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刘昱, 杨培迪, 张培凯, 詹文礼, 李游, 姚苏航, 赵洋, 成杨, 刘振, 沈程文. 不同茶树品种叶片细胞壁氟富集差异探究[J]. 茶叶科学, 2024, 44(5): 735-746. |
[2] |
侯智炜, 吕永铭, 马宽, 张汇源, 顾哲, 张然, 李乐, 金俞谷, 苏祝成, 陈红平. 不同茶树品种的径山茶挥发性成分差异研究[J]. 茶叶科学, 2024, 44(5): 747-762. |
[3] |
龚明秀, 袁懿炜, 张一帆, 叶江成, 郭丽, 李晓军, 黄皓, 毛宇骁, 赵芸, 赵进. 鸠坑龙井茶对高脂饮食C57BL/6小鼠肝脂肪变性SREBPs通路信号的影响及肠道菌群调节作用研究[J]. 茶叶科学, 2023, 43(4): 576-592. |
[4] |
陈薛, 左欣欣, 徐安安, 徐平, 王岳飞. 不同茶树品种鲜叶多糖的理化性质和抗氧化活性比较研究[J]. 茶叶科学, 2022, 42(6): 806-818. |
[5] |
疏再发, 郑生宏, 邵静娜, 周慧娟, 吉庆勇, 刘瑜, 何卫中, 王丽鸳. 不同茶树品种(系)对减半施肥的响应研究[J]. 茶叶科学, 2022, 42(2): 277-289. |
[6] |
谢文钢, 陈玮, 谭礼强, 颜麟沣, 唐茜. 四川3个特色茶树品种芽叶性状及光合特性分析[J]. 茶叶科学, 2021, 41(6): 813-822. |
[7] |
殷雨心, 陈玉琼, 焦远方, 郝娟, 余志, 倪德江. 不同茶树品种原料对青砖茶品质的影响[J]. 茶叶科学, 2021, 41(1): 48-57. |
[8] |
毛雅琳, 汪芳, 尹军峰, 许勇泉. 不同茶树品种碾茶的品质分析[J]. 茶叶科学, 2020, 40(6): 782-794. |
[9] |
刘丰静, 冉伟, 李喜旺, 汪素琴, 孙晓玲. 小贯小绿叶蝉在5个茶树品种(系)上的蜜露排泄量与茶树叶片结构比较[J]. 茶叶科学, 2020, 40(5): 625-631. |
[10] |
王梦琪, 邵晨阳, 朱荫, 张悦, 林智, 吕海鹏. 龙井茶香气成分的产区差异分析[J]. 茶叶科学, 2018, 38(5): 508-517. |
[11] |
蒋会兵, 孙云南, 李梅, 戴伟东, 宋维希, 田易萍, 夏丽飞, 陈林波. 紫娟茶树叶片不同发育期花青素积累及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J]. 茶叶科学, 2018, 38(2): 174-182. |
[12] |
刘亚芹, 田坤红, 孙琪璐, 潘铖, 李叶云, 蒋家月, 江昌俊. 茶树miR156a靶基因SPL6和SPL9的克隆及表达分析[J]. 茶叶科学, 2017, 37(6): 551-564. |
[13] |
林郑和, 钟秋生, 郝志龙, 游小妹, 陈志辉, 陈常颂, 单睿阳, 阮其春. 低氮对不同茶树品种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J]. 茶叶科学, 2017, 37(4): 363-372. |
[14] |
王丽鸳, 陈常颂, 林郑和, 韦康, 吴立赟, 冯素花, 成浩. 不同品种茶树生长对氮素浓度的响应差异[J]. 茶叶科学, 2015, 35(5): 423-428. |
[15] |
刘阳, 陈根生, 许勇泉, 张英娜, 尹军峰. 冲泡过程中西湖龙井茶黄酮苷类浸出特性及滋味贡献分析[J]. 茶叶科学, 2015, 35(3): 217-2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