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茶叶科学》,今天是
期刊基本信息
刊名:茶叶科学
刊名题词:朱德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茶叶学会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编辑出版:《茶叶科学》编辑部
创刊时间:1964年
刊期:双月刊
欢迎关注中国茶叶学会微信订阅号!
合作单位展示

本期目录

    1985年 第5卷 第02期    刊出日期:1985-12-15
      
    土壤水分对茶籽萌发和幼龄茶树生育的影响
    许允文
    1985, 5(02):  1-8.  doi:10.13305/j.cnki.jts.1985.02.001
    摘要 ( 302 )   PDF (432KB) ( 12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试验结果表明:春播茶籽的萌发率与土壤含水率呈高度正相关(r=0.99),温水浸种后的茶籽萌发率以土壤相对含水率80—90%最好(其中种皮开裂的茶籽对土壤湿度的适应范围较大)。幼龄茶树的主要生长指标、叶片的形态与细胞结构等,均以土壤相对含水率80—90%为最佳,根系生长则以65—80%为最好。幼龄茶树的蒸腾耗水强度随季节和土壤湿度条件的改变而变化,土壤相对含水率50—100%时,年蒸腾强度为17.18—24.13克/厘米~2,蒸腾系数为303.4—384.9,并随土壤湿度的增加而提高。尽管土壤湿度条件不同,
    茶树根际微生物区系的研究
    洪祯瑞, 王益福, 方月珍, 董金甫, 李能树
    1985, 5(02):  9-16.  doi:10.13305/j.cnki.jts.1985.02.002
    摘要 ( 258 )   PDF (367KB) ( 10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本文对皖南红黄壤茶区茶园土壤根际微生物区系的组成和数量进行了系统地分析。结果表明,在茶树根际生境中,各个类群的微生物都有分布,一些对增进土壤肥力有显著效益的种群,如:固氮细菌、氮化细菌、纤维分解细菌等均很丰富。微生物分布总的趋势是根表多于根际、根际多于根外。茶树在不同的生长季节,其根际微生物数量的变化,基本上和茶树年生育周期的动态平衡相一致。茶园土壤养分状况与茶树根际微生物区系的组成和数量分布有着密切的联系。茶园铺草免耕,有促进有益微生物活动的效果。
    茶短须螨的生物学特性和防治研究
    陈雪芬, 殷坤山, 胡宏基
    1985, 5(02):  17-28.  doi:10.13305/j.cnki.jts.1985.02.003
    摘要 ( 265 )   PDF (1186KB) ( 10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茶短须螨(Brevipalpus obovatus Donnadieu)是茶树上一种重要害螨。寄主范围广,能为害45科120多种植物。全年发生7代。以雌成螨在表土下根颈部越冬,但在我国南方茶区则无明显的滞育现象。螨体和卵多分布于茶树中、下部,以成叶或老叶的背面居多。雌、雄性比约2000∶1,以行孤雌生殖为主,也可行两性生殖,后代绝大多数为雌螨。雌成螨平均寿命为35—46天,长的可达6个月,平均产卵量35—40粒。在杭州地区,每年4月份平均气温上升至10—15℃时开始出蛰;24—30℃为适温范围,8月中旬—
    在云贵茶区发现的茶树害虫病毒
    郑茂材, 陈流光, 夏绍湄, 梁东瑞, 赵克斌, 蔡毓能, 孙爱珍
    1985, 5(02):  29-38.  doi:10.13305/j.cnki.jts.1985.02.004
    摘要 ( 430 )   PDF (4157KB) ( 11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从云南和贵州茶区茶树害虫的自然罹病幼虫中分离获得的22种病毒,即:油桐尺蠖 NPV、云尺蠖 NPV、茶蓑蛾 NPV、大蓑蛾 NPV、木橑尺蠖 NPV、蔚茸毒蛾 NPV、乌桕黄毒蛾 NPV、茶毛虫 NPV、褐蓑蛾 NPV、丽绿刺蛾 NPV、GV、黑褐盗毒蛾NPV、窄斑褐剌蛾 NPV、GV、CPV、尘污灯蛾 NPV、扁刺蛾 NPV、茶小卷叶蛾 GV、茶蚕 GV、分月扇舟蛾 GV、梭舟蛾 PV 和1种剌蛾 PV。其中:云尺蠖 NPV、蔚茸毒蛾 NPV、丽绿剌蛾 NPV、黑褐盗毒蛾 NPV,窄斑褐刺蛾 NPV、G
    红茶萎凋、发酵中的糖酵解、三羧酸循环及其与挥发性成分的形成
