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茶叶科学》,今天是
期刊基本信息
刊名:茶叶科学
刊名题词:朱德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茶叶学会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编辑出版:《茶叶科学》编辑部
创刊时间:1964年
刊期:双月刊
欢迎关注中国茶叶学会微信订阅号!
合作单位展示

本期目录

    1989年 第9卷 第01期    刊出日期:1989-06-15
      
    深化茶业改革 振兴茶业经济
    高麟溢, 吴宏耀, 陈直
    1989, 9(01):  1-6.  doi:10.13305/j.cnki.jts.1989.01.001
    摘要 ( 307 )   PDF (456KB) ( 8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茶业改革和整个经济体制改革一样,经历了10个年头,取得了令人嘱目的成就,茶叶产量、国内消费和出口量都翻了一番。然而,由于各项改革措施的不配套和地区间的不平衡,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和矛盾,如茶叶流通体制不完善,宏观控制不力,出现了“统”与“放”的矛盾;另外,茶叶生产基础条件差,生产力水平低,出现了国内外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生产后劲不足的矛盾等等。对此,从战略上考虑,应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深化茶业改革,理顺关系,放开搞活,依靠科学,增加投入,强化集约经营,提高经济效益,使中国茶叶生产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从国际市场演变探讨华茶的发展战略
    庄雪岚, 陈信东, 王小英
    1989, 9(01):  7-12.  doi:10.13305/j.cnki.jts.1989.01.002
    摘要 ( 330 )   PDF (424KB) ( 11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50年代以来世界茶业稳步发展,茶园面积和产量分别以2.39%和3.6%的速度递增、特别是1970—1987年产量增长更快;世界茶叶消费量虽也成倍增长、但生产国的消费增长速度超过纯消费国,致使茶叶出口商品率下降,茶价滑坡,成本上升,市场竞争激热。根据世界茶叶市场的变化和发展趋势,认为中国茶业的发展在战略上应致力于主攻质量,提高效益;巩固传统市场,主攻东欧市场,积极开拓新小市场;提高传统茶类品质,保持名牌产品信誉,发展深加工,开发新产品;讲究市场策略,试行公开拍卖交易;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世界茶树病虫区系分析(英文)
    陈宗懋, 陈雪芬
    1989, 9(01):  13-22.  doi:10.13305/j.cnki.jts.1989.01.003
    摘要 ( 364 )   PDF (494KB) ( 13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根据对1900—1987年世界茶树病虫区系的分析研究,全世界已报道的茶树害虫(包括害螨)有1034种(我国有430种),茶树病原(包括线虫)有500种(我国有133种)。无论是世界各产茶国或我国各产茶省范围内,茶树害虫和病原种类数与种植年限及种植面积有明显的依存关系。在两者作用的相对重要性上,年限是第一位的,在达到一定种植年限后,面积的作用逐渐增大。本文对世界茶树害虫和病原区系从生物地理学和分类学角度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在一个辽阔的空间范围(如一个国家)内茶树害虫达到饱和的年限约为100—150年。
    低丘红壤茶园的磷素营养及转化(英文)
    俞永明, 吴洵, 王晓萍, 林智
    1989, 9(01):  23-34.  doi:10.13305/j.cnki.jts.1989.01.004
    摘要 ( 353 )   PDF (614KB) ( 10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试验结果表明,在低丘红壤茶园土壤中的磷主要以无机矿物磷为主,其中又以闭蓄态磷占多数,铁磷和铝磷与茶园生产能力有密切关系。茶园土壤对磷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曲线(r>0.9)。土壤pH及质地对磷吸附有明显影响。磷肥施入茶园以后转化和被固定很快,开始以铝磷为主,以后逐步向铁磷和闭蓄态磷转化。土壤有机酸对防止磷固定有明显的影响,其影响程度是:草酸>混合酸>柠檬酸>酒石酸>苹果酸>乳酸>琥珀酸。被固定的磷及土壤原生矿物磷,在土壤游离酸,有机酸等作用下,又逐渐释放,越是高产茶园释放量越多。所以茶园土壤中的磷
    茶树孕性的研究
    董丽娟
    1989, 9(01):  35-38.  doi:10.13305/j.cnki.jts.1989.01.005
    摘要 ( 296 )   PDF (231KB) ( 18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用福鼎大白茶等11个品种为材料,通过测定花粉生活力及作杂交亲本组合试验,观察其结实率、F_1出苗率和茶苗生长势,对茶树的孕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茶树的孕性可以分为3种类型:一为结实率较强,雌、雄性器官功能正常型;二为作母本结实率弱,雌、雄性器官功能基本正常型;三为雌、雄性器官(或其中之一)有功能性障碍的不孕型。
