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利民, 陈诗平, 黄东风. 喷施不同浓度海藻叶面肥对茶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茶叶科学, 2024, 44(1): 53-61. |
[2] |
疏再发, 郑生宏, 邵静娜, 周慧娟, 吉庆勇, 刘瑜, 何卫中, 王丽鸳. 不同茶树品种(系)对减半施肥的响应研究[J]. 茶叶科学, 2022, 42(2): 277-289. |
[3] |
丁洲, 李烨昕, 袁艺, 王海燕, 刘学诗, 江昌俊. 安徽茶区优良群体种的表型性状和遗传多样性分析[J]. 茶叶科学, 2018, 38(2): 155-161. |
[4] |
朱旭君, 王玉花, 张瑜, 肖润林, 黎星辉. 施肥结构对茶园土壤氮素营养及茶叶产量品质的影响[J]. 茶叶科学, 2015, 35(3): 248-254. |
[5] |
张振梅, 石元值, 马立锋, 伊晓云, 阮建云. 采摘标准与施氮水平对茶树春茶产量、品质及氮素利用的影响[J]. 茶叶科学, 2014, 34(5): 506-514. |
[6] |
黎健龙, 黎华寿, 黎秀娣, 刘杰, 李家贤, 唐颢, 唐劲驰. 广东英德茶区蜘蛛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研究[J]. 茶叶科学, 2014, 34(3): 253-260. |
[7] |
杨东伟, 章明奎. 茶区叶面降尘的粒径和重金属含量研究[J]. 茶叶科学, 2010, 30(5): 355-361. |
[8] |
成浩, 曾建明, 周健, 王丽鸳, 常杰, 葛滢, 袁海波, 谷保静, 张小飞. 茶树种苗工厂化快速繁育技术[J]. 茶叶科学, 2007, 27(3): 231-235. |
[9] |
龚自明, 李伟忠, 刘付璆. 遮阴方法对茶树短穗扦插的影响[J]. 茶叶科学, 1999, 19(01): 77-78. |
[10] |
沈靖, 徐耀初, 叶本法, 沈洪兵, 钮菊英. 启东与茅山茶区男性肝癌死亡率比较[J]. 茶叶科学, 1995, 15(02): 149-153. |
[11] |
张汉鹄, 韩宝瑜, 章正和, 汪命龙, 陶汉之, 李家仁, 胡淑霞, 高旭晖, 谢长举, 马万里, 黄安智, 房国斌. 茶树益微对茶树生长发育和茶叶产量的影响[J]. 茶叶科学, 1995, 15(01): 15-22. |
[12] |
胡海波. 巴基斯坦宜茶区域的气候特点和茶树栽培的关键技术[J]. 茶叶科学, 1991, 11(01): 1-3. |
[13] |
王晓萍, 吴洵, 俞永明. 红壤茶园磷酸酶活性的研究(英文)[J]. 茶叶科学, 1989, 9(02): 99-108. |
[14] |
李名君, 刘维华, 游小清, 鲁成银, 黄积安, 陈连生. 红壤与茶叶品质的研究——Ⅰ.低丘红壤区茶叶品质成分的调查分析[J]. 茶叶科学, 1988, 8(01): 9-18. |
[15] |
陈栋, 陈兴琰, 陈国本, 王建国. 茶树根系活力及其相关因子[J]. 茶叶科学, 1988, 8(01): 27-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