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杨肖委, 沈强, 罗金龙, 张拓, 杨婷, 戴宇樵, 刘忠英, 李琴, 王家伦. 基于改进YOLOv8n的茶树嫩芽识别[J]. 茶叶科学, 2024, 44(6): 949-959. |
[2] |
李亚涛, 周宇杰, 王少卿, 陈建能, 贺磊盈, 贾江鸣, 武传宇. 名优茶采摘机器人收获试验[J]. 茶叶科学, 2024, 44(1): 75-83. |
[3] |
许丽佳, 刘琦, 代建武, 陈小虎. 茶叶嫩梢采摘末端执行器的设计研究[J]. 茶叶科学, 2021, 41(5): 705-716. |
[4] |
张振梅, 石元值, 马立锋, 伊晓云, 阮建云. 采摘标准与施氮水平对茶树春茶产量、品质及氮素利用的影响[J]. 茶叶科学, 2014, 34(5): 506-514. |
[5] |
刘杨, 王昌全, 李冰, 李焕秀, 杜倩, 张伟. 硒锌交互对春茶硒化学形态的影响[J]. 茶叶科学, 2010, 30(5): 343-349. |
[6] |
张凌云, 张燕忠, 叶汉钟. 采摘时期对重发酵单丛茶香气及理化品质影响研究[J]. 茶叶科学, 2007, 27(3): 236-242. |
[7] |
殷坤山, 唐美君, 熊兴平. 茶橙瘿螨的三级和四级调查方法[J]. 茶叶科学, 1995, 15(02): 99-104. |
[8] |
周文棠, 张堂恒, 胡建程. 乌龙茶鲜汁的研究[J]. 茶叶科学, 1988, 8(01): 67-68. |
[9] |
吴洵, 茹国敏. 茶树对氮肥的吸收和利用[J]. 茶叶科学, 1986, 6(02): 15-24. |
[10] |
陈雪芬, 胡宏基. 茶芽枯病的研究[J]. 茶叶科学, 1986, 6(02): 31-40. |
[11] |
沈永源, 徐迪芳. 制茶煤灶的介绍[J]. 茶叶科学, 1966, 3(02): 86-88. |
[12] |
. 割不尽的麻,采不尽的茶[J]. 茶叶科学, 1966, 3(02): 35-. |
[13] |
闻流思. 宣郎广农场大面积茶园丰产的经验与体会[J]. 茶叶科学, 1966, 3(02): 32-35. |
[14] |
. 富阳受降公社改造低产茶园的经验[J]. 茶叶科学, 1966, 3(02): 28-31. |
[15] |
. 棠园大队大面积改造旧茶园的经验[J]. 茶叶科学, 1966, 3(01): 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