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立, 周明德, 曾勤. 茶籽贮藏特性的研究[J]. 茶叶科学, 1999, 19(01): 25-28. |
[2] |
林金科, 詹梓金, 赖明志. 铁观音茶树的光合特性[J]. 茶叶科学, 1999, 19(01): 35-40. |
[3] |
钱利生, 潘根生, 沈生荣. 内源吲哚乙酸和吲哚乙醛含量与茶树新梢生育的关系及外源α-萘乙酸对新梢生育和内源激素的影响[J]. 茶叶科学, 1997, 17(S1): 92-95. |
[4] |
钱利生, 潘根生, 沈生荣. 赤霉酸对茶树新梢生育及内源激素的影响[J]. 茶叶科学, 1997, 17(S1): 96-99. |
[5] |
须海荣, 董尚胜, 骆耀平, 童启庆. 茶树种质资源的主要生理特性[J]. 茶叶科学, 1997, 17(S1): 100-103. |
[6] |
骆耀平, 董尚胜, 童启庆, 夏涛, 屠幼英, 须海荣. 7个茶树品种新梢生育过程中β-葡萄糖苷酶活性变化[J]. 茶叶科学, 1997, 17(S1): 104-107. |
[7] |
沈生荣, 赵玉芳, 杨贤强, 姚思德. 儿茶素类与羟自由基的作用动力学[J]. 茶叶科学, 1997, 17(S1): 113-118. |
[8] |
高永贵, 沈生荣, 杨贤强, 陈正贤. 茶多酚的细胞毒性和对活性氧自由基胁迫下SOD活性的影响[J]. 茶叶科学, 1997, 17(S1): 131-136. |
[9] |
韩文炎, 许允文. 铜与锌对茶树生育特性及生理代谢的影响Ⅴ.铜锌交互作用对茶树生长和生理的效应 [J]. 茶叶科学, 1996, 16(02): 99-104. |
[10] |
李斌, 陈国本, 郑永球. 邦崴大茶树等5个大叶茶的染色体组型分析[J]. 茶叶科学, 1996, 16(02): 119-124. |
[11] |
许宁, 陈雪芬, 陈华才, 陈宗懋. 茶树品种抗茶橙瘿螨的形态与生化特征[J]. 茶叶科学, 1996, 16(02): 125-130. |
[12] |
沙济琴郑达贤. 黄木炎品种茶树不同器官中矿质元素的分布[J]. 茶叶科学, 1996, 16(02): 141-146. |
[13] |
李素芳, 成浩, 虞富莲, 晏静. 安吉白茶阶段性返白过程中氨基酸的变化[J]. 茶叶科学, 1996, 16(02): 153-154. |
[14] |
赖明志, 周红丽. 茶树叶脉角度与分枝角度全息相关[J]. 茶叶科学, 1996, 16(02): 157-158. |
[15] |
沙济琴, 郑达贤. 茶树鲜叶含硒量影响因素分析[J]. 茶叶科学, 1996, 16(01): 25-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