOI: 10.13305/j.cnki.jts.2022.06.008
    摘要336)      PDF(pc) (1012KB)(487)   
    灰茶尺蠖[Ectropis grisescens (Warren)]与茶尺蠖[Ectropis obliqua (Prout)]为茶园两种重要的食叶性害虫,严重影响茶叶的产量和品质。利用年龄-阶段两性生命表,在室内测定两种尺蠖的生长发育指标及年龄-阶段特征存活率、雌成虫年龄-阶段特征繁殖力、年龄-阶段特征寿命期望值、年龄-阶段特征繁殖值和种群参数,并分析各参数的差异。结果表明,灰茶尺蠖的1、2、4、5龄幼虫发育历期、幼虫总历期、蛹期及成虫寿命(分别为3.22、2.55、1.43、4.56、15.34、7.98、7.59 d)均显著低于茶尺蠖(分别为4.07、3.05、2.16、5.71、18.83、8.88、10.65 d);灰茶尺蠖2~5龄幼虫存活率(分别为100.00%、95.00%、62.00%和96.00%)均高于茶尺蠖(分别为93.00%、71.00%、45.00%和80.00%);灰茶尺蠖平均世代周期(32.412 d)显著短于茶尺蠖(36.016 d)。灰茶尺蠖年龄-阶段特征存活率、内禀增长率比茶尺蠖高,平均世代周期(T)比茶尺蠖短,其种群能更迅速扩增。研究结果为灰茶尺蠖和茶尺蠖室内种群饲养提供基础数据,为两近缘种的竞争机制及种群控制策略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64. 茶叶微生物固态发酵中咖啡碱降解途径初探
    郑城钦, 马存强, 张正艳, 李肖宏, 吴婷婷, 周斌星
    茶叶科学    2020, 40 (3): 386-396.   DOI: 10.13305/j.cnki.jts.2020.03.009
    摘要949)      PDF(pc) (1079KB)(487)   
    为探究微生物作用下咖啡碱的降解产物与途径,将普洱茶发酵中筛选鉴定的Aspergillus sydowii NRRL250(聚多曲霉)、Aspergillus pallidofulvus NRRL4789、Aspergillus sesamicola CBS137324和Penicillium mangini CBS253.31等优势菌株分别接种至晒青毛茶进行单菌种固态发酵,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咖啡碱、可可碱、茶碱的含量,探究微生物对咖啡碱代谢的影响;另外,基于UHPLC-QTOF-MS代谢组学技术,以灭菌处理组(ST组)和原料组(RM组)为对照,对聚多曲霉接种发酵样进行代谢组学分析。结果表明,A. pallidofulvus NRRL4789、A. sesamicola CBS137324和Penicillium mangini CBS253.31等优势菌株对咖啡碱等嘌呤类碱代谢均无显著影响,而在聚多曲霉接种发酵中,咖啡碱含量显著下降(P<0.05),降幅达83.89%;茶碱含量显著增加(P<0.05),发酵末期含量为(25.03±1.17) mg·g-1;而可可碱保持基本稳定。由此可知,聚多曲霉对咖啡碱降解代谢有显著影响。采用UHPLC-QTOF-MS方法检出茶碱、3-甲基黄嘌呤、1,7-二甲基黄嘌呤等9种与咖啡碱降解相关的代谢物。在聚多曲霉作用下,茶碱、3-甲基黄嘌呤、1,7-二甲基黄嘌呤、7-甲基黄嘌呤含量显著提高(P<0.05)。茶碱、3-甲基黄嘌呤、1,7-二甲基黄嘌呤和1-甲基黄嘌呤与咖啡碱及其相关代谢物的N-脱甲基化途径相关。1,7-二甲基尿酸、1-甲基尿酸与咖啡碱相关代谢物的氧化途径相关。由此可知,聚多曲霉为降解普洱茶咖啡碱的优势菌株,且具有将咖啡碱转化为茶碱的潜在能力;在咖啡碱降解代谢过程中,存在聚多曲霉作用下的N-脱甲基化和氧化,并以N-脱甲基化为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65. 不同茶树品种碾茶的品质分析
    毛雅琳, 汪芳, 尹军峰, 许勇泉
    茶叶科学    2020, 40 (6): 782-794.   DOI: 10.13305/j.cnki.jts.2020.06.007
