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茶叶科学》,今天是
期刊基本信息
刊名:茶叶科学
刊名题词:朱德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茶叶学会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编辑出版:《茶叶科学》编辑部
创刊时间:1964年
刊期:双月刊
欢迎关注中国茶叶学会微信订阅号!
合作单位展示

本期目录

    2012年 第32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12-06-15
      
    “紫娟”普洱茶茶褐素的膜分离及其理化性质的初步研究
    张钦, 董立星, 李改青, 龚加顺
    2012, 32(3):  189-196.  doi:10.13305/j.cnki.jts.2012.03.003
    摘要 ( 434 )   PDF (1063KB) ( 15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以“紫娟”普洱茶为原料,分离制备茶褐素,采用膜技术对茶褐素分级,得到含量较多的3500Da透出部分和100000Da未透出部分,并对两部分进行理化性质分析。结果表明:100000Da未透出部分总酸性基团、羧基、酚羟基、多酚类及多糖含量均高于3500Da透出部分;100000Da未透出部分的多糖由核糖、鼠李糖、甘露糖、葡萄糖和半乳糖组成;而3500Da透出部分未检出单糖。研究显示,3500Da透出样和100000Da未透出部分中均含有-OH、-COOH,推测“紫娟”普洱茶茶褐素属苯多酚类物质,并含有酚性色素、多糖、蛋白质、脂类及生物碱等。
    响应面法优化“紫娟”茶中花青素提取工艺的研究
    费旭元, 林智, 梁名志, 王立波, 陈继伟, 吕海鹏, 谭俊峰, 郭丽
    2012, 32(3):  197-202.  doi:10.13305/j.cnki.jts.2012.03.002
    摘要 ( 511 )   PDF (806KB) ( 16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利用响应面分析法(Response Surface Analysis,RSM)对紫娟茶中花青素的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根据中心组合(Box-Behnken)试验设计原理和响应面分析法选取试验因素与水平,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对各个因素的显著性和交互作用进行分析,优化紫娟茶中花青素提取工艺。结果表明,紫娟茶中花青素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采用酸性甲醇为提取溶剂,提取温度29℃,提取时间132min,料液比1︰26;在此条件下浸提液中花青素的质量浓度可以达到5.94mg/mL。
    茶叶中吡虫啉农药残留的液相色谱检测方法
    王孝辉, 宛晓春, 侯如燕
    2012, 32(3):  203-209.  doi:10.13305/j.cnki.jts.2012.03.008
    摘要 ( 368 )   PDF (668KB) ( 18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建立了茶叶中吡虫啉农药残留的液相检测方法。对比了几种常用溶剂和提取方式的提取率以及固相萃取材料对茶叶样品中干扰基质的净化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茶叶经水浸泡,乙腈高速匀浆提取,Envi-Carb/PSA固相萃取柱净化,乙腈6mL洗脱后,经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检测茶叶中吡虫啉农药的残留量,吡虫啉的添加质量分数为0.025~0.250mg/kg,其回收率为92.0%~97.6%,相对标准偏差(RSD)≤3.8%,方法的定量限为0.025mg/kg,符合出口茶叶吡虫啉农药残留分析要求。前处理方法简单快捷,有机溶剂用量少。
    光质对茶树愈伤组织中茶多酚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周琳, 陈周一琪, 王玉花, 杨路成, 房婉萍, 黎星辉
    2012, 32(3):  210-216.  doi:10.13305/j.cnki.jts.2012.03.010
    摘要 ( 382 )   PDF (861KB) ( 22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以龙井43成熟茶籽为外植体诱导出的愈伤组织为材料,通过测定茶多酚含量(TP)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等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研究了不同光质对次生代谢产物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用不同的光质处理愈伤组织,愈伤组织中茶多酚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以及过氧化氢酶活性因光质和处理时间不同而异。蓝光处理下愈伤组织生长较好;各处理1~10d茶多酚含量增加,10~20d降低,蓝光处理下茶多酚含量低于对照,红光处理则高于对照,而绿光、黄光对其影响不显著;白光处理下SOD活性显著高于其余各组处理,红光处理下活性则显著低于各组处理;白光处理CAT的活性也显著高于其余各组处理,而绿光和黄光可能不利于CAT的合成。
