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茶叶科学》,今天是
期刊基本信息
刊名:茶叶科学
刊名题词:朱德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茶叶学会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编辑出版:《茶叶科学》编辑部
创刊时间:1964年
刊期:双月刊
欢迎关注中国茶叶学会微信订阅号!
合作单位展示

本期目录

    2004年 第24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04-09-25
      
    《茶叶科学》四十年
    陈宗懋
    2004, 24(3):  151-152.  doi:10.13305/j.cnki.jts.2004.03.001
    摘要 ( 262 )   PDF (17KB) ( 16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茶汤中铝的浓度、形态和生物可给性
    罗明标, 刘艳, 张国庆, 张鸿雁
    2004, 24(3):  153-158.  doi:10.13305/j.cnki.jts.2004.03.002
    摘要 ( 341 )   PDF (46KB) ( 16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茶树是典型的聚铝植物之一,茶是广泛使用的饮料,因而饮茶是人体摄入铝的主要途径。本文综合分析了关于茶叶中铝的浓度、化学形态和生物可给性的实验研究成果,发现一般情况下茶汤中铝浓度范围为1~6βmg/L,其中大约有90%以上的铝以有机形态存在。茶汤中铝的形态分布是不断变化的,没有固定的存在形式。大量实验证明,茶水中可能存在的主要铝形态有铝的多元酚配合物、铝的草酸盐、铝的氟化物、Al3+和它的水解产物等。饮茶会适度的增加尿中铝的含量,但是茶叶中存在的铝似乎并不比其它饮食资源中所含铝具有更大的生物可给性,但也不能排除茶水中可能含有像铝麦芽酚这样一些具有一定生物可给性和毒害神经性的铝形态。
    试用“SWOT”法探讨我国茶叶国际市场竞争力及其对策
    姜含春, 汪小谷, 赵红鹰, 姜苏含
    2004, 24(3):  159-165.  doi:10.13305/j.cnki.jts.2004.03.003
    摘要 ( 508 )   PDF (46KB) ( 26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茶叶出口在我国茶叶经济中起龙头带动作用,茶叶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际市场都有着长远发展的产业价值。本课题在运用经济比较学原理同时,采用西方流行的分析模式 ——“SWOT”法,分析评价在WTO条件下我国茶叶出口的优势、薄弱点、面临的机遇和威胁,明确我国茶叶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和实力、提出我国宜发展具有竞争优势的绿茶及特种茶、实施绿色营销、内外销茶标准并轨且与国际标准接轨、统一出口茶叶标识。
    外源茉莉酸甲酯诱导茶树挥发物对昆虫寄生选择行为的影响
    桂连友, 陈宗懋, 刘树生
    2004, 24(3):  166-171.  doi:10.13305/j.cnki.jts.2004.03.004
    摘要 ( 359 )   PDF (46KB) ( 2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研究了应用外源MJA喷雾法或暴露法处理茶树后诱导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对单白绵绒茧蜂和茶尺蠖成虫的行为选择,以及对单白绵绒茧蜂对茶尺蠖幼虫寄生率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外源MJA喷雾法或暴露法处理茶树,其诱导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对单白绵绒茧蜂成虫具有很强的引诱作用,对茶尺蠖成虫引诱作用不明显,在茶园中,显著提高单白绵绒茧蜂对茶尺蠖幼虫的寄生率。
    茶树ISSR-PCR反应体系的建立
    姚明哲, 王新超, 陈亮, 杨亚军
    2004, 24(3):  172-176.  doi:10.13305/j.cnki.jts.2004.03.005
    摘要 ( 441 )   PDF (156KB) ( 17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通过优化影响茶树ISSR-PCR的主要参数,确立了适用于茶树的ISSR反应体系和扩增条件。结果表明在20βµl反应体系中,模板DNA、引物、Mg++、dNTP 和Taq DNA聚合酶五种主要成分的最适浓度分别为10βng、150βnmol/L、1.5βmmol/L、150βµmol/L、0.5βU。在扩增过程中,引物的适宜退火温度比其Tm值平均高4.5℃,扩增出足量产物至少需要30个热循环。利用该优化反应体系和扩增条件,对13份不同茶树种质资源进行ISSR-PCR扩增,扩增产物的多态性为77.6%。引物TRI18构建的ISSR指纹图谱,可以区分13份茶树资源中的12份,分辨率达92.3%。
    冷驯化和ABA对茶树抗寒力及其体内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杨亚军, 郑雷英, 王新超
    2004, 24(3):  177-182.  doi:10.13305/j.cnki.jts.2004.03.006
    摘要 ( 452 )   PDF (158KB) ( 18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本文研究了冷驯化和ABA对茶树抗寒力及其体内脯氨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冷驯化或者ABA处理,茶树经历了驯化再到脱驯化的过程,相应地茶树的抗寒力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驯化前的几乎为0逐渐增大,而随着脱驯化的进行又迅速恢复到驯化前的水平。低温驯化的临界温度为7℃左右,脱驯化的临界温度为9℃左右。人工低温驯化和ABA处理,茶树抗寒力的提高幅度没有自然冷驯化下的大。对三种处理下茶树体内脯氨酸含量的变化的研究发现,冷驯化中茶树体内脯氨酸含量变化是对外界条件变化的一种综合反应,很难说明单一的脯氨酸含量与抗寒力之间的因果关系。
    乌龙茶种质资源种群遗传多样性AFLP评价