    摘要806)      PDF(pc) (364KB)(486)   
    以常用于制作抹茶的8个茶树品种鲜叶为原料制成碾茶,分析其在感官品质、理化成分和色差方面的差异,并对碾茶主要化学成分含量(比值)与其滋味属性评分进行Pearson’s线性相关分析,结合滋味贡献度Dot(Dose-over-threshold)值分析,以期明确碾茶中的主要滋味贡献物质,探究不同品种碾茶间滋味特征的差异性。结果表明,龙井43碾茶整体表现最佳,其外观色泽墨绿,有海苔香,茶汤滋味鲜爽,游离氨基酸总量和茶氨酸含量最高、酚氨比最低,叶绿素含量高;薮北和奥绿次之。相关性分析发现,碾茶的鲜味主要与游离氨基酸、咖啡碱、茶氨酸、天冬氨酸、天冬酰胺等含量及酯型/非酯型儿茶素比值呈显著正相关(P<0.05)。Dot值分析表明,EGCG和GCG是碾茶茶汤涩味主要贡献物质,咖啡碱、EGCG和GCG是苦味的主要贡献物质,且茶汤涩味和苦味都以EGCG为最主要的贡献因子,单个氨基酸组分对茶汤鲜味的贡献度较低(Dot<1)。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66. 碱性水饱和正丁醇萃取体系联合大孔树脂纯化茶皂素研究
    涂云飞, 杨秀芳, 孔俊豪
    茶叶科学    2010, 30 (S1): 556-560.  
    摘要363)      PDF(pc) (324KB)(486)   
    茶皂素为五环三萜类糖苷化合物,分子量较大,极性强,易溶于水,起泡性强。从茶籽饼中提取的茶皂素粗品溶于水后色泽深。这类色素成分亦为极性较大的水中易溶性成分,从而给茶皂素的脱色纯化带来了困难。本文主要通过碱性水饱和正丁醇对粗品茶皂素进行初步脱色与提纯,再利用筛选的大孔树脂对萃取相中的皂素进行进一步脱色,以制备色泽浅的茶皂素产品。结果表明,茶皂素在中强碱的水饱和正丁醇中的溶解度大于未加碱的萃取体系,同时色素得到大幅度去除。另外,以D280树脂进行后续脱色处理后,产品的纯度达到91%。因此,两种技术手段结合纯化茶皂素可以达到预期的目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3)
    167. 茶叶拼配的混料设计研究
    童华荣, 龚正礼
    茶叶科学    2004, 24 (3): 207-211.   DOI: 10.13305/j.cnki.jts.2004.03.011
    摘要477)      PDF(pc) (102KB)(484)   
    采用混料均匀设计研究了7组分花茶的拼配方案。结果表明均匀配方设计可以有效地应用于成品茶叶的拼配中。通过各指标的回归模型,估计各组分间感官性质的互作,结合混料设计分析软件HL40,可以进行茶叶拼配多组分和多目标的参数优化,寻求成本最低的最优配方。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35)
    168. 不同种质茶叶籽皂素含量及组成分析
    陈宇宏, 高颖, 韩震, 尹军峰
    茶叶科学    2022, 42 (5): 705-716.   DOI: 10.13305/j.cnki.jts.2022.05.005
    摘要728)      PDF(pc) (1571KB)(483)   
    茶皂素是一类在山茶科植物种子中含量丰富且具有特异生物活性的化合物,但不同种质茶叶籽中皂素含量及组成尚不清晰。以浙江省同一地区采集的21个茶树品种(系)的茶叶籽为试验材料,对茶叶籽的基本特征、皂素含量及组成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系)的茶叶籽的百粒质量、壳仁比、皂素含量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得21个茶树品种(系)的茶叶籽的皂素含量范围分别为30.82%~48.16%和16.93%~31.82%,其中黄观音的茶叶籽皂素含量最高。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轨道阱质谱(UHPLC-Q-Exactive/MS)同时检测出68种茶叶籽皂素单体,其中Theasaponin E1的峰相对强度最大。