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张淑怡, 马成英, 陈维, 苗爱清, 乔小燕, 林冬纯, 夏红玲, 许靖逸. 金萱炒青绿茶中挥发性对映异构体分析方法的优化及应用[J]. 茶叶科学, 2024, 44(6): 973-984. |
[2] |
石亚丽, 朱荫, 马婉君, 杨高中, 王梦琪, 施江, 彭群华, 林智, 吕海鹏. 名优炒青绿茶挥发性成分研究进展[J]. 茶叶科学, 2021, 41(3): 285-301. |
[3] |
陈美, 戴伟东, 李朋亮, 朱荫, 陈勤操, 杨艳芹, 谭俊峰, 林智. 基于柱前衍生化GC-MS的炒青绿茶加工过程中初级代谢物变化规律研究[J]. 茶叶科学, 2019, 39(3): 297-308. |
[4] |
宛晓春, 李大祥, 张正竹, 夏涛, 凌铁军, 陈琪. 茶叶生物化学研究进展[J]. 茶叶科学, 2015, 35(1): 1-10. |
[5] |
朱永兴, 陈宗懋. 《茶叶科学》办刊50年[J]. 茶叶科学, 2014, 34(5): 417-427. |
[6] |
谭华玮, 张玥, 张彩丽, 杨路成, 冯卫英, 房婉萍. 《茶叶科学》2002至2009年载文分析[J]. 茶叶科学, 2011, 31(2): 166-171. |
[7] |
谭俊峰, 金华强, 黄跃进, 彭群华, 邵青, 沈希, 林智. 自动化炒青绿茶生产线的设计与应用[J]. 茶叶科学, 2010, 30(3): 229-234. |
[8] |
周智修. 《茶叶科学》1994- 2001年载文及引文评析[J]. 茶叶科学, 2002, 22(02): 169-173+178. |
[9] |
李拥军, 施兆鹏. 炒青绿茶加工中香气的动态变化[J]. 茶叶科学, 2001, 21(02): 124-129. |
[10] |
陈宗懋. 《茶叶科学》在全国农林渔牧学科类期刊评价中排序第七[J]. 茶叶科学, 2000, 20(02): 81-. |
[11] |
刘新, 殷鸿范, 孙成, 朱守贞. 炒青绿茶热解吸特性[J]. 茶叶科学, 1997, 17(01): 47-52. |
[12] |
郭桂义. 《茶叶科学》引文分析[J]. 茶叶科学, 1995, 15(01): 71-76. |
[13] |
王晓萍, 吴洵. 炒青绿茶的生化组分和微量元素综合评级[J]. 茶叶科学, 1991, 11(01): 45-49. |
[14] |
吴小崇. 绿茶贮藏中质变原因的分析[J]. 茶叶科学, 1989, 9(02): 95-98. |
[15] |
俞永明, 吴洵, 王晓萍, 林智. 低丘红壤茶园的磷素营养及转化(英文)[J]. 茶叶科学, 1989, 9(01): 23-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