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张亚真, 钟思彤, 陈志辉, 孔祥瑞, 单睿阳, 郑士琴, 余文权, 陈常颂. 不同黄化茶树种质中咖啡碱合成部位的研究[J]. 茶叶科学, 2024, 44(4): 575-584. |
[2] |
陈潇敏, 赵峰, 王淑燕, 邵淑贤, 吴文晞, 林钦, 王鹏杰, 叶乃兴. 福建野生茶树资源嘌呤生物碱构成评价及特异资源筛选[J]. 茶叶科学, 2022, 42(1): 18-28. |
[3] |
刘庆帅, 璩馥榕, 魏梦园, 钟红, 王熠, 陈亮, 金基强. 基于UPLC技术解析金萱×紫娟F1分离群体代谢物的遗传变异[J]. 茶叶科学, 2022, 42(1): 29-40. |
[4] |
刘玉飞, 庞丹丹, 李友勇, 蒋会兵, 田易萍, 孙云南, 陈林波. 苦茶碱代谢关键转录因子基因的筛选鉴定[J]. 茶叶科学, 2022, 42(1): 41-50. |
[5] |
吴文亮, 童彤, 胡瑶, 周浩, 银霞, 张曙光. 可可茶及其优势化学成分的健康功效研究进展[J]. 茶叶科学, 2021, 41(5): 593-607. |
[6] |
卢莉, 程曦, 张渤, 沈小霞, 刘艳, 熊丽, 袁潇, 李远华, 黎星辉. 小种红茶茶多酚和咖啡碱近红外定量分析模型的建立[J]. 茶叶科学, 2020, 40(5): 689-695. |
[7] |
郑城钦, 马存强, 张正艳, 李肖宏, 吴婷婷, 周斌星. 茶叶微生物固态发酵中咖啡碱降解途径初探[J]. 茶叶科学, 2020, 40(3): 386-396. |
[8] |
马存强, 周斌星, 王洪振, 王潘. 普洱茶渥堆发酵中可降解咖啡碱真菌菌株的筛选和鉴定[J]. 茶叶科学, 2017, 37(2): 211-219. |
[9] |
唐雨薇, 刘丽萍, 王若娴, 陈宇宏, 刘仲华, 刘硕谦. 茶树咖啡碱合成酶CRISPR/Cas9基因组编辑载体的构建[J]. 茶叶科学, 2016, 36(4): 414-426. |
[10] |
晏嫦妤, 任秋婧, 陈小芳, 李斌, 陈忠正. 咖啡碱合成N-甲基转移酶研究进展[J]. 茶叶科学, 2014, 34(6): 531-540. |
[11] |
宋爽, 黄业伟, 王宣军, 于海双, 方崇业, 盛军, 郝淑美. 低pH沉淀法检测茶叶中的结合咖啡碱[J]. 茶叶科学, 2013, 33(4): 322-326. |
[12] |
陈美丽, 张俊, 龚淑英, 唐德松, 张颖彬, 顾志蕾. 茉莉花茶主要品质成分定量近红外光谱分析模型的建立[J]. 茶叶科学, 2013, 33(1): 21-26. |
[13] |
李俊, 郭晓关, 庞宏宇, 朱福建, 王震, 赖飞. 贵州绿茶中咖啡碱和儿茶素含量分析[J]. 茶叶科学, 2012, 32(6): 480-484. |
[14] |
王雪敏, 姚明哲, 金基强, 马春雷, 陈亮. 低咖啡碱茶树遗传群体的咖啡碱含量与分子变异分析[J]. 茶叶科学, 2012, 32(3): 276-282. |
[15] |
王玉霞, 徐荣荣, 任广鑫, 王胜鹏, 宛晓春, 张正竹. 绿茶茶汤中主要品质成分近红外定量分析模型的建立[J]. 茶叶科学, 2011, 31(4): 355-3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