    黄福平, 梁月荣, 陆建良, 陈荣冰, Mamati G. E., 孙庆磊
    2004, 24(3):  183-189.  doi:10.13305/j.cnki.jts.2004.03.007
    摘要 ( 376 )   PDF (385KB) ( 24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以银染法AFLP分子标记技术用5对引物组合对来自福建武夷山市、安溪县、台湾省和广东潮安县45份乌龙茶品种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5对引物扩增出208条多态性条带,多态性为92.03%;最大遗传距离为0.481,最小遗传距离为0.124,种质资源间遗传多样性估值较高,达0.311。按照地理分布分组分析表明,种群内遗传多样性以武夷山最高,其次为安溪乌龙茶种质资源,以台湾的乌龙茶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最小;种群间遗传相似性,以武夷山与安溪种群间最高,达0.9505,以台湾和潮安县类型间的相似性最低,相似性系数为0.77。构建的种间和种群间进化树表明,可将45份乌龙茶品种划分为二大类型,福建类型和广东潮安类型。结合种群间相似系数,提出乌龙茶种质资源与其加工工艺的演化路径是一致的,也是由武夷山向安溪再向台湾传播。
    山东茶树叶片解剖结构分析
    房用, 孟振农, 李秀芬, 乔勇进, 梅丽, 梁玉
    2004, 24(3):  190-196.  doi:10.13305/j.cnki.jts.2004.03.008
    摘要 ( 499 )   PDF (44KB) ( 23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本文描述了茶树叶片的形态及解剖结构研究意义和现状,比较了51个茶树品种、育种材料的解剖结构,分析比较了不同品种、育种材料以及不同地区间的抗寒性,为茶树的北方地区茶树引种栽培、新品种和抗寒类型的筛选提供了理论依据。
    传统焙火工序对岭头单枞乌龙茶品质影响的研究
    王登良, 郭勤, 张大春
    2004, 24(3):  197-200.  doi:10.13305/j.cnki.jts.2004.03.009
    摘要 ( 409 )   PDF (35KB) ( 19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试验分析了焙火前后岭头单枞乌龙茶内含成分和芳香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岭头单枞乌龙茶经过焙火工序后,水浸出物的含量、多酚类含量、氨基酸总量、可溶性糖含量、茶黄素含量、茶红素含量均有所减少,茶褐素含量增加较多;具有清新花香的芳香组分相对含量减少,具有果香的芳香组分相对含量增加。说明经过焙火工序后,岭头单枞乌龙茶滋味变得醇厚回甘,香型由花香型向其特有的蜜香型转变,可见焙火工序对岭头单枞乌龙茶特殊品质的形成具有关键的作用。
    不同茶样冲泡浸出液对NO- 2清除作用的体外试验研究
    周才琼, 周张章, 范勇, 张鹰, 阳长敏
    2004, 24(3):  201-206.  doi:10.13305/j.cnki.jts.2004.03.010
    摘要 ( 423 )   PDF (40KB) ( 25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本实验以绿茶、乌龙茶等八个茶样为试材,在体外模拟胃液pH条件下,测定自然冲泡下不同浓度茶样浸出液对NO- 2的清除率。结果表明,各茶样对NO- 2均有良好的清除效果,在较低的固液比时清除率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在8个茶样中,以下关沱茶、乌龙茶和绿茶对NO- 2清除效果最好;多酚类是主要活性成分,但清除作用仍受多因素影响;固液比1∶50~1∶100为饮茶的较好浓度。
    茶叶拼配的混料设计研究
    童华荣, 龚正礼
    2004, 24(3):  207-211.  doi:10.13305/j.cnki.jts.2004.03.011
    摘要 ( 361 )   PDF (102KB) ( 2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采用混料均匀设计研究了7组分花茶的拼配方案。结果表明均匀配方设计可以有效地应用于成品茶叶的拼配中。通过各指标的回归模型,估计各组分间感官性质的互作,结合混料设计分析软件HL40,可以进行茶叶拼配多组分和多目标的参数优化,寻求成本最低的最优配方。
    渥堆过程中主要微生物对云南普洱茶品质形成的研究
    周红杰, 李家华, 赵龙飞, 韩俊, 杨行吉, 杨伟, 吴新庄
    2004, 24(3):  212-218.  doi:10.13305/j.cnki.jts.2004.03.012
    摘要 ( 590 )   PDF (976KB) ( 53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对云南普洱茶渥堆过程中的微生物研究表明:主要微生物有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青霉属(Penicllium)、根霉属(Rhizopus)、灰绿曲霉(Aspergillus gloucus)、酵母属(Saccharomyces)、土生曲霉(Aspergillus terreus)、白曲霉(Aspergillus candidus)、细菌类(Bacterium)。其中黑曲霉最多,它能产生葡萄糖淀粉酶、果胶酶、纤维素酶等;酵母次之,除它本身含有极丰富的对人体有益的营养物质、丰富的酶系统和生理活性物质外,酵母菌还能代谢产生维生素B1、B2、、维生素C[1]等物质。这些微生物对普洱茶品质形成都直接或间接地起作用。
    TA-BR生物药肥的研制及在茶叶生产中的应用
    张灵玲, 姚凤銮, 黄志鹏, 吴光远, 王庆森, 徐金汉, 关雄
    2004, 24(3):  219-225.  doi:10.13305/j.cnki.jts.2004.03.013
    摘要 ( 379 )   PDF (53KB) ( 12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茶树喷施生物药肥后,质量和产量均明显提高,鲜叶亩产量增幅为6.76%~26.90%,酚氨比明显降低,水浸出物、水溶性糖及维生素C均有所增加。同时,生物药肥对茶毛虫、茶尺蠖和茶蚕等茶树主要鳞翅目害虫的防治效果可达90%以上,对天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