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江丽, 李朵姣, 胡新荣, 沈英姿, 郑寨生, 翁晓星, 刘淑婧, 边晓东, 袁名安, 陈暄. 不同栽培模式对籽叶双收茶树新梢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J]. 茶叶科学, 2025, 45(5): 783-794. |
| [2] |
王冬雪, 满佳旭, 武思敏, 赵雪婷, 张冬英. 云南十里香茶树空间转录组测序研究[J]. 茶叶科学, 2024, 44(3): 399-410. |
| [3] |
耿书宝, 侯贺丽, 贺雨婧, 乔利, 潘鹏亮, 尹健, 金银利. 补充营养对茶银尺蠖成虫寿命和产卵量的影响[J]. 茶叶科学, 2020, 40(4): 501-509. |
| [4] |
BOUPHUNTunyaluk, 胥伟, 姜依何, 朱旗. Miang茶(一种泰国发酵型茶)及其饮食[J]. 茶叶科学, 2017, 37(6): 645-652. |
| [5] |
王定锋, 李良德, 黎健龙, 李慧玲, 张辉, 王庆森, 吴光远. 茶角胸叶甲高毒力球孢白僵菌菌株的筛选[J]. 茶叶科学, 2017, 37(3): 229-236. |
| [6] |
李建宇, 史梦竹, 傅建炜, 王婷, 张志康. 茶假眼小绿叶蝉抗联苯菊酯品系和敏感品系解毒酶活性及增效作用研究[J]. 茶叶科学, 2016, 36(3): 323-329. |
| [7] |
赵仁亮, 谭吉慧, 卢秦华, 吴丹, 朱旗. 茯砖茶发花微生物生物学特性研究[J]. 茶叶科学, 2016, 36(2): 160-168. |
| [8] |
王定锋, 黎健龙, 李慧玲, 李良德, 王庆森, 吴光远. 茶丽纹象甲白僵菌广东分离株的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J]. 茶叶科学, 2015, 35(5): 449-457. |
| [9] |
李大祥, 王华, 白蕊, 鲜殊, 宛晓春. 茶红素化学及生物学活性研究进展[J]. 茶叶科学, 2013, 33(4): 327-335. |
| [10] |
伍妍俊, 汪小钢, 宛晓春. 甲基化EGCG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 茶叶科学, 2010, 30(6): 407-413. |
| [11] |
陈玉森, 刘伟, 叶乃兴, 杨江帆, 魏日凤, 方树民. 茶轮斑病菌与灰斑病菌的特性比较及致病观察[J]. 茶叶科学, 2009, 29(6): 449-455. |
| [12] |
陈云兰, 于汉寿, 吕毅, 金磊, 纪燕玲, 王志伟. 康砖和青砖茶中散囊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J]. 茶叶科学, 2006, 26(3): 232-236. |
| [13] |
唐美君, 殷坤山, 陈雪芬. 虫生真菌粉虱拟青霉的培养性状和寄主范围[J]. 茶叶科学, 2003, 23(s1): 46-52. |
| [14] |
陈宗懋. 茶多酚类化合物抗癌的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基础[J]. 茶叶科学, 2003, 23(2): 83-93. |
| [15] |
林金科, 郑金贵, 袁明, 张学琴, 王凤. 茶树蛋白质提取及双向电泳的改良方法[J]. 茶叶科学, 2003, 23(1): 16-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