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茶叶科学》,今天是
期刊基本信息
刊名:茶叶科学
刊名题词:朱德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茶叶学会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编辑出版:《茶叶科学》编辑部
创刊时间:1964年
刊期:双月刊
欢迎关注中国茶叶学会微信订阅号!
合作单位展示

本期目录

    2001年 第21卷 第02期    刊出日期:2001-10-25
      
    论花茶湿窨中茶坯吸香的变化规律
    杨伟丽
    2001, 21(02):  81-84.  doi:10.13305/j.cnki.jts.2001.02.001
    摘要 ( 310 )   PDF (84KB) ( 14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本文对花茶湿窨中茶坯吸香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多年研究 ,结果表明 :高含水量茶坯中的水分和水浸出物是吸香的载体 ;茶坯的吸香能力和保香效果随其含水量增加而增强 ;茶坯的吸附量与其比表面积有关 ,而茶坯的比表面积和吸附量与其含水量呈极显著正相关 ;茶坯的吸香效果与堆温和配花量呈显著正相关 ;吸附和解吸平衡与不同茶坯有关。这些变化规律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
    浙江省及邻近地区名茶形成的土壤地质环境分析
    唐根年, 陆景冈, 王援高, 李健
    2001, 21(02):  85-89.  doi:10.13305/j.cnki.jts.2001.02.002
    摘要 ( 190 )   PDF (95KB) ( 14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名茶产地的成土母质主要有石英砂岩、花岗岩、酸性凝灰岩与片麻岩等 ,它们在浙江被两条地质深大断裂分隔为三区 ,而各区的母质又各有特点。从新构造运动看 ,名茶多分布在强烈上升的山地区和沿海的升沉过渡丘陵区。从局部环境看 ,名茶产地附近多有湖、海等巨大水体。各类成土母质对茶品质的影响可用地球化学性质来解释 ,有关的元素有Si、K、Fe、Al、Ca、Mg、Mn等。文中还从已发现的名茶产地地质学规律出发 ,提出了全省的名茶发展战略
    茶树对假眼小绿叶蝉的抗性研究
    曾莉, 王平盛, 许玫
    2001, 21(02):  90-93.  doi:10.13305/j.cnki.jts.2001.02.003
    摘要 ( 193 )   PDF (84KB) ( 19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对茶树抗虫性鉴定的方法、结果以及抗虫性品种的形态特征和生化成分存在的差异等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总结 ,并据此对抗性研究的方向和应用进行了探讨
    茶树多酚氧化酶基因的克隆及其序列比较
    赵东, 刘祖生, 奚彪
    2001, 21(02):  94-98.  doi:10.13305/j.cnki.jts.2001.02.004
    摘要 ( 221 )   PDF (123KB) ( 22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根据已经发表的多酚氧化酶基因中的保守序列 ,设计兼并引物 ,利用nest-PCR技术 ,首次克隆了茶树多酚氧化酶基因。该基因已经在GenBank上登录 ,登录号为AF2 69192。序列分析表明 ,茶树多酚氧化酶基因与其它植物中的多酚氧化酶基因有较高的相似性 ,尤其在铜离子结合部位 ,所有的植物基本上一致。进化树分析表明 ,茶树的多酚氧化酶可以与大多数的木本植物聚合成一个组
    云南大叶茶与汝城白毛茶杂交后代的RAPD亲子鉴定
    黎星辉, 施兆鹏, 刘春林, 罗军武, 沈程文, 龚志华
    2001, 21(02):  99-102.  doi:10.13305/j.cnki.jts.2001.02.005
    摘要 ( 210 )   PDF (127KB) ( 14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应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 (RAPD)分子标记技术 ,对云南大叶茶 (C .sinensis)与汝城白毛茶 (C .ptilophylla)进行人工杂交所获得的F1代植株进行了亲子鉴定。结果表明 ,13个随机引物在第 1个杂交后代( 1F1)中共扩增出 80条RAPD谱带 ,其中 79条能在双亲中检出 ,另 1条为 1F1自身的特异带 ,卡平方检验表明在 1F1中扩增出的谱带数与亲本中各对应位点所显示的谱带数之间没有显著差异 ;在第 2个杂交后代( 2F1)中共扩增出 75条谱带 ,在第 3个杂交后代 (
