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茶叶科学》,今天是
期刊基本信息
刊名:茶叶科学
刊名题词:朱德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茶叶学会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编辑出版:《茶叶科学》编辑部
创刊时间:1964年
刊期:双月刊
欢迎关注中国茶叶学会微信订阅号!
合作单位展示
研究报告 栏目所有文章列表
    (按年度、期号倒序)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中国与RCEP成员国茶叶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分析
    李峥, 刘锭, 霍增辉, 陈富桥
    茶叶科学    2022, 42 (5): 740-752.   DOI: 10.13305/j.cnki.jts.2022.05.010
    摘要795)      PDF(pc) (532KB)(285)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RCEP)的签署为区域内贸易自由化提供了便利,考察RCEP对中国茶叶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2011—2020年中国与RCEP其他成员国茶叶进出口贸易数据,在分析各国进出口现状基础上,测算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出口相似度指数(ESI)、贸易互补性指数(TCI)、贸易结合度指数(TI)、产业内贸易指数(GL)等指标,考察双边茶叶贸易的竞争性与互补性。结果表明,中国茶叶出口与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国的竞争性较为突出,茶叶出口长期具有比较优势,绿茶出口比较优势明显,而大包装红茶出口的比较优势落后于印度尼西亚和越南;中国茶叶出口与日本、泰国、新加坡、韩国等茶叶出口相似度较高,在出口结构上具有较强的竞争性;中国与新西兰、文莱、澳大利亚等国的茶叶贸易互补性较高,与印度尼西亚、新西兰和越南等双边茶叶贸易在个别年份以产业内贸易为主,与澳大利亚、缅甸等国双边茶叶贸易以产业间贸易为主。最后提出在RCEP框架下我国拓展潜在市场、应对技术贸易壁垒及优化出口结构等方面的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红光萎凋对茶叶挥发性成分及其成品红茶品质的影响
    林家正, 涂政, 陈琳, 叶阳, 刘飞, 王玉婉, 杨云飞, 伍洵, 吕昊威
    茶叶科学    2021, 41 (3): 393-405.   DOI: 10.13305/j.cnki.jts.2021.03.006
    摘要787)      PDF(pc) (1658KB)(446)   
    红光萎凋有助于茶叶香气的形成,然而,不同红光光质对萎凋茶叶挥发性成分及其成品红茶品质的影响有待研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无光、红光(630 nm,1 000 lx、3 000 lx)、自然光(260~325 lx)等光照处理萎凋叶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分析,并研究了不同光照处理下萎凋叶挥发性成分及红光萎凋差异性挥发性物质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时间段的萎凋叶中共检出挥发性成分130种,其中醇类26种、酯类33种、烃类29种、醛类12种、酮类13种以及其他类17种。对比不同光照萎凋方法发现,红光3 000 lx组在萎凋前中期(8 h前)的挥发性成分总量均显著高于其他组;随着红光强度增加,酯类物质总量显著提升(P<0.05),酮类物质总量显著下降(P<0.05)。按照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中变量投影重要性因子大于1,联合变异系数大于50%,筛选出受红光照射响应程度较大的挥发性成分5个,包含1,2-二甲基丙基-2-甲基丁酸酯、1-异氰基-3-甲苯、癸醛、2-甲基-2-癸醇和亚油酸乙酯,其中癸醛在红光1 000 lx组变异系数最高,达133.34%。研究结果可为红茶香气品质提升和定向调控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白茶萎凋过程中氨基酸类物质代谢分析
    陈佳佳, 朱陈松, 朱文伟, 商虎, 林琳, 罗玉琴, 孙威江
    茶叶科学    2021, 41 (4): 471-481.   DOI: 10.13305/j.cnki.jts.2021.04.003
    摘要737)      PDF(pc) (1554KB)(259)   
    为研究白茶萎凋过程中氨基酸的变化,采用广泛靶向代谢组学及蛋白组学对0、12 h和30 h萎凋叶中氨基酸及相关酶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游离氨基酸总量在萎凋前后无显著差异,萎凋前期(0~12 h)丝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酪氨酸、组氨酸、异亮氨酸、脯氨酸、缬氨酸、苯丙氨酸、γ-氨基丁酸(GABA)含量上升,N-乙酰-L-谷氨酸、还原型谷胱甘肽、N-α-乙酰-L-精氨酸下降,萎凋后期(12~30 h)谷氨酸及乙酰甘氨酸含量减少;萎凋过程中蛋白质趋于降解,氨基酸合成途径相关的酶在萎凋前期(0~12 h)下调表达,氨基酸降解相关的酶在萎凋后期(12~30 h)上调表达;白茶萎凋过程中增加的蛋白质氨基酸主要来源于蛋白质水解,萎凋后期蛋白质氨基酸进一步转化为非蛋白质氨基酸,在失水条件下谷氨酸脱羧酶活性增强,促进γ-氨基丁酸含量增加。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茶树CLH基因家族的鉴定与转录调控研究及其在白化茶树中的表达分析
    王涛, 王艺清, 漆思雨, 周喆, 陈志丹, 孙威江
    茶叶科学    2022, 42 (3): 331-346.   DOI: 10.13305/j.cnki.jts.2022.03.003
    摘要645)      PDF(pc) (1540KB)(265)   
