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黄福印, 张少博, 胡强, 罗莹, 董雅洁, 张洁, 李鑫, 付建玉, 王华森, 颜鹏. 森林转化为茶园及其管理对土壤碳、氮库的影响和调控机制初探[J]. 茶叶科学, 2025, 45(2): 234-252. |
| [2] |
沈星荣, 汪秋红, 胡强, 王东辉, 傅尚文, 韩文炎, 李鑫. 有机种植方式对茶园土壤酸碱度的影响[J]. 茶叶科学, 2024, 44(2): 261-268. |
| [3] |
王峰, 陈玉真, 吴志丹, 尤志明, 余文权, 俞晓敏, 杨贞标. 有机管理模式对茶园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及功能的影响[J]. 茶叶科学, 2022, 42(5): 672-688. |
| [4] |
史凡, 黄泓晶, 陈燕婷, 陈李林. 间套作功能植物对茶园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J]. 茶叶科学, 2022, 42(2): 151-168. |
| [5] |
周智修, 薛晨, 阮浩耕. 中华茶文化的精神内核探析——以茶礼、茶俗、茶艺、茶事艺文为例[J]. 茶叶科学, 2021, 41(2): 272-284. |
| [6] |
黄修杰, 姚飞, 马力, 储霞玲. 茶叶生产格局演变及空间集聚效应研究——以广东省为例[J]. 茶叶科学, 2020, 40(3): 415-429. |
| [7] |
阮建云, 马立锋, 伊晓云, 石元值, 倪康, 刘美雅, 张群锋. 茶树养分综合管理与减肥增效技术研究[J]. 茶叶科学, 2020, 40(1): 85-95. |
| [8] |
盛敏, 刘仲华, 黄建安, 肖力争, 朱海燕. 论当代美国茶文化复兴[J]. 茶叶科学, 2017, 37(4): 420-427. |
| [9] |
罗宗秀, 边磊, 蔡晓明, 陈宗懋. 新型茶园管理机的农药雾滴沉积特性及田间药效评价[J]. 茶叶科学, 2016, 36(1): 52-58. |
| [10] |
王定锋, 黎健龙, 李慧玲, 李良德, 王庆森, 吴光远. 茶丽纹象甲白僵菌广东分离株的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J]. 茶叶科学, 2015, 35(5): 449-457. |
| [11] |
潘铖, 韩善捷, 韩宝瑜. 管理模式对4类茶园节肢动物群落时空格局和多样性影响[J]. 茶叶科学, 2015, 35(4): 316-322. |
| [12] |
沈学政, 苏祝成, 王旭烽. 茶文化资源类型及业态范式研究[J]. 茶叶科学, 2015, 35(3): 299-306. |
| [13] |
刘美雅, 伊晓云, 石元值, 马立锋, 阮建云. 茶园土壤性状及茶树营养元素吸收、转运机制研究进展[J]. 茶叶科学, 2015, 35(2): 110-120. |
| [14] |
黎健龙, 黎华寿, 黎秀娣, 刘杰, 李家贤, 唐颢, 唐劲驰. 广东英德茶区蜘蛛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研究[J]. 茶叶科学, 2014, 34(3): 253-260. |
| [15] |
林春桃, 苏宝财, 管曦, 余建辉. 基于转换成本调节作用的乌龙茶品牌忠诚研究——以福州消费者为例[J]. 茶叶科学, 2013, 33(2): 155-1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