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茶叶科学》,今天是
期刊基本信息
刊名:茶叶科学
刊名题词:朱德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茶叶学会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编辑出版:《茶叶科学》编辑部
创刊时间:1964年
刊期:双月刊
欢迎关注中国茶叶学会微信订阅号!
合作单位展示

本期目录

    2009年 第29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09-10-15
      
    云南大理茶资源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
    季鹏章, 汪云刚, 蒋会兵, 唐一春, 王平盛, 张俊, 黄兴奇
    2009, 29(5):  329-335.  doi:10.13305/j.cnki.jts.2009.5.001
    摘要 ( 428 )   PDF (238KB) ( 26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采用AFLP标记对仅在云南南部及周边地区狭域分布的茶树近缘植物大理茶11个居群204个个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1)大理茶遗传多样性水平低。在物种水平上,He=0.099,Ho=0.178;在居群水平上,He=0.083,Ho=0.137;(2)居群间的遗传分化较低。基于Nei’s遗传多样性分析得出的居群间遗传分化系数Gst=0.1606;Shannon’s居群分化系数为16.04%。AMOVA分析显示:大理茶的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居群内,占总变异的80.97%,居群间的遗传变异占19.03%;(3)两两居群间的Nei’s遗传一致度(I)的范围为0.971~0.997。经Mantel检测,居群间的遗传距离和地理距离之间不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1127,P<0.001)。推测人类活动的干扰和生境的片断化是导致大理茶濒危现状的主要因素。基于观察到的居群遗传信息,建议采取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的保护策略。
    茶树α-tubulin基因的原核表达及其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谭振, 童鑫, 房超, 江昌俊, 陈聪
    2009, 29(5):  336-340.  doi:10.13305/j.cnki.jts.2009.5.002
    摘要 ( 393 )   PDF (371KB) ( 11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根据茶树α-微管蛋白(α-tubulin)的mRNA全长序列(GenBank登录号DQ340766)设计引物,以RT-PCR方法扩增茶树α-tubulin基因,将扩增产物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上,并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trxB (DE3)中,经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后以包涵体形式表达。以纯化后的α-tubulin融合蛋白制备兔多克隆抗体,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抗体特异性。结果显示α-tubulin蛋白以包涵体形式大量表达,以融合蛋白制备的抗体对茶树体内的α-tubulin具有良好的特异性。
    用SSR分子标记研究茶组植物种间亲缘进化关系
    王丽鸳, 刘本英, 姜燕华, 段云裳, 成浩, 周健, 唐一春
    2009, 29(5):  341-346.  doi:10.13305/j.cnki.jts.2009.5.003
    摘要 ( 403 )   PDF (225KB) ( 34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本研究利用50对来自茶系的SSR引物对41份茶组资源进行PCR扩增,研究不同类型SSR引物的通用性和多样性指数。研究结果表明,茶系的SSR引物在茶组植物中的通用性高,其中EST-SSR通用性多态位点的比例达到60%。另外,利用SSR标记技术对茶组材料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不同位点在种间的等位基因数为2~6个,平均每个位点4.21个等位基因。通过UPGMA方法构建了茶组12个种的遗传进化关系图。
    茶树黄酮合成酶Ⅱ基因全长cDNA序列的克隆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
    乔小燕, 马春雷, 陈亮
    2009, 29(5):  347-354.  doi:10.13305/j.cnki.jts.2009.5.004
    摘要 ( 375 )   PDF (377KB) ( 17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利用RT-PCR和RACE技术,克隆得到茶叶中合成黄酮类化合物的关键酶基因—黄酮合成酶Ⅱ,该基因属于细胞色素P450家族,在GenBank登录号为FJ169499。黄酮合成酶ⅡcDNA全长序列1 824 bp,其中1 605 bp为编码区,编码534个氨基酸,分子量为60.4 kD。通过SYBR Green I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发现黄酮合成酶Ⅱ在茶树一芽二叶春梢、当季成熟叶、花瓣、花蕊、种子中都有表达,成熟叶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四种组织。
    ISSR标记鉴别云南茶树种质资源的研究
    刘本英, 王丽鸳, 李友勇, 唐一春, 贺魏, 成浩, 王平盛
    2009, 29(5):  355-364.  doi:10.13305/j.cnki.jts.2009.5.005
    摘要 ( 368 )   PDF (598KB) ( 17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利用最少数量引物获得最大鉴定能力,这对种质资源的分子鉴别尤为重要。本研究应用ISSR标记技术对134份云南茶树资源进行了分子鉴别研究,用3种独立的方法对茶树种质资源进行了鉴别:特殊标记、特异的谱带类型和不同引物提供谱带类型组合。结果表明,UBC807等12个引物扩增的10个特异标记的存在和15个特异标记的缺失,可以为香竹箐大山茶等21份资源提供鉴别依据。引物UBC811扩增的54种谱带类型可以为海南大叶茶1等35份资源提供鉴别依据。UBC811、UBC835、ISSR2、ISSR3等4个引物带型的组合可以鉴别所有的134份茶树资源,并为这134份云南茶树资源的构建了可以相互区别的DNA指纹图谱。