    叶绿素酶(Chlorophyllase,CLH)是叶绿素降解过程中的关键酶,将叶绿素a脱去植醇,形成脱植基叶绿素a。以白化茶树白鸡冠新梢叶片为材料,克隆获得3条CsCLHs基因cDNA全长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3条CsCLHs基因分布于2个亚家族,其蛋白质编码区(Coding sequence,CDs)长度为894~975 bp,编码氨基酸个数为297~324,蛋白质分子量为31.99~34.91 kDa,等电点为4.89~7.61,不稳定系数为38.94~48.24,其中CsCLH1.1和CsCLH1.2为不稳定蛋白,CsCLH2为稳定蛋白。Cell-PLoc亚细胞定位预测结果表明,3个CsCLHs蛋白均定位于叶绿体;而WolfPsort亚细胞定位预测结果显示,CsCLH1.1和CsCLH1.2定位于细胞质,CsCLH2定位于叶绿体。遮阴和恢复光照处理下的qRT-PCR结果显示,遮阴抑制白鸡冠叶片CsCLHs的表达,光照诱导白鸡冠叶片CsCLHs的表达。不同品种中CsCLHs表达模式分析表明,CsCLH1s在白化叶中高表达。另外,酵母单杂交结果表明,CsCDF5可以与CsCLH1.1CsCLH2启动子结合。综上所述,CsCLHs在白化茶树叶片中可能参与叶绿素降解,在叶片白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结果可为进一步探究茶树CLH基因家族的功能及茶树叶片白化机理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 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白茶室内自然萎凋过程代谢物的变化规律
    岳文杰, 金心怡, 陈明杰, 叶乃兴, 郭丽, 赵峰
    茶叶科学    2021, 41 (3): 379-392.   DOI: 10.13305/j.cnki.jts.20210304.001
    摘要639)      PDF(pc) (4245KB)(238)   
    以福安大白茶品种鲜叶为材料,按照室内自然萎凋工艺加工白茶,每隔3 h采集过程样,利用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分析了代谢物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在白茶室内自然萎凋过程中,茶鲜叶中的代谢物含量呈现规律性的动态变化。研究共鉴定到106种代谢物,其含量呈现5种主要变化趋势。这些变化趋势可以分为4个阶段,分别为萎凋前24 h、萎凋24~48 h、萎凋48~57 h、萎凋57 h之后。这些差异代谢物按照结构分为4种类型:类黄酮化合物中8种单体儿茶素(Catechins)在萎凋过程中呈现下降趋势;18种原花青素物质(PAs)和5种聚酯型儿茶素(TSs)有升有降;含没食子酰基的PAs与TSs含量均呈现上升趋势,而未含该基团的两类物质含量则呈现下降趋势。糖苷衍生物中6种山奈酚(Kaempferol)糖苷,4种槲皮素(Quercetin)糖苷,1种芹菜素(Apigenin)糖苷含量均呈上升趋势,且在萎凋48 h后含量明显上升。在萎凋过程中12种酚酸类物质中5种呈现上升趋势,7种呈现下降趋势,这些物质均在萎凋至57~60 h时出现最高或最低值。此外,分析了生物碱、氨基酸与多肽、香豆素类、糖等20种代谢物的含量变化,其中咖啡碱含量呈现上升趋势,在萎凋60 h时最高,可可碱含量在萎凋中期下降明显,萎凋后期略有回升,2种茶氨酸异构体和4种香豆素物质含量在萎凋至12 h达到峰值,此后总体呈下降趋势。本研究为明确白茶在自然萎凋加工过程中的生物代谢调控机制提供重要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6. 尤溪苦茶苦味相关物质检测及与苦味的关联分析
    魏沙沙, 彭静, 陈志丹, 孙威江, 林琳
    茶叶科学    2021, 41 (3): 337-349.   DOI: 10.13305/j.cnki.jts.2021.03.003
    摘要617)      PDF(pc) (1692KB)(209)   
    对自然分布的尤溪苦茶4个区域37份单株进行主要滋味物质检测及苦味评价,参照食品感官分析中排序法检验和定量描述能力检验对主要评价小组成员进行考核和筛选,获得准确性高、重复性好的评价人员7名。滋味物质检测结果表明,尤溪苦茶的生化成分和苦味具有多样性,赤墓村苦茶苦味程度较高,没食子酸、EGCG、ECG等酯型儿茶素以及可可碱含量较高;光明村苦茶苦味最低,含量较高的生化成分为EGC、EC等非酯型儿茶素和咖啡碱;丘山村苦茶的赖氨酸、半胱氨酸及总氨基酸含量较高,赤墓村非保护区群体的鲜味氨基酸天冬氨酸、丝氨酸以及苦味氨基酸组氨酸、蛋氨酸的含量更高。苦味与滋味物质含量相关性分析表明,可可碱、缬氨酸含量与苦味呈正相关,甜味的天冬氨酸含量与苦味存在极显著的负相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7. 大叶茶(Camellia sinensis var. assamica)的命名、模式及自然分布
    赵东伟
    茶叶科学    2022, 42 (4): 491-499.   DOI: 10.13305/j.cnki.jts.2022.04.007
    摘要616)      PDF(pc) (547KB)(301)   
    大叶茶(Camellia sinensis var. assamica)在全球广泛种植,是商品茶叶的重要原料来源。本文系统地回顾了大叶茶学名的合格发表及其命名模式的研究进展。依据《深圳法规》条款41.4,Griffith在1854年将茶组[Camellia sect. Thea (L.) Griff.]作为新等级名称、而非新类群名称合格发表。老挝茶因其叶背具腺点、花柱离生而被移出茶组。Masters在1844年并未合格发表Thea assamica,此名称最早由Hooker于1847年合格发表,Steenis于1949年提出的新组合Camellia sinensis (L.) Kuntze var. assamica (Hook.) Steenis应为大叶茶的完整学名。英国邱园馆藏标本W. Griffith s.n.(K000939670)在2021年被指定为大叶茶的新模式。本文同时总结了迄今归并的7个大叶茶的异模式异名的原白和模式。尽管Darlington和Ammal在1945年将大叶茶作为物种处理并提出新组合名称C. assamica,多学科证据却支持大叶茶是茶的变种。假如大叶茶的物种地位被接受,那么1838年发表的大叶茶的异模式异名C. theifera将取代C. assamica而获得物种阶元上的优先权,届时,广泛使用的种加词“assamica”或可依据《深圳法规》条款14提议作为保留名称。本文同时总结了大叶茶在中国、印度、老挝、缅甸、泰国和越南的自然分布点,并讨论了它在不同原产国的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现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8. 茶树WRKY转录因子CsWRKY17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刘苗苗, 臧连生, 孙晓玲, 周忠实, 叶萌
