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唐璐, 李长乐, 葛悦, 王璞, 赵华, 王明乐, 王郁, 郭飞, 倪德江. 茶树地方群体种资源叶片表型及生化组分多样性分析[J]. 茶叶科学, 2023, 43(4): 473-488. |
[2] |
汤榕津, 刘浩然, 刘丁丁, 张晨禹, 龚洋, 叶圆圆, 陈杰丹, 陈亮, 马春雷. 茶树白化果皮超微结构观察及分子机制研究[J]. 茶叶科学, 2022, 42(6): 779-790. |
[3] |
刘建军, 张金玉, 彭叶, 刘晓博, 杨云, 黄涛, 温贝贝, 李美凤. 不同光质摊青对夏秋茶树鲜叶挥发性物质及其绿茶品质影响研究[J]. 茶叶科学, 2022, 42(4): 500-514. |
[4] |
向晶, 梁月荣, 赵东, 王开荣, 陆建良, 袁名安, 郑新强. 不同品种、地区茶叶籽仁含油量及茶叶籽油中脂肪酸组分和含量差异性分析[J]. 茶叶科学, 2022, 42(2): 233-248. |
[5] |
贺国文, 钟桐生, 彭晓赟, 龙立平, 赵运林, 章卫民. 茯砖茶褐素组分特征及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研究[J]. 茶叶科学, 2016, 36(1): 102-110. |
[6] |
项丽慧, 林馥茗, 孙威江, 吴扬, 陈明招, 张沁芳, 周乐乐, 翁睿. LED黄光对工夫红茶萎凋过程香气相关酶基因表达及活性影响[J]. 茶叶科学, 2015, 35(6): 559-566. |
[7] |
李智, 王日为, 张丽霞, 韩晓阳. 茶树紫色芽叶花青苷组分分析及结构推测[J]. 茶叶科学, 2014, 34(3): 279-287. |
[8] |
熊昌云, 彭远菊, 王兴华, 崔文锐, 李凤娟, 何普明. 普洱茶不同溶剂提取组分降脂减肥作用的比较研究[J]. 茶叶科学, 2012, 32(6): 543-551. |
[9] |
傅冬和, 刘仲华, 黄建安, 蔡汶莉. 茯砖茶降脂功能成分研究[J]. 茶叶科学, 2012, 32(3): 217-223. |
[10] |
常玉玺, 郑德勇, 叶乃兴, 杨江帆. 福建茶树种质资源的茶籽油脂肪酸组成分析[J]. 茶叶科学, 2012, 32(1): 22-28. |
[11] |
吕海鹏, 林智, 钟秋生, 王力. 普洱茶E8组分的化学成分研究[J]. 茶叶科学, 2010, 30(6): 423-428. |
[12] |
江和源, 陈小强, 寇小红, 王川丕, 崔宏春, 江用文. 茶多糖的分级纯化及组成分析[J]. 茶叶科学, 2007, 27(3): 248-252. |
[13] |
韦朝领, 江昌俊, 陶汉之, 胡颖蕙. 茶树鲜叶中叶黄素循环组分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研究及其光保护功能鉴定[J]. 茶叶科学, 2004, 24(1): 60-64. |
[14] |
黄福平, 陈荣冰, 梁月荣, 陈伟, 陆建良, 陈常颂, 游小妹. 乌龙茶做青过程中香气组成的动态变化及其与品质的关系[J]. 茶叶科学, 2003, 23(1): 31-37. |
[15] |
萧伟祥, 宛晓春, 胡耀武, 钟瑾, 萧慧. 茶儿茶素体外氧化产物分析[J]. 茶叶科学, 1999, 19(02): 145-1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