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吴慧平, 齐蒙, 李叶云, 马慧勤, 吴迅. 中国茶园杂草无效名录修订[J]. 茶叶科学, 2019, 39(3): 247-256. |
[2] |
韦康, 王丽鸳, 成浩, 龚武云, 吴立赟. 温湿度变化对茶苗芽萌发基因表达的影响[J]. 茶叶科学, 2013, 33(2): 109-115. |
[3] |
董丽娟. 茶树孕性的研究[J]. 茶叶科学, 1989, 9(01): 35-38. |
[4] |
林硕, 阮宇成, 李名君, 沈守江, 俞美玉. 红壤与茶叶品质的研究——Ⅱ.红壤中茶树的碳代谢特征[J]. 茶叶科学, 1988, 8(01): 19-26. |
[5] |
缪泽群. 茶树自毒性物质的研究[J]. 茶叶科学, 1987, 7(02): 50-51. |
[6] |
黄秋转. 两个无性系良种在不同土壤中对氮磷钾的吸收利用[J]. 茶叶科学, 1987, 7(02): 47-49. |
[7] |
方兴汉. pH值对茶树生理活动的影响[J]. 茶叶科学, 1987, 7(01): 15-22. |
[8] |
. 从茶树扦插育苗情况的调查谈扦插技术[J]. 茶叶科学, 1966, 3(02): 84-86. |
[9] |
. 茶树营养钵育苗的几点认识[J]. 茶叶科学, 1966, 3(02): 82-83. |
[10] |
孙金池. 茶树短穗扦插利用芒箕骨遮荫试验[J]. 茶叶科学, 1966, 3(02): 55-57. |
[11] |
王雪英, 牟正. 薄膜覆盖对茶子育苗的效果[J]. 茶叶科学, 1966, 3(01): 62-64. |
[12] |
. 福建省茶树良种繁育推广工作经验[J]. 茶叶科学, 1965, 2(04): 3-7. |
[13] |
富阳茶叶样板工作队金子壠工作组. 金子垅大队新茶园抗旱保苗经验[J]. 茶叶科学, 1965, 2(03): 22-24. |
[14] |
张甫安. 艰苦奋斗六年 变荒山为茶园——记上旺大队发展茶叶生产的经验[J]. 茶叶科学, 1965, 2(02): 5-9. |
[15] |
李祖善. 塑料薄膜在茶树短穗扦插育苗上的应用[J]. 茶叶科学, 1965, 2(01): 70-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