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显示,21个品种(系)的茶叶籽以树型为依据被明显地划分为2组,组间差异单体物质有21种。结合相关性分析,高积累的Theasaponin E12、Camelliasaponin B1/B2、Theasaponin A5/A6、Camelliasaponin C1/C2和Assamsaponin G可能是灌木型种质资源有别于小乔木型、乔木型种质资源的重要特征物质。研究结果为生产茶叶籽皂素原料的选择和高值化利用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69. 茶树对硒吸收累积特性及其硒调控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
    曹丹, 马林龙, 刘艳丽, 龚自明, 金孝芳
    茶叶科学    2020, 40 (1): 77-84.   DOI: 10.13305/j.cnki.jts.20191202.002
    摘要618)      PDF(pc) (815KB)(482)   
    本文采用沙培试验,从动态角度研究了不同时间和不同浓度下茶树对硒的吸收累积规律,并分析相关基因的表达特点。结果发现,茶树不同部位对硒的累积量存在较大差异,大部分硒保留在根部,在其体内的迁移率较低,硒的累积量和外源硒浓度、培养时间显著相关;当外源硒浓度在0~0.05 mmol·L-1时,茶树长势良好,但当浓度高于0.10 mmol·L-1时,茶树表现出中毒症状。荧光定量PCR分析发现,转录因子CsbHLH62及茉莉酸信号途径中的关键基因丙二烯环化氧化酶基因(CsAOC)和脂氧合酶基因(CsLOX6)受到高浓度硒的诱导表达,相关性分析表明,这3个基因的表达量与根系硒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本研究表明,茶树各部位对硒的累积与外源硒浓度和培养时间显著相关,基因CsbHLH62CsAOCCsLOX6可能在该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70. 冠突散囊菌和植物乳杆菌联合发酵对绿茶液态饮料品质的影响
    涂政, 梅慧玲, 李欢, 刘馨秋, Emmanuel Arkorful, 张彩丽, 陈暄, 孙康, 黎星辉
    茶叶科学    2018, 38 (5): 496-507.   DOI: 10.13305/j.cnki.jts.2018.05.007
    摘要735)      PDF(pc) (1244KB)(482)   
    为了抑制冠突散囊菌发酵绿茶液态饮料中儿茶素的降解,本研究采用植物乳杆菌和冠突散囊菌对绿茶液态饮料进行联合发酵,试验通过响应面法优化了联合发酵绿茶液态饮料工艺,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和顶空固相微萃取串联气质联用(HS-SPME/GS-MS)法分别检测了联合发酵绿茶液态饮料中儿茶素含量和香气成分。结果表明,在干茶添加量10βg·L-1、冠突散囊菌添加量10βmL·L-1的前提下,联合发酵绿茶液态饮料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植物乳杆菌添加量20βmL·L-1、蔗糖添加量75βg·L-1、30℃下静置发酵3βd。在此工艺下联合发酵绿茶液态饮料中总儿茶素含量为1β419.94βμg·mL-1,与冠突散囊菌发酵绿茶液态饮料(848.72βμg·mL-1)相比,显著增加(P<0.05);且醇类化合物(30.27%)、醛类化合物(15.25%)、烃类化合物(11.35%)、酯类化合物(9.86%)和酮类化合物(9.01%)含量与未发酵绿茶液态饮料相比均显著增加(P<0.05)。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71. 3种改良剂对强酸性高硒茶园土壤硒有效性调控效果与机理
    谢珊妮, 宗良纲, 张琪惠, 戴荣波, 潘含岳, 原强
    茶叶科学    2017, 37 (3): 299-307.  