    孙跃进, 黄雨初
    1985, 5(02):  39-48.  doi:10.13305/j.cnki.jts.1985.02.005
    摘要 ( 389 )   PDF (599KB) ( 10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酶法测定结果表明,调节糖酵解途径的己糖激酶(HK)、磷酸果糖激酶(PFK)、丙酮酸激酶(PK)活力在萎凋前期下降、后期上升。调节三羧酸循环的苹果酸脱氢酶(MDH)、异柠檬酸脱氢酶(ICDH)活力在萎凋前期、后期均下降较快。证实萎凋初期糖酵解、三羧酸循环一致下降,后期三羧酸循环受阻碍而糖酵解得以加强。~(32)P 放射自显影和酶活力测定结果都说明,揉切后糖酵解酶系尚存活力。揉捻过程中己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丙酮酸激酶均有一个活力高峰,发酵过程中活力逐渐下降。D-[~3H-6]葡萄糖示踪试验表明,葡萄糖可经过
    成茶中叶绿素a、b的高速液相色谱分离萤光检测定量法
    林刚, 松久次雄
    1985, 5(02):  49-54.  doi:10.13305/j.cnki.jts.1985.02.006
    摘要 ( 252 )   PDF (299KB) ( 11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用高速液相色谱分离和萤光检测,定量测定了茶中叶绿素 a、b 的含量。本法以Partisil-10 ODS-2为固定相,以两种不同配比的醋酸乙酯与甲醇的混合液为流动相。检测器的激发波长为443毫微米,萤光检测波长为675毫微米。叶绿素 a、b 回收率,分别为91.6—102.0%和102.7—106.0%。对13种茶样测定表明,成茶中叶绿素 b 的含量高于叶绿素 a,售价高的绿茶其叶绿素含量亦高。用本法验证茶汤中确有叶绿素存在,但此叶绿素不能通过高密度滤纸,据此,茶汤中的叶绿素并非溶解于热水,可能是以胶状或
    茶树新梢生长—休止机理的探讨
    汪东风, 曹流俭, 王常红
    1985, 5(02):  55-58.  doi:10.13305/j.cnki.jts.1985.02.007
    摘要 ( 254 )   PDF (213KB) ( 9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对在生长季节里,引起茶树出现休止现象的原因,假说很多。苏联的巴赫达兹~([1])认为,新梢的生长和休止是茶树的遗传特性,是生长的节奏性表现。日本的中山仰~([1])认为,休止是因为芽要经过充实,并进行新叶和茎组织的分化和形成。印度的 Bond~([2])提出了“瓶颈”理论,他认为新梢生长到一定阶段,嫩茎维管组织的横切面缩小呈“瓶颈”状,从而影响水分和养分的向上输送,造成休止。Barua D.N.~([2])也认为,“瓶颈”是造成茶树休止的直接原因。刘宝祥~([3])认为,茶树新梢叶原基分化有一定阶段性,休
    全国名茶展评会在南京召开
    徐南眉, 陈信东
    1985, 5(02):  59.  doi:10.13305/j.cnki.jts.1985.02.008
    摘要 ( 261 )   PDF (68KB) ( 8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农牧渔业部农业局和中国茶叶学会于6月4日至8日在南京联合召开了全国名茶展览、评选会议。参加展出的有16个省、市的96个茶样,经过资格审查,正式参加评选的有76个茶样(其中绿茶60个,乌龙茶8个,红碎茶2个,其他特种茶6个)。这是我国解放以来第一次全国名茶展评会议,也是中央农业部门一次专门抓农产品质量的会议。通过到会代表和专家们的共同鉴评,选出11个
    荣获省级以上奖励的茶叶科技成果简介(续)
    1985, 5(02):  60-64. 
    摘要 ( 160 )   PDF (307KB) ( 1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成果名称:TS-80乳化剂的研制与应用授奖等级:国家发明三等奖授奖时间:1983年授奖单位:国家科委获奖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杭州群利化工厂完成单位及主要完成人员: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主持单位)夏春华 朱全芬田浩华 杭州群利化工厂(协作单位)陈庆宪章元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