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徐晴晴, 聂晴, 刘助生, 郭青, 刘仲华, 蔡淑娴. 康普茶细菌纤维素的形成途径及其在废弃茶叶资源高效利用中的应用[J]. 茶叶科学, 2024, 44(5): 707-717. |
[2] |
张淑卿, 郭金梅, 李剑峰, 武玲, 王西, 曾正群. 解磷菌与解磷固氮双效菌对贵州富硒土及茶苗硒锌含量的影响[J]. 茶叶科学, 2024, 44(3): 431-442. |
[3] |
杨琰琥, 陈潇涵, 张晓晴, 任大军, 张淑琴, 陈旺生. 基于Meta分析的2000—2022年中国茶园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价与来源分析[J]. 茶叶科学, 2024, 44(1): 37-52. |
[4] |
韩海东, 周柳婷, 黄小云, 俞成然, 黄秀声.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探究套种灵芝的茶树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特征[J]. 茶叶科学, 2023, 43(4): 513-524. |
[5] |
郑世仲, 周子维, 陈晓慧, 蔡烈伟, 江胜滔, 刘盛荣. 拮抗炭疽病的茶树内生菌筛选、鉴定及培养条件优化[J]. 茶叶科学, 2023, 43(2): 205-215. |
[6] |
姜嘉胤, 董春旺, 倪益华, 徐家俊, 李杨, 马蓉. 基于离散元法的茶园仿生铲减阻性能研究[J]. 茶叶科学, 2022, 42(6): 791-805. |
[7] |
武警, 陈楠楠, 韩梦琳, 陈高, 厉伟伟, 张蜀香, 蒋晓岚. 茶树根系耐铝促生内生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特性研究[J]. 茶叶科学, 2022, 42(5): 610-622. |
[8] |
李艳春, 汪航, 李兆伟, 叶菁, 王义祥. 几种改良措施对酸化茶园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J]. 茶叶科学, 2022, 42(5): 661-671. |
[9] |
朱雯, 吴双, 王文凤, 许文璨, 陈文君, 黄友谊. 青砖茶渥堆发酵中嗜热细菌筛选、鉴定及产酶特性研究[J]. 茶叶科学, 2022, 42(2): 211-221. |
[10] |
黄芳芳, 李勤, 黄建安. 茶树根际微生物研究进展[J]. 茶叶科学, 2020, 40(6): 715-723. |
[11] |
陈佳佳, 胡雲飞, 沈诗钰, 王志华, 周喆, 唐琴, 孙威江. 基于高通量测序的贮藏白牡丹表面细菌多样性分析[J]. 茶叶科学, 2020, 40(4): 519-527. |
[12] |
牛司耘, 倪康, 赵晨光, 马立锋, 阮建云. 不同地区茶园土壤硝化潜势特征研究[J]. 茶叶科学, 2019, 39(6): 731-741. |
[13] |
徐佳佳, 广敏, 史书林, 郜红建. 茶树根系跨膜吸收氟的生理与分子机制[J]. 茶叶科学, 2019, 39(4): 365-371. |
[14] |
赵兴丽, 张金峰, 周玉锋, 赵玳琳, 张莉, 周罗娜, 陶刚. 一株拮抗茶炭疽病菌的木霉菌的分离、筛选及鉴定[J]. 茶叶科学, 2019, 39(4): 431-439. |
[15] |
王峰, 单睿阳, 陈玉真, 林栋良, 臧春荣, 陈常颂, 尤志明, 余文权. 闽中某县茶园土壤-茶树-茶汤中镉含量及健康风险评价研究[J]. 茶叶科学, 2018, 38(5): 537-5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