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李桂楠, 杨妮, 罗微, 张佳琪, 胡志航, 熊爱生, 郝建楠, 庄静. CsDET2基因的鉴定及其对茶树光周期与非生物胁迫的响应分析[J]. 茶叶科学, 2025, 45(5): 742-756. |
[2] |
范延艮, 萧越, 孟凡月, 刘文杰, 张颖, 孙平, 张丽霞, 任丽军. 紫芽茶树品种‘紫娟'花青素合成酶基因CsANS1的克隆与功能分析[J]. 茶叶科学, 2025, 45(5): 757-769. |
[3] |
江丽, 李朵姣, 胡新荣, 沈英姿, 郑寨生, 翁晓星, 刘淑婧, 边晓东, 袁名安, 陈暄. 不同栽培模式对籽叶双收茶树新梢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J]. 茶叶科学, 2025, 45(5): 783-794. |
[4] |
王开荣, 张龙杰, 梁月荣, 黎晓湘, 郑新强. 茶树叶色鉴别、分类研究与叶色体系构建[J]. 茶叶科学, 2025, 45(5): 795-807. |
[5] |
周逸德, 陈家霖, 吴俊梅, 赵竑博, 孙彬妹, 刘少群, 郑鹏. 茶树氮代谢基因:环境胁迫适应机制与育种应用研究进展[J]. 茶叶科学, 2025, 45(4): 545-558. |
[6] |
孙梦真, 胡志航, 杨凯欣, 张佳琪, 张楠, 熊爱生, 刘慧, 庄静. 茶树生物钟CsLUX基因的鉴定及其对光合特性的影响[J]. 茶叶科学, 2025, 45(4): 559-570. |
[7] |
郑杰, 侯紫妍, 易超, 黄守延, 郭俊齐, 苏会, 周琼琼, 詹强国, 赵仁亮. 水处理工艺对信阳毛尖加工过程中特征香气的影响[J]. 茶叶科学, 2025, 45(4): 687-698. |
[8] |
徐歆, 李亚奇, 杨亦扬, 徐琪, 钱雪飞, 马春雷, 梅菊芬. AI茶树育种技术:以黄化性状预测为例[J]. 茶叶科学, 2025, 45(3): 393-401. |
[9] |
翟秀明, 李解, 肖富良, 唐敏, 曾乐武, 侯渝嘉, 汤燚. 茶树茎叶并联变异差异表达基因的WGCNA分析[J]. 茶叶科学, 2025, 45(3): 402-414. |
[10] |
张辉, 刘丰静, 李慧玲, 李良德, 王庆森, 王定锋. 茶橙瘿螨初期侵染不同抗性茶树品种的代谢组分析[J]. 茶叶科学, 2025, 45(3): 415-426. |
[11] |
陈圆, 安会敏, 黄怡雯, 江游仓, 应佳淇, 王思蕊, 李适, 刘仲华, 黄建安. 基于电子舌和代谢组学技术解析茉莉花茶特征滋味品质成分[J]. 茶叶科学, 2025, 45(3): 485-496. |
[12] |
王金波, 谢思艺, 窦祥亚, 申小华, 田娜, 刘硕谦. 茶树PATL基因家族鉴定及CsPATL1上游转录调控分析[J]. 茶叶科学, 2025, 45(2): 191-200. |
[13] |
郭佳璐, 璩馥榕, 蔡天晨, 赵洋, 杨培迪, 刘勇, 周跃斌, 刘振. 基于农艺性状和SNP分子标记的湖南78份茶树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J]. 茶叶科学, 2025, 45(2): 219-233. |
[14] |
李悦欣, 鄢东海, 张金峰, 蒲运丹, 李帅, 孟泽洪. 茶树L型凝集素受体激酶基因家族鉴定及其对茶轮斑病和茶炭疽病的响应[J]. 茶叶科学, 2025, 45(2): 253-265. |
[15] |
杨芳, 江冰冰, 雷金梅, 郭存武, 李丽梅, 徐嘉忆, 王兴华, 袁文侠, 王白娟. 茶树叶斑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J]. 茶叶科学, 2025, 45(2): 266-2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