    茶叶科学    2021, 41 (5): 631-642.   DOI: 10.13305/j.cnki.jts.2021.05.001
    摘要610)      PDF(pc) (1820KB)(244)   
    WRKY转录因子是植物中最大的转录因子家族之一,在调节植物的抗虫防御反应中发挥关键作用。然而,目前抗虫相关WRKY转录因子的研究还主要集中于草本植物中,木本植物中的研究还十分滞后,仍有大量WRKY未被发掘与鉴定。以茶树龙井43为试验材料,克隆了1个WRKY转录因子基因,命名为CsWRKY17。研究发现,CsWRKY17全长序列为1 141 bp,包含1个987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328个氨基酸。结构域分析表明,CsWRKY17基因具有1个典型的WRKY结构域和1个C2H2型锌指结构,属于第Ⅱ亚家族。同源比对及系统发育树分析发现,CsWRKY17与拟南芥的AtWKRY11和AtWRKY17同源关系最近。此外,CsWRKY17具有明显的组织表达特异性,并可被机械损伤、茶尺蠖取食或模拟取食、茉莉酸(JA)等外用激素处理诱导表达。亚细胞定位试验证实CsWRKY17定位在细胞核中。综上结果表明,CsWRKY17在细胞核中发挥功能,并很可能通过调节JA、脱落酸(ABA)、油菜素内酯(BR)和赤霉素(GA)等信号通路来调控茶树对植食性昆虫的诱导防御反应。研究结果为深入解析WRKY转录因子在茶树虫害相关信号通路中的作用打下基础,同时为茶树抗虫基因挖掘和抗虫品种选育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9. 黄大茶感官特征定量描述与风味轮构建
    戴前颖, 叶颖君, 安琪, 郑芳玲, 肖明霁, 肖梦暄, 王辉强, 张海伟
    茶叶科学    2021, 41 (4): 535-544.   DOI: 10.13305/j.cnki.jts.2021.04.007
    摘要602)      PDF(pc) (1993KB)(276)   
    依据GB/T 16861—1997《感官分析 通过多元分析方法鉴定和选择用于建立感官剖面的描述词》和定量描述分析研究黄大茶的感官风味特征。由评价小组自由产生描述词,初步得到110个描述词,通过删除快感术语、定量术语、近义术语等,并结合M值法和相关性分析对描述词进行删减、合并,最终整理得到27个描述词汇,以嗅觉和味觉为一级术语,香气、风味、基本味道、口感为二级术语,27个具体描述词为三级术语,绘制出黄大茶的风味轮,并对18个典型风味属性描述词设置了定量参比样,最终建立含有不同强度参比样的黄大茶感官描述词汇表,从而实现了黄大茶定性和定量的感官评审。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0. “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茶叶出口的影响——基于渐进双重差分模型的实证分析
    王春晓, 高峰, 陈富桥, 曾亮
    茶叶科学    2021, 41 (6): 865-875.  
    摘要599)      PDF(pc) (538KB)(298)   
    “一带一路”倡议是促进中国茶叶出口的重大机遇,但是现有研究缺乏对其实际效果的系统评估。基于2009—2018年中国与40个主要茶叶进口国家和地区的面板数据,运用渐进双重差分模型评估了“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茶叶出口增长的政策影响。结果表明,在控制其他影响变量的条件下,“一带一路”倡议对于中国茶叶整体出口额增长具有一定的正向影响;进一步的产品异质性分析表明,“一带一路”倡议显著促进了中国绿茶出口的增长,但对红茶出口的作用尚不显著。此外,在控制变量中,国家和地区的人均GDP以及经济开放水平的提高也能够显著促进中国茶叶出口增长。最后对我国茶叶出口贸易如何把握“一带一路”政策机遇提出了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1. 饮用金花香橼茶3个月对小样本高脂血症人群糖脂代谢的改善效果研究
    孙颖, 陈鑫, 杨华, 应剑, 邵丹青, 吕晓华, 肖杰, 陈志雄, 李颂, 覃俊杰, 郑斌, 高建设
    茶叶科学    2022, 42 (4): 561-576.   DOI: 10.13305/j.cnki.jts.2022.04.010
    摘要587)      PDF(pc) (1135KB)(281)   
    探讨一款用黑茶工艺、经冠突散囊菌发花的乌龙茶——金花香橼茶饮用3个月对小样本高脂血症人群糖脂代谢的临床改善效果。招募38名志愿者,试饮金花香橼茶3个月,通过检测和对比试饮前后的体成分(体重、体脂百分比等)、血液生化指标(空腹血糖、血尿酸、血脂四项)、肝脏超声、肠道菌群等,探讨金花香橼茶的健康功效。结果表明,试饮金花香橼茶3个月后,志愿者体重、体质指数、体脂百分比、内脏脂肪等级、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显著降低(P<0.05),脂肪肝严重程度减轻,肠道菌群均匀性和多样性增加,考拉杆菌属(Phascolarctobacterium)、瘤胃球菌属(Ruminococcus)、嗜血杆菌属(Haemophilus)、韦荣球菌属(Veillonella)等丰度升高,戴阿利斯特杆菌属(Dialister)、丁酸蓖麻单胞菌属(Butyricimonas)丰度降低。提示金花香橼茶具有辅助降血糖、降血脂、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作用,可能通过增加产短链脂肪酸菌属的丰度,增加短链脂肪酸,改善胰岛素抵抗,进而改善糖脂代谢。本研究所得结果仍需更加严谨的长期试验进一步加以确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2. 基于代谢组学的云南白茶与福鼎白茶化学成分比较分析
