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沈星荣, 汪秋红, 胡强, 王东辉, 傅尚文, 韩文炎, 李鑫. 有机种植方式对茶园土壤酸碱度的影响[J]. 茶叶科学, 2024, 44(2): 261-268. |
[2] |
郭丽娜, 郝心愿, 王璐, 祁蒙, 李晓嫚, 任恒泽, 郑青华, 王新超, 曾建明. 茶树CsPHT1;3基因特性及其对硒的响应研究[J]. 茶叶科学, 2023, 43(2): 173-182. |
[3] |
周汉琛, 杨霁虹, 徐玉婕, 吴琼, 雷攀登. 香叶醇生物合成相关基因NUDX1的进化分析[J]. 茶叶科学, 2022, 42(5): 638-648. |
[4] |
王义祥, 黄家庆, 叶菁, 李艳春, 林怡, 刘岑薇. 生物炭对酸化茶园土壤性状和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J]. 茶叶科学, 2021, 41(3): 419-429. |
[5] |
周喆, 陈志丹, 吴全金, 徐一岚, 孙威江. 白鸡冠茶树CsPPH基因全长cDNA克隆与表达分析[J]. 茶叶科学, 2020, 40(1): 39-50. |
[6] |
汤丹丹, 刘美雅, 张群峰, 石元值, 马立锋, 阮建云. 不同氮素形态、pH对茶树元素吸收及有机酸含量影响[J]. 茶叶科学, 2019, 39(2): 159-170. |
[7] |
谢珊妮, 宗良纲, 张琪惠, 戴荣波, 潘含岳, 原强. 3种改良剂对强酸性高硒茶园土壤硒有效性调控效果与机理[J]. 茶叶科学, 2017, 37(3): 299-307. |
[8] |
杨文, 陈瑶, 陈小均, 姚雍静, 周玉锋. 茎点霉真菌Phoma adianticola引起的一种茶树新病害[J]. 茶叶科学, 2016, 36(1): 59-67. |
[9] |
周超, 胡玉荣, 曾建明, 杨坚, 陈利燕. 土壤因子对茶树硒吸收特性的影响[J]. 茶叶科学, 2015, 35(5): 429-436. |
[10] |
王峰, 陈玉真, 尤志明, 吴志丹, 江福英, 张文锦, 翁伯琦. 不同施氮量对两种茶园土壤硝化作用和pH值的影响[J]. 茶叶科学, 2015, 35(1): 82-90. |
[11] |
宋爽, 黄业伟, 王宣军, 于海双, 方崇业, 盛军, 郝淑美. 低pH沉淀法检测茶叶中的结合咖啡碱[J]. 茶叶科学, 2013, 33(4): 322-326. |
[12] |
韩文炎, 王皖蒙, 郭赟, 杨明臻, 贾仲君. 茶园土壤细菌丰度及其影响因子研究[J]. 茶叶科学, 2013, 33(2): 147-154. |
[13] |
韩文炎, 徐建明. 茶园土壤NO3--N含量与净硝化速率的研究[J]. 茶叶科学, 2011, 31(6): 513-520. |
[14] |
江平, 吴满霞, 韩仁甲. 茶茎溃疡病的发生与防治技术研究[J]. 茶叶科学, 2006, 26(4): 315-316. |
[15] |
张丽霞, 贾明, 夏文娟, 向勤锃, 黄晓琴. 茶多酚绿色荧光特性研究[J]. 茶叶科学, 2004, 24(4): 288-2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