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林东艺, 黄冲, 王未名, 黄艳, 冯新凯. 茶渣基摩擦纳米发电机的性能优化及风力监测系统应用研究[J]. 茶叶科学, 2025, 45(1): 121-132. |
[2] |
马婕, 叶超杨, 毛丽玉. 茶类农业文化遗产价值实现的路径研究——基于31个典型案例的实证分析[J]. 茶叶科学, 2024, 44(1): 161-174. |
[3] |
吴昌正, 蔡慧农, 倪辉, 朱艳冰, 杨远帆, 肖安风. 茶梗固态生料发酵产单宁酶研究[J]. 茶叶科学, 2014, 34(1): 79-86. |
[4] |
陈富桥, 姜爱芹, 丁士军, 吕建兴. 农业产业化经营对农户农产品销售收入的影响——基于对茶叶种植户的实证研究[J]. 茶叶科学, 2013, 33(5): 443-448. |
[5] |
汤一, 许月丽, 倪雪华. 我国茶叶出口贸易条件之实证分析[J]. 茶叶科学, 2002, 22(02): 93-97. |
[6] |
. 安徽农业大学茶学重点学科简介[J]. 茶叶科学, 2002, 22(01): 93-. |
[7] |
.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将承办第五届亚洲有机农业科学大会[J]. 茶叶科学, 2001, 21(01): 25-. |
[8] |
. 农业部茶叶化学工程重点开放实验室简介[J]. 茶叶科学, 2001, 21(01): 56-. |
[9] |
陈宗懋, 陈雪芬. 茶业可持续发展中的植保问题[J]. 茶叶科学, 1999, 19(01): 1-6. |
[10] |
陈宗懋. 茶叶科技进展和世界茶叶经济国际研讨会7月在北京举行[J]. 茶叶科学, 1996, 16(02): 92-. |
[11] |
陈信东. 首届全国青年茶叶学术讨论会在杭举行[J]. 茶叶科学, 1993, 13(02): 134-. |
[12] |
庄雪岚, 陈信东, 王小英. 从国际市场演变探讨华茶的发展战略[J]. 茶叶科学, 1989, 9(01): 7-12. |
[13] |
. “茶—品质—人类健康”国际学术讨论会在中国杭州举行[J]. 茶叶科学, 1988, 8(01): 69-82. |
[14] |
. 《吴觉农选集》编写简介[J]. 茶叶科学, 1987, 7(01): 1-. |
[15] |
. 荣获省级以上奖励的茶叶科技成果简介(续)[J]. 茶叶科学, 1986, 6(02): 61-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