    高健健, 陈丹, 彭佳堃, 吴文亮, 蔡良绥, 蔡亚威, 田军, 万云龙, 孙威江, 黄艳, 王哲, 林智, 戴伟东
    茶叶科学    2022, 42 (5): 623-637.   DOI: 10.13305/j.cnki.jts.20220601.001
    摘要585)      PDF(pc) (1197KB)(352)   
    为了探明云南白茶与福鼎白茶的化学物质差异,以9个云南白茶茶样和6个福鼎白茶茶样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轨道阱质谱(UHPLC-Q-Exactive/MS)的代谢组学方法并结合感官审评分析对其非挥发性化学成分进行系统研究。本研究共鉴定出109个化合物,包括儿茶素类、二聚儿茶素类、黄酮糖苷类(黄酮-O-糖苷和黄酮-C-糖苷)、N-乙基-2-吡咯烷酮取代的儿茶素类、氨基酸类、酚酸类、有机酸类、生物碱类、脂质类等。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和热图分析表明,云南白茶和福鼎白茶的化学成分存在较大差异,共得到46个具有组间显著性差异的化合物(P<0.05),其中表型儿茶素类、二聚儿茶素类、部分黄酮糖苷类(山柰酚-3-半乳糖苷、槲皮素-3-葡萄糖苷等)、酚酸类、有机酸类、脂类等化合物在云南白茶中含量较高;非表型儿茶素类、部分黄酮糖苷类(槲皮素-3-半乳糖苷、杨梅素-3-半乳糖苷等)、氨基酸类、生物碱类化合物在福鼎白茶中含量相对较高,推测主要受茶树品种和干燥工艺的影响。本研究可为全面了解和认识两地白茶的化学物质基础和风味品质差异及其产地鉴别提供理论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3. 贵州山区生态茶园不同凋落物木质素、纤维素分解特征
    刘莎茜, 杨瑞, 侯春兰, 马觉兵, 郭家瑞
    茶叶科学    2021, 41 (5): 654-668.   DOI: 10.13305/j.cnki.jts.2021.05.003
    摘要574)      PDF(pc) (588KB)(145)   
    采用凋落物分解袋法,以贵州久安生态茶园内云南樟(Cinnamomum glanduliferum)、光皮桦(Betula luminifera)、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和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叶凋落物以及茶树(Camellia sinensis)修剪物为研究对象,分析5种单一凋落物类型,以及9种混合凋落物类型(茶树-云南樟、茶树-马尾松、茶树-杉木、茶树-光皮桦、杉木-光皮桦、云南樟-光皮桦、云南樟-马尾松、云南樟-杉木、光皮桦-马尾松)分解速率和木质素、纤维素释放特征及差异性。结果表明,单一凋落物类型中,阔叶树种凋落物分解速率大于针叶树种;阔叶树种凋落物木质素含量总体上呈现增加趋势,而针叶树种总体上则呈现下降趋势;凋落物纤维素含量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单一凋落物纤维素释放规律与混合凋落物纤维素释放一致,均为直接释放;单一凋落物木质素释放存在3种规律;混合凋落物木质素释放规律有5种。分析9种混合凋落物分解特征,44.4%的混合凋落物混合分解表现为加和效应,11.2%的混合分解表现为拮抗效应,44.4%的混合分解表现为协同效应;22.2%的混合凋落物木质素的释放表现为促进释放,55.6%的混合凋落物木质素释放表现为促进富集;22.2%的混合凋落物纤维素释放表现为促进释放;11.1%的混合凋落物纤维素释放表现为促进富集。研究结果可为维持茶园肥力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4. 信阳毛尖茶水提物缓解PM2.5致大鼠肺损伤的研究
    刘建军, 李美凤, 张静, 田丽丽, 邓燕莉, 林海燕, 黄建安, 刘仲华
    茶叶科学    2021, 41 (4): 525-534.   DOI: 10.13305/j.cnki.jts.2021.04.006
    摘要564)      PDF(pc) (1157KB)(94)   
    以健康雄性SD大鼠为试验对象,信阳毛尖茶水提物为受试物,气管滴注PM2.5(Fine particulate matter)悬浮液建立慢性肺损伤模型,研究信阳毛尖茶水提物对滴注PM2.5大鼠体重增长率、肺组织形态学、肺组织病理学的影响,并对大鼠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的生化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信阳毛尖茶水提物一定程度上具有拮抗PM2.5导致的大鼠体重增长率降低以及肺部损伤等作用;此外,信阳毛尖茶水提物可有效阻止大鼠血清和BALF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上升,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下降,其效果与浓度呈良好的剂量关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5. 茶树LOX基因家族的鉴定及其在白茶萎凋过程的表达分析
    林馨颖, 王鹏杰, 陈雪津, 郭永春, 谷梦雅, 郑玉成, 叶乃兴
    茶叶科学    2021, 41 (4): 482-496.   DOI: 10.13305/j.cnki.jts.2021.04.004
    摘要561)      PDF(pc) (1801KB)(182)   
