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肖娟娟, 程滢, 刘雁, 刘巧芳, 蒋阿婷, 黄建安, 王坤波, 刘仲华, 王贞红, 禹利君. Aspergillus cristatus LJSC.2006的分离鉴定及对茯茶发花品质的影响[J]. 茶叶科学, 2024, 44(4): 639-654. |
[2] |
唐朝阳, 孔丽娅, 胡骞, 宋秋瑾, 何鲁钱, 楼骏, 王占旗, 何艳, 张立钦, 闵莉静. 贝莱斯芽孢杆菌YJK1鉴定及其对茶炭疽病的拮抗效果[J]. 茶叶科学, 2024, 44(3): 443-452. |
[3] |
李力, 罗盛财, 王飞权, 黎巷汝, 冯花, 石玉涛, 叶江华, 刘菲, 赵佳林, 李舒莹, 张渤. 基于GBS-SNP的武夷茶树(Camellia sinensis,Synonym:Thea bohea L.)遗传分析及标记开发[J]. 茶叶科学, 2023, 43(3): 310-324. |
[4] |
程开鑫, 杨凯欣, 邓雅元, 黎欣, 刘恩贝, 王玉春, 吕务云. 山茶炭疽菌对茶树的致病性及其对杀菌剂的敏感性研究[J]. 茶叶科学, 2023, 43(1): 55-66. |
[5] |
孙悦, 吴俊, 韦朝领, 刘梦月, 高晨曦, 张灵枝, 曹士先, 余顺甜, 金珊, 孙威江. 抗小贯松村叶蝉和茶棍蓟马的茶树种质筛选及其抗性相关因素分析[J]. 茶叶科学, 2022, 42(5): 689-704. |
[6] |
崔少伟, 赵冬香, 张家侠, 商建农, 蔡晓明, 李兆群, 边磊, 修春丽, 付楠霞, 陈宗懋, 罗宗秀. 茶蚕大陆种群性信息素鉴定与虫口监测应用[J]. 茶叶科学, 2022, 42(1): 101-108. |
[7] |
王盛琳, 杨崇山, 刘中原, 柳善建, 董春旺. 基于电特性的红茶发酵中茶多酚含量快速检测方法[J]. 茶叶科学, 2021, 41(2): 251-260. |
[8] |
王定锋, 李良德, 李慧玲, 张辉, 吴光远. 一株对茶丽纹象甲高毒力白僵菌菌株的筛选、鉴定与培养研究[J]. 茶叶科学, 2021, 41(1): 101-112. |
[9] |
张兰, 郭华伟, 李梦菡, 廖杨文科, 李鑫, 韩文炎. 一种茶枝致病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力分析[J]. 茶叶科学, 2019, 39(6): 661-668. |
[10] |
刘艳丽, 马林龙, 曹丹, 金孝芳, 冯琳, 龚自明. 茶树果胶乙酰酯酶家族成员的鉴定和生物信息学分析[J]. 茶叶科学, 2019, 39(5): 521-529. |
[11] |
赵兴丽, 张金峰, 周玉锋, 赵玳琳, 张莉, 周罗娜, 陶刚. 一株拮抗茶炭疽病菌的木霉菌的分离、筛选及鉴定[J]. 茶叶科学, 2019, 39(4): 431-439. |
[12] |
王春燕, 肖长义, 李世刚, 涂璇, 何建刚. 从湖北青砖茶渥堆过程中分离真菌总状枝毛霉菌的鉴定与模拟发酵研究[J]. 茶叶科学, 2018, 38(6): 634-642. |
[13] |
曹琼, 苏欢, 宛晓春, 宁井铭. 基于EGCG,ECG和咖啡碱含量的乌龙茶产地鉴定[J]. 茶叶科学, 2018, 38(3): 237-243. |
[14] |
张永乐, 刘会香, 许永玉, 何邦令, 郑金柱. 围小丛壳菌山茶专化型与葡萄座腔菌复合侵染引致茶褐枯病[J]. 茶叶科学, 2018, 38(1): 87-93. |
[15] |
王定锋, 李良德, 黎健龙, 李慧玲, 张辉, 王庆森, 吴光远. 茶角胸叶甲高毒力球孢白僵菌菌株的筛选[J]. 茶叶科学, 2017, 37(3): 229-2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