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张俊杰, 傅天龙, 傅天甫, 林兴荣, 郭晨, 饶耿慧, 彭姗姗, 方彩. 福州茉莉花茶窨制次数与香气成分的关联分析[J]. 茶叶科学, 2021, 41(1): 113-121. |
[2] |
傅天龙, 郭晨, 傅天甫, 彭姗姗, 林兴荣, 饶耿慧, 陈楠, 张俊杰. 福州8种主要茉莉花茶特征香气成分比较与分析[J]. 茶叶科学, 2020, 40(5): 656-664. |
[3] |
安会敏, 欧行畅, 熊一帆, 张杨波, 李娟, 李勤, 李骞, 李适, 黄建安. 茉莉花茶特征香气成分研究[J]. 茶叶科学, 2020, 40(2): 225-237. |
[4] |
唐夏妮, 夏益民, 雷永宏, 王校常, 林杰. 利用茉莉花茶香气指数鉴定其窨制品质及构建决策树模型[J]. 茶叶科学, 2016, 36(6): 646-654. |
[5] |
陈美丽, 张俊, 龚淑英, 唐德松, 张颖彬, 顾志蕾. 茉莉花茶主要品质成分定量近红外光谱分析模型的建立[J]. 茶叶科学, 2013, 33(1): 21-26. |
[6] |
周继荣, 郑凯英, 狄英杰, 春晓娅, 倪德江. 蜡梅花茶加工过程中品质的变化[J]. 茶叶科学, 2010, 30(5): 393-398. |
[7] |
司辉清, 沈强, 庞晓莉. 新型花茶的香气特征研究[J]. 茶叶科学, 2010, 30(3): 167-172. |
[8] |
庞晓莉, 司辉清, 李永菊. 窨制技术因子对蜡梅花茶品质的影响[J]. 茶叶科学, 2007, 27(4): 316-322. |
[9] |
司辉清, 庞晓莉, 吉当玲. 窨制技术在茉莉花茶农残转移中的作用[J]. 茶叶科学, 2007, 27(2): 167-171. |
[10] |
龚正礼, 童华荣. 珠兰花茶香气化合物的组分研究[J]. 茶叶科学, 2006, 26(3): 215-218. |
[11] |
叶乃兴, 杨广, 郑乃辉, 杨江帆, 王振康, 梁小虾. 湿窨工艺及配花量对茉莉花茶香气成分的影响[J]. 茶叶科学, 2006, 26(1): 65-71. |
[12] |
方世辉, 徐国谦, 夏涛, 李立祥, 宛晓春. 茉莉花茶窨制过程中主要影响因子的相关性研究[J]. 茶叶科学, 2003, 23(1): 21-26. |
[13] |
杨伟丽, 何文斌, 张杰, 朱先明. 花茶最佳素坯原料的选择[J]. 茶叶科学, 1998, 18(02): 89-94. |
[14] |
林培国, 潘文干, 王典瑞, 罗卫国, 孙奎, 董辉. 茉莉花茶和复方茶防止小鼠急性肾衰竭的研究[J]. 茶叶科学, 1995, 15(01): 61-64. |
[15] |
陈玉春. 5类茶叶对正常和血虚小鼠脾淋巴细胞产生白细胞间素-2的影响[J]. 茶叶科学, 1994, 14(01): 59-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