    中、韩两国主要茶树品种基因组DNA多态性比较研究
    金惠淑, 梁月荣, 陆建良
    2001, 21(02):  103-107.  doi:10.13305/j.cnki.jts.2001.02.006
    摘要 ( 193 )   PDF (107KB) ( 16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利用RAPD技术结合类平均法聚类分析研究了中国、韩国和日本茶树品种资源共 4 6个样品的基因组DNA多态性。结果表明 ,19个有效随机引物对 4 6个样品共扩增出 2 0 0条RAPD带 ,平均每个引物 10 5条带 ,每个品种 4 4条带。在得到的 2 0 0条谱带中 ,多态性带达到 84 3 %。中国和韩国茶树品种DNA多态性分别为 86 2 %和 78 2 %。 4 6个品种之间的遗传距离为 0 2 79~ 0 65 4。聚类分析结果表明 ,4 6个供试品种可分成 4个类群 ;韩国茶树品种和日本的薮
    根癌农杆菌介导茶树转化研究
    赵东, 刘祖生, 陆建良, 钱利生, 屠幼英, 奚彪
    2001, 21(02):  108-111.  doi:10.13305/j.cnki.jts.2001.02.007
    摘要 ( 214 )   PDF (104KB) ( 15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通过检测GUS瞬间表达 ,对影响根癌农杆菌侵染茶树叶片效果的若干因素进行研究。Kan对茶树叶片愈伤组织形成的抑制浓度在 3 0mg/L左右 ,因而对以Kan为筛选标记的载体来说 ,5 0mg/LKan是较为适宜的选择浓度。茶树较为适宜的农杆菌转化系统是用OD6 0 0 为 0 5 - 0 8的LBA4 4 0 4侵染 10分钟左右 ,暗中2 8℃共培养 2 - 3天。硝酸银对农杆菌生长有抑制作用 ,不宜在共培养阶段添加
    纳滤膜浓缩乌龙茶提取液的研究
    高学玲, 岳鹏翔, 谢苏平, 张艺蓉
    2001, 21(02):  112-115.  doi:10.13305/j.cnki.jts.2001.02.008
    摘要 ( 291 )   PDF (81KB) ( 14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应用纳滤膜技术对乌龙茶提取液进行浓缩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纳滤可有效实现对乌龙茶提取液的浓缩 ,膜的渗透通量受乌龙茶提取液的性质影响很大 ,并且随操作压力的增大、操作温度的上升而增加 ,随浓缩时间的延长而减小 ;茶液中的茶多酚、咖啡碱的截留率随操作压力的增大而增加 ,随操作温度的上升而明显下降。采用多种清洁剂长时间清洗可有效减缓膜面的污染
    绿茶汁澄清工艺的膜分离技术研究
    尹军峰, 权启爱, 罗龙新, 钱晓军
    2001, 21(02):  116-119+129.  doi:10.13305/j.cnki.jts.2001.02.009
    摘要 ( 234 )   PDF (112KB) ( 13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采用平板超滤装置 ,选用CA材料 3万、 5万、 10万分子量膜 ,系统研究在不同浓度、温度、压力下茶汁超滤通量及超滤前后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可溶糖、果胶、蛋白质等化学成分以及色差、pH、感官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 ,超滤可以有效澄清绿茶汁 ,在合适的工艺参数下茶汁有效风味成分保留率高 ,能截留大部分易发生沉淀的高分子物质 ,感官品质佳
    原料对罐装绿茶水品质的影响
    陈玉琼, 张家年
    2001, 21(02):  120-123.  doi:10.13305/j.cnki.jts.2001.02.010
    摘要 ( 227 )   PDF (76KB) ( 19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研究了四种不同级别的茶叶原料对罐装绿茶水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原料级别的降低 ,所制罐装绿茶水中多酚类、儿茶素、咖啡碱、氨基酸的含量下降 ;熟闷气味减弱、沉淀量减少、茶汤绿色度能很好保持。在低档原料的罐装茶水加工过程中 ,多酚类物质和色香味品质比较稳定 ,变化较小。研究还表明 ,茶汤沉淀的形成与多酚类、咖啡碱的含量有关
    炒青绿茶加工中香气的动态变化
    李拥军, 施兆鹏
    2001, 21(02):  124-129.  doi:10.13305/j.cnki.jts.2001.02.011