    茯砖茶降脂功能成分研究
    傅冬和, 刘仲华, 黄建安, 蔡汶莉
    2012, 32(3):  217-223.  doi:10.13305/j.cnki.jts.2012.03.006
    摘要 ( 409 )   PDF (700KB) ( 24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将现代分离技术与高通量药物筛选技术相结合,从茯砖茶中分离得到6个单体化合物,红外、紫外、质谱、核磁共振鉴定其结构分别为:没食子酸(GA)、没食子儿茶素(GC)、3-甲氧基-4,5-二羟基苯甲酸(MDBA)、3,4-二羟基苯甲酸(DBA)、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及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选择FXR、LXR、PPARδ、PPARγ及3T3-L1细胞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添加质量浓度为50µg/mL时,GA和ECG对FXR模型的激活值分别达1.77±0.14和3.22±0.06;EGCG的激活倍数高达6.00±0.45。添加质量浓度为30µg/mL时,GC对PPARγ模型的激活倍数为1.62±0.16;3-甲氧基-4,5-二羟基苯甲酸(MDBA)对PPARγ模型的激活倍数达1.73±0.16;各化合物对3T3-L1模型作用不明显。
    茶氨酸复合制剂增强免疫力的功能研究
    谭俊峰, 林智, 李靓
    2012, 32(3):  224-228.  doi:10.13305/j.cnki.jts.2012.03.001
    摘要 ( 542 )   PDF (575KB) ( 18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根据《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2003版)要求对茶氨酸复合制剂的增强免疫力功能进行了评价。按照人体推荐剂量每60kg体质量每日给药1.4g,针对ICR种小白鼠设定低、中、高3个剂量组分别为0.12,0.23、0.70g/kg,分别相当于人体推荐剂量的5、10、30倍。对小鼠连续灌胃给予样品30d。在本试验条件下,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结果为阳性,单核-巨噬细胞功能和NK细胞活性均为阴性,结果表明茶氨酸复合制剂具有增强免疫力功能。
    茶树不同成熟度叶片对茶尺蠖发育适合度的影响
    郭萧, 王晓庆, 彭萍, 林强, 胡翔, 盛忠雷, 邬秀红
    2012, 32(3):  229-235.  doi:10.13305/j.cnki.jts.2012.03.009
    摘要 ( 475 )   PDF (782KB) ( 26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采用室内饲养方法,研究了取食茶树不同成熟度的叶片对茶尺蠖发育与生殖的影响。结果表明,取食嫩叶有利于茶尺蠖产卵量的增加,成叶有利于茶尺蠖幼虫生长发育,老叶则不利于茶尺蠖取食,尤其对低龄幼虫影响更大。从茶尺蠖生命表参数的变化来看,成叶较有利于茶尺蠖种群的发展,老叶上茶尺蠖种群发展最慢。但是,3种叶片均能维持茶尺蠖完成世代循环。不同茶树叶片化学物质含量分析表明,氨基酸、水分含量是影响茶尺蠖生长发育的主要营养因子。相关性分析显示,茶尺蠖不同发育阶段对叶片营养需求有所不同,嫩叶和成叶的营养成分对茶尺蠖发育存在互补的可能。
    不同杀青工艺原料茶加工饮料品质稳定性的研究
    袁海波, 邓余良, 陈根生, 许勇泉, 汪芳, 刘平, 钟小玉, 尹军峰
    2012, 32(3):  236-246.  doi:10.13305/j.cnki.jts.2012.03.004
    摘要 ( 465 )   PDF (1085KB) ( 20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将不同杀青工艺绿茶原料加工成绿茶饮料,通过对茶饮料高温瞬时灭菌以及37℃、4℃下贮藏7d后茶多酚、氨基酸、蛋白质、总糖等常规化学成分、儿茶素组分、香气组分以及色差、浊度、感官品质变化的系统研究,明确了不同杀青处理对浸出特性、理化成分含量、风味品质等的影响,提出了饮料用原料茶加工的适宜杀青工艺。
    基于FRL的韩国绿茶消费现状研究
    金兑妍, 屠幼英
    2012, 32(3):  247-253.  doi:10.13305/j.cnki.jts.2012.03.005
    摘要 ( 451 )   PDF (683KB) ( 20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以食品相关生活型态(FRL)细分市场,可帮助企业清楚地认识消费者的真实性,进而更精确瞄准目标市场, 制定营销战略。本研究根据FRL法设计问卷,对420名韩国不同年龄和性别的消费者进行市场调查,运用探索性因素分析法对问卷分类,得到5种FRL类型;通过对上述对象进行聚类分析和交叉分析,导出5种类型消费者的人口特征、绿茶消费现状和消费行为。研究发现,健康组人数在5组人群中最多,占总调查数的32%,其中50%的人饮绿茶每月80杯以上,20%的人每月茶叶消费大于51g;而安全追求组中30%的人群月消费量大于51g。77%的人群月购买力小于15000韩元。分析表明,为推动韩国绿茶消费,生产者应采取如下策略:积极争取高兴趣组人群,科学引导安全组和健康组的购买欲望,以及为简易追求组开发快速方便茶饮品等,以满足各类消费者和消费市场发展的要求。
