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茶叶科学 ›› 2011, Vol. 31 ›› Issue (2): 152-159.doi: 10.13305/j.cnki.jts.2011.02.012
易开刚, 周树红, 金宝玉
收稿日期:2010-09-30
修回日期:2010-12-14
出版日期:2011-04-15
发布日期:2019-09-06
作者简介:易开刚(1973— ),男,土家族,湖北巴东人,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营销管理、经济伦理研究。yikaigang@163.com
基金资助:YI Kai-gang, ZHOU Shu-hong, JIN Bao-yu
Received:2010-09-30
Revised:2010-12-14
Online:2011-04-15
Published:2019-09-06
摘要: 信誉危机研究已经得到企业界和学术界的普遍重视。近年来,区域茶品牌遭遇假冒伪劣产品“株连”的事件屡有发生,导致很多区域茶品牌的声誉下降,无形资产贬值,对茶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损害。本文通过对浙江茶品牌信誉危机现状的分析,指出发生信誉危机的主要原因是市场经营主体的道德风险、子属品牌无序发展、公共品牌被侵权盗用等。最后提出了强化茶业市场主体道德自律机制、以龙头企业为主导合理规划区域茶品牌、依靠各利益相关者协同维护区域公共品牌的治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
易开刚, 周树红, 金宝玉. 浙江区域茶品牌信誉危机透视与治理对策探讨[J]. 茶叶科学, 2011, 31(2): 152-159. doi: 10.13305/j.cnki.jts.2011.02.012.
YI Kai-gang, ZHOU Shu-hong, JIN Bao-yu. Perspective Analysis and Control Measures towards Credibility Crisis of Regional Tea Brand in Zhejiang Province[J]. Journal of Tea Science, 2011, 31(2): 152-159. doi: 10.13305/j.cnki.jts.2011.02.012.
| [1] 劳伦斯·巴顿. 组织危机管理[M]. 符彩霞译.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 303-305. [2] 张维迎. 企业的品牌和信誉=企业核心竞争力[J]. 现代经济信息, 2002(4): 6-7. [3] 刘艳. 从危机管理看企业管理创新[J]. 现代管理科学, 2004(5): 66-67. [4] 诺曼·R·奥古斯丁. 对力求规避的危机的管理[J]. 哈佛商业评论,1995(4): 11-12. [5] Heath Robert.Crisis management for managers and executives[M]. London: Financial Times Management, 1998:151-163. [6] 赵定涛, 李蓓. 企业危机管理五力模型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5(4): 126-127. [7] 黄轶涵. 省农业厅申请注册“浙江绿茶”商标引发热议[N/OL].今日早报,2009-04-11(2):2010-11-27. http://news.163.com/09/0411/11/56K9L2UV0001124J.html. [8] 曼昆. 经济学原理[M]. 梁小民译.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209-247. [9] 赵昌平, 葛卫华. 战略联盟中的机会主义及其防御策略[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3(10): 114-117. [10] 刘华军. 品牌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引入品牌的需求曲线及其经济学分析[J]. 经济经纬, 2006(6): 11-14. [11] Garrett Hardin.The Tragedy of the Commons[J]. Science, 1968, 162(3859): 1243-1248. |
| [1] | 王永慧, 王多锋, 李学敏, 史田斌, 武立栋, 刘在国, 张广忠, 赵风云. 甘肃陇南和浙江金华绿茶的理化成分及体外抗氧化差异性研究[J]. 茶叶科学, 2025, 45(5): 852-864. |
| [2] | 李兵, 朱勇, 夏程龙, 李飞龙, 蔡振洋, 吴昊. 基于改进YOLOv5s的碾茶轻量化在线分选方法[J]. 茶叶科学, 2025, 45(5): 879-897. |
| [3] | 孟超, 梁涛, 张霞, 王万红, 董煌林, 李明. 基于茶树种植和光伏发电的茶光互补模式研究[J]. 茶叶科学, 2025, 45(5): 898-908. |
| [4] | 周逸德, 陈家霖, 吴俊梅, 赵竑博, 孙彬妹, 刘少群, 郑鹏. 茶树氮代谢基因:环境胁迫适应机制与育种应用研究进展[J]. 茶叶科学, 2025, 45(4): 545-558. |
| [5] | 孙梦真, 胡志航, 杨凯欣, 张佳琪, 张楠, 熊爱生, 刘慧, 庄静. 茶树生物钟CsLUX基因的鉴定及其对光合特性的影响[J]. 茶叶科学, 2025, 45(4): 559-570. |
| [6] | 侯爱香, 杨晓露, 吴文亮, 肖愈, 李适, 黄义文, 居荣芳. 不同发酵工艺安化红茶的挥发性风味物质与微生物多样性分析[J]. 茶叶科学, 2025, 45(4): 637-654. |
| [7] | 贾江鸣, 王翔, 周宇杰, 武传宇, 陈建能, 俞蓉, 李昱洁. 双臂采茶机器人的协同采摘规划[J]. 茶叶科学, 2025, 45(4): 671-686. |
| [8] | 张梦雪, 江和源, 王伟伟, 叶水心. 干茶和速溶茶粉中儿茶素类物质的消化稳定性差异[J]. 茶叶科学, 2025, 45(4): 699-711. |
| [9] | 张凯丽, 李湘. 青砖茶感官特性与生理活性研究进展[J]. 茶叶科学, 2025, 45(3): 361-378. |
| [10] | 葛晨茜, 唐德松, 张琳, 傅尚文, 张颖彬, 梁慧玲. 茉莉花纯露对花茶增香效果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J]. 茶叶科学, 2025, 45(3): 465-484. |
| [11] | 陈圆, 安会敏, 黄怡雯, 江游仓, 应佳淇, 王思蕊, 李适, 刘仲华, 黄建安. 基于电子舌和代谢组学技术解析茉莉花茶特征滋味品质成分[J]. 茶叶科学, 2025, 45(3): 485-496. |
| [12] | 沈帅, 任宁, 郑航, 俞国红, 陈志东. 茶园履带式掘耕机设计与试验[J]. 茶叶科学, 2025, 45(2): 273-283. |
| [13] | 贾治军, 姜嘉胤, 徐家俊, 李杨, 董春旺, 宋文韬, 李凯, 韦持章, 姚雨晨, 姚立健, 杨自栋, 刘皓央, 马蓉. 基于DEM-MBD耦合算法的茶园仿生掘耕机优化与试验[J]. 茶叶科学, 2025, 45(2): 284-302. |
| [14] | 程海燕, 屠琳玥, 陈琳, 徐安安, 谢亨通, 徐平. 茶叶萎凋过程中氨基酸和多酚在叶茎内的时空变化特征[J]. 茶叶科学, 2025, 45(2): 303-317. |
| [15] | 张鹏, 黄艳, 魏成江, 郑志强, 吴伟伟, 郑昌坤, 申卫伟, 于英杰, 林馥茗, 孙威江. 基于HS-SPME-GC-MS与分子对接技术的3种香型红茶挥发性成分研究[J]. 茶叶科学, 2025, 45(2): 318-332. |
| 阅读次数 | ||||||
|
全文 |
|
|||||
|
摘要 |
|
|||||
|
||
浙公网安备 330199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