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张淑怡, 马成英, 陈维, 苗爱清, 乔小燕, 林冬纯, 夏红玲, 许靖逸. 金萱炒青绿茶中挥发性对映异构体分析方法的优化及应用[J]. 茶叶科学, 2024, 44(6): 973-984. |
[2] |
张湘琳, 凌智辉, 胡维霞, 向春辉, 崔俪丹, 许伟, 肖文军. 不同温度热风萎凋对红茶萎凋叶及成茶品质的影响[J]. 茶叶科学, 2024, 44(3): 483-492. |
[3] |
刘振云, 柯菀萍, 周汐芮, 李孟华, 薄佳慧, 叶兴妹, 刘仲华, 肖力争, 林勇. 金花白茶对高脂饮食小鼠的减肥作用[J]. 茶叶科学, 2024, 44(2): 350-362. |
[4] |
刘丽敏. 非圆齿轮行星轮系乌龙茶摇青装置研制与工艺参数研究[J]. 茶叶科学, 2023, 43(6): 844-856. |
[5] |
曾鸿哲, 彭丽媛, 万丽玮, 刘昌伟, 方雯雯, 王阔飞, 张欣仪, 文帅, 黄建安, 刘仲华. 基于肝脏转录组学探究发花红茶降血糖作用的潜在机制[J]. 茶叶科学, 2023, 43(5): 645-656. |
[6] |
黄维, 张灵枝, 张嘉琳, 林馥茗, 荣杰峰, 肖春燕, 岳鹏航, 余华珠, 孙威江, 黄艳. 不同贮藏年份政和白茶的香气特征与挥发性成分分析[J]. 茶叶科学, 2023, 43(5): 667-680. |
[7] |
刘丽敏, 董春旺, 林淑红, 石亚丽. 基于EDEM和RSM的红茶发酵机参数优化[J]. 茶叶科学, 2023, 43(5): 681-690. |
[8] |
占坤, 杨正利, 徐子怡, 赖章凤, 李军, 陈罗君, 周四喜, 李明玺, 甘玉迪. 适制宁红茶茶树品种的可溶态和膜结合态多酚氧化酶特性比较[J]. 茶叶科学, 2023, 43(3): 356-366. |
[9] |
马园园, 曹青青, 高一舟, 刘钰懿, 邓锶涵, 尹军峰, 许勇泉. 绿茶苦味研究进展[J]. 茶叶科学, 2023, 43(1): 1-16. |
[10] |
吴少玲, 王治会, 商虎, 朱陈松, 叶婷婷, 孙威江. 不同堆青时间对白茶风味品质的影响[J]. 茶叶科学, 2023, 43(1): 78-90. |
[11] |
魏昊, 蓝天梦, 缪伊雯, 孟庆, 坤吉瑞, 张玉, 童华荣. 基于感官组学分析不同足火方式对金牡丹工夫红茶香气的影响[J]. 茶叶科学, 2023, 43(1): 109-123. |
[12] |
陈一凡, 阚新意, 蒋晓岚, 高丽萍, 夏涛. 茶树单宁酶CsTA的理化性质及其在绿茶饮料中的应用[J]. 茶叶科学, 2023, 43(1): 124-134. |
[13] |
银霞, 童彤, 肖扬波, 黄静, 包小村, 刘淑娟, 吴文亮, 王阔飞, 伍崇岳, 刘仲华, 张曙光. 湖南红茶实物标准样制作及品质分析[J]. 茶叶科学, 2022, 42(6): 875-885. |
[14] |
高健健, 陈丹, 彭佳堃, 吴文亮, 蔡良绥, 蔡亚威, 田军, 万云龙, 孙威江, 黄艳, 王哲, 林智, 戴伟东. 基于代谢组学的云南白茶与福鼎白茶化学成分比较分析[J]. 茶叶科学, 2022, 42(5): 623-637. |
[15] |
张应根, 项丽慧, 陈林, 林清霞, 宋振硕, 王丽丽. 不同控温除湿萎凋环境对白茶风味品质和化学轮廓的影响[J]. 茶叶科学, 2022, 42(4): 525-5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