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陈宇宏, 黄飞毅, 雷雨, 段继华, 丁玎, 康彦凯, 罗意, 刘盼盼, 李赛君, 龚自明. 黄金茶群体等5个品种(系)制茶品质研究[J]. 茶叶科学, 2019, 39(3): 309-317. |
[2] |
管曦, 杨江帆. 中国精制茶加工企业技术效率的分析[J]. 茶叶科学, 2011, 31(2): 160-165. |
[3] |
汪尊伟. 制茶温度单片机自动控制系统设计[J]. 茶叶科学, 2000, 20(02): 158-160. |
[4] |
夏春华, 朱全芬, 柳荣祥, 樊兴土, 田洁华, 孔宪乐, 应敏, 严明潮, 王路, 唐丽萍. TO-891制茶专用油脂的研究[J]. 茶叶科学, 1991, 11(02): 151-156. |
[5] |
陆修闽. 乌龙茶做青机的自动变速机构[J]. 茶叶科学, 1990, 10(02): 70-. |
[6] |
刘仲华, 施兆鹏. 红茶制造中多酚氧化酶同工酶谱与活性的变化[J]. 茶叶科学, 1989, 9(02): 141-150. |
[7] |
姚月明, 陈永霖. 武夷肉桂名丛的生化特性[J]. 茶叶科学, 1989, 9(02): 151-154. |
[8] |
董士林, 殷鸿范. 茶叶烘干机干燥数学模型的建立 Ⅰ.烘青绿茶揉捻叶薄层干燥数学模型[J]. 茶叶科学, 1989, 9(02): 155-159. |
[9] |
何丽卿. 茶树花粉形态的研究[J]. 茶叶科学, 1989, 9(01): 39-48. |
[10] |
萧伟祥. 制茶发酵的生化机制[J]. 茶叶科学, 1987, 7(02): 1-6. |
[11] |
. 荣获省级以上奖励的茶叶科技成果简介[J]. 茶叶科学, 1985, 5(01): 61-64. |
[12] |
胡月龄, 胡建程, 钱泽澍. 压制茶中霉菌的研究[J]. 茶叶科学, 1984, 4(01): 53-58. |
[13] |
田兴安. 六安瓜片机械化生产工艺的研究[J]. 茶叶科学, 1984, 4(01): 45-52. |
[14] |
徐南眉, 姚国坤. 改造低产茶园提高茶叶质量协作研讨会在宜昌召开[J]. 茶叶科学, 1984, 4(01): 65-66. |
[15] |
. 棠园大队大面积改造旧茶园的经验[J]. 茶叶科学, 1966, 3(01): 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