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李文燕, 张琳, 陈利燕, 张颖彬, 周苏娟, 洪一苇, 梁思辰, 孙洪峰, 陈红平. 我国茶叶产品质量标准中理化指标差异性分析[J]. 茶叶科学, 2024, 44(5): 843-852. |
[2] |
王冬雪, 满佳旭, 武思敏, 赵雪婷, 张冬英. 云南十里香茶树空间转录组测序研究[J]. 茶叶科学, 2024, 44(3): 399-410. |
[3] |
霍增辉, 柳畅, 张玫, 陈富桥, 刘仲华. 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差异对我国茶叶出口RCEP成员国的贸易效率影响研究——基于随机前沿引力模型[J]. 茶叶科学, 2024, 44(3): 526-542. |
[4] |
陈德权, 任杨梅, 何梦迪, 李尤学, 叶利利, 薛华倩, 曾建明, 丁长庆. 基于感官评价和代谢组学技术解析紫阳绿茶风味特征和生化成分差异[J]. 茶叶科学, 2024, 44(2): 316-328. |
[5] |
许婧, 黄友谊, 黄进, 李春雷. 茶叶不同提取物及不同茶叶对结核分枝杆菌抑制作用的研究[J]. 茶叶科学, 2024, 44(2): 341-349. |
[6] |
杨军, 张力岚, 张雯婧, 陈林海, 郑国华, 李毅晶, 王让剑. 福建茶树种质资源群体结构及遗传差异[J]. 茶叶科学, 2023, 43(6): 769-783. |
[7] |
盛政, 杜文凯, 王崇崇, 张博安, 张海华, 杜琪珍. 茶多酚对茶食品中还原糖检测方法的影响[J]. 茶叶科学, 2023, 43(4): 567-575. |
[8] |
周继红, 陈蔚, 丁乐佳, 王岳飞. EGCG改善高果糖饮食小鼠代谢紊乱的作用与机制研究[J]. 茶叶科学, 2023, 43(3): 399-410. |
[9] |
李晶, 林彩容, 黄艳, 邓旭铭, 王艺清, 孙威江. 茶多酚对农杆菌介导的植物遗传转化体系的影响[J]. 茶叶科学, 2022, 42(4): 477-490. |
[10] |
王涛, 王艺清, 漆思雨, 周喆, 陈志丹, 孙威江. 茶树CLH基因家族的鉴定与转录调控研究及其在白化茶树中的表达分析[J]. 茶叶科学, 2022, 42(3): 331-346. |
[11] |
周少锋, 乾云菲, 赵真, 陈暄, 黎星辉. 不同发酵程度茶叶对茶垢形成的影响[J]. 茶叶科学, 2022, 42(1): 76-86. |
[12] |
刘霞, 李芳, 宋勤飞, 牛素贞, 吕立堂. 大厂茶紫芽品系P113不同季节花青素调控相关基因表达分析[J]. 茶叶科学, 2021, 41(6): 789-801. |
[13] |
吴鑫, 宋飞虎, 裴永胜, 朱冠宇, 姜乐兵, 宁文楷, 李臻峰, 刘本英. 基于机器视觉的茶叶微波杀青中品质变化与预测研究[J]. 茶叶科学, 2021, 41(6): 854-864. |
[14] |
林家正, 涂政, 陈琳, 叶阳, 刘飞, 王玉婉, 杨云飞, 伍洵, 吕昊威. 红光萎凋对茶叶挥发性成分及其成品红茶品质的影响[J]. 茶叶科学, 2021, 41(3): 393-405. |
[15] |
吕海涛, 吴文君, 廖声熙, 王子芝, 周俊宏, 李立, 崔凯. 三类云南普洱茶树的地基光谱反射特征及其差异分析[J]. 茶叶科学, 2021, 41(2): 184-1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