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茶叶科学》,今天是
期刊基本信息
刊名:茶叶科学
刊名题词:朱德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茶叶学会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编辑出版:《茶叶科学》编辑部
创刊时间:1964年
刊期:双月刊
欢迎关注中国茶叶学会微信订阅号!
合作单位展示

本期目录

    1987年 第7卷 第01期    刊出日期:1987-06-15
      
    《吴觉农选集》编写简介
    1987, 7(01):  1. 
    摘要 ( 209 )   PDF (59KB) ( 2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吴觉农先生是一位强烈的爱国者,也是我国当代茶叶事业的创业者和奠基人。70年来,他不仅为振兴祖国的农业而奋斗,而且为发展祖国的茶业而拼搏。他为发展我国的茶叶生产、贸易、教育、科研建立了不朽的功绩,不愧为“当代茶圣”的誉称。因此,在吴老九十大寿和从事茶业工作70年之际,应各省茶叶学会和茶叶界知名人士的要求,在中国
    奋发图强 振兴华茶——祝贺吴觉农先生九十大寿
    1987, 7(01):  2. 
    摘要 ( 148 )   PDF (70KB) ( 1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吴觉农先生是中国茶叶学会名誉理事长、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农学会顾问。他是我国著名的农学家,更是当代最著名的茶叶专家。他为祖国的茶叶事业奋斗了70年,与我国近代茶业发展共命运,为振兴我国茶叶事业作出了积极的努力,贡献了自己最大的力量,因此,人们尊称他为“当代茶圣”,在我国茶业界享有崇高的威望。
    试论茶叶感官审评
    施兆鹏, 孙红
    1987, 7(01):  3-6.  doi:10.13305/j.cnki.jts.1987.01.001
    摘要 ( 309 )   PDF (254KB) ( 15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本文探索了专业评茶师对品质感知认识的心理学基础及其一致性,从而肯定感官评茶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科学性。研究了我国和其他主要茶叶产销国家审评项目、因子的分类情况,提出感官评茶应分2大项目、评5个因子、比12个内容。通过对名茶、乌龙茶和花茶各因子的关联性的统计分析,得出香气和滋味均是对品质的直接影响因子。
    茶树VA菌根的生理学效应研究
    束际林, 李名君
    1987, 7(01):  7-11+13.  doi:10.13305/j.cnki.jts.1987.01.002
    摘要 ( 242 )   PDF (1736KB) ( 15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用组织化学和显微放射自显影方法,研究了VA根菌与茶树的相互关系及其生物学效应。结果表明,感染根菌的菌根,酸性磷酸酯酶活性增高,在皮层部具有菌丝的细胞和邻近细胞中活性最强,并随菌丝的消失而减弱。放射自显影结果显示,由寄主叶面同化的14~C进入了菌根,并通过菌丝和微细通道进入了胞囊。接种后的茶株,光合作用强度和放射性14~C的积累均高于对照。作者就两者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在京成立
    1987, 7(01):  12. 
    摘要 ( 174 )   PDF (107KB) ( 2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3月4日至7日,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成立暨第一届会员代表大会在首都北京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188名代表,以及有关部门的领导,首都科技界、新闻出版界人士出席了会议。 我国的科学技术期刊已有上百年的历史,而成立专门学会,把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工作作为一门科学来研究,这还是第一次。科学技术期刊是记录和传播科技信息的载体。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
    pH值对茶树生理活动的影响
    方兴汉
    1987, 7(01):  15-22.  doi:10.13305/j.cnki.jts.1987.01.003
    摘要 ( 435 )   PDF (624KB) ( 14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水培试验结果表明,硝态氮源茶树的适宜pH值为4.5—6.0,最适pH值为6.0;氨态氮源茶树的适宜pH值为4.5—6.5,最适pH值为5.5。硝态氮茶苗比氨态氮生长好,但叶色发黄。在适宜pH范围内,茶树对氮磷钾的吸收量多,水分代谢旺盛,光合效率高,呼吸作用随pH升高而增强;在适宜pH范围外,茶树的生理活动明显受到抑制,生长不良和伤害致死。在水培过程中,溶液的pH不断向酸性方向变化,表现了茶树的喜酸性特性,但在适宜pH范围内向酸性变化小,范围外变化大,氨态氮源较硝态氮源变化大。
    土壤水分对茶树生理机能的影响
    杨跃华, 庄雪岚, 胡海波
    1987, 7(01):  23-28.  doi:10.13305/j.cnki.jts.1987.01.004
    摘要 ( 265 )   PDF (351KB) ( 14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通过研究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茶树水势、合成机能和代谢机能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土壤干旱或渍水条件下,茶树体内的水势下降,叶片生育受阻,新梢电导率增大,新梢中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减弱,茶树的光合作用及合成代谢活动降低,干物质产量下降,从而导致茶叶产量和品质下降。干旱对茶叶的产量影响较大,湿害对茶叶品质的危害更为明显。
    滤光处理对茶树光合效率及光合产物分配的影响
    吴庆东
