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晏朵, 余鹏辉, 龚雨顺. 萎凋过程中环境胁迫对茶叶品质影响研究进展[J]. 茶叶科学, 2025, 45(1): 1-14. |
[2] |
马雪晴, 吴华伟, 曹春霞, 郑娇莉. 茶园根际解磷菌的筛选及其对茶叶产量、品质及土壤性质的影响[J]. 茶叶科学, 2025, 45(1): 110-120. |
[3] |
赵建诚, 倪惠菁, 王波, 蔡春菊, 杨振亚. 毛竹立竹密度对林下茶树生理生长和茶叶品质的影响[J]. 茶叶科学, 2024, 44(6): 928-940. |
[4] |
谢晨昕, 赵锋, 林雨, 蔡良绥, 林智, 郭丽. 日晒茶风味化学特征研究进展[J]. 茶叶科学, 2024, 44(4): 554-564. |
[5] |
丁凤娇, 袁雨薇, 李元朝, 林进龙, 闫佳伟, 李鹏春, 金珊. 不同萎凋方式美人茶酶促加工阶段的香气变化[J]. 茶叶科学, 2024, 44(3): 469-482. |
[6] |
张湘琳, 凌智辉, 胡维霞, 向春辉, 崔俪丹, 许伟, 肖文军. 不同温度热风萎凋对红茶萎凋叶及成茶品质的影响[J]. 茶叶科学, 2024, 44(3): 483-492. |
[7] |
王利民, 陈诗平, 黄东风. 喷施不同浓度海藻叶面肥对茶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茶叶科学, 2024, 44(1): 53-61. |
[8] |
卢丽, 詹冬梅, 周承哲, 朱晨, 谢思艺, 徐凯, 田采云, 赖钟雄, 郭玉琼. 茶树茉莉酸合成与转导途径关键基因在乌龙茶加工过程中对萜类物质的影响[J]. 茶叶科学, 2023, 43(1): 91-108. |
[9] |
张应根, 项丽慧, 陈林, 林清霞, 宋振硕, 王丽丽. 不同控温除湿萎凋环境对白茶风味品质和化学轮廓的影响[J]. 茶叶科学, 2022, 42(4): 525-536. |
[10] |
刘奇, 欧阳建, 刘昌伟, 陈宏宇, 李娟, 熊立瑰, 刘仲华, 黄建安. 茶叶品质评价技术研究进展[J]. 茶叶科学, 2022, 42(3): 316-330. |
[11] |
疏再发, 郑生宏, 邵静娜, 周慧娟, 吉庆勇, 刘瑜, 何卫中, 王丽鸳. 不同茶树品种(系)对减半施肥的响应研究[J]. 茶叶科学, 2022, 42(2): 277-289. |
[12] |
陈佳佳, 朱陈松, 朱文伟, 商虎, 林琳, 罗玉琴, 孙威江. 白茶萎凋过程中氨基酸类物质代谢分析[J]. 茶叶科学, 2021, 41(4): 471-481. |
[13] |
林馨颖, 王鹏杰, 陈雪津, 郭永春, 谷梦雅, 郑玉成, 叶乃兴. 茶树LOX基因家族的鉴定及其在白茶萎凋过程的表达分析[J]. 茶叶科学, 2021, 41(4): 482-496. |
[14] |
谷梦雅, 王鹏杰, 陈雪津, 郑玉成, 郭永春, 林馨颖, 高婷, 侯炳豪, 叶乃兴. 茶树乙醇脱氢酶基因家族的鉴定及其在白茶萎凋过程的表达分析[J]. 茶叶科学, 2021, 41(3): 302-314. |
[15] |
岳文杰, 金心怡, 陈明杰, 叶乃兴, 郭丽, 赵峰. 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白茶室内自然萎凋过程代谢物的变化规律[J]. 茶叶科学, 2021, 41(3): 379-3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