    摘要410)      PDF(pc) (978KB)(482)   
    通过室内模拟试验和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探究3种改良剂(秸秆生物质炭、钙镁磷肥和蚯蚓液态肥)及其不同配施方式对强酸性高硒茶园土壤硒有效性的调控效果与机理。模拟施肥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均可显著提高土壤pH值和降低交换态铝含量,同时显著提高有效硒含量。形态分析结果表明,硒由有机结合态向可溶态转化,从而增加土壤有效硒含量;铝由交换态向有机配位态转化,土壤潜性酸度降低,进一步增强硒的有效性。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秸秆生物质炭和钙镁磷肥的不同配施方式均能有效抑制茶园土壤进一步酸化,显著提高土壤硒有效性及茶叶硒含量,其中同时施用秸秆生物质炭和钙镁磷肥再错时配施蚯蚓液态肥的效果最佳。本研究可为酸性富硒土壤地区开发富硒茶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72. 烘青绿茶苦涩味及其滋味贡献物质分析
    张英娜, 陈根生, 刘阳, 许勇泉, 汪芳, 陈建新, 尹军峰
    茶叶科学    2015, 35 (4): 377-383.   DOI: 10.13305/j.cnki.jts.2015.04.011
    摘要708)      PDF(pc) (579KB)(480)   
    对烘青绿茶苦涩味量化分析及其主要滋味贡献物质进行探讨。以不同嫩度烘青绿茶为原料,采用量化感官分析方法及化学分析手段分析了茶汤滋味分属性(包括苦味、涩味、鲜味和醇味等)和滋味化学成分含量,并建立了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烘青绿茶嫩度的下降,其茶汤苦味、涩味和鲜爽味强度呈下降趋势,整体滋味品质也显著下降。通过分析茶叶滋味化学成分含量及其滋味Dot值,发现烘青绿茶苦味的主要贡献物质是EGCG和咖啡碱;而涩味的主要贡献物是儿茶素和黄酮苷,其中儿茶素以EGCG为主,包括EGC和ECG,黄酮苷以槲皮素-3-O-芸香糖苷(Que-rut)和槲皮素-3-O-半乳糖苷(Que-gala)为主,包括杨梅素-3-O-半乳糖苷(Myr-gala)、槲皮素-3-O-葡萄糖苷(Que-glu)、牡荆素-2"-O-鼠李糖苷(Vit-rha)、山柰酚-3-O-半乳糖苷(Kae-gala)、山柰酚-3-O-芸香糖苷(Kae-rut)、山柰酚-3-O-葡萄糖苷(Kae-glu)等。Dot值分析表明氨基酸对烘青绿茶鲜爽味没有显著贡献。本研究初步明确了烘青绿茶苦涩味的主要贡献物质,为茶叶品质提升和滋味化学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4)
    173. 多酚自组装抗菌生物材料的构建及其应用进展
    徐伟, 俞蓉欣, 张相春, 张以稳, 陈红平, 田宝明, 郑芹芹, 吴媛媛, 夏琛, 韦兵
    茶叶科学    2024, 44 (1): 1-15.   DOI: 10.13305/j.cnki.jts.2024.01.004
    摘要452)      PDF(pc) (4782KB)(479)   
    细菌感染可引起多种疾病,是全球主要死亡原因之一。抗生素一直是治疗细菌感染类疾病的主要策略,但抗生素的过量和不合理使用已导致多种细菌产生耐药性,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植物多酚具有天然的抗菌特性,但酚羟基结构的不稳定性限制了其生物利用。为解决这个难题,研究者将多酚与其他物质自组装构建新型纳米生物材料,不仅提高了多酚稳定性和生物利用率,还使其协同发挥抗菌活性,在抗菌领域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和优势。综述了近年来不同类型的多酚自组装生物纳米材料构建策略及抗菌性能,包括多酚-金属、多酚-水凝胶、多酚-壳聚糖、多酚-蛋白质和多酚-脂质体等材料,指出了新型多酚自组装生物材料在抗菌领域应用中面临的问题,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74. 不同水质对绿茶饮料储藏特性的影响
    江春柳, 孙云, 岳鹏翔, 张南飞
    茶叶科学    2010, 30 (S1): 561-566.  
