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茶叶科学》,今天是
期刊基本信息
刊名:茶叶科学
刊名题词:朱德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茶叶学会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编辑出版:《茶叶科学》编辑部
创刊时间:1964年
刊期:双月刊
欢迎关注中国茶叶学会微信订阅号!
合作单位展示

本期目录

    1988年 第8卷 第01期    刊出日期:1988-06-15
      
    我国茶叶科研的宏观战略
    陈宗懋, 俞永明, 程启坤
    1988, 8(01):  1-8.  doi:10.13305/j.cnki.jts.1988.01.001
    摘要 ( 351 )   PDF (562KB) ( 11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本文从宏观角度分析了世界和我国茶叶生产的现状、潜力和发展趋势,并提出我国茶叶科研的发展战略。全文从提高茶树的光合效率和光合产物的分配率、控制激素代谢、改善茶园土壤理化性状和营养组成、品种资源收集和高生理效率、高产优质早生品种选育、病虫草害的生态防治和综合治理、提高茶叶加工品质及其可控性、茶叶和茶籽内含组份的综合利用开发、新技术应用、宏观战略研究和人材培养及更新等十方面进行了讨论并提出研究方向的建议。
    红壤与茶叶品质的研究——Ⅰ.低丘红壤区茶叶品质成分的调查分析
    李名君, 刘维华, 游小清, 鲁成银, 黄积安, 陈连生
    1988, 8(01):  9-18.  doi:10.13305/j.cnki.jts.1988.01.002
    摘要 ( 309 )   PDF (612KB) ( 12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通过4年主要生化品质成分测定和计算机统计分析,探讨了低丘红壤茶区茶样的自然和加工品质。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红壤春茶样,氨基酸、水浸出物、多酚、绿原酸有不同程度偏低,夏茶则比例失调,滋味较差;与此相反,酯类儿茶素、脂肪酸、粗纤维、无机成分中的 Al、Mn、Fe 异常增值,对此进行了综合分析讨论。
    红壤与茶叶品质的研究——Ⅱ.红壤中茶树的碳代谢特征
    林硕, 阮宇成, 李名君, 沈守江, 俞美玉
    1988, 8(01):  19-26.  doi:10.13305/j.cnki.jts.1988.01.003
    摘要 ( 392 )   PDF (498KB) ( 9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用~(14)C 示踪等方法,研究了茶树在红壤中碳代谢特性,结果表明,红壤茶株中碳素同化产物主要分布于幼嫩新梢,其中转化成贮藏糖的含量明显低于对照。同化的碳素大量被调用,以形成多酚类、咖啡碱、氨基酸和有机酸等次级产物,同时,参入结构糖粗纤维的比例也较大。与放射性强度所反映的动态情况相反,红壤茶苗中各级代谢产物的静态含量,包括多酚类、氨基酸、咖啡碱等,都比对照低。说明红壤茶苗总的代谢能力较弱。红壤茶株叶片中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活性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偏低,碳素同化能力显著低于对照土壤。将红壤中的 N、P、
    茶树根系活力及其相关因子
    陈栋, 陈兴琰, 陈国本, 王建国
    1988, 8(01):  27-32.  doi:10.13305/j.cnki.jts.1988.01.004
    摘要 ( 264 )   PDF (383KB) ( 14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本文研究了三年生毛蟹品种吸收根的活力及其与相关因子的关系,营养条件对根系活力和新梢生育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新梢的“生长—休止—生长”的循环过程中,根系活力相应地出现“低—高—低”的变化。根系活力与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及可溶性糖总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根系活力与留叶量、根系中儿茶素及氨基酸总量呈显著正相关。在施用肥料氮、磷、钾的条件下,时差根系活力与新梢产量呈高度正相关,氮、磷、钾三要素配合使用或氮磷、氮钾、磷钾配合使用能显著提高根系活力及茶叶产量品质。长期单施氮肥、磷肥或钾肥,都会显著地降低时差根系活力和
    茶树抗寒性及其同工酶特征的研究
    覃松林, 陈兴琰, 陈国本
    1988, 8(01):  33-36.  doi:10.13305/j.cnki.jts.1988.01.005
    摘要 ( 247 )   PDF (238KB) ( 16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用电导法测定了凤凰水仙1号与福鼎大白茶的 F_1代的抗寒性;用不连续性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平板电泳法分析了上述杂交组合的酯酶同工酶。结果表明:F_1代个体间的抗寒性差异极显著。F_1代个体的酯酶同工酶变异广泛,但无杂种酶带和互补酶带;酯酶同工酶酶谱的区带Ⅰ是抗寒性强弱的标志区带;酯酶同工酶酶带数与抗寒性呈显著正相关。
    三十烷醇对茶树叶片结构的影响
    李平, 余象煜
    1988, 8(01):  37-42.  doi:10.13305/j.cnki.jts.1988.01.006
    摘要 ( 387 )   PDF (1602KB) ( 9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本文对三十烷醇处理后的2种茶树叶片进行了比较解剖的研究。结果表明:三十烷醇可使茶树叶片和栅栏组织增厚,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比值提高,栅栏细胞数增加,叶片主脉厚度、维管束体积、维管束鞘细胞壁的厚度及石细胞数量降低,茶树的生产力指数提高。结果还表明,三十烷醇处理后14天比处理后5天对茶树叶片的结构影响显著,对秋茶的影响比春茶显著。
    P_(51)在茶树体内的运转、分布和积累
    何首林
    1988, 8(01):  43-48.  doi:10.13305/j.cnki.jts.1988.01.007