    脂肪族类化合物是植物芳香物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白茶香气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在染色体级别的茶树基因组数据库中,对LOX基因家族进行鉴定,从中获得12个茶树LOX基因家族成员,命名为CsLOX1~CsLOX12。12个茶树LOX基因序列,主要定位于细胞质或叶绿体中,其编码蛋白具有相同的特征结构域及保守基序。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LOX基因家族分为9-LOX13-LOX两个亚家族,CsLOX2CsLOX3CsLOX4CsLOX79-LOX亚型,其余为13-LOX亚型;基因结构分析表明CsLOX1含有8个外显子,其余均含有9个外显子;不同组织转录组数据分析结果表明,该家族在茶树嫩叶、成熟叶部位高表达;上游启动子区域分析发现大量与植物生长发育、光响应、激素及胁迫响应密切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荧光定量PCR检测发现,CsLOX基因家族在干旱、低温及茉莉酸甲酯处理下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在白茶不同萎凋时间处理下,CsLOX1CsLOX3CsLOX5CsLOX7CsLOX8CsLOX9CsLOX11CsLOX12的表达量被诱导上调,4 h时表达量最高(最高上调27倍)。结果表明,CsLOX基因家族成员参与白茶加工萎凋过程脂肪族香气形成的调控,为探明白茶加工过程香气形成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6. 中国茶叶出口的影响因素与贸易效率——基于随机前沿引力模型的实证分析
    张菲, 管曦, 朱荣军
    茶叶科学    2021, 41 (3): 430-438.   DOI: 10.13305/j.cnki.jts.2021.03.009
    摘要561)      PDF(pc) (491KB)(274)   
    基于时变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和贸易非效率模型,运用37个代表性国家和地区2001—2017年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中国茶叶出口的影响因素与贸易效率。结果显示,我国茶叶出口贸易效率呈现随时间递增的趋势,但是总体上我国茶叶出口效率处于较低水平,且呈现区域不平衡,对发达经济体的出口贸易效率相对较高,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茶叶贸易效率比较低;我国茶叶出口效率无法完全实现主要是由于技术效率损失;国内供给增加、进口市场容量扩大以及贸易成本降低均对茶叶贸易效率有促进作用;进口市场营商环境改善一定程度上能够抵消贸易非效率的影响,提升我国茶叶出口效率;自由贸易协定对于我国茶叶出口尚未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7. 野生和栽培大理茶居群的遗传多样性与群体结构
    毛娟, 江鸿键, 杨如兵, 李崇兴, 马成英, 陈亮, 马建强
    茶叶科学    2021, 41 (4): 454-462.   DOI: 10.13305/j.cnki.jts.2021.04.002
    摘要552)      PDF(pc) (1362KB)(213)   
    大理茶是栽培型茶树的野生近缘种,了解大理茶居群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对于大理茶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开发利用至关重要。利用30对茶树核心SSR引物,对3个代表性的野生和栽培大理茶居群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30对SSR引物在所有大理茶样本中都能扩增出特异性产物,每个位点检测到的等位基因数为2~14个,PIC范围为0.041~0.877,平均0.491。3个大理茶居群具有中等水平的遗传多样性,其中大雪山(DXS)野生居群的遗传多样性相对较低。香竹菁(XZQ)和白莺山(BYS)栽培居群的近交水平很高,近交系数(Fis)分别为0.728和0.913。居群配对分析显示,居群间遗传分化指数(Fst)均小于0.15,基因流(Nm)大于1。分子方差分析表明3个大理茶居群的遗传差异主要来源于居群内(94.1%)。聚类分析显示,野生和栽培大理茶单株的遗传距离相对较大。基于PCoA和Structure的群体结构分析显示,野生居群的遗传背景单一,栽培居群的遗传背景较复杂,其中7个BYS栽培居群单株可能是大理茶和阿萨姆茶通过渐渗杂交形成。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8. 微波初干工艺对红茶品质的影响
    崔俪丹, 张湘琳, 项希, 李兰兰, 屈青云, 徐洋洋, 王继国, 刘峰, 龚志华, 肖文军
    茶叶科学    2021, 41 (3): 406-418.   DOI: 10.13305/j.cnki.jts.2021.03.007
    摘要549)      PDF(pc) (546KB)(201)   
    以茶树品种碧香早夏秋季一芽二叶茶鲜叶为原料,在红茶加工过程中,用微波初干工艺替代传统热风初干工艺,按不同微波强度、微波时间、摊叶厚度设置17组微波初干工艺处理,从感官品质、滋味品质成分和香气品质成分3个方面,探究了微波初干工艺对红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热风初干工艺相比,采用微波强度600 W、微波时间3 min、摊叶厚度2 cm的微波初干工艺技术,所制红茶感官品质较好,红茶中的茶黄素、茶红素、总儿茶素、酯型儿茶素及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氨基酸、咖啡碱、可溶性糖的含量显著升高(P<0.05),茶多酚、茶褐素含量显著降低(P<0.05),香气品质成分由43种增加到50种,其中芳樟醇、苯乙醇等花果香香气成分的相对含量显著提高(P<0.05),并产生了(Z)-3,7-二甲基-2,6-辛二烯-1-醇、2,6,6-三甲基-1,3-环己二烯-1-甲醛、2,6,6-三甲基-1-环己烯-1-甲醛、丁香酚等甜香、花香成分。微波初干工艺有利于提高红茶品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9. 32份茶树地方群体种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分析
    李长乐, 葛悦, 闫美琳, 李慧, 林青青, 王璞, 赵华, 王明乐, 王郁, 郭飞, 倪德江
    茶叶科学    2021, 41 (5): 619-630.   DOI: 10.13305/j.cnki.jts.20210804.002
    摘要544)      PDF(pc) (1077KB)(244)   
