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崔俪丹, 张湘琳, 项希, 李兰兰, 屈青云, 徐洋洋, 王继国, 刘峰, 龚志华, 肖文军. 微波初干工艺对红茶品质的影响[J]. 茶叶科学, 2021, 41(3): 406-418. |
[2] |
虞昕磊, 艾于杰, 曲凤凤, 艾仄宜, 刘淑媛, 陈玉琼, 倪德江. 代谢组学在研究茶叶品质形成中的应用[J]. 茶叶科学, 2018, 38(1): 20-32. |
[3] |
郑鹏程, 滕靖, 龚自明, 邬运辉, 马驰. 热管技术在茶叶加工节能中的应用研究[J]. 茶叶科学, 2013, 33(3): 273-278. |
[4] |
徐月荣, 梁月荣, 陆建良. 抗坏血酸和亚硫酸钠对绿茶贮藏后化学成分和色泽的影响[J]. 茶叶科学, 1997, 17(S1): 157-158. |
[5] |
陈宗懋. 2000年茶业展望[J]. 茶叶科学, 1994, 14(02): 81-88. |
[6] |
李一鸣. 茶尘理化特性的研究[J]. 茶叶科学, 1993, 13(01): 37-44. |
[7] |
. “茶—品质—人类健康”国际学术讨论会在中国杭州举行[J]. 茶叶科学, 1988, 8(01): 69-82. |
[8] |
李联标. 三十五年来茶叶科研的主要成就[J]. 茶叶科学, 1984, 4(01): 3-8. |
[9] |
. 陶瓷茶叶揉捻盘试制成功[J]. 茶叶科学, 1966, 3(02): 70-. |
[10] |
林宏清. 绿茶揉捻机主要性能结构设计参数的初步分析[J]. 茶叶科学, 1965, 2(03): 66-72. |
[11] |
陈尊诗, 陈少弼, 林宏清, 郑廷光, 王淑蘭. 长炒青绿茶初制机械改进研究初报[J]. 茶叶科学, 1964, 1(01): 62-70. |
[12] |
阮宇成, 徐正炳. 论我国分级紅茶生产的几个问題[J]. 茶叶科学, 1964, 1(01): 7-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