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科学 ›› 2017, Vol. 37 ›› Issue (3): 315-323.
• • 上一篇
苏宝财1,2, 李禹萱1,2, 宫鹏1,2
收稿日期:
2017-03-09
修回日期:
2017-04-17
出版日期:
2017-06-15
发布日期:
2019-08-22
作者简介:
苏宝财,男,讲师,主要从事农户行为与茶叶经济方面的研究,E-mail:184722892@qq.com
基金资助:
SU Baocai1,2, LI Yuxuan1,2, GONG Peng1,2
Received:
2017-03-09
Revised:
2017-04-17
Online:
2017-06-15
Published:
2019-08-22
摘要: 茶庄园是茶产业提档升级的新型生产经营模式,它的推广与完善,离不开茶农的参与。本文从个体特征、社会经济特征、茶庄园功能认知3个维度探讨农户参与茶庄园生产的意愿和行为,构建一个茶农对茶庄园经营模式认知与参与的理论分析框架,并运用福建省438份茶农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茶农的年龄、茶叶收入、茶叶收入与预期比较、对茶庄园品牌和茶旅游的认知,对其参与茶庄园生产的意愿和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茶庄园生产是否吸引年轻人回乡创业和茶庄园生产是否促进茶叶生产加工新技术的采用两者对茶农参与茶庄园生产的意愿和行为影响不显著。因此,完善地方政府服务职能,提高茶农对茶庄园经营模式的认知水平,政府应增加茶农参与茶庄园经营模式的财政补贴,培育茶庄园经营模式的示范户。
中图分类号:
苏宝财, 李禹萱, 宫鹏. 茶农参与茶庄园经营模式的意愿与方式研究——基于福建省的调查数据[J]. 茶叶科学, 2017, 37(3): 315-323.
SU Baocai, LI Yuxuan, GONG Peng. Study on the Tea Farmers′ Cognition and Participation Model to Tea Manor——Based on the Survey Data of Fujian Province[J]. Journal of Tea Science, 2017, 37(3): 315-323.
[1] | 福建省统计局. 福建统计年鉴[J]. 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6: 230-260. |
[2] | 新华网福建频道. 福建茶产业发展基本情况[N/OL]. http://www.fj.xinhuanet.com/2015-11/06/c_111706. 2236.htm. 2015.11.06. |
[3] | 孙强, 张乔蕾. 云南茶产业庄园化发展的思考[J]. 中国商贸, 2011(3): 212-213. |
[4] | 郑琦. 福建省茶庄园规划设计探讨与实证分析[D]. 福州: 福建农林大学, 2013: 9-15. |
[5] | 于建嵘. 中国现代庄园经济研究[J]. 农业经济问题, 1999(3): 51-55. |
[6] | 孙光堂. 生态庄园经济的探索与实践[J]. 经济问题, 2013(9): 101-105. |
[7] | 王亚星, 耿天鹏, 王悦. 山西生态庄园经济的战略创新探析[J]. 现代管理科学, 2014(9): 30-32. |
[8] | 蔡起华, 朱玉春. 社会信任、关系网络与农户参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J]. 中国农村经济, 2015(7): 57-69. |
[9] | 李海燕, 蔡银莺. 生计资本对农户参与耕地保护意愿的影响——以成都市永安镇、金桥镇,崇州市江源镇为例[J]. 冰川冻土, 2015, 37(2): 545-554. |
[10] | 黄祖辉, 俞宁.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现状、约束与发展思路——以浙江省为例的分析[J]. 中国农村经济, 2010(10): 16-26, 56. |
[11] | 周应恒, 胡凌啸, 严斌剑. 农业经营主体和经营规模演化的国际经验分析[J]. 中国农村经济, 2015(9): 80-95. |
[12] | 王巧玲. “公司+农户”模式中农户参与行为研究[D]. 北京: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06: 15-19. |