    选取均匀分布于茶树15个连锁群上的30对SSR引物,对来自12个省份的32份茶树群体种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分析,以期为茶树杂交育种亲本选择和演化路线推断提供参考。研究共获得149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SSR标记检测到5.96个等位基因,引物多态性信息含量均值为0.660。32个茶树群体Shannon’s多样性指数范围为0.691~1.089,平均数为0.954;观测杂合度的范围为0.253~0.633,平均数为0.510;期望杂合度范围为0.430~0.653,平均数为0.590。供试茶树群体遗传分化系数(Fst)均值为0.205,遗传分化水平较高。基于Nei’s遗传距离的聚类和群体结构分析结果一致,供试种质可划分为四大类型,具有明显的地域分布规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 茶树乙醇脱氢酶基因家族的鉴定及其在白茶萎凋过程的表达分析
    谷梦雅, 王鹏杰, 陈雪津, 郑玉成, 郭永春, 林馨颖, 高婷, 侯炳豪, 叶乃兴
    茶叶科学    2021, 41 (3): 302-314.   DOI: 10.13305/j.cnki.jts.2021.03.002
    摘要543)      PDF(pc) (2651KB)(324)   
    乙醇脱氢酶(Alcohol dehydrogenase,ADH)作为植物香气物质合成的脂肪酸代谢等途径中关键酶之一,对茶叶芳香物质的形成有着重要作用。从茶树染色体级别的基因组数据库中鉴定到19个CsADH基因家族成员。系统进化树显示,茶树的ADH基因家族成员分成6个亚家族;共线性分析发现,茶树和拟南芥、葡萄与猕猴桃的ADH基因家族之间分别存在2、4、12对共线性关系;茶树ADH基因家族含有1~13个外显子,编码其氨基酸的数目为236~669,分子量为26.15~73.83 kDa,且主要定位于细胞质和叶绿体,仅CsADH1定位于细胞核。此外,对上游启动子区域分析发现了大量与光响应、植物生长发育、胁迫和激素响应密切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荧光定量检测发现,CsFDH2在萎凋4 h时表达量最高;CsADH4CsADH10在萎凋32 h时表达量最高,分别是对照的4.11倍和3.54倍;CsADH3在萎凋48 h时达到峰值,略高于萎凋32 h的表达量;CsADH-like1在萎凋40 h时表达量达到最高值;CsADH-like3在萎凋24 h时表达量最高。以上结果为探究萎凋过程中乙醇脱氢酶基因对白茶脂肪族类芳香物质形成的分子机理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1. L-茶氨酸对CUMS抑郁大鼠海马和肠道损伤的干预作用研究
    陈美艳, 刘芬, 林勇, 左高隆, 左颖鹏, 刘仲华
    茶叶科学    2021, 41 (4): 511-524.   DOI: 10.13305/j.cnki.jts.2021.04.005
    摘要539)      PDF(pc) (3494KB)(141)   
    以SPF级SD雄性大鼠为实验动物,建立慢性不可预见轻度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大鼠模型,给予不同剂量L-茶氨酸灌胃干预,观察L-茶氨酸对CUMS模型大鼠的抑郁样行为、海马和肠道组织病理变化,以及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5-羟色胺(5-HT)和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含量的影响,探讨L-茶氨酸干预对CUMS抑郁大鼠海马和肠道损伤及功能异常的作用。结果表明,相比模型组,L-茶氨酸各剂量组大鼠体质量、糖水偏好、横穿格数和站立次数、水中的活跃度、进入明箱次数及停留时间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中剂量组(100 mg·kg-1)达到显著水平;L-茶氨酸有效修复了CUMS造成的海马神经元损伤,降低了CUMS大鼠血清、结肠和盲肠中的IL-6和TNF-α含量,并减轻结肠、盲肠组织的损伤和炎症程度,且以中剂量组效果较好;L-茶氨酸能增加CUMS大鼠海马、大脑皮层以及结肠中5-HT、GLP-1的含量,部分条件下达到显著水平。由此可见,L-茶氨酸具有改善CUMS模型大鼠抑郁样行为、修复海马和肠道结构损伤以及功能异常等作用,其对“肠-脑轴”的调节可能是抗抑郁的作用机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2. 茶鲜叶挥发物组分及对茶树病原菌的熏蒸抑制作用
    智亚楠, 徐运飞, 朱明星, 王春生, 金银利, 陈利军
    茶叶科学    2021, 41 (3): 371-378.   DOI: 10.13305/j.cnki.jts.2021.03.005
    摘要536)      PDF(pc) (1930KB)(160)   
    为明确茶鲜叶中的挥发物组分及其与茶树主要病原菌之间的关系,利用HS-SPME-GC-MS法萃取分析茶鲜叶挥发物组分,并以茶褐枯病菌、茶云纹叶枯病菌、茶炭疽病菌、茶轮斑病菌为目标菌,测定茶鲜叶主要挥发物单体组分对病原菌的熏蒸抑制作用。结果显示,从茶鲜叶挥发物中分离到28个组分,鉴定出其中19个组分,占挥发物总量的94.405%,其主要组分为(Z)-己酸-3-己烯酯(18.395%)、乙酸叶醇酯(16.935%)、罗勒烯(12.615%)和顺-3-己烯基丁酯(11.210%),其中顺-3-己烯基丁酯对4种病原菌均具有熏蒸抑制作用,EC50均低于61.29 μL·L-1。结果表明,顺-3-己烯基丁酯有作为熏蒸型杀菌剂应用于茶树病害防控的潜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3. 云南大叶种茶树籽油的特征指标与脂肪酸组成研究
    吴万富, 吕世懂, 杨学芳, 李悦, 张继光
    茶叶科学    2021, 41 (4): 463-470.   DOI: 10.13305/j.cnki.jts.20210622.001
    摘要529)      PDF(pc) (537KB)(124)   
