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秦钰洁, 郭明明, 陈永晶, 周利. 改良QuEChERS方法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茶树组织中的双丙环虫酯和代谢物M440I007[J]. 茶叶科学, 2024, 44(3): 515-525. |
[2] |
张俊杰, 傅天龙, 傅天甫, 林兴荣, 郭晨, 饶耿慧, 彭姗姗, 方彩. 福州茉莉花茶窨制次数与香气成分的关联分析[J]. 茶叶科学, 2021, 41(1): 113-121. |
[3] |
傅天龙, 郭晨, 傅天甫, 彭姗姗, 林兴荣, 饶耿慧, 陈楠, 张俊杰. 福州8种主要茉莉花茶特征香气成分比较与分析[J]. 茶叶科学, 2020, 40(5): 656-664. |
[4] |
安会敏, 欧行畅, 熊一帆, 张杨波, 李娟, 李勤, 李骞, 李适, 黄建安. 茉莉花茶特征香气成分研究[J]. 茶叶科学, 2020, 40(2): 225-237. |
[5] |
唐夏妮, 夏益民, 雷永宏, 王校常, 林杰. 利用茉莉花茶香气指数鉴定其窨制品质及构建决策树模型[J]. 茶叶科学, 2016, 36(6): 646-654. |
[6] |
陈美丽, 张俊, 龚淑英, 唐德松, 张颖彬, 顾志蕾. 茉莉花茶主要品质成分定量近红外光谱分析模型的建立[J]. 茶叶科学, 2013, 33(1): 21-26. |
[7] |
叶乃兴, 杨广, 郑乃辉, 杨江帆, 王振康, 梁小虾. 湿窨工艺及配花量对茉莉花茶香气成分的影响[J]. 茶叶科学, 2006, 26(1): 65-71. |
[8] |
方世辉, 徐国谦, 夏涛, 李立祥, 宛晓春. 茉莉花茶窨制过程中主要影响因子的相关性研究[J]. 茶叶科学, 2003, 23(1): 21-26. |
[9] |
林培国, 潘文干, 王典瑞, 罗卫国, 孙奎, 董辉. 茉莉花茶和复方茶防止小鼠急性肾衰竭的研究[J]. 茶叶科学, 1995, 15(01): 61-64. |
[10] |
陈玉春. 3类茶叶对正常和血虚小鼠脾淋巴细胞产生CSFs的影响[J]. 茶叶科学, 1994, 14(01): 65-68. |
[11] |
陈玉春. 5类茶叶对正常和血虚小鼠脾淋巴细胞产生白细胞间素-2的影响[J]. 茶叶科学, 1994, 14(01): 59-64. |
[12] |
陈玉春, 高依卿. 5类茶叶对Con A刺激的小鼠脾淋巴细胞~3H-TdR掺入的影响[J]. 茶叶科学, 1993, 13(02): 157-160. |
[13] |
陆修闽, 刘用敏, 王镇民, 张方舟, 李志扬, 郑乃辉, 陈斯伟. 茉莉花茶增湿窨制新工艺的效果[J]. 茶叶科学, 1993, 13(02): 147-152. |
[14] |
陈玉春, 林心舜, 李柏龄. 乌龙茶和茉莉花茶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J]. 茶叶科学, 1991, 11(02): 163-167. |
[15] |
林培国, 潘文干, 罗卫国, 孙奎, 吕士杰, 王铁丹, 萧应庆. 茉莉花茶对小鼠血浆中中分子及血脂含量的影响[J]. 茶叶科学, 1991, 11(02): 1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