    摘要301)      PDF(pc) (239KB)(479)   
    对不同水质调配的绿茶饮料储藏期间汤色、主要生化成分及感官品质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储藏过程中绿茶饮料汤色亮度下降、汤色加深,儿茶素总量下降,茶多酚、咖啡碱的含量稳定。不同水质对绿茶饮料耐储藏特性的影响差异明显,蒸馏水、纯净水对绿茶饮料汤色、儿茶素、感官品质的影响较软化水、矿泉水与自来水的小。蒸馏水调配的绿茶饮料汤色偏浅,滋味苦涩欠鲜爽,纯净水与软化水比较适合用于茶饮料的生产加工。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35)
    175. 藤茶总黄酮及二氢杨梅素降血脂作用研究
    陈玉琼, 倪德江, 程倩, 黄海波, 孟燕, 吴谋成
    茶叶科学    2007, 27 (3): 221-225.   DOI: 10.13305/j.cnki.jts.2007.03.015
    摘要567)      PDF(pc) (593KB)(478)   
    本文探讨了藤茶中主要活性成分黄酮及二氢杨梅素对高血脂症小鼠的降血脂效果。结果表明:与高脂模型组比较,二氢杨梅素对高脂血症小鼠体重有明显减轻作用;黄酮及二氢杨梅素都能不同程度降低小鼠血清TC、TG、LDL-C、MDA含量,提高血清HDL-C含量及SOD活性,降低肝系数。肝脏病理学观察表明,喂饲藤茶黄酮及二氢杨梅素组小鼠肝细胞变性、肿胀的程度减轻。说明藤茶黄酮及二氢杨梅素能降低小鼠血脂,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减轻高脂对肝细胞的损伤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76. 再论唐代茶文化兴盛的表象与成因
    贾跃千, 宝贡敏, 朱建清
    茶叶科学    2009, 29 (1): 72-78.   DOI: 10.13305/j.cnki.jts.2009.1.012
    摘要533)      PDF(pc) (250KB)(477)   
    针对史学界中存在的对茶文化兴盛于唐朝还是宋朝的模糊认识,从茶文化兴盛的表象和成因两方面,对此进行澄清,分析了茶文化兴盛于唐的可能性与合理性。指出唐朝在茶文化发展史上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时代,具有里程碑意义,其茶文化的兴盛有着来自茶本身特性、宗教、政治、士族社会变迁、文化导向、经济发展等六方面的主要原因。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8)
    177. 不同施氮量对两种茶园土壤硝化作用和pH值的影响
    王峰, 陈玉真, 尤志明, 吴志丹, 江福英, 张文锦, 翁伯琦
    茶叶科学    2015, 35 (1): 82-90.   DOI: 10.13305/j.cnki.jts.2015.01.016
    摘要538)      PDF(pc) (628KB)(477)   
    在土壤最大持水量60%和温度25℃的实验室培养条件下,对采自福建武夷山的两种类型土壤(黄壤和红壤)进行46βd的培养实验,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对茶园土壤硝化作用和pH值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茶园土壤中尿素的水解过程有明显差别,黄壤茶园土壤中尿素水解率高且较快(2~6βd),红壤茶园中水解过程达到了16βd;对照处理(N0)两种茶园硝化率分别为81.32%和73.48%,黄壤茶园土壤硝化作用显著高于红壤茶园(P<0.05);无论施氮与否,两种茶园土壤NO3--N含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呈“J”型,具有11~16βd的延滞期,符合指数方程N=N0ektP<0.01);施氮后,两种茶园土壤的净消化量、净硝化速率和k值(P<0.05)均显著增加,且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土壤硝化率(P<0.05)显著降低;无论施氮与否,黄壤茶园土壤N2O排放速率在培养期间总体高于红壤茶园土壤,且前者累积排放量显著高于后者(P<0.05);氮肥施用导致两种茶园土壤pH值下降,较对照分别下降了0.16~0.52和0.11~0.25,施氮量越大,pH值下降越多。以上结果表明,研究中两种茶园土壤硝化作用较强,均存在硝化作用延滞期(11~16βd),有利于茶树对铵态氮的吸收利用;施氮导致土壤pH值降低,加速土壤酸化。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4)
    178. 茶多糖调控肥胖作用研究进展
    欧阳建, 周方, 卢丹敏, 李秀平, 黄建安, 刘仲华
    茶叶科学    2020, 40 (5): 565-575.   DOI: 10.13305/j.cnki.jts.2020.05.001
    摘要749)      PDF(pc) (422KB)(474)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的发病率不断攀升,已经成为严重的健康问题。茶多糖作为一种与蛋白质结合的酸性杂多糖,能够通过调节食物摄取和能量吸收、调节脂肪生成、增强抗氧化防御酶活性和减轻炎症、调节肠道菌群紊乱和维护肠道屏障完整性等不同途径有效调控肥胖。综述了近年来茶多糖调控肥胖功能及其作用机理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79. 中国茶叶生产布局变迁研究
    吴芹瑶, 杨江帆, 林程, 管曦