    采用化学滴定及气相色谱等手段,对产自云南普洱的5个大叶种茶树籽油及8个常见食用植物油的特征指标(折光指数、相对密度、碘值、皂化值)和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5个大叶种茶树籽油折光指数为1.462 9~1.463 4;相对密度为0.914 8~0.916 7;碘值为859~903 g·kg-1;皂化值为189.0~193.2 g·kg-1;棕榈酸含量为14.29%~15.75%;油酸含量为57.83%~61.41%;亚油酸含量为18.81%~23.11%;饱和脂肪酸含量为17.6%~19.8%;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80.2%~82.4%。大叶种茶树籽油的脂肪酸组成与油茶籽油、橄榄油较为接近,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接近1∶3∶1,脂肪酸的组成比例较为均衡,极具研发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4. 中国茶叶生产布局变迁研究
    吴芹瑶, 杨江帆, 林程, 管曦
    茶叶科学    2022, 42 (2): 290-300.   DOI: 10.13305/j.cnki.jts.20211210.001
    摘要524)      PDF(pc) (554KB)(254)   
    以农业区位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和理性“经济人”假说为基础,构建考虑文化因素在内的中国茶叶生产布局变迁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框架,利用1993—2018年16个产茶省区的面板数据,阐述了中国茶叶生产布局变迁的特征与规律,厘清其主要影响因子和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993—2018年期间,中国茶产业在生产规模上急剧扩张,茶叶生产空间变迁明显,特征差异显著;茶叶生产布局是自然资源、消费需求、文化因素、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随着时间的推移对茶叶生产布局产生深刻的影响,并引起全国各产茶省的差异;自然资源、科技进步是茶叶生产布局变动的基础和前提,也是茶叶生产布局变动的制约条件。茶叶生产布局变化的决定性条件是消费需求和社会经济因素。品牌建设和政策扶持对于当前的茶产业发展也是重要的补充因素。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因地制宜优化茶叶生产布局;加强土地资源保护,合理规划茶园种植面积,保持茶产业持续稳定发展;重视科技创新和应用,提高茶叶单产水平;利用茶叶生产区际交互影响,实现茶产业整体效益提升等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5. 茶树CsCML16基因的克隆及其低温胁迫下的表达分析
    陈思文, 康芮, 郭志远, 周琼琼, 冯建灿
    茶叶科学    2021, 41 (3): 315-326.   DOI: 10.13305/j.cnki.jts.20210514.001
    摘要505)      PDF(pc) (1933KB)(287)   
    类钙调蛋白CMLs(CaM-like proteins)是植物体内一类重要的钙信号转导蛋白,在抗非生物胁迫中发挥重要作用。以龙井43、福鼎大白茶和黄金芽的一年生茶树扦插苗为材料,通过低温处理(10℃和4℃)分析茶树在低温胁迫下的生理变化;通过克隆茶树类钙调蛋白CsCML16,分析其在低温胁迫下不同抗寒性茶树品种中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下龙井43的抗寒性较强,福鼎大白茶次之,黄金芽品种较弱。以龙井43的cDNA为模板,克隆获得CsCML16基因,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CDS全长为480 bp,编码160个氨基酸,具有钙受体蛋白EF-Hand保守结构域,为小分子蛋白,相对分子量17.58 kDa;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CsCML16定位于细胞核和细胞膜。荧光定量结果表明,低温胁迫诱导CsCML16基因的上调表达,且在不同的茶树品种中表达量有差异。为进一步揭示CsCML16基因的生物学功能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6. 重度遮阴及复光条件下茶树根系的生理响应及抗氧化酶活性动态变化
    焦海珍, 邵陈禹, 陈建姣, 张晨禹, 陈佳豪, 李云飞, 沈程文
    茶叶科学    2021, 41 (5): 695-704.   DOI: 10.13305/j.cnki.jts.2021.05.005
    摘要504)      PDF(pc) (1803KB)(128)   
    遮阴是改善夏秋茶品质的重要措施之一,关于遮阴对茶树鲜叶的影响已有诸多研究,但对茶树根系影响的研究还鲜见报道。通过盆栽试验,探讨湘妃翠和金萱在95%遮阴处理0、4、12 d及复光4 d的生理指标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遮阴持续12 d,茶树新发吸收根与一级侧根数增加,复光后4 d下降,根系活力变化趋势与此一致;遮阴后湘妃翠可溶性糖含量上升,复光后4 d湘妃翠和金萱可溶性糖分别显著上升5.82%和8.04%。重度遮阴4 d,两个品种的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较高;遮阴12 d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APX活性较高,而复光后APX活性显著高于未遮阴。以上研究说明,茶树根系通过增加可溶性糖的含量进行渗透调节,增强根系活力以吸收和运输养分,并通过提高抗氧化酶活性清除自由基来响应重度遮阴环境。遮光率为95%的遮阴环境下,金萱更耐阴,而复光可能对茶树的根系造成一定程度胁迫。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7. 不同仓储期普洱茶(生茶)中酚类成分差异及其对体外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马冰凇, 王佳菜, 徐成成, 任小盈, 马存强, 周斌星
    茶叶科学    2022, 42 (1): 51-62.  
