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定锋, 李良德, 李慧玲, 张辉, 吴光远. 一株对茶丽纹象甲高毒力白僵菌菌株的筛选、鉴定与培养研究[J]. 茶叶科学, 2021, 41(1): 101-112. |
[2] |
吴海中, 田晓四, 陈保平. 安徽省茶叶效益提升空间分异及贡献因素研究[J]. 茶叶科学, 2020, 40(6): 845-852. |
[3] |
丁洲, 李烨昕, 袁艺, 王海燕, 刘学诗, 江昌俊. 安徽茶区优良群体种的表型性状和遗传多样性分析[J]. 茶叶科学, 2018, 38(2): 155-161. |
[4] |
王定锋, 李良德, 黎健龙, 李慧玲, 张辉, 王庆森, 吴光远. 茶角胸叶甲高毒力球孢白僵菌菌株的筛选[J]. 茶叶科学, 2017, 37(3): 229-236. |
[5] |
王定锋, 黎健龙, 李慧玲, 李良德, 王庆森, 吴光远. 茶丽纹象甲白僵菌广东分离株的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J]. 茶叶科学, 2015, 35(5): 449-457. |
[6] |
苏红飞, 杨柳霞, 郑文忠, 王兴华, 姚学坤, 催庭宏. 混交模式对茶园产量、天敌和主要害虫的影响研究[J]. 茶叶科学, 2014, 34(2): 122-128. |
[7] |
王俊平, 郑长英. 对蓟马类害虫高致病性球孢白僵菌的分离、鉴定[J]. 茶叶科学, 2011, 31(4): 295-299. |
[8] |
. 安徽农业大学茶学重点学科简介[J]. 茶叶科学, 2002, 22(01): 93-. |
[9] |
. 中国茶叶学会第六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在安徽芜湖召开[J]. 茶叶科学, 1997, 17(S1): 152-152. |
[10] |
程良斌, 梅紫青, 黄隆富. 紫阳茶含硒量的调查研究[J]. 茶叶科学, 1991, 11(01): 63-66. |
[11] |
陈信东. 茶叶品质化学与检验学术讨论在黄山市举行[J]. 茶叶科学, 1990, 10(02): 46-. |
[12] |
戈崙. 中国茶叶学会在杭州召开茶树病虫综合治理及农药残留研讨会[J]. 茶叶科学, 1987, 7(02): 60-62. |
[13] |
黄秋转. 两个无性系良种在不同土壤中对氮磷钾的吸收利用[J]. 茶叶科学, 1987, 7(02): 47-49. |
[14] |
张汉鹊. 温湿度对茶小卷叶蛾生长发育的影响[J]. 茶叶科学, 1986, 6(01): 35-40. |
[15] |
庹登美, 吴元香, 甘宗义, 刘明炎. 茶小卷叶蛾颗粒体病毒大田应用研究[J]. 茶叶科学, 1984, 4(01): 39-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