    摘要 ( 283 )   PDF (127KB) ( 21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采用GC/MS分析方法研究了在制过程中炒青绿茶香气的变化规律。在炒青绿茶加工过程中 ,香气的组分逐渐增加 ,而其含量呈高→低→高的变化趋势。杀青和干燥是绿茶香气形成的两个关键工序 ,杀青是绿茶香气的雏型阶段 ,而干燥是绿茶香气的成型阶段。炒青绿茶含量较高的香气组分有 :反_2_已烯_1_醇、 1_辛烯_3_醇、辛醇、已醇、庚醛、壬醛、顺_3_己烯丁酸酯、顺_3_己烯己酸酯、芳樟醇及其氧化物 ,香叶醇、橙花叔醇、雪松醇、α_法尼烯、水杨酸甲酯、顺茉莉酮、 2 6_二叔丁基对甲苯酚、苯酚、吲哚等
    乌龙茶做青期间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变化
    禹利君, 史云峰, 杨伟丽, 王若仲
    2001, 21(02):  130-133.  doi:10.13305/j.cnki.jts.2001.02.012
    摘要 ( 304 )   PDF (95KB) ( 32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以毛蟹的三、四叶梢为原料 ,通过对乌龙茶新工艺加工过程中多酚氧化酶 (PPO)、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研究 ,发现在做青过程中 ,整叶的PPO活性、POD活性分别呈低→高→低和高→低→高的变化规律 ;整叶叶缘的PPO活性呈高→低→高的变化规律 ,POD活性呈低→高→低的变化规律 ;整叶叶芯的PPO活性、POD活性分别呈依次减弱和依次增强的变化规律
    HPLC检测分析速溶绿茶游离氨基酸
    朱旗, 施兆鹏, 童京汉, 任春梅
    2001, 21(02):  134-136.  doi:10.13305/j.cnki.jts.2001.02.013
    摘要 ( 314 )   PDF (80KB) ( 20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本文采用AccQ .Tag衍生方法经HPLC检测分析茶叶的游离氨基酸 ,结果表明 ,该方法能够较好地分离氨基酸组分 ,色谱图形较好。在绿茶原料中检测出 16种游离氨基酸 ,其中茶氨酸的含量最高 ,占氨基酸总量的 5 6 0 3 %,其次是谷氨酸、天冬氨酸、丝氨酸和蛋氨酸等。在速溶绿茶中同样检测出 16种相同的游离氨基酸 ,但氨基酸总量及各氨基酸组分的相对含量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
    GC-MS测定绿茶及速溶绿茶的游离脂肪酸
    朱旗, 施兆鹏, 童京汉, 任春梅
    2001, 21(02):  137-139.  doi:10.13305/j.cnki.jts.2001.02.014
    摘要 ( 337 )   PDF (70KB) ( 12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以绿茶及速溶绿茶为材料 ,采用硫酸_甲醇甲酯化 ,经GC_MS能够较好地分离和分析茶叶中的游离脂肪酸 ,三氟硼酸甲酯化不适合茶叶脂肪酸的分析。速溶绿茶中游离脂肪酸的含量十分少 ,只有绿茶原料的0 5 %。
    茉莉花香气释放酶的研究
    高丽萍, 王黎明, 张玉琼, 夏涛, 宛晓春
    2001, 21(02):  140-143.  doi:10.13305/j.cnki.jts.2001.02.015
    摘要 ( 259 )   PDF (99KB) ( 24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茉莉花开放过程中 ,以PNPG为底物的 β_葡萄糖苷酶活性没有明显变化 ,同样丙酮粉中参与键合态芳樟醇释放的有关酶活性变化也不显著 ,但与键合态苯甲醇释放有关的酶活性却在离体后 6小时 ( 2 3∶0 0 )有一明显活性高峰 ,这一变化与游离态的苯甲醇变化规律相吻合 ;苯丙氨酸解氨酶在花初开时 ( 2 0∶0 0 )活性有所提高 ;非特异性酯酶同工酶谱带显示酯酶与香气释放有关 ;乙醇脱氢酶活性始终高于甲醇脱氢酶 ,而两种酶活性变化不大 ,前者在花前 ( 17∶0 0 )和花盛开时 ( 2∶0 0 )略有提
    茉莉花芳樟醇β-D吡喃葡萄糖苷酶的分离与纯化
    屠幼英, 童启庆, 赵芹, 渡边修治, Fleishmann.P
    2001, 21(02):  144-147.  doi:10.13305/j.cnki.jts.2001.02.016
    摘要 ( 233 )   PDF (95KB) ( 13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茉莉花芳樟醇 β_D吡喃葡萄糖苷酶 (LGA)丙酮粉经过pH6 0柠檬酸缓冲液萃取、 3 0 %和 80 %硫酸铵分步沉淀 ,以及CM_Toyopearl65 0M柱层析 ,用 0 - 0 5MNaCl柠檬酸缓冲液梯度洗脱酶蛋白 ,最后用快速蛋白液相色谱 (FPLC)的SephacrylS_2 0 0柱分离系统纯化出了LGA ,LGA蛋白的SDS_PAGE图谱在分子量 1 4 4万道尔顿处显示了一条谱带。它可以催化芳樟基 β_D_吡喃葡萄糖苷分解释放芳樟醇
    EGCG抑制PC12凋亡的细胞生物学研究
    沈生荣, 金超芳, 赵保路