[13] | 钱文荣, 应一逍. 农户参与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供给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农村经济, 2014(11): 39-51. |
[14] | 汤谨铭, 朱俊峰. 农户认知对农地制度变迁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基于重庆市的实证研究[J]. 农业经济问题, 2013, 34(7): 71-77, 111-112. |
[15] | 吴郁玲, 侯娇, 冯忠垒, 等. 农户对宅基地使用权确权效应的认知研究——以武汉市为例[J]. 中国土地科学, 2016, 30(4): 28-34. |
[16] | 叶琴丽, 王成.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集聚农户共生认知及影响因素分析: 以重庆市为例[J]. 中国土地科学, 2015, 29(4): 82-89. |
[17] | 孔凡斌, 廖文梅. 基于收入结构差异化的农户林地流转行为分析——以江西省为例[J]. 中国农村经济, 2011(8): 89-97. |
[1] | 晏朵, 余鹏辉, 龚雨顺. 萎凋过程中环境胁迫对茶叶品质影响研究进展[J]. 茶叶科学, 2025, 45(1): 1-14. |
[2] | 董圆, 张永恒, 肖烨子, 余有本. 茶树BZR1基因家族的鉴定及CsBZR1-5响应干旱胁迫的分子机理研究[J]. 茶叶科学, 2025, 45(1): 15-28. |
[3] | 朱倩, 邵陈禹, 周彪, 刘硕谦, 刘仲华, 田娜. 茶树ICE基因家族鉴定及CsICE43克隆和低温表达分析[J]. 茶叶科学, 2025, 45(1): 43-60. |
[4] | 尹明华, 张牧彤, 徐子林, 欧阳茜, 王美暄, 李文婷. 茶树‘大面白’线粒体基因组结构特征及其密码子偏好性分析[J]. 茶叶科学, 2025, 45(1): 61-78. |
[5] | 唐美君, 李红, 张欣欣, 姜洪新, 王志博, 郭华伟, 肖强. 温度对灰茶尺蠖幼虫龄期数量的影响[J]. 茶叶科学, 2025, 45(1): 79-86. |
[6] | 陈俊华, 闻鑫茹, 王晨旭, 张俏俏, 刘红敏, 宁万光, 郭世保. 叉角厉蝽对茶银尺蠖幼虫的捕食作用及捕食偏好性[J]. 茶叶科学, 2025, 45(1): 87-98. |
[7] | 李再霖, 彭锋, 王兴民, 陈晓胜. 潮州单丛茶区不同海拔瓢虫科昆虫群落结构与多样性[J]. 茶叶科学, 2025, 45(1): 99-109. |
[8] | 马雪晴, 吴华伟, 曹春霞, 郑娇莉. 茶园根际解磷菌的筛选及其对茶叶产量、品质及土壤性质的影响[J]. 茶叶科学, 2025, 45(1): 110-120. |
[9] | 林东艺, 黄冲, 王未名, 黄艳, 冯新凯. 茶渣基摩擦纳米发电机的性能优化及风力监测系统应用研究[J]. 茶叶科学, 2025, 45(1): 121-132. |
[10] | 马梦君, 胡新龙, 邱首哲, 张锐明, 唐慧珊, 刘晨, 余子铭, 李婧, 王明乐. 基于代谢组学的不同年份青砖茶主要品质成分分析[J]. 茶叶科学, 2025, 45(1): 133-144. |
[11] | 罗璐璐, 赵悦汐, 王彦博, 幸怡, 齐洋, 马宏炜, 程林峰, 张芳琳.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抗汉滩病毒效果研究[J]. 茶叶科学, 2025, 45(1): 145-156. |
[12] | 徐金屏, 杜雪梅, 吕婉仪, 朱雷, 张丹阳, 陈红平, 陈玲, 柴云峰. 绿茶中7种不同极性农药在茶汤中的浸出规律及其风险评估[J]. 茶叶科学, 2025, 45(1): 157-168. |
[13] | 杨浩, 唐佳暖, 杜舒琪, 张豆, 胡广. 基于社交媒体数据的西湖龙井茶园生态系统文化服务评价[J]. 茶叶科学, 2025, 45(1): 169-180. |
[14] | 徐文鸾, 温晓菊, 贾雨轩, 倪德江, 王明乐, 陈玉琼. 茶树果胶甲酯酶及其抑制子家族基因的鉴定及CsPME55参与氟胁迫响应的功能分析[J]. 茶叶科学, 2024, 44(6): 869-886. |
[15] | 杨楠, 李转, 刘玫辰, 马骏杰, 石云桃, 魏湘凝, 林阳顺, 毛宇源, 高水练. 钾营养对茶树EGCG生物合成的调控作用研究[J]. 茶叶科学, 2024, 44(6): 887-900.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