    茶叶科学    2022, 42 (2): 290-300.   DOI: 10.13305/j.cnki.jts.20211210.001
    摘要664)      PDF(pc) (554KB)(474)   
    以农业区位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和理性“经济人”假说为基础,构建考虑文化因素在内的中国茶叶生产布局变迁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框架,利用1993—2018年16个产茶省区的面板数据,阐述了中国茶叶生产布局变迁的特征与规律,厘清其主要影响因子和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993—2018年期间,中国茶产业在生产规模上急剧扩张,茶叶生产空间变迁明显,特征差异显著;茶叶生产布局是自然资源、消费需求、文化因素、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随着时间的推移对茶叶生产布局产生深刻的影响,并引起全国各产茶省的差异;自然资源、科技进步是茶叶生产布局变动的基础和前提,也是茶叶生产布局变动的制约条件。茶叶生产布局变化的决定性条件是消费需求和社会经济因素。品牌建设和政策扶持对于当前的茶产业发展也是重要的补充因素。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因地制宜优化茶叶生产布局;加强土地资源保护,合理规划茶园种植面积,保持茶产业持续稳定发展;重视科技创新和应用,提高茶叶单产水平;利用茶叶生产区际交互影响,实现茶产业整体效益提升等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80. 试用“SWOT”法探讨我国茶叶国际市场竞争力及其对策
    姜含春, 汪小谷, 赵红鹰, 姜苏含
    茶叶科学    2004, 24 (3): 159-165.   DOI: 10.13305/j.cnki.jts.2004.03.003
    摘要660)      PDF(pc) (46KB)(472)   
    茶叶出口在我国茶叶经济中起龙头带动作用,茶叶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际市场都有着长远发展的产业价值。本课题在运用经济比较学原理同时,采用西方流行的分析模式 ——“SWOT”法,分析评价在WTO条件下我国茶叶出口的优势、薄弱点、面临的机遇和威胁,明确我国茶叶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和实力、提出我国宜发展具有竞争优势的绿茶及特种茶、实施绿色营销、内外销茶标准并轨且与国际标准接轨、统一出口茶叶标识。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81. 茶树DNA分子标记及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王丽鸳,成浩,周健
    茶叶科学    2004, 24 (1): 12-17.   DOI: 10.13305/j.cnki.jts.2004.01.002
    摘要640)      PDF(pc) (333KB)(471)   
    综述了近年来DNA分子标记在茶树品种(系)鉴定和分类、茶树遗传图谱构建、茶树遗传多样性分析等方面的应用,以及茶树目的基因(片断)的分离克隆、茶树遗传转化等基因工程方面的研究状况,并对茶树DNA分子标记及基因工程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分析了今后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71)
    182. 云南省典型茶园重金属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风险性评估
    谢萌丽, 常河, 周晓华, 杨天福, 龙坤
    茶叶科学    2023, 43 (4): 501-512.   DOI: 10.13305/j.cnki.jts.2023.04.004
    摘要288)      PDF(pc) (963KB)(470)   
    为探明茶园地质背景与茶叶之间重金属元素含量的关系与现状,以云南省勐库茶园和景迈茶园中的岩石、土壤和茶叶为研究对象,测定10种重金属元素(Hg、Cd、Pb、Co、Cr、Cu、Mn、Ni、Zn、As)的含量,采用多元统计分析和空间分析方法对茶园重金属进行特征总结和风险评价。结果表明:(1)与地壳元素丰度相比,勐库茶园和景迈茶园岩石中的As是富集元素,勐库茶园岩石中的Hg和景迈茶园岩石中Mn元素是贫乏元素;(2)勐库茶园土壤主要以As和Cr污染为主,景迈茶园土壤主要以Cr和Cu污染为主,均为轻度污染,土壤质量良好;(3)茶叶重金属元素的平均含量顺序主要为Mn>Zn>Cu>Ni>Cr,富集能力依次是Mn>Zn>Hg>Cu>Ni,仅有勐库茶园个别茶样As含量超标,茶叶中重金属含量总体处于安全级别;(4)勐库茶园和景迈茶园茶叶中Mn非致癌风险最高,勐库茶园茶叶As致癌风险最高,景迈茶园茶叶Cr致癌风险最高,其余重金属元素处于安全范围内。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83. 原料茶干燥工艺对绿茶饮料品质的影响
    袁海波, 滑金杰, 邓余良, 李佳, 董春旺, 杨艳芹, 王近近, 黄应权, 尹军峰, 江用文
    茶叶科学    2017, 37 (6): 631-637.  
    摘要568)      PDF(pc) (340KB)(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