    摘要500)      PDF(pc) (1203KB)(328)   
    为探究普洱茶仓储陈化过程中酚类物质等品质成分变化及其对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方法对6个系列3个不同仓储期共18款普洱茶(生茶)中的17种酚类化合物、3种嘌呤碱等品质成分进行定量检测。并对普洱茶(生茶)的铁离子还原/抗氧化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等体外抗氧化能力进行了测定。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等多元统计学分析方法,结合感官审评结果可基本实现仓储陈化过程中普洱茶(生茶)新茶和老茶的判别。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普洱茶仓储陈化过程中7种儿茶素含量极显著(P<0.01)降低,而鞣花酸、槲皮素、木犀草素和山奈酚等黄酮类化合物含量极显著(P<0.01)增加。与普洱茶(生茶)陈茶和老茶相比,普洱茶(生茶)新茶的铁离子还原/抗氧化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最高,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最低。双变量相关性分析揭示儿茶素(C)、没食子儿茶素(GC)、表没食子儿茶素(EGC)、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和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等儿茶素类物质是影响普洱茶(生茶)仓储陈化过程中铁离子还原/抗氧化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的主要酚类成分。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8. 两个EoNPV毒株对茶尺蠖和灰茶尺蠖的毒力差异
    徐彬, 韩光杰, 祁建杭, 李传明, 徐健, 陆玉荣, 刘琴
    茶叶科学    2021, 41 (4): 545-552.   DOI: 10.13305/j.cnki.jts.2021.04.008
    摘要497)      PDF(pc) (824KB)(78)   
    通过确定不同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Ectropis obliqua nucleopolyhedrovirus,EoNPV)毒株对茶尺蠖(Ectropis obliqua)和灰茶尺蠖(Ectropis grisescens)毒力水平的差异,为有效提高茶尺蠖病毒的防效提供理论基础。采用浸渍法,测定EoNPV浙江毒株(EoNPV-ZJ)和江西毒株(EoNPV-JX)对茶尺蠖和灰茶尺蠖3龄幼虫的毒力水平;通过克隆测序,多重比较分析EoNPV-ZJ和EoNPV-JX毒株同源重复区(hrs)。结果表明,EoNPV-JX对灰茶尺蠖和茶尺蠖3龄幼虫14 d的LC50分别为5.95×106 PIB·mL-1和3.14×106 PIB·mL-1,EoNPV-ZJ对灰茶尺蠖和茶尺蠖3龄幼虫14 d的LC50分别为1.13×107 PIB·mL-1和5.04×106 PIB·mL-1。EoNPV-JX和EoNPV-ZJ的hr1大小均为1 795 bp,含有11个完全回文序列,hr3大小均为665 bp,含有3个完全回文序列,与已报道的安徽毒株(EoNPV-AH)无差异;而hr2差异较大,其中EoNPV-JX hr2为864 bp,含有7个完全回文序列,EoNPV-ZJ hr2为1 168 bp,含有12个完全回文序列,均少于EoNPV-AH的18个完全回文序列。综合分析显示,EoNPV不同毒株对茶尺蠖的毒力水平高于其近缘种灰茶尺蠖;EoNPV-JX毒株对灰茶尺蠖的毒力高于EoNPV-ZJ毒株,造成EoNPV不同毒株毒力差异的主要原因可能与其hr2序列回文序列个数相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9. 生物炭对酸化茶园土壤性状和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王义祥, 黄家庆, 叶菁, 李艳春, 林怡, 刘岑薇
    茶叶科学    2021, 41 (3): 419-429.   DOI: 10.13305/j.cnki.jts.2021.03.008
    摘要493)      PDF(pc) (1611KB)(176)   
    为探讨生物炭长期施用对酸化茶园土壤改良和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分析了按生物炭用量0、2.5、5、10、20、40 t·hm-2施用5年后的茶园土壤性状和真菌群落结构变化。结果表明,施用生物炭5年后的茶园土壤pH提高了0.16~1.11,可溶性有机碳含量提高了52.6%~92.3%,而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以10 t·hm-2处理最高。施用生物炭5年后的土壤性质变化,进一步影响了真菌群落结构,表现为Chao指数、ACE指数和Shannon指数随生物炭用量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提高生物炭施用量对茶园土壤次要作用的真菌(LDA值<3.50)丰度的增加效果高于优势真菌(LDA值>3.50)的效果,其中被孢霉属、木霉属、毛壳菌属的相对丰度增加,黑盘孢属的相对丰度降低。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0. 双丙环虫酯对小贯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及残留评价
    郭明明, 李兆群, 刘岩, 饶福强, 俞嘉伟, 吴鲁超, 周利, 陈宗懋
    茶叶科学    2022, 42 (3): 358-366.   DOI: 10.13305/j.cnki.jts.20220506.002
    摘要478)      PDF(pc) (505KB)(192)   
    双丙环虫酯是一种由天然产物衍生而成的新型生物源杀虫剂,为明确其在茶园小贯小绿叶蝉防治中的应用效果,通过多地的药效试验和示范试验,综合分析了双丙环虫酯可分散液剂对小贯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和在茶叶中的残留情况。两个地区的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有效成分用量为15.00 g·hm-2和22.50 g·hm-2剂量下,50 g·L-1双丙环虫酯可分散液剂药后1 d的防治效果为88.6%~93.4%,药后14 d为75.5%~85.5%,防治效果优于小贯小绿叶蝉的主要防治药剂虫螨腈,具有较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在有效成分用量为18.75 g·hm-2剂量下,7个地区的示范试验结果显示,药后3 d的防治效果为88.9%~100.0%,药后14 d为60.2%~100.0%,防治效果优于当地常用防治药剂;药后7 d绿茶中双丙环虫酯的残留量在0.17~0.64 mg·kg-1,泡茶过程中双丙环虫酯从干茶到茶汤的浸出率为17.1%~19.1%;茶叶中双丙环虫酯残留的风险熵值远小于1,通过饮茶摄入双丙环虫酯引起的健康风险极低。因此,双丙环虫酯具有有效成分用量低、防治效果好、健康风险低等优点,适用于茶园小贯小绿叶蝉的抗性管理和综合治理。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