    茶树花粉形态的研究
    何丽卿
    1989, 9(01):  39-48.  doi:10.13305/j.cnki.jts.1989.01.006
    摘要 ( 414 )   PDF (3933KB) ( 26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18个茶树栽培品种和6个野生茶树的花粉作了形态观察,讨论了有关茶的种内分类问题。花粉形态观察的结果表明,所观察到的这类茶树放在同一个种是适合的,但从萌发孔的数目及外壁纹饰来看,茶树存在着种内的变异。
    炒青绿茶烟焦劣变因子及其检测方法
    王华夫, 李名君
    1989, 9(01):  49-63.  doi:10.13305/j.cnki.jts.1989.01.007
    摘要 ( 321 )   PDF (745KB) ( 15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用毛细管气相色谱和色谱一质谱联用技术剖析了炒青绿茶中烟、焦异味物质的结构及其化学实质。研究结果首次证明,传统炒青绿茶中存在的烟气和焦味,在化学上具有本质的区别。焦味以吡嗪类化合物为主体;烟气则按其来源不同,分属于IH一茚、萘和愈创木酚等化合物。本研究提出了对上述特征化合物的检测方法,并对其形成条件和可能先质及生成途径进行了讨论,还初步拟定了烟焦物质的允许限量。
    茶叶经济与贸易发展战略研讨会在昆明举行
    陈信东
    1989, 9(01):  64.  doi:10.13305/j.cnki.jts.1989.01.008
    摘要 ( 303 )   PDF (117KB) ( 9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1988年11月2日至6日,中国茶叶学会在云南昆明召开了首次茶叶经济与贸易发展战略研讨会,来自全国18个省、市,自治区的农业、农垦、经贸、供销,司法、科研与教学等方面的182位代表齐集一堂,气氛热烈,规模空前。 会议收到论文60篇,其中会上宣读了38
    茶叶叶绿体分离及其功能的研究
    刘乾刚, 黄雨初
    1989, 9(01):  65-72.  doi:10.13305/j.cnki.jts.1989.01.009
    摘要 ( 345 )   PDF (906KB) ( 15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离体茶叶叶绿体芳香族氨酸代谢试验结果,酪氨酸刺激苯丙氨酸的形成,甘氨酸(5毫摩尔)的加入则使酪氨酸大量积累;茶细胞的PAL(苯丙氨酸解氨酶)约有30%集中在叶绿体,用红光诱导时,叶绿体PAL活性明显提高,表明茶叶叶绿体具有芳香族氨酸的代谢机能(苯丙氨酸和酪氨酸解氨及其相互转化)和其调控特点(反馈调节和苯丙氨酸解氨的光调节)。因此,认为苯丙酸盐代谢定位于叶绿体。关于莽草酸途径,酪氨酸对苯丙氨酸形成的反馈促进,暗示茶叶叶绿体含有这两种氨酸的生成酶系,但~(14)C示踪试验证明它缺少该途径的部分酶。聚丙烯酰胺凝
    世界茶树病原名录(续)
    陈宗懋, 陈雪芬
    1989, 9(01):  73-88.  doi:10.13305/j.cnki.jts.1989.01.010
    摘要 ( 315 )   PDF (655KB) ( 16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Deuteromycotina 半知菌亚门 Hyphomycetes 丝孢纲 Agonomycetales 无孢目 Agonomycetaceae 无孢科 Capillaria sp.发菌之一种茎(日本) (Marasmius equicrinis Muell.& Berk.菌的无性世代)
    茶斑蛾颗粒体病毒研究初报
    朱俊庆, 万兴生, 胡萃
    1989, 9(01):  89-90.  doi:10.13305/j.cnki.jts.1989.01.011
    摘要 ( 302 )   PDF (693KB) ( 9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茶斑蛾Eterusia aedea L.又称茶柄脉锦斑蛾,是我国茶树上一种常见害虫。国内分布于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南、贵州、四川、广西、云南和台湾等省区;国外分布于日本、印度和斯里兰卡。目前对于该虫的病原性病毒尚无报道。我们于1985年5月
    灰茶尺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的初步研究
    陈棣华, 栗陶生, 肖莲春, 张立人, 刘明炎, 张保良
    1989, 9(01):  91-92.  doi:10.13305/j.cnki.jts.1989.01.012
    摘要 ( 337 )   PDF (890KB) ( 9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1987年在武昌县茶园中采集的灰茶尺蛾(Ecxtropis grisescens Warren)死虫标本,分离出一种核型多角体病毒。通过对该病毒的形态结构、病症及侵染虫体的组织部位的观察,发现属一种新的杆状核型多角体病毒,其分离观察结果如下: 将茶园中采集到的病死虫用0.1摩P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