    茶树新梢中非酯型儿茶素及其合成酶的变化规律
    张宪林, 高丽萍, 夏涛, 刘亚军, 高可君
    2009, 29(5):  365-371.  doi:10.13305/j.cnki.jts.2009.5.006
    摘要 ( 380 )   PDF (281KB) ( 17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对不同季节茶树新梢不同部位鲜叶中儿茶素组分和非酯型儿茶素合成酶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茶树新梢上,从芽到第四叶,四种非酯型儿茶素中除了GC外,C、EC和EGC含量均逐步增加;两种非酯型儿茶素合成酶中,DFR/LAR活性呈下降趋势,而ANR在第三叶中达到最高。相关分析进一步表明,不同部位鲜叶中儿茶素的总量变化与DFR/LAR活性变化呈显著正相关,而与ANR变化相关性不大。
    茶树紫色芽叶的呈味特征及降低苦涩味的研究
    赵先明, 王孝仕, 杜晓
    2009, 29(5):  372-378.  doi:10.13305/j.cnki.jts.2009.5.007
    摘要 ( 396 )   PDF (347KB) ( 19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茶树群体品种常见的紫色芽叶所制成的绿茶苦涩味明显。分离测定了茶树紫色芽叶主要苦涩味特征成分,用苦涩味阈值和苦涩味指数定量评价了各成分的呈味特征。结果表明,茶树紫色芽叶花青素含量高达1.14%,紫色芽叶中花青素和儿茶素的含量分别是绿色芽叶的57倍和1.13倍,花青素和儿茶素含量较高是其苦涩味较强的主要原因。茶叶苦涩味成分阈值的大小顺序为:咖啡碱(0.30)<花青素(0.40)<儿茶素(0.80);以苦涩味指数评价成分对紫色芽叶苦涩味实际影响大小顺序为:儿茶素(3.32)>咖啡碱(2.13)>花青素(0.57)。研究还表明,在紫色芽叶加工绿茶的过程中,添加约0.2%的酪蛋白具有降低苦涩味的作用,可使品质得到改善,使茶汤中多酚类浓度降低19.5%,苦涩味指数由3.70降至2.98,由此提供了一种降低紫色芽叶苦涩味的技术途径。采用多酚-蛋白复合反应模型,提出了用相对沉淀率(RA)作为酪蛋白对多酚类物质的苦涩味抑制能力的评价指标。
    茶叶中EGCG3″Me的分析方法研究
    孙业良, 吕海鹏, 林智, 黎星辉
    2009, 29(5):  379-384.  doi:10.13305/j.cnki.jts.2009.5.008
    摘要 ( 353 )   PDF (371KB) ( 17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采用制备HPLC系统进行分离纯化并进一步结合NMR、LC/MS进行结构鉴定,从茶叶中分离纯化出了EGCG3″Me;研究了不同提取条件对茶叶中EGCG3″Me含量的影响,初步建立了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茶叶中EGCG3″Me含量的分析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重现性好,适用于常规定量分析,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5.48%,RSD为3.31%;采用蒸馏水在90℃的水浴浸提5 min,茶汤中EGCG3"Me的浓度可以达到最高值。
    板栗香型绿茶香气成分特征研究
    叶国注, 江用文, 尹军峰, 袁海波, 张瑞莲, 王志岚, 沈丹玉, 汪芳, 陈建新
    2009, 29(5):  385-394.  doi:10.13305/j.cnki.jts.2009.5.009
    摘要 ( 495 )   PDF (570KB) ( 24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将具有栗香香型的峨眉毛峰进行不同的温度、时间处理,使其香型强度、类型发生变化,然后根据各处理所得茶样感官审评结果,将茶样分为栗香型和非栗香型两类,应用Duncan多重比较对两类茶样的香气成分进行差异性分析后,由主成分分析对筛选出的香气成分和各茶样的分布规律进行考察和分析,结果表明,栗香型茶样的香气成分特征为含有显著高含量的β-紫罗酮、橙花叔醇、植醇、1,4-二十烷二烯、5,8,11,14-花生四烯酸乙酯、2,6-二叔丁基苯醌、2-甲基十五烷、十七烷、2,6,10-三甲基十六烷,而3,7,11-三甲基-1-十二醇的含量显著低于后者,这10种成分对栗香型与非栗香型茶样具有良好的区分效果。此外,壬醛,顺-茉莉酮也是值得关注的成分。
    基于LC谐振传感器的包装茶叶含水率无损检测
    韩安太, 郭小华, 陈志强, 孙延伟
    2009, 29(5):  395-401.  doi:10.13305/j.cnki.jts.2009.5.010
    摘要 ( 410 )   PDF (267KB) ( 16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介绍一种基于经典电路理论的无线、无源LC谐振传感器设计,并将其用于包装茶叶含水率的快速、无损检测。所提出的LC谐振传感器实质上是一个印刷在湿敏绝缘衬底上的单一平面电容和螺旋电感构成的谐振电路,通过将传感器放置在茶叶包装袋内,由于包装袋内湿度变化会引起平面电容的电容值变化,进而导致传感器的并联谐振频率变化,利用连接在包装袋外部含水率测量仪上的感应线圈远程检测传感器的谐振频率值,即可通过谐振频率的变化间接确定包装茶叶的含水率;实验结果表明了该检测方法合理可行,与国标方法相比较,测量结果无明显偏差,解决了包装茶叶含水率快速、准确、无损检测的难题。
    茶籽油燃烧废气的试验分析
    马荣朝, 李章林, 吴维雄
    2009, 29(5):  402-406.  doi:10.13305/j.cnki.jts.2009.5.011
    摘要 ( 371 )   PDF (268KB) ( 14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在茶籽油的燃烧特性试验研究和对废气中碳粒电子扫描分析基础上,将经过均质脱脂处理后的茶籽油在S195型柴油机上进行排放试验,对燃烧废气中的烟度、HC、NOx和CO的测定,并采用电子显微扫描镜测定废气碳粒的显微结构。结果表明:在柴油机结构基本不改变的情况下,柴油机燃烧经过技术处理的茶籽油或茶、柴混溶油是可行的,其柴油机燃烧茶籽油的燃烧性能好,排放优于柴油,燃烧室和喷油嘴的积炭减少,提高了柴油发动机燃烧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