    摘要 ( 246 )   PDF (1939KB) ( 10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在茶树新梢生长旺期,用~(14)C 标记的对-氯苯氧乙酸(P_(51)),对四年生福丁大毫茶树成熟叶片进行定位定量一次性涂布处理,显微放射自显影图象结果表明:P_(51)进入茶树各器官比较迅速,处理后8小时,在茎、叶、顶芽和腋芽中即可见到~(14)C-P_(51)的踪迹。茎、叶主脉维管束是 P_(51)在茶树体内得以进行反复运转的主要通道,而且这种运输表现为多向性。通过叶片的渗入和茎、叶脉、叶柄维管束的运转,进入茶树体内的 P_(51),最终主要是分布和积累在茎的形成层、叶肉栅栏和海绵组织、顶芽和腋芽的分
    茶叶烘干机的叶温反馈控制(英文)
    殷鸿范, 郑学义, 孙成, 郑锡翘, 虞超, 蒋岳光, 王培永, 梁永宝
    1988, 8(01):  49-54.  doi:10.13305/j.cnki.jts.1988.01.008
    摘要 ( 389 )   PDF (322KB) ( 9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对非均匀和特性常变的茶叶在干燥过程中直接测量水分是很困难的。研究发现,烘干机的出口叶温是上烘茶叶、环境条件及干燥工况的综合反应,与干燥含水率有显著相关性。在干燥目标含水率确定之后,在此控制点附近区段波动的茶叶含水率与其叶温可作线性相关处理,其相关系数:烘二青工序为-0.96,红碎茶毛火时为-0.945,足火时为-0.997。由此使控制模型简化,并可直接利用出口叶温作为判断干燥程度的相对指标,而不需测量茶叶含水率。根据上述研究结果,在6CH—20A 型茶叶烘干机上设计了计算机叶温反馈系统,成功地实现了茶叶干
    用近红外分析法测定绿茶的总氮量
    夏贤明, 刘宝生, 丁宁
    1988, 8(01):  55-59.  doi:10.13305/j.cnki.jts.1988.01.009
    摘要 ( 257 )   PDF (247KB) ( 13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通过对40个绿茶样品进行近红外光扫描和多元回归分析处理,求得总氮的近红外特征吸收波长为2088毫微米,计算绿茶的总氮量的多元回归方程式为 C_((T-N%))=3.302+1.721d~2OD(2088毫微米/1684毫微米)+0.905d~2OD(2042毫微米/2046毫微米),标准偏差 S=0.0723,相关系数 r=0.9964。径用27个茶样验证,r=0.993,S=0.0808,并经 t 检验,近红外法和化学法测定结果差异不显著。因此,确认近红外测定绿茶的总氮量的分析方法,可以用于绿茶的品质检
    吴觉农先生新著《茶经述评》出版
    刘河洲
    1988, 8(01):  60.  doi:10.13305/j.cnki.jts.1988.01.011
    摘要 ( 519 )   PDF (61KB) ( 11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中国茶叶学会名誉理事长吴觉农先生新著《茶经述评》已于1987年冬由农业出版社出版。这是一本研究《茶经》的巨著,也是一部新的茶经。书中对《茶经》原文有译注和述评。译注通俗易懂,可帮助读者对《茶经》的理
    茶籽壳中糠醛定量方法的研究
    樊兴土, 夏春华
    1988, 8(01):  61-64.  doi:10.13305/j.cnki.jts.1988.01.012
    摘要 ( 279 )   PDF (209KB) ( 9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通过对试剂、温度、酸度等一系列试验,认为用12%盐酸,170℃蒸馏温度和3.5N 的酸度来测定茶籽壳中的糠醛含量是合适的。茶籽壳中的糠醛含量为19%左右,可作糠醛生产原料。
    浙江12个茶树良种酯酶同工酶谱聚类分析
    须海荣, 童启庆, 庄晚芳
    1988, 8(01):  65-66.  doi:10.13305/j.cnki.jts.1988.01.013
    摘要 ( 237 )   PDF (131KB) ( 8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同工酶分析被认为是估计植物种内遗传变异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近年来,利用同工酶分析种属间亲缘关系、起源和鉴定品种间差异取得了重大进展。谭淑宜等~([1])、KrouNagata 等~([2])和黄惠华等~([3])曾利用同工酶技术探讨茶树起源、亲缘关系以及生长发育特性。本文则通过对浙江推广的12个茶树良种
    乌龙茶鲜汁的研究
    周文棠, 张堂恒, 胡建程
    1988, 8(01):  67-68.  doi:10.13305/j.cnki.jts.1988.01.014
    摘要 ( 321 )   PDF (162KB) ( 9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本研究用浙江农业大学茶学系余杭县潘板基地茶园的春、夏、秋季毛蟹鲜叶为原料,用压榨法提取乌龙茶初制在制品的鲜汁,以探讨其出汁性能、鲜汁特点及生化成份的含量变化。
    “茶—品质—人类健康”国际学术讨论会在中国杭州举行
    1988, 8(01):  69-82. 
    摘要 ( 194 )   PDF (605KB) ( 1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1987年11月4日至9日,在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发起和主持下,由来自中国的98位科学家和日本、美国、英国、联邦德国、印度、斯里兰卡、肯尼亚、苏联、法国及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32位科学家,在杭州举行了“茶—品质—人类健康”国际学术讨
    中国茶叶学会第四次代表大会在成都召开
    徐南眉, 陈信东
    1988, 8(01):  83-84.  doi:10.13305/j.cnki.jts.1988.01.015
    摘要 ( 257 )   PDF (190KB) ( 9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1987年11月23至28日,中国茶叶学会在四川成都召开了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全国17个省(市)、自治区的125名学会(学组)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会议的主要议程是,总结第三届理事会的工作,选举第四届理事会,修改会章和学术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