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利民, 陈诗平, 黄东风. 喷施不同浓度海藻叶面肥对茶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茶叶科学, 2024, 44(1): 53-61. |
[2] |
疏再发, 郑生宏, 邵静娜, 周慧娟, 吉庆勇, 刘瑜, 何卫中, 王丽鸳. 不同茶树品种(系)对减半施肥的响应研究[J]. 茶叶科学, 2022, 42(2): 277-289. |
[3] |
王峰, 陈玉真, 吴志丹, 江福英, 张文锦, 翁伯琦, 尤志明. 施用生物质炭对酸性茶园土壤氨挥发的影响[J]. 茶叶科学, 2017, 37(1): 60-70. |
[4] |
朱旭君, 王玉花, 张瑜, 肖润林, 黎星辉. 施肥结构对茶园土壤氮素营养及茶叶产量品质的影响[J]. 茶叶科学, 2015, 35(3): 248-254. |
[5] |
张振梅, 石元值, 马立锋, 伊晓云, 阮建云. 采摘标准与施氮水平对茶树春茶产量、品质及氮素利用的影响[J]. 茶叶科学, 2014, 34(5): 506-514. |
[6] |
陆景冈, 吴建军, 赵东, 唐根年. 我国古红土与茶叶生长[J]. 茶叶科学, 2006, 26(2): 87-90. |
[7] |
朱永兴, 陈福兴. 红壤丘陵茶园镁营养调控研究[J]. 茶叶科学, 2003, 23(s1): 34-37. |
[8] |
李立祥, 萧伟祥. 茶多酚双液相氧化制取茶色素参数优化[J]. 茶叶科学, 2002, 22(02): 119-124. |
[9] |
朱永兴, 陈福兴. 南方丘陵红壤茶园的镁营养[J]. 茶叶科学, 2000, 20(02): 95-100. |
[10] |
梁月荣, 刘祖生, 陆建良, 骆颖颖. 茶树根际土壤抗酸铝真菌ALF-1(Neurosporasp.)对酸性土壤pH的影响[J]. 茶叶科学, 1999, 19(02): 115-118. |
[11] |
张汉鹄, 韩宝瑜, 章正和, 汪命龙, 陶汉之, 李家仁, 胡淑霞, 高旭晖, 谢长举, 马万里, 黄安智, 房国斌. 茶树益微对茶树生长发育和茶叶产量的影响[J]. 茶叶科学, 1995, 15(01): 15-22. |
[12] |
吴洵. 第四纪低丘红壤茶园钾的成土迁移和丰缺诊断[J]. 茶叶科学, 1994, 14(01): 9-16. |
[13] |
许允文, 韩文炎, 伍炳华. 茶叶优质高产高效益的栽培技术[J]. 茶叶科学, 1993, 13(01): 1-8. |
[14] |
许允文, 杨钟鸣. 云南高原红壤茶园土壤的主要物理特性[J]. 茶叶科学, 1992, 12(02): 87-93. |
[15] |
陆景冈, 赵小敏. 茶园土壤发育度与土壤及茶叶含氟量的关系[J]. 茶叶科学, 1992, 12(01): 33-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