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何淏天, 肖娟娟, 汤依钰, 罗密, 刘仲华, 禹利君. 基于网络药理学对发花茶梗活性成分的预测分析[J]. 茶叶科学, 2024, 44(4): 665-682. |
[2] |
柯菀萍, 刘振云, 李孟华, 周汐芮, 郭晓莉, 张盛, 黄建安, 刘仲华, 肖力争, 林勇. 陈年茯砖茶对高脂血症小鼠的调脂作用[J]. 茶叶科学, 2024, 44(4): 683-693. |
[3] |
陈德权, 任杨梅, 何梦迪, 李尤学, 叶利利, 薛华倩, 曾建明, 丁长庆. 基于感官评价和代谢组学技术解析紫阳绿茶风味特征和生化成分差异[J]. 茶叶科学, 2024, 44(2): 316-328. |
[4] |
吴宗杰, 欧晓西, 林宏政, 余欣茹, 程守悦, 吴晴阳, 李鑫磊, 孙云. 武夷肉桂加工中挥发性成分糖苷结合物和香气品质形成研究[J]. 茶叶科学, 2024, 44(1): 84-100. |
[5] |
邹丹, 尹小丽, 谷惠文, 龙婉君, 付海燕, 佘远斌. 茶叶等级量化评价方法研究进展[J]. 茶叶科学, 2023, 43(6): 733-746. |
[6] |
毛纯, 何季, 文雪峰, 吴传美, 易承熹, 廉建宏, 郭文敏. 代谢组学在茶树生理生化代谢研究中的应用进展[J]. 茶叶科学, 2023, 43(5): 607-620. |
[7] |
周继红, 陈蔚, 丁乐佳, 王岳飞. EGCG改善高果糖饮食小鼠代谢紊乱的作用与机制研究[J]. 茶叶科学, 2023, 43(3): 399-410. |
[8] |
盖淑杰, 王奕雄, 李兰, 刘硕谦, 李银花, 程孝, 夏茂, 刘仲华, 周智. 茶树生长光调控研究进展[J]. 茶叶科学, 2022, 42(6): 753-767. |
[9] |
高健健, 陈丹, 彭佳堃, 吴文亮, 蔡良绥, 蔡亚威, 田军, 万云龙, 孙威江, 黄艳, 王哲, 林智, 戴伟东. 基于代谢组学的云南白茶与福鼎白茶化学成分比较分析[J]. 茶叶科学, 2022, 42(5): 623-637. |
[10] |
孙颖, 陈鑫, 杨华, 应剑, 邵丹青, 吕晓华, 肖杰, 陈志雄, 李颂, 覃俊杰, 郑斌, 高建设. 饮用金花香橼茶3个月对小样本高脂血症人群糖脂代谢的改善效果研究[J]. 茶叶科学, 2022, 42(4): 561-576. |
[11] |
刘庆帅, 璩馥榕, 魏梦园, 钟红, 王熠, 陈亮, 金基强. 基于UPLC技术解析金萱×紫娟F1分离群体代谢物的遗传变异[J]. 茶叶科学, 2022, 42(1): 29-40. |
[12] |
陈佳佳, 朱陈松, 朱文伟, 商虎, 林琳, 罗玉琴, 孙威江. 白茶萎凋过程中氨基酸类物质代谢分析[J]. 茶叶科学, 2021, 41(4): 471-481. |
[13] |
岳文杰, 金心怡, 陈明杰, 叶乃兴, 郭丽, 赵峰. 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白茶室内自然萎凋过程代谢物的变化规律[J]. 茶叶科学, 2021, 41(3): 379-392. |
[14] |
王绍梅, 李晓君, 宋文明, 潘联云. 普洱茶中没食子酸及其改善饮食诱导的糖脂代谢紊乱研究进展[J]. 茶叶科学, 2020, 40(4): 431-440. |
[15] |
陈翔, 田月月, 张丽霞. 基于亲水相互作用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研究白茶萎凋过程中代谢物的变化[J]. 茶叶科学, 2020, 40(2): 238-2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