    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我国茶叶出口的影响——基于1980~2010年度数据的实证研究
    章莹, 汤一
    2012, 32(3):  254-260.  doi:10.13305/j.cnki.jts.2012.03.007
    摘要 ( 546 )   PDF (620KB) ( 14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汇率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是影响对外贸易的重要因素。本文运用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和格兰杰因果检验等计量模型,就近30年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茶叶出口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币升值会对我国茶叶出口产生负面影响,且在长期内存在协整;实际有效汇率对茶叶出口的影响强于名义汇率,且实际有效汇率的误差修正模型更稳定。当汇率出现波动时,应考虑运用相关策略以抵消其产生的消极影响。
    基于EST-SSR标记的云南无性系茶树良种遗传多样性分析及指纹图谱构建
    刘本英, 孙雪梅, 李友勇, 黄安平, 汪云刚, 成浩, 宋维希, 陈林波, 段志芬, 马玲
    2012, 32(3):  261-268.  doi:10.13305/j.cnki.jts.2012.03.011
    摘要 ( 418 )   PDF (707KB) ( 22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分析茶树品种遗传多样性和构建茶树品种分子指纹图谱对茶树育种、品种鉴别、品种权益保护、苗木纯度检测等具有重要意义。利用SSR标记对28份无性系茶树品种遗传多样性和指纹图谱进行了研究。22对引物共检测到等位位点56个,平均每对引物产生2.55个;共检测到97个基因型,平均每对引物所扩增的基因型有4.41个,遗传多态性信息含量为0.279~0.709,平均0.527,表明SSR标记具有较高的多态性。品种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642~0.973之间,平均为0.797,表明品种间的遗传差异较小,遗传多样性较低,遗传基础较窄。根据SSR标记特点,将SSR引物扩增统计的“0”、“1”转换成基因型,通过不同基因型组合,构建了云南无性系茶树品种的分子指纹图谱,使每个品种都获得了1个22位数的指纹图谱号码,进而可将不同品种完全区分鉴别。
    茶树PPO融合蛋白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与表达
    王乃栋, 张丽霞, 黄晓琴, 韩晓阳, 李智
    2012, 32(3):  269-275.  doi:10.13305/j.cnki.jts.2012.03.012
    摘要 ( 405 )   PDF (652KB) ( 13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以迎霜品种茶树基因组为模板,利用高保真聚合酶pfu,通过PCR方法扩增得到茶树PPO基因的编码区序列。通过设计酶切引物将其成功融合至真核表达载体pPICZa中,构建出茶多酚氧化酶的融合蛋白真核表达载体pPICZa-PPO,并将其转化进入巴斯德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GS115中,成功筛选出多个阳性转化子。对阳性转化子进行甲醇诱导,采用Western-Blotting方法在培养液中成功检测到诱导表达的目的蛋白。酶活检测结果也显示诱导产物具有较高的相对酶活性,能够正确发挥酶蛋白的生物功能。
    低咖啡碱茶树遗传群体的咖啡碱含量与分子变异分析
    王雪敏, 姚明哲, 金基强, 马春雷, 陈亮
    2012, 32(3):  276-282.  doi:10.13305/j.cnki.jts.2012.03.013
    摘要 ( 345 )   PDF (701KB) ( 11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对60个低咖啡碱单株进行咖啡碱含量的HPLC测定和42对EST-SSR引物的分子变异分析。结果表明茶叶中咖啡碱鲜重的变化范围是0.38%~1.08%,低于亲本咖啡碱含量的单株有5份,符合低咖啡碱茶筛选的目标。42对EST-SSR引物在遗传群体中共检测出129个等位基因,每对引物可检测出2~7个等位基因,平均3.86个,平均Shannon-Weaver指数(I)为0.65;标记的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平均为0.33,变化范围是0.03~0.68。初步鉴定出3个与咖啡碱变异相关联的分子标记,对低咖啡碱优异基因的筛选及低咖啡碱茶树新品种的选育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