    2001, 21(02):  148-152+111.  doi:10.13305/j.cnki.jts.2001.02.017
    摘要 ( 196 )   PDF (145KB) ( 14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以神经毒素 6_OHDA诱导PC12细胞凋亡长期被用作帕金森氏病 (PD)研究模型。由于氧应激在PD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在 6_OHDA处理前提前 3 0min加入不同剂量的保护剂EGCG ,对 6_OHDA造成的PC12细胞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 ,结果表明EGCG表现出剂量依赖的保护作用 ,且在 2 0 0 - 4 0 0 μM时保护作用最佳 ;荧光结果也表明EGCG保护效果明显
    γ-氨基丁酸茶(Gabaron Tea)降血压机理的研究
    林智, 大森正司
    2001, 21(02):  153-156+136.  doi:10.13305/j.cnki.jts.2001.02.018
    摘要 ( 332 )   PDF (124KB) ( 21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采用14 C放射性自显影和化学定量法研究γ -氨基丁酸在白鼠体内的吸收和代谢。结果表明 ,对 6~ 7周Wister雄性白鼠灌胃γ -氨基丁酸 1mg/g体重 ,1小时后 ,肝脏中γ -氨基丁酸的浓度达到最高值 ,3小时后血液和肾脏中γ -氨基丁酸的浓度达到最高值 ,脑中γ -氨基丁酸的浓度变化不大。γ -羟基丁酸是γ-氨基丁酸在白鼠体内的主要代谢产物之一
    我国茶树尺蛾区系考查
    张汉鹄
    2001, 21(02):  157-160.  doi:10.13305/j.cnki.jts.2001.02.019
    摘要 ( 258 )   PDF (124KB) ( 32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我国危害茶树的尺蛾多达 4 0余种 ,分属 5亚科 2 9属。以霜尺蛾亚科居多 ,包括许多危害严重的种类 ,分布广泛。文中对常见 2 0种成虫和 9种幼虫列出鉴别检索
    茶园土壤对氟的吸附与解吸特性
    阮建云, 马立锋, 石元值, 韩文炎
    2001, 21(02):  161-165.  doi:10.13305/j.cnki.jts.2001.02.020
    摘要 ( 228 )   PDF (116KB) ( 17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研究了我国主要砖茶产区湖南省和湖北省茶园土壤对氟的吸附与解吸特性。茶园土壤氟的吸附可由Freundlich方程描述 ,Langmuir方程只在低浓度 (初始氟浓度 0 5 - 2 0mmol/L)时适用 ,且拟合程度不如Freundlich方程 ,Temkin方程不能描述茶园土壤对氟的吸附特征。氟的解吸率随加入氟浓度而变化 ,在高浓度下吸附的氟更易被解吸。解吸率与Freundlich吸附方程的k值成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 ,与Langmuir方程参数的相关系数因加入氟浓度而变化 ,低浓度时 ,氟的解吸率与结合
    两种不同乌龙茶审评方法香气与滋味的比较
    龚淑英, 顾志蕾
    2001, 21(02):  166-169+174.  doi:10.13305/j.cnki.jts.2001.02.021
    摘要 ( 402 )   PDF (80KB) ( 21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比较了两种不同感官审评方法香气和滋味的审评结果。在香气方面 ,采用传统乌龙茶审评方法 ,中档和次品茶的评分高于采用“3 0g茶样— 15 0ml沸水— 5分钟”审评方法所得的结果 ,即采用直接闻叶底的方法比带汤闻香更易发现茶的一些不良气味。在滋味方面 ,采用传统乌龙茶审评方法 ,由于受香气审评速度的影响 ,茶汤浸泡时间不一 ,从而影响滋味的浓度 ,进一步影响审评结果的重现性 ,而采用“3 0g茶样— 15 0ml沸水— 5分钟”审评方法就不存在这一问题。因此 ,采用“3 0g茶样— 15 0ml沸水— 5
    人工生态茶园生态效应研究
    田永辉, 梁远发, 王国华, 王家伦, 周国兰, 吴德明
    2001, 21(02):  170-174.  doi:10.13305/j.cnki.jts.2001.02.022
    摘要 ( 246 )   PDF (92KB) ( 16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对人工生态茶园生态效应研究结果表明 :人工生态茶园能提高和改善茶叶的品质和产量 ;改善茶园内气候因子 ;提高和改善茶园土壤物理化学性质 ;增加了茶园内的有益生物的数量 ,促进了茶园系统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