    1987, 7(01):  29-34.  doi:10.13305/j.cnki.jts.1987.01.005
    摘要 ( 306 )   PDF (358KB) ( 13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用红、黄和蓝紫色膜覆盖茶树的滤光试验结果表明,滤除黄绿光的蓝紫色膜覆盖,能使茶树叶片,尤其是栅栏组织增厚,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增加,茶树的光合效率提高。春季,3种有色膜覆盖,新梢中茶多酚的比例及含量增加,氨基酸则反之;夏季,蓝紫色膜覆盖可以提高氨基酸的含量,而黄色膜则是同时显著提高氨基酸和茶多酚的含量。
    锌与茶树生长代谢的关系及田间喷锌效果
    马慧群, 阮宇成
    1987, 7(01):  35-40.  doi:10.13305/j.cnki.jts.1987.01.006
    摘要 ( 476 )   PDF (293KB) ( 15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溶液培养二年生龙井43和碧云扦插苗的锌试验表明:随着培养液锌浓度的增加,新梢萌发率、新梢产量提高;新梢的异柠檬酸脱氢酶和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的活性被促进;茶树光合作用的初级产物可溶性糖及其;次生代谢的主要终产物茶多酚增加。说明锌影响茶树的光合作用,促进茶树正常的生长发育及次生物质代谢的进行。茶园在采摘前2星期喷施0.2—0.4%硫酸锌溶液,有明显提高茶叶产量和鲜叶茶多酚、氨基酸和可溶性糖的效果。
    茶毛虫的发育起点与有效积温
    张汉鹄, 卜可华, 赵友明, 徐永
    1987, 7(01):  41-44.  doi:10.13305/j.cnki.jts.1987.01.007
    摘要 ( 375 )   PDF (195KB) ( 11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研究明确,茶毛虫Euproctis pseudoconspersa Strand各虫态的发育起点温度(℃)与有效积温常数(日度),进而探明了卵期发育的数学模式:y=12.53+191.00x,预测式:N=191.00±36.13/T-(12.53±2.15);幼虫期发育的数学模式:y=6.16+820.24x,预测式:N=820.24±99.39/T-(6.16±2.14);蛹期发育的数学模式:y=4.89+365.28x,预测式:N=365.28±6.85/T-(4.89±0.36);全世代发育的数学模
    用近红外光谱法检测茶纤维的研究
    阎守和, 莫汉斯M·汪拜尔M·
    1987, 7(01):  45-50.  doi:10.13305/j.cnki.jts.1987.01.008
    摘要 ( 277 )   PDF (274KB) ( 15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用Van soest法及NIRS(NEOTEC 6350)法检测了31个中国红、绿、乌龙茶标准茶样及Assame和Siensis变种新梢(芽,第一叶至第五叶)的NDF、ADF和ADL含量,用多元回归进行校正,结果表明,这两种方法所分析的结果间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其相关系数(r),绿茶为0.968—0.972,红茶为0.927—0.966,乌龙茶为0.880—0.947,新梢为0.894—0.971,经过λ_2、λ_3校正,相关系数接近0.99,两种方法具有相似的准确性,而NIRS法准确、快速和自动化程度高。
    红碎茶揉切压力测试与分析
    朱金山, 林伟健
    1987, 7(01):  51-56.  doi:10.13305/j.cnki.jts.1987.01.009
    摘要 ( 334 )   PDF (473KB) ( 9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采用磷青铜片作弹性元件、以农机粘结胶粘合而成的测压膜合,在茶汁溢出的潮湿工况下测定揉切机搓板的压力效果良好。测定结果表明:轴向压力的波动较大,最大轴向压力的平均值为3.3×10~4帕,最大径向压力的平均值为8×10~3帕;压力测试数值为合理选择电机功率提供了科学依据,电机工率的计算值与实测值相符合;揉切机十字尾盘开度的大小对机内揉切压力的影响并不显著,适当提高揉切压力,有利于叶细胞的破损。
    茶皂素比色定量法的研究
    朱全芬, 田洁华, 夏春华
    1987, 7(01):  57-60.  doi:10.13305/j.cnki.jts.1987.01.010
    摘要 ( 320 )   PDF (221KB) ( 14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采用比色法对茶皂素的定量测定法进行了研究。以2%间苯三酚乙醇溶液作显色剂,比色波长为450毫微米,显色反应中盐酸含量大于22%,酸水解时间为180分钟,反应温度以80℃为宜。本法具有操作简便,消耗试剂量少和重现性强等特点,适用于实验室研究法和工业分析中茶皂素的定量测定。
    低产茶园改造后的产量演变和稳产效果
    赵和涛
    1987, 7(01):  61-62.  doi:10.13305/j.cnki.jts.1987.01.011
    摘要 ( 171 )   PDF (123KB) ( 8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低产茶园改造后能否在一个相当长时间内保持稳产优质是一个有现实意义的问题。本试验于1974—1985年在皖南黄山茶区歙县潜口乡红旗队进行。供试茶园7亩,系1958年种植的丛栽茶园,平均每亩250丛左右,因长期管理粗放,采摘过度,造成未老先衰,74年夏茶后(6月23日至6月27日)进行重修
    茶叶在空气流中的悬浮速度
    李学军, 陈嘉真
    1987, 7(01):  63-64.  doi:10.13305/j.cnki.jts.1987.01.012
    摘要 ( 196 )   PDF (96KB) ( 8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红碎茶萎凋叶及毛茶的悬浮速度是确定合理的风机参数、提高分选质量和生产率的重要依据,是茶机设计的重要力学参数之一。笔者于1985年和1986年春、夏季分别测定了萎凋叶和红碎茶毛茶在空气流中的悬浮速度值,并探求萎凋程度和叶片状态等因素对悬浮速度的影响。 测试装置由悬浮速度测定装置、毕托管和斜管微压计组成。悬浮速度测定装置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