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李婧, 胡新龙, 唐慧珊, 郭金灵, 胡光灿, 冯德品, 仇方方, 王明乐. 基于感官评价和代谢组学的不同嫩度宜红工夫茶品质特征分析[J]. 茶叶科学, 2025, 45(5): 808-820. |
| [2] |
陈文雪, 诸力, 刘跃云, 江用文, 朱宏凯. α-二羰基化合物在不同茶类中的含量分布研究[J]. 茶叶科学, 2025, 45(4): 604-614. |
| [3] |
叶水心, 王伟伟, 张梦雪, 江和源, 张海华.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茶叶中花青素类物质含量[J]. 茶叶科学, 2025, 45(3): 454-464. |
| [4] |
罗璐璐, 赵悦汐, 王彦博, 幸怡, 齐洋, 马宏炜, 程林峰, 张芳琳.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抗汉滩病毒效果研究[J]. 茶叶科学, 2025, 45(1): 145-156. |
| [5] |
杨楠, 李转, 刘玫辰, 马骏杰, 石云桃, 魏湘凝, 林阳顺, 毛宇源, 高水练. 钾营养对茶树EGCG生物合成的调控作用研究[J]. 茶叶科学, 2024, 44(6): 887-900. |
| [6] |
丁树洽, 谢昕雅, 刘助生, 廖贤军, 刘仲华, 蔡淑娴. 茶叶成分EGCG与L-theanine联合应用的神经保护作用研究[J]. 茶叶科学, 2024, 44(5): 779-792. |
| [7] |
姚蕾珺, 陈燕秋, 林浩, 汪璐瑶, 石培育, 张阳阳, 黄婷, 宋娟, 王义, 戴琴, 刘川. 一体化QuEChERS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茶叶中27种吡咯里西啶类生物碱[J]. 茶叶科学, 2024, 44(5): 831-842. |
| [8] |
陈佳欣, 张锦佳, 左会灵, 焦宇航, 石安华.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预防并改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作用机制及研究进展[J]. 茶叶科学, 2024, 44(4): 543-553. |
| [9] |
雷响, 张闽峰, 林辉, 王丽丽, 郑德勇. 表儿茶素的碳酰化改性及其紫外吸收和抗氧化活性[J]. 茶叶科学, 2024, 44(3): 493-500. |
| [10] |
易华娟, 朱洁灵, 周瑞铮, 郑耀林, 张树权, 杨乐, 苏雍伦. 全自动固相萃取结合UPLC-MS/MS测定茶叶中的草甘膦及其代谢物[J]. 茶叶科学, 2023, 43(6): 857-869. |
| [11] |
邱世婷, 侯雪, 雷绍荣, 韩梅, 贺光云, 李莹, 覃蜀迪.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茶叶中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及其4种前体化合物含量[J]. 茶叶科学, 2023, 43(2): 216-226. |
| [12] |
潘瑛洁, 孟祥河, 钱园凤, 宁建美, 王月圆, 刘齐铭, 唐仕琴, 徐晓安, 叶沁.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茶鲜叶中79种农药残留[J]. 茶叶科学, 2023, 43(2): 250-262. |
| [13] |
陈一凡, 阚新意, 蒋晓岚, 高丽萍, 夏涛. 茶树单宁酶CsTA的理化性质及其在绿茶饮料中的应用[J]. 茶叶科学, 2023, 43(1): 124-134. |
| [14] |
满子意, 凤怡, 吴祥庭. 儿茶素单体EGC对胰脂肪酶的抑制作用及其机理研究[J]. 茶叶科学, 2022, 42(6): 863-874. |
| [15] |
陈宇宏, 高颖, 韩震, 尹军峰. 不同种质茶叶籽皂素含量及组成分析[J]. 茶叶科学, 2022, 42(5): 705-7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