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鲁薇, 邬晓龙, 胡贤春, 郝勇, 刘春艳. 茶树接种AM真菌在干旱胁迫下的生理响应[J]. 茶叶科学, 2024, 44(5): 718-734. |
[2] |
莫凌, 姚月锋, 白坤栋, 顾大形, 曾丹娟, 黄玉清. 茶树新品种桂绿1号光合特性初步研究[J]. 茶叶科学, 2015, 35(5): 443-448. |
[3] |
蒋跃林, 张仕定, 张庆国. 大气CO2浓度升高对茶树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J]. 茶叶科学, 2005, 25(1): 43-48. |
[4] |
钱利生, 沈生荣, 潘根生. 茶树新梢内源激素的HPLC分析及日变化[J]. 茶叶科学, 1996, 16(02): 135-139. |
[5] |
董尚胜, 童启庆. 茶树叶片中部分Ⅰ蛋白水平的品种间差异、遗传性及其与光合作用的关系[J]. 茶叶科学, 1995, 15(02): 105-110. |
[6] |
夏会龙, 王运浩, 万海滨, 马慧群, 陈宗懋. 茶树生长稀释在农药降解中的定量[J]. 茶叶科学, 1992, 12(01): 1-6. |
[7] |
林智, 吴洵, 俞永明. 土壤pH值对茶树生长及矿质元素吸收的影响[J]. 茶叶科学, 1990, 10(02): 27-32. |
[8] |
叶乃兴, 陈兴琰, 陈国本, 王建国. 茶树净光合速率的遗传分析[J]. 茶叶科学, 1990, 10(02): 65-69. |
[9] |
董丽娟. 茶树孕性的研究[J]. 茶叶科学, 1989, 9(01): 35-38. |
[10] |
李名君, 刘维华, 游小清, 鲁成银, 黄积安, 陈年生. 红壤与茶叶品质的研究——Ⅳ.海拔高度对红壤茶叶品质的影响[J]. 茶叶科学, 1988, 8(02): 27-36. |
[11] |
. “茶—品质—人类健康”国际学术讨论会在中国杭州举行[J]. 茶叶科学, 1988, 8(01): 69-82. |
[12] |
方兴汉. pH值对茶树生理活动的影响[J]. 茶叶科学, 1987, 7(01): 15-22. |
[13] |
马慧群, 阮宇成. 锌与茶树生长代谢的关系及田间喷锌效果[J]. 茶叶科学, 1987, 7(01): 35-40. |
[14] |
潘根生, 高人俊. 茶树遮荫生理生化变化[J]. 茶叶科学, 1986, 6(02): 1-6. |
[15] |
唐明德, 陈国本, 陈兴琰. 茶树留养叶的光合特性[J]. 茶叶科学, 1986, 6(02): 25-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