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徐文鸾, 温晓菊, 贾雨轩, 倪德江, 王明乐, 陈玉琼. 茶树果胶甲酯酶及其抑制子家族基因的鉴定及CsPME55参与氟胁迫响应的功能分析[J]. 茶叶科学, 2024, 44(6): 869-886. |
[2] |
刘昱, 杨培迪, 张培凯, 詹文礼, 李游, 姚苏航, 赵洋, 成杨, 刘振, 沈程文. 不同茶树品种叶片细胞壁氟富集差异探究[J]. 茶叶科学, 2024, 44(5): 735-746. |
[3] |
徐长霞, 罗宗秀, 马龙. 溴虫氟苯双酰胺影响灰茶尺蠖成虫合成与识别性信息素的能力[J]. 茶叶科学, 2024, 44(4): 618-626. |
[4] |
宋博, 贾培凝, 叶文祺, 吴俊, 孙威江, 薛志慧. 氟处理下茶树根系的组织细胞形态差异及蜡质合成相关基因WSD1的表达分析[J]. 茶叶科学, 2024, 44(2): 219-230. |
[5] |
李庆会, 李睿, 温晓菊, 倪德江, 王明乐, 陈玉琼. 氟胁迫条件下茶树叶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中内参基因的筛选与验证[J]. 茶叶科学, 2024, 44(1): 27-36. |
[6] |
杨琰琥, 陈潇涵, 张晓晴, 任大军, 张淑琴, 陈旺生. 基于Meta分析的2000—2022年中国茶园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价与来源分析[J]. 茶叶科学, 2024, 44(1): 37-52. |
[7] |
徐丽丽, 王佳童, 朱荫, 施江, 林智. 蜜桃乌龙复合茶中“桃香”关键挥发性成分分析[J]. 茶叶科学, 2023, 43(2): 237-249. |
[8] |
姜嘉胤, 董春旺, 倪益华, 徐家俊, 李杨, 马蓉. 基于离散元法的茶园仿生铲减阻性能研究[J]. 茶叶科学, 2022, 42(6): 791-805. |
[9] |
李艳春, 汪航, 李兆伟, 叶菁, 王义祥. 几种改良措施对酸化茶园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J]. 茶叶科学, 2022, 42(5): 661-671. |
[10] |
李晶, 林彩容, 黄艳, 邓旭铭, 王艺清, 孙威江. 茶多酚对农杆菌介导的植物遗传转化体系的影响[J]. 茶叶科学, 2022, 42(4): 477-490. |
[11] |
邢安琪, 武子辰, 徐晓寒, 孙怡, 王艮梅, 王玉花. 茶树富集氟的特点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J]. 茶叶科学, 2022, 42(3): 301-315. |
[12] |
苏丹, 张豪杰, 温晓菊, 张伟, 余志, 倪德江, 陈玉琼. 一种黑茶不同提取物中氟生物有效性研究[J]. 茶叶科学, 2021, 41(6): 843-853. |
[13] |
牛司耘, 倪康, 赵晨光, 马立锋, 阮建云. 不同地区茶园土壤硝化潜势特征研究[J]. 茶叶科学, 2019, 39(6): 731-741. |
[14] |
钟秋生, 林郑和, 郝志龙, 陈常颂, 陈志辉, 游小妹, 单睿阳. 氟铝互作对茶树叶片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J]. 茶叶科学, 2019, 39(5): 537-546. |
[15] |
徐佳佳, 广敏, 史书林, 郜红建. 茶树根系跨膜吸收氟的生理与分子机制[J]. 茶叶科学, 2019, 39(4): 365-3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